科幻電影《第九區》,人間兵器VS外星武器

2021-01-09 冬雨AK

前幾天無意間刷到一部老電影《第九區》,就又重溫了幾遍。這部科幻電影是在2009年上映科的,成本不到3000萬美元,沒有什麼大明星,也不是什麼商業片,而且是飽受眾多電影業內人士質疑的偽紀錄片,但就是這樣一部不被看好的影片,卻登頂北美票房榜,成為2009年北美電影暑期檔最大的黑馬,其上映首周票房取得3700萬美元的佳績,遠高於排在票房榜第二位—耗資1.7億美元打造的《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250萬美元票房)。《第九區》為何能如此大賣呢?最關鍵在於它獨特的故事情節,該片描述了一個看似真實,深刻反映人類社會問題,發人深省的故事:

《第九區》電影海報

影片故事背景簡介

差不多在30年前,一艘巨大的外星飛船降臨地球,這是外星生物與地球首次親密接觸,當人類膽戰心驚的等待遭受外星人的兇猛進攻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原來這是一艘感染了病毒的外星採礦船,控制飛船的外星精英全部死光,只剩下一群像「大蝦」一樣的低級外星生物,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飛船控制系統自動導航來到地球,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地球人的庇護。在全世界各國領袖商議之後,決定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郊外的「第九區」為這些外星生物建立一個臨時避難所。

影片中的外星人,被地球人稱為「大蝦」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在地球落腳的外星生物們惹出了許多麻煩,過於艱苦的生存環境,讓他們越來越難以抑制憤怒的情緒,而地球人類也不待見他們,稱他們為「大蝦」!這些外星人和當地人的矛盾越積越深。而管理外星人的任務,已經被政府承包給了一家被稱為「跨國聯合組織"(MNU)的巨型跨國企業,這個組織並不關心這些外星人的生活福利和待遇,他們更感興趣的的是威力巨大的外星武器,如果能夠掌握這些外星兵器,就能獲得想像不到的巨大利潤。但外星武器有一個無法逾越的限制條件,那就是只有外星人才能使用,地球人根本無法掌握。這就為男主角後來悲慘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影片上映後,很多人對該片的主旨是什麼展開激烈的爭論,有說的諷刺「種族隔離、種族滅絕的」,有說是諷刺「西方國家對待難民的態度」的,還有說是諷刺「暴力拆遷」的。但我更感興趣的還是影片中大量的地球武器和外星武器。

說好的三年後回來救主角,但現在幾個三年過去了?

地球兵器

影片中地球一方為MNU跨國公司所屬的僱傭兵,因為「第九區」位於南非,所以該片中MNU僱傭兵基本都是手持南非軍隊的現役武器,例如R4、R5突擊步槍,CR-21突擊步槍,其中,出現最多的是CR-21突擊步槍,是MNU隊員的標配,只是塗裝為白色,貌似加裝了白色模塊。CR-21其實和R4、R5步槍一脈相傳,可以說是R5突擊步槍的無託變形版本,繼承了R5的內部結構,R4、R5突擊步槍是從以色列的「加利爾」衍生改進而來,而「加利爾」又是由芬蘭制AK改進型:Rk 62衍生而來!所以,很多人戲稱CR-21突擊步槍是「聚合工程塑料包裹著的一支AK」。

該槍為5.56毫米口徑,採用無託化設計,它沒有設置傳統的機械瞄準具,只裝有反射式光學瞄準具,標準的光學瞄準具沒有放大倍率。該瞄準具採用了雙光源,日間使用採光窗系統提供光源,而夜間或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利用瞄準鏡內部的氚光體纖維照明。該槍外形科幻,據稱使用起來十分順手,特別是後上蓋頂部設計了較大的彎曲,使得瞄準十分舒適自然。槍身大量使用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彈性,使得CR-21的射擊後坐力比「加利爾」小得多。影片後半段中,MNU隊員使用該槍瘋狂向「外星機甲」掃射,但威力相對於機甲來說太小了!這時,南非製造的NTW-20反器材步槍就出場了。

NTW-20大口徑反器材步槍,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它有20mm和14.5mm兩種口徑,兩種口徑可以很方便的切換,只需要更換槍機、槍管、瞄準裝置和彈匣,操作十分簡單,甚至都不需要專門的工具。它發射的彈藥是MG-151 20×82mm高射炮彈和前蘇聯14.5mm×114mm高射機槍彈,只是這些彈藥都沒有比賽級用彈。所以,NTW-20追求的不是遠距離精度,而是巨大的威力。它對輕型裝甲車、直升機具有極強的毀傷效果。影片中,NTW-20給外星機甲造成了可觀的傷害。

影片中的NTW-20大口徑反器材步槍

外星武器

在影片主角發生基因變異後,被當作小白鼠進行了外星武器測試,這裡為我們詳細展示了外星武器的外形設計。影片中的外星人使用的武器造型十分科幻,怪異(感謝腦洞大開的設計師),尺寸巨大,並不符合人類的人體工程學,而且多採用雷射殺傷,威力巨大,人體被擊中後,會直接爆裂分解為一灘血水。這些外星武器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只有外星人可以使用,貌似是被設置的「基因鎖」,片中也說到這主要與基因和生物科技有關,MNU公司窮盡二十年的功夫也沒有攻克這一阻礙,所以地球人無法使用。

外型各異的外星武器

在影片中,遭遇基因突變的主角與一名外星「大蝦」為了奪回關鍵的「流體」,手持外星武器闖入MNU總部大廈,並與MNU安保人員發生激烈的室內戰鬥。儘管主人公沒有經過嚴格的CQB戰術訓練,且只有一名外星「大蝦」提供幫助,可以說是寡不敵眾,但他還是憑藉著外星武器的強大威力,在與眾多MNU安保隊員的對抗中不落下風。而反觀MNU方面,在遭到外星武器襲擊後,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新集結,並嚴格遵守室內戰鬥準則,組成4-5人的戰術小組逐層搜索、交替掩護髮起攻擊,表現出極高的戰術水平,實屬難能可貴。無奈面對外星武器巨大的殺傷力,傳統的防彈衣、掩體都如同虛設,被其輕易摧毀,MNU安保人員也只能在承受巨大傷亡後,仍然無法活捉對手,只能任其離去。

手持外星武器,突襲MNU總部

「大殺器」——外星機甲

外星單兵輕武器的殺傷力已經十分駭人了,而後續出現的外星重型作戰武器一一外星機甲,更令人「俯首稱臣」。包括裝甲車在內的地球武器,在其面前都不堪一擊。

外星機甲造型

人類地面武器裝備,威力最大、最具衝擊力應屬坦克了。我們都知道坦克在設計方面有火力、防護、機動這3大技術指標,而影片中出現的單人駕駛的外星機器人,卻有了遠遠凌駕坦克之上的綜合性能。真不愧是拿100罐貓糧換來的(影片中貓糧是外星人的最愛,常拿各種外星武器來換貓糧吃)!外星機甲看起來也就十餘噸,全部由外星特殊金屬製成,造型十分的科幻拉風,讓人過目不忘。

外星機甲造型

在火力方面,它是2隻機械手加上飛彈發射器的配置。其左手為雷射武器,可以把切物體輕易摧毀;右手為多管機關槍,可以快速射擊;機甲背後還裝有垂直發射的飛彈發射器,可進行360°全方位攻擊,連裝甲車都能炸翻。這種武器配備,既有慢速大威力鐳射武器進行點射摧毀,又有快速的多管機關槍進行火力壓制,而且飛彈發射器的出現也彌補了它攻擊範圍小的弱點。

外星機甲發射微型飛彈瞬間

防護方面,應該不是該機甲的設計重點,儘管如此,其防禦力也已經十分驚人了!用RPG僅能炸斷其手臂,任何輕武器,都不能對其造成傷害。直到MNU僱傭兵搬出NTW-20大口徑反器材步槍在極近的距離內對它射擊,才造成一定的有效傷害。在機動性方面,該機甲十分靈活,具有全地形通過能力。其採用人類直立行走模式,可輕鬆完成跳躍、奔跑等動作,較一切裝甲車輛靈活得多。另外在電子系統方面,該機甲駕駛員視野有類似鋼鐵俠頭盔的視覺操作界面,而且設置有麥克風,可聽到幾十米外談話的內容;並能自動在屏幕上顯示出對其開火武器所處的方位,還能多目標指引、多目標同時打擊。

外星機甲行動十分靈活,這是在掩護外星「大蝦」

總之,外星機甲是以火力與機動性為設計重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其防護力不夠強悍的弱點。這種單人操控的外星機甲的作戰性能,完全超過了人類的任何一款步兵戰車。即使在與坦克的對比中,如能完全發揮其機動性能,甚至可以完全擊敗並取代取代主戰坦克。

影視作品和現實雖然是有差距的,但藝術畢竟來源於現實。《第九區》不僅深刻地反映出現實中人們不敢去正視的社會問題,劇中外星武器的設想看似天馬行空,但其雛形在現實中早已出現,例如雷射技術、單兵機甲技術,現在都是各國研發的重點。或許再過幾十年,當戰場上充斥著各種「機甲」的時候,再回看這部電影,就不能稱之為「科幻電影」了。

相關焦點

  • 科幻大片第九區與EVE:失落科技大比拼
    今天,另一部科幻大片《第九區》就將在中國上映了。這部電影中,外星人成為了暫居地球的星際難民,主角則是在外星人難民安置組織工作的官員。對外星人肆意處置,草菅外星人命的他,由於意外一步步異化為外星人。
  • 《第九區》:這部電影,將人類劣根性扒了個遍
    此後,科幻電影的發展蒸蒸日上,悖論的思考《銀翼殺手》,極具想像力的《異形》,兼具商業與藝術的《盜夢空間》……融入人文思考與視覺特效的震撼,造就一座又一座想像力的高峰。而在科幻電影的殿堂裡,《第九區》則顯得有些異類,它是那樣的古怪離奇而又與眾不同。
  •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命們
    至於結果呢,從電影預告片中可以得知,可謂是愚蠢與兇殘齊飛,血肉共殘肢一色。  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具有一定智能的外星生物形象,幾乎與電影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以1902年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中的「月人」為濫觴,此類形象可謂不可計數。
  • 《第九區》:當外星人遭遇「拆遷辦」
    汙水四溢,空氣混濁,石子亂濺的爆炸、血肉模糊的血腥場面,電影《第九區》毫不避諱地將這些畫面呈現在了觀眾眼前,一劑重口味的大餐填充著我們許久沒有滿足的視覺欲。《第九區》把戲劇化的情結和科幻結合,更加引人思考。
  • 《第九區》: 非主流科幻片
    第九區是一部打著科幻片旗號的非主流科幻片。晃動的紀錄片式的鏡頭,各傳媒巨頭的直播,在如廢墟般一樣的貧民窟——「第九區」,隔離著從外星飛船來到地球的外星生物——被稱作「大蝦」的外星人,他們外形醜陋、骯髒不堪,以腐肉、垃圾為食物。
  • 9部外星科幻電影,忍不住二刷
    電影裡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今天君君整理了9部關於外星生物的電影。宇宙浩瀚無窮,應該存在著除了我們之外的其他生物吧。1 銀河系漫遊指南 (8.1)一本正經的瞎話電影。超級有名的腦洞科幻諷刺電影。主角的好朋友其實是一個被困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 外星人題材電影《第九區》中的人性!
    圖片| 來源於網絡,侵刪文| 影推 小子一想到外星人電影,大家腦海裡可能就會想到外星人侵略地球、兩個星球發生戰爭等場景。《第九區》也不例外,其中的蟲族和人類也是敵對狀態。但是,《第九區》有它獨特的地方。我和朋友看完這部電影後,都對蟲族炸飛人類的場面感到過癮。
  • 《第九區》續集改名《第十區》,新片劇情大揭秘
    神秘的51區是否有過了解,關於外星人的猜測你是否也想過!而上映的《第九區》卻又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無限遐想的方向!《第九區》2009年8月14號上映,是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全長112分鐘,本部影片實際上是《約堡外星人》短片的升級版本,這部短片是尼爾·布洛姆坎普在2005年創作的,當時的尼爾本來想拍攝這一部電影,而且為這部電影設置了6種不同的結局,但是當時彼得·傑克遜正好選中了尼爾擔當《光環》的執行導演,所以被擱置了,最後,彼得自己拿出3000萬美元讓尼爾完成了他的願望!
  • 電影推薦——《第九區》,當人類變成外星人會怎樣?
    今天小編推薦的是電影《第九區》,該片於2009年11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導演,沙爾託·科普雷和詹森·庫伯主演。電影海報下面小編慢慢給大家介紹這部影片,該片起初由男主的自錄像展開,逐漸深入一個問題就是第九區是否應該存在,男主性格很軟弱,像棉花糖一樣,軟軟的,從他外表白白淨淨,小毛坎肩也可以看出來,在一系列男主有的沒的的採訪後
  • 《第九區2》不見蹤影,但他帶來了這部科幻新作!
    還記得2009年的那部科幻神片《第九區》嗎?《第九區》是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第一部長片,由自己在2005年時完成的電影短片《約翰尼斯堡的外星人》擴充而來。這部偽紀錄片用不到三千萬美元的成本,贏得了全球2.1億美元的票房,並且一上映,就收穫無數讚譽,提名了奧斯卡和金球獎,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還拿到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具潛力導演獎。
  • 科幻災難片《拉卡》 人類這次被虐得太慘了!疑似《第九區》後續?
    《第九區》的導演尼爾布羅姆的試水之作。據說是《第九區》的後續呢!故事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 世界(介紹世界的格局情況)第二個部分AMIR和NOSH(AMIR一位黑人小哥曾被外星人抓去做過人體實驗後擁有特異能力,NOSH炸藥專家)第三部分包圍(人類反擊軍對外星人進行了一次反擊計劃)
  • 《第九區》外星人成龍蝦 內地版刪血腥鏡頭
    》,你會發現,外星人可以比非洲難民還倒黴,也可以比之前所有科幻電影還要長得醜。好萊塢科幻電影也未必都是明星雲集,超多預算,外加毫無思想。彼得·傑克遜雖然沒有來中國參加首映,不過他籌拍的這部《第九區》卻值得中國觀眾進影院一觀。
  • 《第九區》這部電影,導演為什麼不繼續拍續集?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區》,無論在票房或者評論上都大獲全勝,他獨特的電影手法結合電腦特效的風格,使《第九區》在眾多科幻電影中脫穎而出。相信很多觀眾都在期待《第九區》的續集,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導演並未透露是否拍續集。而當年影片卻給續集埋下了伏筆:"三年後,我會來救你」。
  • 推薦五部超然的外星科幻電影
    第一部:鐵血戰士電影講述了特種部隊少校達奇(施瓦辛格飾)帶領特種部隊前往熱帶雨林營救失事的直升機成員。不料在途中遭遇不明生物攻擊,由此引發了一場血戰。阿諾·施瓦辛格如日中天時拍攝的電影,集科幻、動作、恐怖於一身,帶出了鐵血戰士殘暴、高傲、能隱身,注重榮譽的經典形象。
  • 《狂蟒之災》男星加盟環球最新科幻大片,風格與《第九區》相似
    外媒最新報導說他會參演一部環球出品的科幻類型電影,影片暫時沒有定名,不過被形容為一部風格與《第九區》非常相近的科幻片,主題被說成是表現個人隱私與監視的矛盾。
  • 《異形5》之後,《第九區》導演再拍外星怪物,溫子仁新作曝光
    雖然很多人對於尼爾·布洛姆坎普這個名字不熟悉,但是大家絕對都知道他拍的驚豔之作《第九區》,在等不到《第九區》續集的這十年裡,他也執導和籌備了幾部重量級的大片,《極樂空間》毀譽參半,《超能查派》口碑不俗,但是熟雪梨爾·布洛姆坎普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在此期間有兩個非常令人遺憾的項目沒有拍出來,一個是
  • 《第九區》外星人的流體將威庫斯感染,變成了外星人的模樣!
    當然了,不能抹煞人家南非人尼爾·布隆坎普的功績,《第九區》創意本來自於他四年的一部六分鐘短片《約堡的倖存者》,而傑克遜這次不過是個製片人。不過據《看電影》報導,在《第九區》拍攝期間,傑克遜也沒少插手,所以把這部片子看做是傑克遜的手筆,也是完全說得通的,更何況布隆坎普也確實是個新手——《第九區》是特效師出身的他執導的第一部長片。
  • 值得一看 只有《第九區》導演才能拍出這種電影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 關注「遊戲時光VGtime」尼爾布洛姆坎普的代表作《第九區》,但凡是對電影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有所耳聞。手持拍攝所營造的偽紀錄片風格再加上以假亂真的特效,獨樹一幟的電影語言告訴所有人,科幻電影其實可以這麼拍。之後他又相繼指導了《極樂空間》以及《超能查派》。
  • 《第十區》比《第九區》相差了一部《RAKKA》?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譜曾經以《第九區》驚動全球影壇,在他拍攝《第九區》之前業餘時間拍攝過不少短片,如《瓦爾河脂鯉》、《約翰尼斯堡的外星人》、《機器蒼蠅臨時工》等幾部科幻作品,通過他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尼爾·布洛姆坎譜擅長「髒」科幻電影拍攝,後來被著名導演彼得認識,才開始了他的導演之夢,由於片方撤資,三年後的他以《第九區》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獎而走上正式導演之路
  • 「第九區」導演最新科幻短片《拉卡》
    《拉卡》作為一部科幻短片,劇情卻豐富飽滿,導演將這部短片分為了三個篇章,第一篇章通過獨白展現了這個被殖民的世界,第二篇章講述了人類與蜥蜴人的戰爭,第三篇章人類對蜥蜴人的全面反攻。這部短片的整體風格酷似導演曾經的作品《第九區》,外星人盒第九區中的那些大蝦有著極高的相似度,第九區可是說是當年小成本科幻電影裡的奇蹟,他對現實社會的影射另大家印象深刻,《拉卡》同樣如此有著很多隱喻的表達,或許人類再昆蟲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