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

2020-12-04 小段給你說娛樂

《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他執意用美的文字,寫出唯美與枯萎和速朽之間的宿命般的關聯,並呈現出罕見的夢之質地。

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再適合不過了。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人生經歷和感悟巧妙的編排在了主人公大庭葉藏身上

出生於一個豪華而粗鄙的家庭,一生中五次自殺,最終投水自盡,講述一個"充滿了頹廢的一生"。

在故事的前半段,有種「這個人自暴自棄,活該被厭惡」的觀感。他的太早熟、又太敏感了,一個小小的身軀帶著極大的負面情緒,如此死氣沉沉讓人聯想起日本民族自帶的病態印象。

可是太宰治在少年最後的成長中,又給予了我們正視這個社會的啟發,他在與朋友交談中說「你說的世人,不就是你自己嗎?」

大庭葉藏的一生,都與這「世間」息息相關。他童年不惜扮醜,來討好這「世間」,後期也為這「世間」的模糊而感到恐懼。

自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葉藏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最終一步步地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大庭葉藏悲觀消極的生活狀態,善良的你或許會同情他,憐憫他。那種游離在絕望和世界癲狂邊緣徘徊的病態,已經偏離了人性的軌道,活著的意義變成了偽裝、逃避、麻痺和毀滅。

他註定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把「活」當做是一種折磨,把「死」看成是一種解脫。或許他就是《人間失格》裡寫的這種人:「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雖然《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但是可怕的是代入感。讓你在經歷了類似的情景後,回到書中去感受他,就像和一個你過去的老朋友侃侃而談。

由於太了解人生,過於自知,反而使自己難以自處,世俗環境使他無法拒絕又無法融入……

從這本書裡不難看出太宰治的糾結,這本書在誕生之初就在文學界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正宗白鳥等認為《人間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

小山清說「如果要從太宰治的作品中選一篇的話,我選《人間失格》」。

柳田知常、大江健三郎等則認為這只不過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

許多人在徹底讀過這本書之後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慨,正如書裡面寫到的那句:「所謂世人,不就是你自己嗎?」

太宰治在這本書裡毫不避諱地寫出了人性的缺陷。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陰暗的、狡猾的、縝密的、痛苦的和悲傷的。那些在這本書中看到抱怨與牢騷的人其實都沒有讀懂它,這本書真正的目的是想引發人們對自己內心的思索和對人性的探討。只需37元,何樂而不為?

我們看到別人的絕望與悲觀,看到生活的最低點,反而會審視自己,積極生活,更加珍惜眼前。希望我們都不是書中的膽小鬼,希望我們勇敢的努力的活著。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一本頹廢無比讓人自殺的書,為何會有那麼多人喜歡
    讀完太宰治的半自傳小說《人間失格》,整個人籠罩在濃鬱的低氣壓當中,內心深處被刻意掩飾的一隅,被某種感同身受一點點入侵: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這麼暗黑的一本書,卻多多少少有著我們自己的影子。「人間失格」,譯作中文即是「喪失做人的資格。」在《人間失格》發表後的數月,太宰治便自殺身亡。這本充滿極致頹廢氣息的作品,卻大受追捧,直到今天。
  • 年輕人跟太宰治學頹廢,是不是矯情?「人間失格」到底表達什麼?
    當代大量中國年輕人把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當作枕邊書,動不動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句子發在朋友圈,轉眼第二天就會發一張美食圖,配上安慰自己的句子。這樣的操作到底是矯情?還是真的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好像生活也沒那麼慘。太宰治一生五次自殺,自其中有三次和不同女人一起自殺,卻被稱為「偉大的墮落」。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人間失格》|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
    人間失格02《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1909.6.19—1948.6.13)的未完遺作。1948年著手創作,同年隨著肺結核的惡化,身體極度虛弱,時常吐血。六月三十日深夜,和情人山崎富榮在玉川上水投水自盡。
  • 《人間失格》經典「喪句」,不足10字卻能俘獲人心,寫盡人生孤獨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儘管《人間失格》喪了一本書,但太宰治並沒有傳遞「負面情緒」,可怕的是代入感。讓你在經歷了類似的情景後,回到書中去感受他,就像和一個你過去的老朋友侃侃而談。
  • 豆瓣7.7分,縱向版《雪國列車》,透析真實人性的333層人間地獄
    諸如此類的電影有很多,比如《異次元殺陣》、《終極面試》、《幻影兇間》等,基本上愛看此類電影的人都會喜歡這個故事。格倫在其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裡面有尋找孩子的女士,渴望改變人性的管理人士,精緻的利己主義老頭,想要逃離的強壯黑人……基本上所有的人對於生活都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 《人間失格》讀後感
    —摘寫《人間失格》 作者:太宰治(1909-1948)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本書呢?高三那年,和朋友吵架吵得最厲害的一個月,努力而頻頻沒有結果的那個月,開始慢慢了解到自己是個孤獨者的那個月,偶然看到微博裡有人轉發了關於此書的句子:「身為人類的自己,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毫無自信,然後會將自己的懊惱偷偷收藏在胸口小小的空盒裡。
  • 《人間失格》究竟是什麼意思?「非譯」固然時髦但也不能亂用
    雖系「非譯」,讀者看了,恐怕大多未必知曉照搬原文的事實,還以為是譯者苦心孤詣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翻譯成果吧。而且,似這類日文書名,毋寧「非譯」方為上佳之選,刻意求新另思譯名反倒可能是多此一舉了。《人間失格》的魅力與人氣,似乎並未墟拘於東洋之一隅。在一衣帶水的中國,其暢銷的勢頭,似乎也不見減弱。截至目前,該書的中譯本已有二十二種之多(其中兩種,出版者與書號雖異,譯者卻為同一人,疑或系同一譯本。因未見實物,故不敢斷言),而在美國和法國,據查均只有一種譯本存世,由是可知其在我國的人氣之旺,實屬舉世罕見。而令筆者嘆為觀止的,還是該書的譯名。
  • 為什麼現代很多人都很頹廢?讀完魯迅的語錄,總算讓人明白了!
    說起我們現代的人,說真的,很多人都很頹廢。這個頹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如果這個問題來問大家,相信大家也能回答出很多方面來。很多人肯定會說,我們現代的很多人,頹廢主要表現在都是夜貓子。為什麼都是夜貓子呢?
  • 心理學:與愛人共處,不要小瞧了對方的陰暗「心理」
    卡維特·羅伯特說「沒有人因倒下或沮喪而失敗,只有他們一直倒下或消極才會失敗」,這句話被心理學家稱之為「羅伯特定理」,特指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將你打倒,除了你自己。為什麼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人能將你打倒呢?從本我人格的角度來講,人心之中的欲望是督促人前進的動力,同樣也是人性弱點產生的根源。而人一旦有了弱點,做任何事情都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因此人生之中的「坎」無意間就被自己製造出來。「坎」是被自己製造出來的,試想一下,你不打敗自己,突破自我,如何能跨過人生之中的「坎」呢?
  • 《花水木》先行預告 生田鬥真走出頹廢變痴情
    剛剛在《人間失格》詮釋了頹廢主人公的生田鬥真,這次將首度挑戰純愛題材。   《花水木》故事源於一青窈演唱的大熱同名單曲(ハナミズキ),北海道學生平沢紗枝(新垣結衣)和水產高中的學生木內康平(生田鬥真)相遇並相戀。不久後,紗枝考進了東京的大學,兩人開始了遠距離戀愛,最終為了對方著想兩人選擇了放棄。
  • 為什麼天越冷人就越頹廢
    最近一直不想刷微博,滿滿的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似乎看不懂他們在想說什麼,也不知道他們想表達什麼,又或許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到什麼日子。一天天冷了,生活還是那麼頹廢,考試一天天近了,卻仍然只想做一隻不用思考的豬,大概是要換個心態換個思路去面對接下來的日子。
  • 內心陰暗的人,往往不是面相兇惡,而是擁有這3個「扭曲心理」
    文丨小萌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總是通過第一印象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善良,因此,在深接觸之後,才會發現,其實人多多少少都會和表面上有一些差距。有一種人,就是利用表面上的偽裝,來達到自己內心陰暗的目的。
  • 《大鴻米店》:被隱藏七年的灰色電影,比《大紅燈籠》還要陰暗
    《大鴻米店》是根據著名作家蘇童的作品改編的,真實地反映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底層社會的陰暗,在弱肉強食的環境裡,人性逐漸變得扭曲猙獰,喪失了原本的純潔和明鏡。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這部電影拍攝出來以後,被隱藏了近7年。如今中國首度公開隱藏7年的灰色電影,比《大紅燈籠》還要陰暗。
  •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往往身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人性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同樣都是人,但每個人的性子卻並不一樣。人性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光明的一面是顯而易知的,陰暗的一面則藏在內心深處,一般很難被人覺察出來。不過內心陰暗的人,身上也會有一些特徵,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個內心陰暗的人,往往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 像烏鴉一樣愛一個人,愛到頹廢,愛到死
    在這之前,她在紅牆根底下抽菸,眼神裡有些蒼茫的意味,穿著警衛服的男人對她充滿無限好奇,而她視若無睹,只是靜靜凝視著冬季裸露得一絲不掛的枝杈間,烏鴉乍然撲騰飛過,又轉瞬消失不見。有時候她奢望自己是一隻烏鴉,可以聒噪地愛一個人,可以用自己的黑色與晦氣愛著一個人,可以日以繼夜地愛一個人。仿佛沒有休憩的時間,愛到夕陽西下,愛到夜幕降臨,愛到頹廢,愛到死。
  • 金基德這部電影,赤裸裸揭露人性,《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這部影片就是《人間,空間,時間和人》如此長的標題,並且是四對名詞組成,著實讓人好奇這部影片到底講的是啥。從片名來看,這部影片無疑是講的人間、空間、時間和人類的故事,看過影片之後,影片也正是從這四個方面去分開講述的,但是又是相互關聯,循序漸進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斯內普?
    always 二、慘~ 出生貧窮,童年父親家暴母親,少年失戀被霸凌,中年無間道,被無數人不理解,最後慘遭毒蛇咬死,沒能看到勝利那一天 三、能力強 旁的不說了,單從hp6來看,斯內普就真的很厲害了;能無間道那麼多年,心理素質也是一般人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