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復旦中文系教授的「不必讀」書單

2021-01-18 騰訊網

#編者按

「藝不壓身」,「開卷有益」。對於一個追求豐滿充盈人生者,對於一個具有服務社會偏好的人,讀書總比打撲克、打麻將和打遊戲好一些。但是,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在「移動互聯」的時代,面對鋪天蓋地奔湧而來的信息大潮,重要的已經不再是「獲取」信息,而是對信息進行進行過濾和篩選。

復旦中文系教授嚴鋒曾開出一份「不必讀」書單。在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心理學會測驗專業委員會理事謝小慶看來,嚴鋒老師強調「信息篩選」的思想,非常重要,值得重視。

謝小慶教授曾對自己的研究生們說:

我反對所謂「打好基礎」的說法。今天我們面臨的是知識爆炸局面,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論文發表,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書出版。你永遠不能說已經打好了基礎。知識總量在迅速增加,分母趨於無限大,分子增加幾倍沒有多大意義,分數值還是零。

今天,學習和研究只能圍繞「問題」來進行。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就來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缺什麼知識,就學習什麼知識,就補充自己的不足。

例如,今天有組織的、集團化的、高科技的考試作弊現象日趨猖獗,我們要應對這個問題,就要展開科學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原有的知識不足,就要補多元統計方面的知識,補算法方面的知識。在學習多元統計的過程中,又發現需要補線性代數、離散數學、實變函數方面的知識。這樣,我的學習是圍繞「防止高科技考試作弊」這個問題來進行的。

審辯式思維的「四字真言」是「這取決於(it depends)」。我們要知道,並不存在普世、普適、普時的「不必讀」書單,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方向等,確定自己的「不必讀」書單。

以下將為讀者介紹嚴鋒教授開出的「不必讀」書單(文 | 嚴鋒)。

嚴峰 | 圖片來源: 聽名師講課

江蘇南通人,1964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科學雜誌《新發現》主編。業餘為隨筆專欄作家,音樂評論家,資深電腦遊戲玩家,電子閱讀器發燒友,IT產品評論家。

01

絕大多數的中國古典小說

這麼說會激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小說真的不是我們的強項。具體原因這裡就不展開了。

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三言二拍」等以外,好的真是不多了。比如《封神演義》,人物刻板,情節單一,思想陳腐,盛名之下,其實難負。

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年輕時寫了一本《封神演義導讀》,那時候真是太「缺錢」了……

02

絕大多數的從「五四」到

1949年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

我很佩服開天闢地的現代文學先賢們,他們的功勞永垂不朽,但這是從文學史的角度說的。

除了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曹禺等少數幾位,總體上真的比較幼稚,從普通讀者的角度,真的看不下去。作為一個苦命的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的博士,我已經忍了很久了。

03

絕大多數從1949年到

1976年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

我基本上全部看過,有絕對的發言權。這段時期的作品,非文學的因素佔比例太大,而這些非文學因素也已經時過境遷,今非昔比,所以,不必像我們小時候那樣餓急了什麼都吃,撿到碗裡都是菜了。

04

絕大多數的當代中國人寫的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是最難寫的小說之一,需要經歷、學識、性情、沉浸,最吃細節、韻味、筆力、文字功夫,這些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尤其困難。

比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歷史小說作家,描寫一位晚清宦海沉浮幾十年的封疆大吏:「激動得兩眼閃動著淚花」;「激動地握著桑治平的手說」;「兩雙滾燙的大手緊緊地握著」;「凝重的目光遙望著窗外」;「人生難得最是情。是的,情難得!」……

Come on, give me a break!

05

絕大多數的西方通俗小說

其實也很爛,真正好看的也就那麼少數。請注意,我這裡說的還僅僅是好看,還不是好。

我業餘喜歡看外國通俗小說,但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愛好,因為好看的實在太少了。絕大部分都是垃圾,真正的垃圾,包括許多知名作家和知名作品。比如有位James Patterson,號稱頭號暢銷作家,這位先生是垃圾中的戰鬥圾。

06

所有名著的續書

無論中外,名著的續書都很失敗,道理很簡單:期待太高,此作者非彼作者。

《劉心武續紅樓夢》《德溫特夫人》《斯佳麗》《傲慢與偏見與殭屍》......都完美解釋一個成語:狗尾續貂。

所以,喜歡續的人都要小心了......

07

很多經典的哲學著作

這條會引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哲學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漸被科學替代,所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出普通讀者的視野了。

更糟糕的是哲學著作往往還很晦澀,需要花費極多的時間精力,最後能得到啥還不好說,所以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還可能誤入歧途,風險很大,慎入!

文學青年動不動就海德格爾如何,維根斯坦如何,胡塞爾如何。恕我直言:你看得懂麼?退一萬說,即使你看得懂,你為此投入的巨大精力值得麼?有這時間,喝杯咖啡,談個戀愛,出去看個風景多好。我年輕的時候,把別人談戀愛的時間都用來啃哲學,結果什麼也沒啃出來,只啃出個晚婚.....

08

所有的成功學、心靈學、雞湯類書

「騙人的,沒用。」

蒼山夜話 審辯式思維| 來源

彭可馨(實習生)|編輯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它
    這本書有多好,很多人有過這樣的評價—— 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它; 科幻小說史上的裡程碑; 風靡半個世紀的文化現象......
  • 求是育英博雅專精 浙江大學中文系慶祝建系100周年
    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教授,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剛教授,浙江大學中文系系友蔣承勇、呂建明、範一民、費君清、肖瑞峰、張夢新、沈勇、陳越孟等,中文系和古籍所師生代表共200餘人參加大會。慶典由古籍所所長王雲路主持。    浙江大學中文系濫觴於1897年成立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的國文課程,發端於1920年之江大學創設國文系和1928年國立浙江大學設立中國語文學門。
  • 這個「寶藏」書單,你肯定需要!
    建議物理專業同學讀一讀,而且這本書應該是立志從事物理專業工作與學習的人士一生必讀的一本書。♢ 建議人文科學試驗班同學根據自己興趣,認真看完一位科學家、一位技術出身企業家、一位政治家三個系列作品,是否有可能對比,寫一篇文學評論文章...
  • 知乎2018 年度書單新鮮出爐 新知青年必讀盤點
    在「知乎 2018 年度書單」中,包括從知乎用戶的書籍討論量和閱讀量綜合判定選出「新知青年熱議書單」;從 2018 年知乎上架電子書的閱讀量評選出「新知青年熱讀書單」;從 2018 年知乎大學編輯力薦好書整理得出「編輯推薦書單」;從 2018 年知乎出品電子書的閱讀量排名評選出「知乎出品「電子書單;從 2018 年名人解讀書收聽次數統計出「名人解讀書單」,五大維度總結歸納了五份優質定製書單。
  • 內含安省高中生必讀書單
    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中國和加拿大對於英語這個科目的教學目標大不相同,導致其教學內容有著天壤之別。在中國,老師著重於語法的教學,通過對詞彙,短語和句型的解析,讓學生正確使用英文。學生通過背誦三百字左右的小文章,不斷的做題和背單詞,為的是掌(ying)握(fu)一(kao)門(shi)外語。但是在加拿大,高中已經是需要全面進入和開展文學鑑賞的時候。
  • 強推十本都市異能爽文,《修真聊天群》完本可讀,書荒必讀書單
    這次給大家帶來10本都市異能類小說,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爽度,更是有《修真聊天群》推薦給你,書荒必讀書單,不容錯過,下面進入我們的推薦環節吧:01.《修真聊天群》作者:聖騎士傳說明明知道不可能,但卻莫名其妙的期待著,這便是人類特有的天賦吧?主角加入了一個群,卻發現這個群中全是仙人,原來這個世界也存在修真。
  • 上海春考作文題,復旦中文系「滿分學霸」會怎麼寫?
    復旦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曹禹傑,績點4.0。2019-2020學年,他獲評國家獎學金及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至今,他在位育中學讀書時的作文還長被老師讀來教育學弟學妹。 作為參加過2017年上海春考的過來人,2021年的春考作文,這位學霸會怎麼寫?9日下午,解放日報·上觀記者連線小曹。
  • 2020年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候選書單
    父親節的最好禮物:10本關於父親的繪本36. 50本12歲前必讀書目(一):12歲+37. 50本12歲前必讀書目(二):10歲+38. 50本12歲前必讀書目(三):9歲+39. 50本12歲前必讀書目
  • 「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發布
    為了進一步豐富完善書單,在2018版書單的基礎上我們面向院士、教授、校外輔導員、校友、班主任和輔導員開展了「100本經典」書單的推薦工作。來自20個學院、書院的105位老師從幫助優化同學們知識結構、培養科學思維、拓寬學術視野、滋養精神世界的角度推薦了406本書籍。桂生悅、樊登、餘建軍等多位知名校友也從他們的人生感悟和豐富的社會閱歷出發,為學弟學妹們推薦了多本好書。
  • 亞馬遜推薦中國讀者「必讀100本書」,有魔戒沒託爾斯泰
    8月13日,亞馬遜中國在廣州發布由編輯推薦團隊為中國讀者打造的「人生必讀100本書」, 著名作家阿來、才氣少女蔣方舟以及著名出版人路金波也來到現場,與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石建軍就書單展開點評,並探討各自的閱讀經歷。其中,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入選了 「人生必讀100本書」。
  • 一個俄羅斯人做出了「最好的宇宙模擬器」,還被復旦教授推薦了
    mikasa | 文因為工作需要,我在微博上關注了不少遊戲圈大V、KOL,其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可能是最特別的。嚴格來說,他不是遊戲圈的人,他在學術圈的成就不需要我贅述了,可以提一嘴的是,在劉慈欣的《三體》還沒有因得獎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他就曾為這本書寫序(雖然不是官方的書序)。
  • 十部熱門的都市類小說推薦,都市異能、生活日常系,都市必讀書單
    今天給大家帶來近期熱門的都市小說書單推薦,共計十本都市小說,都市異能、生活日常系,都市必讀書單。 01.《萬族之劫》249萬字連載 不一樣的神豪系統,生活中的一切都會帶來驚喜。作為都市系列的神豪,有爽度也不同於俗套的神豪文,不容錯過。 08.《我在西北開加油站》121萬字連載 子承父業,老爸老媽在西北奮鬥了一輩子的事業,從今天開始由我繼承。
  • 神作《SpaceEngine》上線Steam搶先體驗 獲復旦大學教授推薦
    神作《SpaceEngine》上線Steam搶先體驗 獲復旦大學教授推薦 時間:2019-06-12 11:06:21 來源:3DM編譯
  • 書單| 腦科學·醫學心理學專題
    但是用調查問卷和其他顯性方法揭示你的想法是不完美的:你可能會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信念,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它們。但現在,隨著腦成像技術的飛速發展,科學家對大腦活動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準確,特別是fMRI技術,給神經科學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大腦功能的途徑。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機器學習的進步,未來無可限量。
  • 必讀!人民日報整理了1-9年級經典書目
    全育教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份1-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人民日報推薦的,大家可以參考哦!這些書單,不僅僅適合孩子,有些成年人也適用。況且和孩子一起閱讀,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每個年級的孩子需要學會的能力 ↓↓一年級:15本,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 一生必讀的100本書都有哪些?100本值得經典好看的書推薦
    眾多讀者評選推出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是哪100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一生必讀的100本書  人生與書本,書本與人生,兩者對愛讀書之人來說,是分不開的一回事。如果人生只能讀100本書,你該怎樣去選擇?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供你參考。
  • 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這位「砸場」的復旦教授以專家的派頭與崔永元激辯  小崔在演講現場從容應對(視頻截圖)  原標題:崔永元復旦「反轉」 遭挺轉教授「砸場」 現場辯論激烈  崔永元於26日晚參加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的「新聞大講堂」,並發表題為「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
  • 聊聊假期必讀書:那些藏在語文書裡的秘密
    其實「讀什麼書好」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能力有限,我不太好回答。不過一般我會按照朋友家孩子的所在年級,推薦這個假期裡必讀的書目。今天我們就聊聊「假期必讀書」吧。#1分享假期必讀書單這個事情,我應該是從2011年開始做的,具體時間記不得,大概是那個時間段。
  • 復旦大學新規:碩士生不發表文章也能畢業
    對此新規定,復旦相關師生反響熱烈,看法不一。而自此新舉措之後,本市部分高校也「正在考慮,願意學習復旦大學的經驗」。   問題1:取消硬性規定能否杜絕「花錢買版面」?   「收版面費已成部分刊物生存之道,這樣的垃圾文章不如不寫、不如不發!」
  • 復旦年輕女教授在醫院不治身亡,享年42歲
    17歲考入世界一流大學,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的司佳,是個地道的上海人,中學時期就作為唯一的中學生代表,參加全國學聯代表大會考上了復旦。生前短短42年的時間裡,她猶如天之嬌女,被學校師生賦予厚望,29歲就從美國學成歸來,受聘重回母校任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