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鋰電池需求增長,帶動鋰電池電解液出貨量增長
高工鋰電調研顯示,2019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18.3萬噸,同比增長30%。出貨量增長原因:
1)2019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71GWh,同比增長達9.2%,帶動動力型電解液出貨量增長;
2)日、韓動力電池企業2019年受終端車企拉動,出貨量增量明顯,以新宙邦、國泰華榮、天賜等為代表的企業對日韓電池企業出口量增加;
3)通訊儲能市場增速明顯,帶動儲能電解液出貨量增幅較大;
4)鋰電輕型車、電動工具等小動力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對鋰電池需求快速上升。
註:2014年出貨量增速為31.3%。
2、電解液價格下降,市場規模增速不及出貨量
近年來,電解液價格持續下降。2017年初,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價格為36.5萬元/噸,至2020年4月24日,價格下降至7.7萬元/噸。
分類別看,2019年,三元動力電解液均價為4.2萬元/噸,鐵鋰動力電解液均價為3.2萬元/噸,數碼4.4V電解液均價為4.8萬元/噸,均較2018年有所下降,原因為:
1)六氟磷酸鋰價格在2019年開年以來整體價格呈下降走勢,其價格與電解液成本正相關,電解質鋰鹽價格下降是導致電解液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2)新補貼政策的實施導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不及預期,進而倒逼電解液企業降價銷售。
GGII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電解液市場規模為63.6億元,同比下降3.1%,電解液價格大幅下滑,導致產值增速低於出貨量增速,導致電解液市場規模下降。
2019年國內電解液市場規模為77.1億元,同比增長21.23%,電解液市場毛利進一步降低。市場出現增量不增值的主要原因為電解液價格持續下降造成。
3、市場集中度提升,廣州天賜出貨量第一
從競爭格局角度分析,2019年出貨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廣州天賜材料、新宙邦和杉杉,市場佔比分別為22.45%、17.52%和14.62%。2019年,電解液市場集中度相比2018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包括:
1)以新宙邦、國泰、天賜等為主的電解液企業受LG、松下、村田等海外電池企業帶動,增量明顯;
2)國內動力電池、數碼鋰電池環節集中度提升,其供應鏈主要來自於各環節排名靠前企業,因此電池端帶動電解液端的集中度提升;
3)2019年鋰電輕型車、電動工具、TWS數碼等領域增長較快,一定程度上促進電解液企業集中度的提升(主流電解液企業均有合作)。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