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2018年4月,學校發布了「一百本經典」書單(2018版),倡導交大學子在大學裡「閱讀100本經典」,開展了一系列常態化的校園經典閱讀活動。兩年來,交大學子以書會友、以讀促悟,使讀書成為交大校園的新風尚。2019年,《鄉土中國》《心理學與生活》等10門全校性導讀選修課上線,「人間詞話」「讀書—美學散步」等14門書院專項綜能課程充實了交大學子的小學期,校園裡的「100本經典」閱覽專區從21個擴大至46個,「『悅享讀』經典誦讀會」「60s薦書」「讀書訪賢」特色品牌活動耳熟能詳,形成了濃鬱的「書香交大」閱讀氛圍。
2020年,為更好地開展「閱讀100本經典」活動,為交大學子提供更科學的經典閱讀指導,學工部、團委針對學生閱讀情況開展了以閱讀百本經典為主題的深入調研。調研採用等距抽樣的方式抽取了全校學號尾數為1的本科生為調研對象,收到了1997份有效問卷。
調研發現:
同學們閱讀「100本經典」中書籍數量大幅增加。閱讀過20本及以上讀「讀書達人」達43.55%,同比增長40.28%,尤其是閱讀過41本及以上的同學達27.33%;閱讀過11-20本的同學達15.97%,同比增長4.97%;閱讀過1-10本的為35.63%,同比減少28.28%;1本都沒讀過的同學由10.59%下降到0.05%。
同學們的閱讀氛圍得到有效改善。對自己的閱讀情況的滿意度達35.85%,同比提升11.87%;對宿舍讀書氛圍的滿意度達39.03%,同比提升11.77%;對班級讀書氛圍的滿意度達43.94%,同比提升13.95%;對學校讀書氛圍的滿意度達56.46%,同比提升12.96%。
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廣泛。同學們的閱讀興趣結構分布為:「文學」(19.95%)「藝術」(8.78%)「歷史」(8.27%)「文化」(8.04%)「政治經濟」(7.44%)和「社會科學」(6.52%)。對「政治經濟」類書籍的閱讀興趣更加濃鬱,同比增長4.46%。
調研結果還顯示,書單中個別書籍存在不易購買、專業性強、接受度不高等情況,與同學們的閱讀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為了進一步豐富完善書單,在2018版書單的基礎上我們面向院士、教授、校外輔導員、校友、班主任和輔導員開展了「100本經典」書單的推薦工作。來自20個學院、書院的105位老師從幫助優化同學們知識結構、培養科學思維、拓寬學術視野、滋養精神世界的角度推薦了406本書籍。桂生悅、樊登、餘建軍等多位知名校友也從他們的人生感悟和豐富的社會閱歷出發,為學弟學妹們推薦了多本好書。我們將原有書單中不易購買、專業性強和接受度不高的書籍調出書單,新增部分書籍作為補充,形成為「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
新版書單注重推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等著作的中英文雙語版本,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拓展國際化視野;將「一帶一路」、人工智慧等新戰略、新基建科普著作調入書單,豐富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將《愛因斯坦傳》《彭康:一個人與一所大學的傳奇》等可讀性強的人物傳記調入書單,擴大經典的閱讀覆蓋面,突出榜樣引領作用;結合學生閱讀偏好,對書單中的「選讀書籍」和「必讀書籍」進行動態調整、適當置換,優化書單結構。
具體看來,新書單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愛因斯坦傳》《思辨與立場》《數學大師:從芝諾到龐加萊》《智能的本質——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必讀書籍,以及《論語》《三體》《絲綢之路》《彭康:一個人與一所大學的傳奇》《千年悖論——人性的歷史實驗記錄》《學哲學,用哲學》選讀書籍。
相信各位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收藏了,下面是《「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閱讀不因為疫情而受到阻礙,學工部聯合團委推出「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希望廣大學子能夠更加廣泛的閱讀經典書籍,拓寬視野,積累精神財富,今後我們將開設更多閱讀經典的學修課程,開展各類師生共讀活動等,為持續開展「四個一百」育人行動、傳承西遷精神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