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歐美四大RPG類型遊戲 其代表作全面解析

2020-11-28 遊俠網

  一. 沙盤類

  1. 上古捲軸系列

  現在上古捲軸前進到了5代。1、2代只能算是好評如潮,但也不算大賣。到了3代算是脫胎換骨了,成為xbox上頂級rpg,無論畫面還是遊戲內容都強大的讓人吃驚,很難想像這麼多遊戲內容居然給硬塞進一張600M的cd中,而且優化也非常出色,我一度以為bethesda有什麼火星技術……

《上古捲軸5》期待度也是非常之高  

  但目前系列的最強作這個稱號,還是要屬於《上古捲軸4》。先說遊戲畫面,在當時可謂秒殺一切fps遊戲。製作組成功做到了當時宣稱的跨時代圖像技術。藉助無以倫比的強大光影,遊戲裡帝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優美風景,可以說隨便在山林裡截張圖都可以拿出來做壁紙。

  遊戲內容也是一如既往的豐富,長達100+小時的遊戲時間,貫穿整個大陸的收集任務,以及隱藏在陽光下的罪惡:魔神崇拜任務,以及各個行會獨有的內憂外患……《上古捲軸4》當時在gamespot上獲得了9.6的評分,和diablo並列排在歐美rpg榜單第一位。

  Bethesda做rpg遊戲一直有一個理念,它希望的是玩家真正在遊戲中體驗到一種真實的生活樂趣,可以逛街,買房,探索,工作……所以每次上古捲軸的主線任務甚至支線任務都不是重點,關鍵是玩家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遊戲中的事件,才是遊戲主創所堅持的東西……

  當然bethesda做遊戲有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遊戲的平衡性基本不考慮,雖然《上古捲軸4》比起《上古捲軸3》來已經節制了不少,但遊戲後期很輕鬆的就可以做到100%魔免+100%隱身。無論什麼戰鬥都沒有難度了。

  總而言之,《上古捲軸4》不愧為目前歐美沙盤類rpg第一塊牌子,但見仁見智,後起之秀也不容小視

上古捲軸5:天際》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esv/

  2. 輻射系列

  輻射系列是上古歐美rpg時代倖存者之一,相比較前景黯淡的博得系列,現在輻射系列到了bethesda手中,逐漸又輻射出一種別樣的光芒,雖然一些老玩家可能不太認可……

  輻射真正為國內玩家所熟知,還是藉助輻射2的成功引進(現在想引進輻射基本是不可能了,撇開正版遊戲市場的蕭條,政 治 因素也限制了輻射在國內的發展)。遊戲所體現的獨有冷幽默以及濃鬱的後啟示錄風格,都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遊戲天馬行空的自由風格,也受到無數玩家追捧。遊戲裡的玩家所扮演的人物,天才和低能所遇到的劇情可能有差別,紳士和莽漢遇到的劇情可能也有差別。而那句經典名言:war, war never changes,更體現出一種面對核威懾甚至世界末日的深刻無奈,也成為遊戲史上無法逾越遊戲宣傳語……

  當然,《輻射3》以及輻射維加斯作為系列銷量最高的兩作(維加斯很可能趕超《輻射3》),也被很多玩家認為是歐美rpg的裡程碑之一,可以進入名人堂。

 《輻射:新維加斯》也是個不錯的作品

  《輻射3》是bethesda購買輻射版權之後的雄心之作,製作組為了《輻射3》可謂費盡心血,請知名演員配音,購買經典老歌塞入遊戲內電臺,以及最值得一提的那個龐大到幾乎令人暈眩的華盛頓廢土……。

  你覺得什麼叫做龐大?就是幅員遼闊一眼看不到邊麼?《輻射3》告訴你,龐大不僅僅在於地表,《輻射3》令人無語的設計了在幾乎可以和老滾4相提並論的地表面積之後,又設計了如蜘蛛網般密集的地鐵網絡,而且在這些地鐵網絡裡設計了合理的聯繫和各異的風格,幾乎每個地鐵車站都有各自獨特的遭遇和特色。

  當然,由於主創和上古系列是一撥人,有些玩家"親切"的把《輻射3》稱為 "上古捲軸打槍版",遊戲的風格和《上古4》還是有些相近的,可以說它即有《上古4》貼近生活的風格,又有《輻射1》濃鬱的後啟示錄風格,同時也吸收了《輻射2》的冷幽默的風格,說集大成者可能不恰當,但精神繼承者的大旗可謂實至名歸

  《輻射:新維加斯》這個作品的出世有點值得玩味,我看起來好像是這麼一種劇情。

  朱棣(《輻射3》)奪權後被很多人噴,說他這個皇帝做的不正統,不是正宗的繼承人,於是朱棣琢磨:只要上代皇帝(輻射目前版權的擁有者)親口承認俺是繼承人不就得了嗎?但由於上代皇帝已經被自己踢了,於是退而求其次,只能找上上代皇帝(《輻射2》製作組黑島的遺孤)去發個聲明,這個聲明就是《輻射:新維加斯》。

  當然,bethesda很可能還是很看重obsidian製作組的實力,不然也不會安心把這個3A級別大作交給別人手裡。obsidian正愁生活沒有著落,看到天降甘露,高興的什麼似地馬上就把範布倫代碼從箱底翻出來,配上《輻射3》的引擎,再修修補補一年之後,《輻射:新維加斯》隆重登場。

  《輻射:新維加斯》從一開始就透露出和《輻射3》不同的風格。後者逃出避難所,目光所落之處儘是荒蕪,滿地瘡痍,生命凋零。前者踏出診所,看到的是一個逐漸起色的小村落,人民或耕種,或打獵,雖然艱苦,但充滿希望。

  所以很多人相信:《輻射:新維加斯》就是《輻射2》的續作,一款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資格上都可以稱得上正統繼承人的落難皇子。遊戲中的劇情和輻射2息息相關,而各種支線任務所體現出來的惡搞精神也和《輻射2》別無二致,而遊戲吸取了《輻射3》許多mod的精髓,無論戰鬥模式還是技能選擇都比《輻射3》更加平衡,幾乎可以說比起《輻射3》更甚一籌,當然,只是幾乎。

  由於製作時間倉促加上對新引擎不太熟悉,導致遊戲一開始的版本bug成堆,包括變態醫生360度轉頭bug以及隱身變種人瞬移bug,而且地圖面積相比《輻射3》也不能同日而語。

  但總體而言,《輻射:新維加斯》也可以稱為歐美rpg的幾座大山之一,雖然媒體評分不高,但在玩家中的口碑以及遊戲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都可以說得上是震人耳聵。

輻射:新維加斯》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fnv/

輻射:新維加斯》遊俠專區:http://game.ali213.net/forum-268-1.html

  3. 魔法門系列

  上古rpg時代幾大巨頭之一,魔法門系列作為rpg現在基本上以及算是絕種了,除非無良廠商ubisoft良心發現,花個3年整出個續作……。

  但是該系列完全有資格參與到歐美rpg巔峰這個擂臺中,甚至比起老資格輻射系列那幾位候選人也不遑多讓,因為魔法門系列完全當得起"中世紀魔幻代表作"這塊牌子……

  我想很多國內玩家一開始接觸中世紀魔幻這種設定,都不是從複雜的dnd或者是如聖經般難懂的指環王入手的。想起了什麼?對,那就是「魔法門之英雄無敵」。

  而作為rpg,系列巔峰之作《魔法門6》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了系列的中世紀魔幻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經典的《魔法門6:天堂之令》  

  《魔法門6》的畫面在當時算是非常優秀的,加上美輪美奐的音樂表現,豐富的敵人種類和神器的收集要素讓玩家非常過癮。不過這還是其次,《魔法門6》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傑出的地城設計和場景氛圍。

  前面提到過《輻射3》龐大的地鐵線。不過論單個地下城的設計,《輻射3》還是遠遠不能夠和《魔法門6》相比的。《魔法門6》有幾個令玩家感到崩潰的龐大地下城,每個地下城都有許多謎題去破解。而且地下城內部的設計風格迥異,有埃及風格的,哥德式古堡風格的,魔幻風格的以及皇宮風格的不一而足。

  《魔法門6》的世界地圖也充分展現了製作者的才華,雖然因為年代久遠,當時的畫面到現在已經比較粗糙,但相信老玩家們看到冰凍高原的雪域,聽著鐵拳城堡的鳥叫甚至恐怖的巨龍峽谷,都會感慨萬千。這種地圖設計的氣魄,比之上古捲軸任何一作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遊戲裡面的地城怪物設計也非常經典,基本上所有英雄無敵3裡面的怪物都有出場,每種怪物都有令人難忘的技能,相比當下老滾以及輻射略嫌單一的敵人種類,讓我忍不住感慨現在設計者大概都準備把好的創意放在dlc那裡賺錢了吧。

  4. 哥特王朝系列

  哥特王朝系列也是一個年代久遠的系列,最早可以追溯到歐美rpg的黃金年代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之間,可以說《哥特王朝》是當今歐美rpg強勢風頭的先驅。

  相比較魔法門,《哥特王朝》的風格更加趨近上古捲軸,可以說就是《上古捲軸》窮人版……。也就是說,雖然《上古捲軸》有的東西他基本都有,如巨大的地圖,自由的探索,無盡的任務以及單人拯救世界的體驗,但總覺得出處差那麼一截。比如畫面,《哥特2》比之《上古3》,可謂差一個檔次,《哥特3》比之《上古4》差距不很明顯,但蛋疼的配置要求也讓我連連搖頭。而且操作上,哥特王朝一向惡名遠播,至少我覺得任何敵人在哥特王朝的操作界面下都有boss戰的水準。雖然哥特王朝npc的ai號稱業界領先,但單單這一個亮點仍然不足以成為他進入名人堂的理由。

  但《哥特王朝》對於核心玩家來說卻著實是一份驚喜,這部分玩家能夠忍受遊戲操作的種種不便,忍受超越常識的怪物難度,忍受無奈人物的視角。這要能忍過這部分,《哥特王朝》提供的遊戲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首先,任務完成方式非常自由。其次,遊戲長度非常豐滿。最後,人物職業系統也具有很高的可玩性。實際上,玩著習慣了這個遊戲還是能讓人上癮的。

  二、章節類rpg

  1. 無冬之夜系列

  無冬之夜系列是bioware結束博得之門系列之後的心血之作,也是迄今為止dnd系列遊戲距離《博得之門2》差距最小的系列……。

  《無冬之夜1》作為一款2002年的遊戲,畫面素質和遊戲擴展性至今令系列後來者汗顏。但撇開模組,單單針對遊戲的單機部分而言,無論從劇情,關卡設計,npc性格塑造還有人物成長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遊戲評分和銷量雙豐收。在遊戲市場還遠沒有今天龐大的當年,銷量也達到了300萬(僅pc平臺)。

  《無冬之夜1》的劇情相對簡單,沒有懸念鋪設,沒有煽情的對白,總的來說就是關於拯救世界的英雄冒險,但我依然很喜歡《無冬之夜1》的敘事風格:雖然平鋪直敘,直來直往,但其中依然有關於愛與抉擇,生離死別(雖然不是和主角),背叛與救贖等等深刻內涵,玩起來也確實一直被吸引。

  《無冬之夜1》的兩個資料片比較今日rpg的dlc可謂雲泥之別,什麼叫誠意,什麼叫良心?都體現在這裡其中第二個資料片更是讓玩家直接面對傳奇地獄領主的挑戰,我等dnd玩家淚流滿面。

  《無冬之夜2》以及後續資料片《背叛者的面具》等等由黑島遺孤obsidian製作(貌似這個身份就是搖錢樹啊),雖然媒體評分普遍不如一代,但我個人認為,《無冬之夜2》是披著無冬之夜外皮的。博德之門+異域鎮魂曲續作,一款章節類rpg的裡程碑作品。

無冬之夜2

  媒體評價針對遊戲不良的鏡頭運用以及過高的配置要求進行減分,但幾乎所有媒體都對遊戲內的人物性格塑造以及劇情給予極高的評價。《無冬之夜2》的故事敘述簡單,是一個關於拯救無冬城的老套模式,但隨著主線劇情的鋪展,這個簡單老套的故事逐漸變得感人起來,主角夥伴mm通過犧牲自我拯救眾人,卻發現殺死自己的兇手是自己的親祖父。而一開始就處處和主角作對的反派boss其實是和主角有著相同目的的npc。最終boss的身世也令人嗟嘆不已。了解遺忘國度歷史的童鞋對此都會會心一笑吧……

  而《無冬之夜2》的資料片《背叛者的面具》,無疑升華了整個系列的劇情水準,所有玩通資料片的朋友,會發現這個經歷千年的愛情故事,關於吸魂惡魔的真相,關於挑戰死神的魔王,這一切的一切,都和異域鎮魂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主角最終面對著附身在自己身上那不幸的冤魂,除了死戰別無他法的時候,會不會深感無奈悲傷呢?

無冬之夜2》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nwn2/

   2. 龍騰世紀

  也許是bioware急於想擺脫dnd這個不在自己掌握的設定,從而開創一個rpg新時代吧,《龍騰世紀》就是這樣一款還未出世就已經承載了無數夢想和期待的作品,而最終,這款遊戲也沒有讓人失望。從遊戲畫面到人物性格再到細節處理都顯得無可挑剔,gamespot 9.5分的高評價也是僅次於老滾4和diablo1的史上第三歐美rpg高分。

  《龍騰世紀》又是一個關於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又是……),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它給了每個英雄一個獨特的起源,雖然這個身世可能缺少傳奇感,但這確實是業界首創的獨特嘗試,而且對於將來的冒險也產生了獨特的影響。至少我覺得相比較質量效應文字描述的主角身世,這種代入感是遠勝的。

  除此之外,《龍騰世紀》的劇情也相當值得稱道。它一改往日中世紀rpg的騎士風格,轉而以一種黑暗系的模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探索。遊戲中血腥和暴力無處不在,但每次出現都恰到好處,展現了環境的艱苦以及絕望。而龍騰的劇本也實在討巧,和歐美rpg傳奇小說冰與火之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就像在忽明忽暗的路燈下捕捉自己的影子,剛感覺抓住了什麼但鏡頭一轉,這種聯繫又丟失了,讓我等書迷心癢難搔……。

  《龍騰世紀2》的主線任務相比較它的直線任務而言遜色不少,特別是矮人廢墟的冒險,比起《生化危機》,《死亡空間》等以恐怖氣氛為賣點的遊戲更甚一籌。可以說,這個遊戲處處都體現出一種大作氣魄,精雕細琢又霸氣十足,這些又是那些小製作商所無法具備的素質。

《龍騰世紀2》

龍騰世紀2》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dao2/

  3. 質量效應

  《質量效應》以前的章節類rpg,在對遊戲進行模式本身摸索和嘗試,我們暫且稱之為革新的話,bioware的這款rpg對類型遊戲戰鬥模式的改變,我們可以稱之為顛覆。

  在《質量效應》之前,我沒有看到過rpg還能夠這樣玩:主角穿戴著類似光暈斯巴達戰服的盔甲,手持造型獨特的雷射武器,在尋找掩體,瞄準射擊和使用超能力間迅速切換,如果玩家有著卓越的rpg戰術素養,可以通過技能應用和勾引殲滅敵人。如果玩家是fps高玩,那麼依靠精準的瞄準射擊和強大的dps就可以壓制對手……即使和後來者《輻射3》比較,質量效應依舊可以憑藉卓越的手感和過肩式射擊模式穩壓對手,成為rpg界第一fps遊戲

  《質量效應》卻不僅僅是一款靠新意取勝的遊戲,作為新一代星際歌劇類遊戲的典範,遊戲的劇情有著美國大片一樣的素質,有低谷有高潮,當所有人都絕望的一刻,救世主如天神下凡般衝破重重障礙,在眾人崇拜的眼神下出手拯救了世界,雖然這個劇情有點老套,但在宏大的交響樂以及之前的層層鋪墊烘託下,這一情節依然讓我難以忘懷……

  但遊戲還是被人指出星球探險模式非常無聊,雖然我覺得這個模式還是很給力的,比後續的《質量效應2》星球探險模式要強一萬倍……。

  前作帶來的成功使得bioware非常滿意,也使得目光短淺總公司ea做出決定,《質量效應2》一定要儘快放出,使得《質量效應1》帶來的聲勢被最大化利用,於是時隔1年零6個月不到,《質量效應2》匆匆上市了……

  就市場效果和媒體反響來看,《質量效應2》還是能夠和《質量效應1》不相上下的,可見bioware對質量效應這個系列下足了心血(不像在開發《質量效應3》的同時抽空做出一個《龍騰世紀2》這麼一個半成品來騙錢。)

  《質量效應》看樣子決定在顛覆之路上狂奔不止了,覺得對話過多?削!覺得任務過於繁瑣?削!覺得裝備重複fps玩家不能適應?削!覺得迷宮太煩浪費和敵人對k的時間?削!

  於是,呈現在我面前的,就是這麼一款比fps手感還要強,比fps探索還要少的角色扮演。

  關於此次革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為此擊節叫好,有些人卻連連搖頭,在此不再過多討論,遊戲廠商的理念改變,本身就是市場轉型的一部分,希望這次革新是一次新的起帆,而不是沉淪的開始。

  當然bioware的實力依然擺在那裡,劇情一如既往的出色,各個夥伴的身世背景也非常值得探索,人物技能雖然大大簡化,但與此同時大大提升了遊戲操作玩法的多樣性,讓人驚呼rpg也可以如此考驗手速,實乃此中異數。

  《質量效應2》代表著bioware的一次轉型,從一個考究的rpg藝術家變成了一個成功的遊戲販子,也許這就是當今遊戲市場的一種無奈,遊戲的銷售慣性比遊戲本身的素質更為重要,而宣傳和廣告的花費,將在遊戲的開發成本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質量效應3》也快出現了

  4.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超越了許多東西,它超過了以往所有的星際歌劇遊戲,超過了以往所有的星球大戰遊戲,超過了bioware之前的神作:《無冬之夜》,其劇情甚至比之盧卡斯本人的《星球大戰》更令人印象深刻。如果說,《質量效應》顛覆了rpg的遊戲模式的話,那麼這個顛覆本身,就是bioware籍由《星球大戰》超越自己開始的。

  星球大戰(無論電影還是遊戲)的最經典之處,就在於懸念的鋪設,在星戰2沒有拍出最後一幕之前,除了盧卡斯,沒人知道盧克和維達之間會有父子血緣,也根本就沒人會往那兒想。而在遊戲中沒有和boss會面之前,你永遠不會想到,那個你一直在苦苦追逐的影子,仿佛天神般強大的黑暗武士,其實就是你自己……當鏡頭由遠及近,那個黑暗的君主摘下黑武士面具的那一刻,多少人在為自己的惡趣味而捶頭頓足啊,早知如此,為啥捏人的時候不捏個威武英俊邪氣的主角呢?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  

  僅僅是一個懸念還不足以詮釋星戰:武士的優秀,一個衝著星球大戰設定去玩這款遊戲的人,一定會覺得自己夢想成真,因為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裡,你可以重溫幾乎星球大戰上所有的經典場景,神秘的遠古業林,發達的星際都市,神聖的傑迪武士會所以及喧鬧的走私行星,這一切的一切都已非常精細的畫面呈現在你眼前。而作為rpg玩家,你可以在這款遊戲裡找到關於優秀rpg所具有的優秀素質:劇情,人物,成長以及愛情……

  之後可能由於bioware覺得這個系列還要處處受制於盧卡斯的版權,比在dnd那裡的待遇好不了多少,於是放棄了續作的開發,轉而由黑島遺孤obsidian再次接手,直到最近才開始把舊共和國當做網遊來開發……。

  對於《舊共和國武士2》,由於比起1代來進步非常不明顯(甚至有退步),我就不再贅述了,因為我本身玩的過程中也是處於一種半昏迷狀態,倒不是遊戲不夠優秀,而是比起1來,除了開頭之外,我實在提不起身精神將遊戲進行下去。

  5. 異域鎮魂曲

  事實上,異域和博得誰是dnd類甚至是歐美rpg頭把交椅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博得的綜合素質毋庸置疑,就好像達文西這個怪才,所有領域的成就都在不低於90分,個別成就滿分100。而《異域鎮魂曲》,好比愛因斯坦。我個人的評價是:上帝借黑島之手寫出的劇本 -- -它的劇本得分至少達到120分。

  前面我已經提到過《無冬之夜2:背叛者面具》的劇情有異域的些許影子,這不奇怪,可能這兩者劇本作者是同一個人吧。兩者就像鏡子裡外的自我,異域的主角通過長時間的輪迴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無盡的轉世耗盡了主人公的記憶,讓他傷痕累累,備受折磨,而唯一永恆不變的,是真誠的友情和愛情;背叛者作為boss,同樣為了愛情遭受到無盡的懲罰,他的靈魂在死後由死靈牆上被剝離,只能通過無盡的吞噬來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而悲哀的是,他所拯救的愛人也通過無盡的輪迴妄圖拯救這個可悲的靈魂,而又一次次目睹背叛者殘忍的吞噬,只能在絕望中守護著他,期望奇蹟的降臨……

異域鎮魂曲

  如果不是遊戲而是小說,《異域鎮魂曲》完全可以憑藉劇情成為一部不朽名作。它內部蘊含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背景設定都成為rpg類遊戲的一座豐碑,是所有後來者必須仰望的高峰。在商業氣息日漸濃鬱的今天,此類試水之作可能再也無法重現,而我只能可悲的通過背叛者的面具,來稍微平息一下對此類遠古神作的思念之情。

  由於interplay經營不善,黑島倒閉,《異域鎮魂曲》曲終人散,凡間不再重現,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6. 巫師

  《巫師》對於rpg遊戲而言,是一批黑馬,一個驚喜,一股新風。

  在《巫師》這款rpg上,絕對無法找到一絲商業氣息的存在,它是一個純粹的,有些復古的rpg,代表著一些已經被遺忘的古典特質,比如說:絕不刻意討好玩家,不向審查制度妥協,不會通過dlc來反覆圈錢,甚至負責任的製作組通過免費發放資料片的形式來彌補玩家對遊戲的抱怨。

  因此,雖然《巫師》可能在畫面上有些許不足,但我果斷忽略掉了這個缺點,轉而體會它帶來的驚喜。

  巫師帶來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戰鬥系統,玩家通過對戰鬥間節奏的把握表演出精彩的劍舞,通過合成有效的藥劑來克服困難的戰鬥,而遊戲通過塔羅牌的方式來額……體現收集要素,更是讓其他遊戲製作者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還是可以有的麼。

  氛圍塑造上,《巫師》走的也是陰暗路線,但期間偶爾表現出來的人性光輝和希望,仍然讓人深深著迷,作為有著小說原著的遊戲,玩家可以安心享受著劇情帶來的震撼,深入體會主人公面對困境的種種心境,更好的進行角色扮演

  時隔幾年之後推出的《巫師2》,已不再是黑馬,並飽受玩家的期待,坦白來說,遊戲依然精彩異常,畫面更是達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優秀,戰鬥方面的改觀也順應了潮流,劇情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唯一值得探討的地方可能就是劇情有些短暫,讓玩家還沒過夠癮,就結束了,這其實本來不算什麼,但由於它有著太多期待了,所以要求自然也就更多一些。

《巫師2》

巫師2:刺客之王》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tw2ak/

  7. 吸血鬼:避世之血族

  由於較低的媒體評分和在當時顯得格格不入的配置要求,《吸血鬼:避世之血族》最終銷售量不盡如人意,但單就遊戲本身而言,其素質在章節類rpg當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

  遊戲的設定和背景均來自歐美著名桌遊系列:白狼,講述吸血鬼和狼人等現代都市的魔幻故事。對於偏愛吸血鬼設定的玩家來說,該遊戲很好的還原了大背景下的種種規則和內涵,也展現了歐美吸血鬼傳說所特有的哥特風格:在黑夜的都市裡,面色蒼白而詭異的神秘人物混跡於各個酒吧與娛樂場所,迫不及待的用血紅的雙眼物色下一個獵物,同時,也必須小心翼翼的遵守著所謂血族定下的「化妝舞會」規則,以免招來殺生之禍……

  《吸血鬼:避世之血族》的種族選擇非常有趣,每個種族獨有的特殊能力讓遊戲玩法極其豐富,而個別種族由於患有精神分裂的頑疾,也會使得遊戲的進行產生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遊戲的戰鬥也可謂章節類rpg少有的爽快,雖然它的射擊手感稍遜於質量效應,但憑藉非凡的近戰打擊手感和技能運用,《血族》可以秒殺《上古捲軸4》和輻射的戰鬥模式,力壓《質量效應》而笑傲江湖。

吸血鬼:避世之血族  

  血族的npc塑造也獨樹一幟,遊戲內部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十分逼真有趣,在進行對話時,npc會根據對話的內容,或憤怒,或害怕,或撒嬌,或邪惡,而且完全沒有一絲違和感,這在歐美rpg裡是非常少見的,即使在日式2d rpg裡,恐怕也很少看到如此可愛的npc人物……

  當然,想要深入了解遊戲的內涵,還必須具有豐富的白狼遊戲背景知識,這一點就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障礙,讓遊戲沒有真正如dnd遊戲一般流行開來,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8. 博得之門

  《博得之門》在許多遊戲網站評出的歷史最佳rpg中都排在第一位,這一點就是該系列輝煌的明證,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博得之門有許多因素也顯然是當今的rpg無法超越的。

  《博得之門》的隊友系統,它對玩家戰術安排的考驗,它的長篇小說般冗長的文字以及劇情和遺忘國度背景下所帶來的豐富的文化內涵,都超過了一般遊戲所能達到的境界,把遊戲設計真正發展成了一門藝術。《博德之門》後,bioware又基於dnd設定開發了冰風溪谷和異域鎮魂曲兩作,也都具有相當高的水準,但冰風溪谷偏重於高難度戰鬥而異域鎮魂曲偏重於劇情發展,兩者相比較博得,都有明顯的不足,因此,博得之門在它出世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作為此類遊戲的標杆,衡量著後來者的素質。


博得之門2  

  但也許是受制於dnd版權的限制,導致設計者無法隨心所欲的控制遊戲世界所發生的一切,無法通過提升遊戲等級上限讓玩家真正體會遺忘國度傳奇等級冒險,bioware在《無冬之夜》後終止了dnd類遊戲的開發,讓所有翹首企盼《博德之門3》的玩家們非常失望。而作為繼承博德之門精神的《龍騰紀元》,雖然就遊戲素質而言相比《博德之門》毫不遜色,但在遊戲背景上無法與龐大的遺忘國度世界觀抗衡,可以說,它倒在了跨進神殿的門檻上,而《龍騰紀元2》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危險跡象,暗示著系列的倒退已經開始,《博德之門》現在仍然孤獨的站在奧林匹斯山脈的頂峰,唯一能和它遙相呼應的rpg,恐怕只有上古捲軸系列了。

  三. diablo類rpg

  1. diablo 暗黑破壞神

  暗黑破壞神系列是rpg中的一個異類,也是一段傳奇。

  《暗黑破壞神》的特點我個人概括為以下三條:

  1、系列銷量為歐美單機rpg(這貨真的是rpg?還單機?)之冠,隨著3代的即將上市,這個成績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獨孤求敗下去。

  2、在遊戲發售5年甚至7年後,遊戲設計者依然在為這款遊戲出官方補丁。

  3、其遊戲風格影響之深遠,放眼全遊戲界,恐怕也無法找出一款作品能與《暗黑破壞神》相提並論。

  《暗黑破壞神》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遊戲,沒有之一。在接觸到這款遊戲之後,很多玩家恍然大悟,原來rpg還有這樣一種玩法:可以像動作類遊戲一樣考驗玩家的操作,複雜的技能系統和升級體系保證玩家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方面進行嘗試,而裝備的收集也滿足著玩家遊戲中的成就感。而戰網模式也可以說是今後網遊發展模式的雛形,對玩家而言,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可以說,在當時的《暗黑破壞神》,其聲勢是無可阻擋的。遊戲的銷量與口碑雙雙獲得豐收。

  但blizzard和某些無良遊戲銷售商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並沒有急著利用《暗黑破壞神》巨浪滔天般的勁頭牟利,正當玩家們滿懷期待的等待續作的降臨時,blizzard這邊卻陷入了沉寂,然而不再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時隔5年後,經過無數推翻重置,無數傳聞和跳票,《暗黑破壞神2》終於降臨。

  《暗黑破壞神2》相比較1代,其媒體評分比較可憐,比較具有代表性的gs評分只有8.5分,但這種批評很大程度上可能都是針對遊戲比較過時的遊戲畫面而言,也可能是5年的等待將玩家的期待值調高到了一個難以達到的程度,以至於無法面對現實罷了。

  無需用過多的言語來描述這款遊戲的優秀,雖然可能無法準確了解當時火爆的銷售情況,但《暗黑破壞神2》的最終銷量肯定超過了千萬,作為一款僅在pc平臺上發售的遊戲,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玩家為之瘋狂了。

  這款跨越時代的遊戲有著難以想像的生命周期,著很大程度上和遊戲廠商的設計理念有著很大的關係。相信很多人買來《暗黑破壞神2》之後就有一種信念,就算買來的是一款8位遊戲,暴雪也會通過補丁把它弄成32位次時代遊戲的。他們的等待沒有白費,從遊戲放出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暴雪都盡職盡責的進行著玩家反饋互動,並根據給出的建議不斷進行補丁調整,而這一周期長達7,8年之久,就算一款作業系統的支持周期,恐怕也不過如此了吧。

  《暗黑破壞神》的成功之後,許多遊戲廠商紛紛對這種模式表示自己的"喜愛",於是一時間,類似暗黑破壞神的遊戲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而那些有著自己雄心和特色的遊戲,有時也可能在無意之中,借了暗黑的東風,比如當時我看到《博德之門》的介紹圖片,就忍不住想:大概和《暗黑破壞神》差不多吧,於是掏錢買了下來……

  而如今如日中天的網遊市場,有多少遊戲可以算作《暗黑破壞神》的徒子徒孫?恐怕記憶力再好的人都記不下來吧,可以說,如果沒有《暗黑破壞神》,歐美rpg的黃金年代很可能要再過很晚才能到來,而當今的遊戲市場很可能是另外一種景象。所以說,暗黑破壞神之於遊戲界,就好比星球大戰之於電影界一樣,是創造時代的作品。

  當然,《暗黑破壞神》的負面影響也隨著它的積極意義水漲船高。暗黑破壞神之後,這種遊戲模式遭到了許多遊戲設計者的濫用。有一段時間我們口中深惡痛絕的泡菜類網遊,就是《暗黑破壞神》消極能量帶來的後果。玩家玩遊戲的目的僅僅在於pk,裝備和等級,而遊戲的內涵和背景,被極大程度的忽略了,rpg在一段時間內,甚至成為了快餐類遊戲的代名詞而存在。這一現象的最終緩解,和博德之門以及異域鎮魂曲等曠世神作的面世,也許有很大的關係。但如果稍有差池,可能當今的歐美rpg,也會是完全另一番景象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吧,《暗黑破壞神》很像是某些歐美傳說中的創世神,帶來了光明,也帶來了黑暗。它既是歐美rpg的領路人,有幾乎成為了這一類型的終結者,但它的傑出,是任何人也無法否認的。

《暗黑3》

暗黑破壞神3》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diablo3/

  2. 泰坦之旅

  《泰坦之旅》是一款很優秀的diablo類rpg,但在暗黑巨大陰影的籠罩下,它也只能算是一個稍有小成的模仿者罷了。

  《泰坦之旅》的畫面十分出色,它啟用的bloom光源效果配合遊戲裡精心製作的地圖場景,使得遊戲看起來非常漂亮,而精心設計的技能系統也不可謂不精彩,他的平衡性和潛力相較暗黑破壞神都不遑多讓。

  但是,《泰坦之旅》是一款相距《暗黑破壞神2》發售有6年之久的作品,這一時間跨度,本該是《暗黑破壞神3》的開發周期。而2005年發售的《上古捲軸4》,頗具當年《暗黑1》的氣勢,在種種比較之下,泰坦之旅所取得進步,似乎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可能《泰坦之旅》的設計者本身,就沒有超越暗黑破壞神雄心壯志吧,遊戲沒有很好體現出設計者自己的想法,反而花費了許多心思來討好玩家,比如遊戲裡相對很高的掉寶機率,幾乎沒有小怪不掉魔法裝備,讓玩家最後覺得如果拿到的不是史詩裝備就=垃圾。這也使得遊戲向快餐類遊戲的趨勢一路狂奔,最終也沒能產生多大反響,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成就的話,那就是稍稍填補了《暗黑3》遲遲不發售所帶來的遺憾。

泰坦之旅  

  其實說實話,《暗黑破壞神》的這種模式不太容易成為經典,原因很簡單,所有風頭都讓老祖宗搶了,小字輩永遠也出不了頭。

  3. 地牢圍攻

  《地牢圍攻》也算是一個相當有名的系列了,其實它是一款意圖擺脫或者說超越diablo模式的雄心之作。

  遊戲很好的融合了多人操控模式和暗黑破壞神模式的戰鬥方式,更加注重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同時也發展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技能cd系統,而它的掉寶系統,也和暗黑破壞神相似。

  但是,《地牢圍攻》最後還是沒能有所突破,這是所有想要融合《暗黑破壞神》特色,然後另闢蹊徑的rpg遊戲的悲哀,它所犯的錯誤不在於想法和創意上,而是因為它在這個創意上走的不夠遠,在細節上處理的不是很得體。

  《博德之門》毅然拋棄了《暗黑破壞神》人物升級和裝備收集模式,轉而更加注重劇情,人物塑造以及世界背景的描述,而且在這些方面都做到了完美,因此,它的歷史地位,相比較暗黑破壞神只高不低。

  《龍騰世紀》也是沿用《博德之門》的方式,雖然在技能升級方面可能和《暗黑破壞神》有些神似,但它在細節上的精雕細琢,也讓他隱然和暗黑系列分庭抗禮。

  回到《地牢圍攻》,這款作品的悲哀之處就在於,它的圖像技術沒有成功超越暗黑破壞神的時代,相比較而言,甚至沒有《暗黑破壞神》的美工出色。它的劇情也沒有出類拔萃的突出,雖然具有暗黑不具備的小隊模式,但由於沒有在人物刻畫上下足功夫,也無法成為讓人難忘的特色從而有所突破。

  微軟在《地牢圍攻2》發售之後不久,宣布將該遊戲工作室從遊戲部門剝離,恐怕不是像某些遊戲廠商(算了,我就說ea吧)因為急功近利,而與主創對遊戲方向產生衝突;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遊戲不是足夠出色,未能達到一開始公司所期望水準下的無奈之舉吧。

  當然遊戲的前景也不能說毫無希望,至少由obsidian接手之後,從劇情方面說還是有保障的……

 《地牢圍攻3》

地牢圍攻3》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dungeonsiege3/

  四. 奇葩rpg

  1. 神鬼寓言

  其實我一開始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是想把《神鬼寓言》歸入章節類的,因為它的劇情模式都符合我對章節類rpg的定義。但仔細一琢磨,這東西太過於奇特,把它歸類到傳統rpg的類型裡面非常變扭,而且也辜負了獅頭工作室折騰不止的一番心血。於是單獨把它拉出來發表心得體會。

  《神鬼寓言》的開篇帶給我許多童年的回憶,隨著奇幻風格濃鬱的音樂響起,我們開始扮演天真可愛的小主角在世外桃源般的村莊內東遊西逛,準備慶祝某項活動。遊戲的畫面溫馨可愛,人物動作誇張滑稽,卡通風格十足。這一開頭很容易就能把玩家心目中最美好的東西喚醒,吸引著他們繼續玩下去。

  但製作者在這裡刷了我們一把,在我們以為這是一個關於英雄冒險的「童話故事」的時候,卻在遊戲中設下一個個陷阱,讓玩家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把主角折騰成一個惡名昭彰的大惡魔。當最後我們操控著一個頭上長角,口吐火焰,眼冒紅光的主角,手刃仇人後開始了對大陸的黑暗統治的時候,此刻才能體會到遊戲的主題「寓言」所表達的諷刺意味。

  神鬼寓言系列有一個永恆的主題:善非善,惡非惡,即對善惡兩元論極盡諷刺之能,沒有永遠的善行,也沒有一味的惡行。為了拯救世界,主角必須用盡手段加強自己的實力。有時候為了一件強大裝備,主角必須讓自己的道德指數敗壞到一定的程度,於是,玩家只好從各處採購一堆活潑可愛的小雞,然後跑到惡魔面前一口口生吞活剝,以討取惡魔的歡心。當然,有時候當玩家壞到極點,以至於臉上長瘡腳底流膿,幾乎可謂受萬人唾罵的時候,只需要跑到神廟去當一回施主,便又可以頭頂天使光環,滿面佛光的衣錦還鄉,享受群眾的歡呼。

  《神鬼寓言》作為一款銳意創新的遊戲,在有著深刻寓意的同時,他的遊戲性也非常出色,沒有玩血族之前,我一直驚訝於寓言的格鬥系統,爽快的連招,華麗的魔法,準確的判定以及各種鼓勵戰鬥操作的經驗值獎勵,從頭到尾都不曾讓人感到厭倦。而遊戲真正的賣點:中世紀模擬人生角色扮演,更是超出了一般rpg的常識,遊戲中玩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買賣房屋,可以通過高價來讓人屈服,也可以通過坑蒙拐騙或者殺人放火霸佔房產,最後成為笑傲大陸的房產大亨。而且玩家還可以在遊戲中娶妻生子,以及***三奶等方式,盡情享受人生。

  《神鬼寓言》是微軟rpg嘗試的主打產品,在單平臺上,各代都有接近300萬的銷量。這一成就,其實已經在歐美rpg裡面打出一片天下了,除了bioware,bethesda以及blizzard的極個別作品,已經沒有其他rpg能夠和他一比高下了。

  我之所以沒有把寓言進行簡單的歸類,是因為:

  1、它的劇情發展以及遊戲一開始地圖的限制,不符合沙盤類rpg的定義。

  2、它在遊戲中所作出的模擬人生式的經營模式,非常接近上古捲軸類的遊戲理想。

  3、它似乎從沒有正正經經討論過故事,任何任務,凡是能夠惡搞的地方它都不會放過,但惡搞之後,卻讓人忍不住深思其的寓意,玩味其中的真諦。特別是《神鬼寓言3》的皇位爭奪戰,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真相的殘酷幾乎讓人無法將遊戲進行下去。因而,神鬼寓言系列的思想深度,並不像它表面上的那麼膚淺,我個人感覺,除了《異域鎮魂曲》深邃的哲學思想之外,歐美rpg裡,沒有其他遊戲能夠相比。

《神鬼寓言3》

神鬼寓言3》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ftlc3/

  2. 霸王(overlord)

  其實神鬼寓言系列與霸王相比還不算業界奇葩,至少人家走的還是正義(??)英雄拯救世界的正統路線,而到了霸王這裡,卻變成了悲慘壞蛋充滿血淚的發跡史了。

  在這裡簡要說明一下,在霸王裡,玩家扮演的是被英雄擊敗的魔王化身,為了實現先人的宏圖大業,只好臥薪嘗膽,靠著手下一幫能幹的地精嘍囉,靠完成農民交給的任務一點點省下資金,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以前玩rpg的時候,由於總是扮演正義的一方,所以每次從魔王派來的手下死裡逃生之後,總忍不住想罵一句:「這人(魔王)真tm有錢,派來的怎麼都是拿著神器穿著神裝的手下,擦啊,好人真心難做。」其實玩了霸王,我才知道,每一次不成功的暗殺實際上魔王都要嘔血三升不止。

  遊戲的新意無處不在,遊戲的戰鬥系統說白了這就是一個靠召喚獸打架的戰略遊戲,沒有地精護身,魔王就是一個穿得好看點的高級步兵。面對著正義方層出不窮的英雄和高手,我一直在感嘆:「nnd,好人當真有錢。」

霸王  

  由於遊戲奉行的是比《神鬼寓言》更絕得善惡顛倒論,使得遊戲的惡搞更加令人噴飯。比起《神鬼寓言》吞吃香脆小雞來換取裝備,霸王走得更遠,2代遊戲裡面可愛的讓人愛不釋手的小海豹,就是遊戲主要的經濟和經驗來源,即使有暴力傾向的童鞋,在這款遊戲裡砍殺恐怕也變得非常無力……

  當然,除了完全的善惡顛倒以及惡搞,遊戲作為rpg來說並不出色,較短的遊戲流程以及幾乎沒有重玩價值的體驗,使得遊戲僅僅成為了出色的快餐類遊戲,更談不上什麼思想深度了。1代的銷量還算不錯,因此製作方決定製作續作,但2代的銷量就不得而知了。

  3. 翡翠帝國

  我把《翡翠帝國》歸類到奇葩rpg,實際上非常不忍心,其實bioware的本意,還是做一款可以媲美無冬之夜的大作的,只可惜他低估了東西方文化差距,恐怕不僅僅是隔了一個太平洋那麼簡單……

  《翡翠帝國》非常符合我對於章節類rpg的定義,有著明確的主線和劇情,地圖和人物等級都隨著劇情展開恰到好處的解鎖,充滿懸念的故事內容,還有豐富的人物性格,所有這一切素質,都標誌著他實際上是,額,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一款3A級別的大作。gs評分8。4分,就是對其素質的肯定……

翡翠帝國  

  但整個作品唯一的缺點,卻成為了致命傷,那就是:bioware壓根就不是中國公司,對東方文化的了解,恐怕都是從出口的武俠片中得來的一招半式,加上內部幾個沒有發言權的亞裔員工得來的,於是,這麼一款恐怕誠心惡搞都無法超越的的超不正經正統rpg,誕生了(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遊戲的戰鬥模式是基於中國的武俠設計,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光就其氣勢而言非常震撼,但每每看著東方面孔在搓出招式之前先要大吼一聲「泰格斯忒兒!(虎尾掃),抓根斯怕母!(龍抓手)」我就忍不住想笑。而遊戲裡面生硬模仿東方人彬彬有禮,鞠躬請安的說著鳥語的模式,更讓我這個備受東西方文化衝擊的玩家忍俊不禁。而劇情方面,遊戲依然保持了bioware一貫的高水準,但這個把西方英雄挑戰邪惡帝王的故事硬套到東方背景下的,強烈的違和感油然而生。

  但是,雖然對我個人而言,《翡翠帝國》可能顯得不正經,但對於老外而言,實際效果卻相當不錯。但可能由於宣傳的不夠到位,或者是東方武俠在歐美受眾不廣(實際上連吸血鬼的受眾都比不上),遊戲沒有收穫應有的成績,實在非常讓人遺憾。

  總體而言,《翡翠帝國》如果全程用中文來配音,而劇本作家改由東方人來執筆,這款遊戲的成就可能會超乎人們的想像,甚至在中國掀起巨大的熱潮也說不定。但可惜就可惜在,這款遊戲一開始的市場目標定在了歐美,結果搞得兩面不討好,也讓我這個忠實的bioware粉絲非常遺憾……

相關焦點

  • 史上十大開創遊戲類型的鼻祖經典作品完全解析
    過去的20年裡湧現出眾多優秀的遊戲,它們都可以歸入不同的分類。以下排行是最受大眾喜愛的10款遊戲,它們不僅在世界範圍內熱賣而且作為該類型的始祖級遊戲也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分支。
  • 日式奇幻RPG手遊《23/7》3月15日雙平臺上線
    遊戲簡介:《23/7》(全稱:23/7 Twenty Three Seven)是日本遊戲廠商藤商事旗下研發的一款日系二次元RPG手遊戲。據悉,《23/7》光是編寫劇情就用了兩年時間,可謂煞費苦心。遊戲集結了豪華的製作陣容,不僅由知名輕小說家築地俊彥(代表作:《神曲奏界藍》《肯普法》)與氷上慧一(代表作:《怪物獵人》小說)負責,更是邀請了人氣畫師凪良×lack負責人設。男女主角的聲優則是內田姐弟——內田雄馬和內田真禮擔當,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遊戲背景:遊戲故事講述有一天,世界的時鐘的「9時」都消滅了,令到世界剩下23小時,而人們都像什麼都沒發生繼續生活。
  • 遊戲分類簡稱大全,你能說出幾個?
    也好讓那麼多無知的小學生不要老拿moba遊戲來跟rpg遊戲比氪金、比公平。如果細分的話,遊戲種類太多了,單一個動作遊戲就能分為2D、3D、動作冒險blablabla等一堆分支,刺蝟君這邊就說一些常見的遊戲類型。以下內容為手遊刺蝟獨家整理,部分資料來自百度,轉載請告知。
  • 盤點史上最棒的10款經典遊戲續作
    在遊戲界,某一新「IP」面世之後,如過被玩家熱捧,那麼發表它的製作者會說「我們會考慮再做一個」,此後的續作在遊戲領域中就意義重大。有時候,續集只是給帶給玩家更多相同的東西,但有些續集甚至可以超越前作遊戲,下面盤點了10款最棒的遊戲續作,一起來看看吧。
  • 運行了12年的66rpg論壇即將關閉:中文RPG Maker遊戲的過去、現在與...
    (橙光)站長柳柳在旗下RM論壇中置頂消息稱,由於不具備《網際網路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所要求的運營軟硬體條件,運行了12年的66rpg RM論壇將在月底關閉。66rpg RM論壇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RPG製作大師(RPG Maker,簡稱RM)交流分享論壇之一,誕生過許多優秀的RM遊戲,也見證了RM遊戲在中國十多年的發展。柳柳在該帖末尾寫道:「世上終無不散的宴席,願本論壇關閉後,留在你心中的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本文由66rpg(微信號:ChinaRMer)授權轉載,原作者迴轉壽司。
  • 2017年度遊俠遊戲風雲榜 年度角色扮演遊戲揭曉!_遊俠網 Ali213.net
    本次公布的榜單是「年度角色扮演」遊戲。角色扮演遊戲,簡稱RPG。古老的遊戲類型之一,該類遊戲中玩家會扮演一個或幾個虛擬角色,在特定的遊戲場景中進行探索、冒險,通過角色的培養成長以及劇情的推動發展,帶給玩家樂趣和成就感。伴隨著遊戲硬體、技術的更新,RPG遊戲相較於過去產生了質的飛躍;無論是畫面、系統、玩法還是劇情的敘述方式上,都有著巨大的進步。不論是劇情、人物、畫面還是系統上,今年哪一款PRG遊戲最能打動你?
  • RPG MAKER MV 年末發售 支持生成手機遊戲
    RPG遊戲製作工具:RPG MAKER(以下簡稱RM)雖然已經推出了10餘年,但如今依然有大量的獨立遊戲製作者正在使用這款軟體,近日製作商KADOKAWA
  • RPG的靈魂所在:遊戲「迷宮」的設計演變
    DRPG遊戲的濫觴Dungeon,有「地牢」一意,在遊戲中通常以「迷宮」或者「副本」稱呼,在RPG遊戲當中,Dungeon的存在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玩家在這個密閉的環境當中不斷面對未知的威脅,與各種強大的敵人交戰,對於早期的RPG遊戲來說,這是一種堪比真正冒險的遊戲模式,極具代入感。
  • 遊戲引擎哪家強?盤點業內十大著名遊戲引擎
    毫無疑問,從業界各類大作真正進入3D時代開始,一款成功的遊戲引擎,就從諸多方面展現出了其對作品整體質量不可估量的影響。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番:十大著名遊戲引擎。它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世界地圖流緩衝技術、複雜人工智慧管理、天氣特效、快速網絡代碼與眾多遊戲方式,這些在GTA4中都表現的很明顯。更重要的是,這款引擎對遊戲中的許多「合作插件」本身有著極好的兼容性。這個特點,也是如今我們還能在大作中好好回味其品質的重要原因。
  • 盤點近年來騰訊投資的那些知名遊戲公司
    事實上,作為世界範圍首屈一指的遊戲行業巨頭,騰訊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投資、收購了不少遊戲公司,其中不乏眾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遊戲大廠,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近年來騰訊收購或者投資過的那些遊戲公司吧。 PS:騰訊在近年來實際投資、併購的遊戲企業數量龐大,限於篇幅有限,所以本文只列舉騰訊投資的遊戲公司中比較有知名度的廠商。
  • 這才是RPG遊戲該有的樣子!PC史上最好的RPG遊戲
    作為幾十年來最堅挺的遊戲類型之一,RPG遊戲在過去幾年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技能樹和規則幾乎已經擴展到了所有遊戲類型種。現如今,RPG的多樣性已經難以表達,星際探索、刀光劍影、吸血鬼殭屍到妖魔鬼怪等等。近日,外媒PCGamesn為我們盤點了PC上最好的RPG遊戲,一起來看看吧。
  • 新類型頁遊有你喜歡!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而RPG類型中,同質化的「神仙道」流網頁遊戲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廠商們就必須拿出自己的創新點。 2012年的頁遊市場與往年相比,已成了RPG一類獨大的局面,策略類頁遊的比重相比往年是大大降低。而RPG類型中,同質化的「神仙道」流網頁遊戲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廠商們就必須拿出自己的創新點。
  • 淺談年度最佳RPG《上古捲軸5:天際》
    說到此處,這楊姐姐致命缺點可不少啊,但是卻無損於她大唐第一美女的名號,無損於中華四大美人的名號是不是?  天下萬事萬物,什麼東西都不是完美的,西施大腳著長裙、昭君削肩披長發、貂蟬耳小墜珠玉、玉環狐臭洗溫泉,臭毛病只要遮得住、可化解、只要無傷大雅、甚至還可愛。一樣還是美好的。比如我們的《上古捲軸5:天際》。
  • 外星人領銜 各類家用經典主機全面盤點
    在家用電腦整個產品線的分布上,我們通常按照其配置和價格把它們分割為入門級、主流級、高端產品以及旗艦產品四個大類。其中,旗艦和高端產品的名聲一般都非常響亮,比如我們熟悉的華碩ROG、外星人Alienware等等,而主流和入門級產品的品類因為非常豐富,因此不容易被記住,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這兩個級別的產品是最合適的。
  • 《RPG製作大師》系列三款僅80元 本周steam免費體驗_遊俠網 Ali213...
    rpg遊戲製作引擎。以經發售,就得到了很多喜愛RPG遊戲玩家的青睞,今天在Steam平臺開啟了周免費體驗活動。  即日起到3月18日,玩家能夠免費體驗的包括《RPG製作大師MV》、《像素遊戲製作大師MV》、《視覺小說製作大師》共三種遊戲製作引擎,進入其頁面進行下載即可
  • 值得期待的歐美網遊大作盤點
    【本文由作者供17173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最近隨著《生化危機7》、《尼爾:機械紀元》、《仁王》等大作的發布,日本遊戲已經充斥遊戲市場。不過,歐美方面也有不少網遊大作可以期待,素質也未必比前面提到的那幾款產品差,一起來了解下吧。
  • 手殘黨莫入 盤點遊戲史上十大經典高難度遊戲
    熟悉本系列的玩家都知道,作為史上數得著的「超高難度作品」,《黑暗之魂》系列一直以其幾乎變態的遊戲性和各種細節著稱。借著這個東風,筆者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十大高難度遊戲。說實話,筆者並不知道這句話是否誇張,但至少我可以肯定,《生化尖兵》的確是卡普空的遊戲。當你面對這樣那樣虐心的細節時,在把握遊戲節奏的同時,你有必要先確保自己的心理防線不出現崩潰。別說你不明白,這款遊戲從誕生起就以其精妙的設計和虐心的細節搞定了眾多玩家,後來這款遊戲又出了重製版,結果仍然只有少數高階玩家能夠見到結局。而那些僥倖見到真?
  • 盤點街機遊戲的四大惡人,從英雄墮落為囚徒,卻在監獄中得到救贖
    街機遊戲可以說是我們從小玩到大的遊戲了,在我們所熟悉的街機遊戲中有塑造出無數的經典形象,無論是鐵血硬漢還是中二少年,無論是無惡不作的反派還是嫉惡如仇的主角,都成為了街機中那一幅幅我們所熟悉的面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街機遊戲中四大惡人,一起來看一下吧!
  • 盤點賽車遊戲系列銷量|賽車遊戲系列銷量|賽車遊戲...
    作為傳統三大通俗遊戲「槍車球」中的「車」,賽車遊戲,或者說更廣義的競速遊戲(Racing Game)一直就是重要的遊戲類型之一,在歷代主機上都有重要作品,多個經典系列更是牢牢佔據著銷量排行榜的前列,下面就讓我們以最高銷量為依據,來盤點一下它們的名字。
  • 手遊單機推薦:5款不同類型的卡牌遊戲,RPG、Rogue各種玩法
    在很多玩家的印象中都認為卡牌類遊戲很無聊、很不好玩,不就是一款換了花樣的鬥地主嗎?有什麼好玩的?如果你又這種想法,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卡牌遊戲將就的策略和配合,如《三國殺》《爐石傳說》等遊戲都是一些很費腦卻又有意思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