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犯罪學人的初階書單

2021-01-18 青苗法鳴

作者簡介:盛嘉駿,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2020級刑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興趣在犯罪社會學、英美刑法哲學和被害人學。作者的郵箱是shengjiajun1998@foxmail.com,歡迎各位同仁提供反饋和修訂建議。

首先,做一點預防性的澄清:犯罪學是什麼?不是什麼?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犯罪學不是推理、柯南,我們真的真的不會破案(流下不學無術的淚水.jpg),那是刑事偵查學。我們也不會側寫/心理畫像,那更偏向於司法心理學(forensic psychology)。犯罪學更不是「如何」犯罪,那是犯罪學受的最諷刺的誤解。犯罪學研究的是犯罪現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預防。


在法學院以犯罪學為志業,意味著犯罪學相對於法學、經驗科學相對於教義學的雙重邊緣,孤獨、無人指引怕是常態,往往只能一路自己摸索。之前收到【青苗法鳴】編輯部鄭力凡師兄的約稿,誠惶誠恐,列出這份書單(初階),希望能為後來的學弟學妹省下些彎路,自己曾走過的彎路他們不必走,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對犯罪學、科學的犯罪預防多一份重視和理解。


初階書單,個人認為關鍵在精不在多,多反而可能讓人產生畏懼心理。按照「First,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then,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的讀書方法論,此處以推薦體系書為主,意在首先建立一個系統的認識。各人的興趣各有不同,在茫茫林海發現自己鍾愛的樹之後,可以在一個領域更深入地探索。


體例上,本書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犯罪學本身,第二部分關注經驗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一點社會學、心理學的書目。其中標*的意味可以選取也可以不選取,數字後加abc的表示選取其中一本即可。書目的順序並不包含按照推薦程度排列的意思,第三部分相對獨立,第一、二部分是根據作者個人經驗建議的大致的閱讀順序,也只是相對的,閱讀哪些書目歸根結底是看各人的需要,可以自行選取,如果對某一方面不感興趣,也可以略過。因為定位在初階,本書單未直接推薦英文著作,至多在說明裡提及補充。


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刑法學碩士研究生於躍師姐、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學碩士研究生王騰菲師姐對這份書單的審閱和建議。


(一)犯罪學理論

現象論、原因論、預防論三大版塊中,犯罪原因論一般被認為是最核心的部分。犯罪原因的分析,不應只是「個人原因」「家庭原因」「社會原因」的簡單羅列,更追求精確、有深度地揭示各變量間的因果機制——就此而言,美英犯罪學的解釋理論有助於我們提升理論品味,首先有一個開闊的視野。


1. [美]喬治·B.沃爾德、託馬斯·J.伯納德、傑弗裡·B.斯奈普斯:《理論犯罪學》(第五版)([2002] 2005)

Vold 1958年第一版,後不斷修訂,如今已更新至2019年第八版。中文版譯自2002年第五版,雖不是最新,但仍不失為中文世界裡極好的入門書。以犯罪社會學為主。(本文借鑑的是芝加哥/杜拉賓引注格式,前面「[  ]」裡是英文版出版時間,後面是中文版出版時間)


2. 吳宗憲:《西方犯罪學史》(第二版第三、四卷)(2010)

不同學科對待經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哲學裡我們也許時而需要回到柏拉圖,回到霍布斯、洛克,但科學中,正如經濟學入門不必讀斯密、李嘉圖、馬爾薩斯的著作,犯罪學也不必推薦刑事古典學派的貝卡利亞等人——關注點尚不在犯罪原因,或草創之初的龍勃羅梭、加羅法洛、菲利。龍勃羅梭那段歷史是重要的,但《犯罪人論》的第五版,也是1896-1897年的事了,這一百多年裡可以有太多的進步。此處推薦第三、第四卷,現代犯罪心理學和犯罪社會學的部分。如果對《西方犯罪學史》仍感到有壓力,吳老師還有簡化版的《西方犯罪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二)分支與各罪

以上談到的各種理論,儘管可以區分適合解釋什麼犯罪、不適合解釋什麼犯罪,但終究不是對某類具體犯罪的解釋,且偏重於社會學的路徑,因此仍需其他書目加以補充。(受書單的初階定位和作者的才疏學淺限制,以下內容不包括犯罪生物學、犯罪地理學與犯罪製圖,和環境設計預防犯罪。)


3. [美]柯特·R.巴託爾、安妮·M.巴託爾:《犯罪心理學》(第十一版)([2016] 2017)

4. [美]亞歷克斯·梯爾:《越軌社會學》(第十版)([2009] 2011)

雖未以犯罪社會學冠名,但許多犯罪行為本身也是越軌行為,可以放在一起研究。本書在簡要介紹越軌的概念、實證主義和建構主義兩種視角、各種解釋理論之後很快進入對具體越軌行為的分析,討論的犯罪包括殺人、強姦、家暴、白領犯罪、盜竊、搶劫和有組織犯罪等。


5. [美]史蒂芬·E.巴坎:《犯罪學:社會學的理解》(第四版)([2009] 2011)

體例上,本書分為四編,第一編引入,第二編解釋理論,第三編解釋具體犯罪行為,第四編控制和預防。第二編解釋理論和第四章被害人學,其他書目都有覆蓋,不是推薦這本書意圖傳達的重點。閱讀本書時可以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第三編對具體犯罪行為的解釋——包括暴力犯罪、財產犯罪、白領犯罪、有組織犯罪、政治犯罪、無被害人犯罪,並通過第三章初識犯罪的測量,了解官方統計報告、被害人調查和犯罪人自陳報告三種測量方法(在美國分別是UCR、NCVS和NYS)。此外,最後一章提出了犯罪的三級預防策略,第四編的三章都涉及刑事司法學,第二章媒體社會學的視角,這些部分也都很有意思。本書英文已更新至2017年第七版。


6. 吳宗憲:《犯罪心理學總論》(2018)

7. 吳宗憲:《犯罪心理學分論》(2018)

涵蓋殺人、搶劫、恐怖主義犯罪、盜竊、詐騙、強姦等犯罪類型,並論述了心理異常、心理障礙、精神疾病與犯罪的關係。


* [英]安德魯·卡曼:《犯罪被害人學導論》(第六版)([2006] 2010)

被害人學是犯罪學中相對獨立的分支,從犯罪轉向被害的視角,研究被害現象、被害原因、被害預防、刑事司法系統中的被害人和被害救濟。本書英文已更新至2019年第十版,2015年第九版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載。


* [英]麥克·馬圭爾、羅德·摩根、羅伯特·賴納主編:《牛津犯罪學指南》(第四版)([2007] 2012)

本書是中文世界篇幅最厚重的犯罪學書籍之一,閱讀時可以根據目錄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章節,不必通讀全書。本書英文已更新至2017年第六版。


(三)插播研究方法

8. [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第十三版)([2012] 2020)

犯罪學歸根結底是一門經驗科學,需了解如何開展經驗研究。本書提供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一個概覽,從社會科學的範式,研究設計,概念化、操作化、測量,信度和效度,到定性、定量資料的各種收集和分析方法。英語世界裡,Maxfield & Babbie還有專門的《刑事司法學與犯罪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如有需要,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載2014年第七版。


9. 曹立群、周素嫻:《犯罪學理論與實證》(2007)

測量的主題,前面《犯罪學:社會學的理解》《社會研究方法》中都已有出現,本書與研究方法緊密結合,可以進一步領悟操作化和測量的重要性。以犯罪社會學為主。

以下兩本書,不適合在缺乏基礎的情況下直接上手,但是在前述的《理論犯罪學》和《西方犯罪學史》之後,可以跟上最新的理論進展。


10. [美]Alex R. Piquero主編:《犯罪學理論手冊》([2015] 2019)

Wiley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學手冊系列的一種,英文出版於2015年,反映了最新的理論進展。是截至目前我所讀過的最具理論深度的導論。


11. 曹立群、任昕主編:《犯罪學》(2008)

各章由在美的犯罪學華人學者所寫,同樣反映了犯罪學領域的新進展。


當下中國犯罪學面臨的,不只是犯罪學尚不成熟,同樣還有研究方法的不成熟。這份書單因而力圖既關注犯罪學本身,也關注研究方法。


(一)概論

8. [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第十三版)([2012] 2020)

犯罪學歸根結底是一門經驗科學,需了解如何開展經驗研究。本書提供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一個概覽,從社會科學的範式,研究設計,概念化、操作化、測量,信度和效度,到定性、定量資料的各種收集和分析方法。英語世界裡,Maxfield & Babbie還有專門的《刑事司法學與犯罪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如有需要,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載2014年第七版。


(二)定量方法

12. [美]弗雷德裡克·J.格拉維特、拉裡·B.瓦爾諾:《行為科學統計精要》(第八版)(2016)

本是心理統計的書。假設檢驗的邏輯、正態分布、T檢驗和方差分析的部分都極好,回歸分析、卡方檢驗部分相對單薄。


13. [美]喬舒亞·安格裡斯特、約恩-斯特芬·皮施克:《精通計量:從原因到結果的探尋之旅》(2019)

本書是政策評估的計量經濟學領域大名鼎鼎的MHE——《基本無害的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者指南》的簡易版,展示了如何通過回歸、工具變量法、雙重差分和斷點回歸得出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因果關係,由顯著性檢驗向因果推斷的範式轉換。透過其中對明尼阿波利斯家庭暴力實驗的政策評估,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內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教義學之外,刑事政策學的另一種可能。


* 謝宇:《社會學方法與定量研究》(第二版)(2012)

本書分為方法篇和研究篇兩部分,前半部分是作者講的定量研究的方法論和研究方法(各講內容有些許重合),後半部分收錄一些研究作為實例。閱讀本書時可著重關註定量研究的方法論基礎,變異性原理和社會分組原理,理解什麼是我們的事業——解釋組間差異。


(三)定性方法

我們所謂的「實證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其實應譯為經驗研究,如今「實證」的譯法可能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但我們應意識到兩者方法論上的區別:經驗研究源於認識論經驗主義(empiricism),與理性主義相對,不訴諸先天知識和演繹,強調關注經驗事實;而實證主義(positivism)則是認為一個事物如果不能被證實便不該相信其存在(法律實證主義在相比於自然法的意義上是實證主義),這在研究中便是典型的假設檢驗、定量的邏輯。定量不是經驗研究的全部,經驗研究包括定量、定性兩種傳統,定量研究以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為哲學基礎,定性研究的哲學基礎則是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和詮釋學,兩種傳統各自有各自適於處理的問題。


不是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稱得上是定性研究,定性研究首先是一種經驗研究方法,而無論法教義學的研究對象更靠近規範,而非經驗事實。如果對社會科學中的定性研究傳統尚不熟悉,不妨先通過一兩個範例感受什麼是定性研究,以及定性研究的意義。


14a. 龍迪:《性之恥,還是傷之痛:中國家外兒童性侵犯家庭經驗探索性研究》(2007)

本書是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2005年的博論,也可以視作被害人學的一項研究,包含了太多的人文關懷和本土化意識。


14b. [美]威廉·富特·懷特:《街角社會》(第四版)([1993] 1994)

本書是社會學定性研究的經典,作者在一義大利裔貧民區用時三年參與式觀察而成。電影愛好者閱讀過程中或許可以想到《美國往事》和《教父》(笑)。附錄一懷特真實地講述了當年初出茅廬的自己如何一路摸索著開展這項研究,也非常有價值。


15. [美]凱薩琳·馬歇爾、格雷琴·B.羅斯曼:《設計質性研究:有效研究計劃的全程指導》(第五版)([2010] 2015)

較巴比《社會研究方法》更細緻地介紹了定性研究的範式:民族志、紮根理論、話語分析、生活史分析、案例研究等等。並以紮根理論的範式為例展示了如何開展研究。


16. 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2000)


(四)混合方法

17. [美]John W. Creswell:《混合方法研究導論》(2015)

定性、定量研究背後是不同的哲學基礎,兩者能否結合?如果可以,又是如何結合?正文132頁的小書,讓人初識混合方法,定量、定性如何結合在一起。Creswell & Clark還有《混合方法研究:設計與實施》(第二版)([2010] 2017),更加詳細。


18a. 周雪光:《國家與生活機遇——中國城市中的再分配與分層 1949—1994》([2004] 2015)

結論並不意外,但方法非常規範,值得關注。如序言中所言,「嚴謹的統計分析和系統的經驗證據呈現……這一學術取向通常要以隱去活生生的個人和生活為代價」,本書轉而結合定性資料,追求在宏觀的結構—過程中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的人,「國家政策在不同歷史時期怎樣影響了個人機遇軌跡」。定量研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避免定量研究的膨脹和僭妄,對定性研究多一份理解。


18b. 趙軍:《邊緣的權利——女性性工作者被害問題經驗研究》(2011)

如標題傳遞的,浸透了人文關懷。本書上篇是最終形成的研究,下篇是作者調查時的原始記錄。


18c. [美]羅伯特·J.桑普森、約翰·H.勞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轉折點》([1993] 2006)

定性的部分集中在第九章。本書也是發展與生命歷程犯罪學的經典,提出了非正式社會控制隨年齡變化理論(age-graded theory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主要以婚姻、依戀、一份穩定的工作等轉折點解釋人生命歷程中犯罪行為的穩定性和變化。


此外,「萬卷方法」「社會學教材教參方法系列」「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等系列叢書,也都值得關注。


可以感受到,犯罪學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社會學、心理學的路徑在犯罪學研究中佔到太過重要的位置,接受社會學、心理學範式的訓練,也有助於犯罪學的學習、研究。


19. 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第二版)(2012)

誠如斯言,社會學內部是高度分化的,社會理論、分層和不平等研究、政治社會學、歷史社會學、性社會學等等,都各自有各自專攻的問題,一個興趣明確的人可以直接切入,不必首先經過社會學概論的步驟。如果只推一本書,此處推薦趙鼎新的《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推薦這本書,目的當然不是讓大家關注社運理論(笑),而是從中看各種社會學理論是如何解釋現象,又是如何相互競爭,在競爭中增進對現實的理解,感受什麼樣的理論是好的、有解釋力的理論。


20. [美]羅傑·霍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七版)([2013] 2015/2018/2020)

1879年馮特將實驗方法引入,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初次接觸心理學的人需首先明白什麼是心理學,什麼不是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什麼是偽心理學。《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如其許諾的,「填補了心理學導論性書籍和心理學研究類著作之間的溝壑」,不只是理論結論,更包括研究者是如何提出假設、實驗設計,與研究方法緊密貼合。讀巴託爾夫婦的《犯罪心理學》之前,可以先讀這本。


未出現的書目,不意味不推薦,可能只是不適合在初階書單中展開。無論在學術之內還是學術之外,願大家都可以像蘇力老師說的,「發現你的熱愛」。


「以科學贏得對犯罪的控制。」



投稿郵箱:qmfmbjb@sina.com

主題;篇幅;體例

長按掃描二維碼添加青苗微信號,加入青苗學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送你一份特別的書單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我們將根據你的不同喜好,為你奉上一份特別的書單。如果你嚮往詩和遠方——我們推薦這份書單:最適合在旅遊路上讀的書Poster of the film Call Me By Your Name.
  • 『光子帶少年』這次地圖初階現場來了幾位6-8歲少年
    趣事一:這次地圖初階現場來了幾位6-8歲少年
  • 一份科學史書單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6期,原文標題《一份科學史書單》,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主筆/薛巍西方近代發生的科學革命深刻改變了世界,引發了世界觀的變革和工業革命。
  • 您有一份價值2000元的主題書單寫作法,請查收(寫作成長第十天)
    今天主要是帶大家了解下如何做一款書單類的讀書產品,一篇合格的書單在市場上的價值高達2000元變現。書單從古至今一直都備受歡迎,過去有文化的人比較少,閱讀量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就需要讀書人去幫忙選書;到如今這個社會,網際網路信息爆炸時代,書籍泛濫,很多人不知道該讀些什麼書,這個時候對寫書單的作者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提供內容價值的同時還需要提供篩選價值。
  • 知乎2018 年度書單新鮮出爐 新知青年必讀盤點
    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份靠譜書單。臨近年末,知乎從今年站內新知青年討論、閱讀和收聽的書籍中,選出了五大榜單、共計 50 本優秀書籍,推出了「知乎 2018 年度書單」。和其他純粹由銷售量決定的暢銷榜不同,這份由知乎的新知青年精選而出的「知乎 2018 年度書單」通過知乎用戶一年來針對熱門書籍的討論量、閱讀量等數據和編輯專業推薦進行綜合判定,形成了推薦書單,知乎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每一次深度的閱讀,進入作者的大腦,窺探他們關於人生領悟的透徹靈魂,浸染他們在創意世界的奇思異想,吸收他們投身鑽研的專業之術;也希望裡面關於人生的領悟能在未來照亮讀者的精神世界、有關專業的技巧能讓讀者的工作與生活多一份從容
  • 這個「寶藏」書單,你肯定需要!
    這個假期我們有了充足的「理由」宅在家裡,為了讓whuer們待在家而不是「呆」在家,我們邀請多位武漢大學弘毅學堂的老師,精心準備了一份閱讀大禮包,想夯實自己的專業課程嗎?想跨學科豐富自己的知識嗎?快來挑選吧!
  • 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原標題: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今年元旦,西南交通大學推出了新版「96本經典閱讀書目」。對比去年同期該校校長徐飛推出的「96本經典閱讀書目」,有15本書被「下架」,換上了另外15本。   西南交大推薦書單為什麼變化?校長徐飛有什麼樣的反思?晦澀的經典書籍到底該怎麼讀?
  • 美劇童星拼跨界:唱歌只能算「初階」?
    原標題:美劇童星拼跨界:唱歌只能算「初階」?   初階跨界:菲恩·伍法德推出單曲   美劇《怪奇物語》劇中的小演員除了演技備受肯定,戲外生活也備受矚目,主角菲恩·伍法德曾多次透露自己是個十足的搖滾樂愛好者,他甚至成立了獨立搖滾樂團Calpurnia(名字源於《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角色),並在團中擔任主唱。
  • 長宇宙作品書單
    關注愛兜書單:lovedoubook,有書評的分類書單哦!文字表象,芸芸眾生, 來去相逢,大夢一場1、《弈婚 》《薔薇航班》作者:長宇宙【文案】褚穆覺得他對舒以安最大的負責就是給她一個婚姻,只是婚姻裡並不包括愛情。舒以安覺得,她做過最勇敢的事,就是接受這個婚姻並且賦予其最柔軟執著的感情。
  • 從初學入門到博士開題,人大教授劉洋的國際公法閱讀書單
    Editor's Note大學出版社所肩負的一份職責就是支持和傳播優秀的學術作品,推動學科領域向人類知識的邊界拓寬。然而,專業的學術作品並不意味著不可讀的「天書」,再佶屈聱牙的著作,也應使讀者感到「有點兒意思」。
  • 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
    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不會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這是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說到的一句話。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大語文時代,而學習的局勢就是「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語文是學好所有科目的基礎,而閱讀就是學好語文的前提。並且,根據教學大綱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150萬字,所以,讓孩子做好課外閱讀非常有必要。
  • 一位復旦中文系教授的「不必讀」書單
    復旦中文系教授嚴鋒曾開出一份「不必讀」書單。在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心理學會測驗專業委員會理事謝小慶看來,嚴鋒老師強調「信息篩選」的思想,非常重要,值得重視。
  • 十本精推書單,十種不同的人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份外國文學書單,這份書單有些不一樣。它們不是來自編輯的推薦,也不是出自大數據的手筆,而是發送到Kindle小編信箱裡的讀者來信,十本精推書單,十種不同人生,總有一種你會喜歡。《遠山淡影》石黑一雄讀者上榜評語 石黑一雄的處女作,不得不說他的起點非常高,讓人驚訝。
  • 「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發布
    2018年4月,學校發布了「一百本經典」書單(2018版),倡導交大學子在大學裡「閱讀100本經典」,開展了一系列常態化的校園經典閱讀活動。兩年來,交大學子以書會友、以讀促悟,使讀書成為交大校園的新風尚。
  • 看見前面一有火焰放光,就去摸索丨作家書單·江汀
    作家書單  · 第十三期江汀 江汀,安徽望江人,1986年出生,畢業於青島理工大學,現居北京。著有詩集《明亮的字碼盤》《來自鄰人的光》《寒冷的時刻》。我樂於列出這份書單。 首先是那本泛黃的《裡爾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綠原譯本。2005年秋天,我在網上讀到裡爾克的詩作,那是馮至譯的幾首短詩,其中有《秋日》和《沉重的時刻》。回到圖書館,我找到了那本《裡爾克詩選》和一本《致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隨後,我在學校附近的新華書店,買下了同一版本的《裡爾克詩選》。
  • 2020年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候選書單
    美國圖書館協會暑假推薦書單(G3-5) -上19. 美國圖書館協會暑假推薦書單(G3-5) -下20. 美國圖書館協會暑假推薦書單(G6-10) -上21.美國圖書館協會暑假推薦書單(G6-10) -下22. 美國灣區著名私校哈克暑假書單- (G1-2)23. 美國灣區著名私校哈克暑假書單- (G3-5)24.
  • 寒假來臨,這裡有一份給孩子們的假期書單
    《與中國院士對話》系列(9冊,已出版5冊)華師大出版社為孩子們推薦書單,科普系列必不可少,「與中國院士對話」系列是大院士們為中小學生講的科普。九位中國院士從晶片、太陽能、基因、有機化學、風雲衛星、紅外遙感、北鬥定位系統、天文、腦科學九個方面與孩子們進行了對話,回答了他們天馬行空的問題,為他們講解了基礎的科學知識。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有關微表情心理學的書單,書單排列順序與書籍評價度無關。
  • 塞爾達大師模式劍之試煉初階怎麼打?學會關鍵點新手也能輕鬆通過
    似乎是聽到了玩家的呼喊,NS為我們推出了誠意滿滿的額塞爾達DLC內容——劍之試煉,完成三段劍之試煉,可以把大師劍的攻擊直接提升到60而且耐久翻了好幾倍,並且還會發綠光哦聲明:劍之試煉是塞爾達DLC的擴展內容,如若沒有購買DLC則無法進行劍之試煉開始攻略前,我先廢一句話,大師模式下劍之試煉三個階段,最難的就是初階
  • 比爾·蓋茨2018年度書單出爐
    要聞 比爾·蓋茨2018年度書單出爐 2018年12月4日 16:49:58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4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