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一隻香蕉 物種日曆
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有一種外觀和現在的蜻蜓十分相似的生物,巨脈蜻蜓。
它的翼展最長可達70公分,相當於2.5臺12.9英寸的iPad Pro首尾相連。如果它們活到今天,那成語「蜻蜓點水」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了。
一隻位於慕尼黑的巨脈蜻蜓模型丨圖:GermanOle
可惜我們現在只能從一快存放於土魯斯博物館的「石板」中感知它的存在。
巨脈蜻蜓化石,土魯斯博物館丨圖:Wikipedia
這也許是大部分滅絕生物的宿命——封印在化石中,失去了往昔的靈動,普通人更是沒法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究竟有多神奇。
為了讓更多朋友理解古生物的精彩之處,日本的科普作者土屋健可謂是腦洞大開,看看他都搞了些什麼事情:
漫畫《古生物食堂》,將已經滅絕的生物又請了回來,做成各種料理。土屋健從生物的特點介紹開始,分析適合的烹飪手法,應該做成什麼菜餚……
還有這本《怪異生物考》,結合世界各地傳說中的動物,從各種古生物的化石造型中追溯它們的蹤跡,最後還真把各種神奇動物和古生物的化石結合在一起了。
這幾年各種網傳的古生物化石惡搞還原圖,可能多少都受了這本書的影響。這麼做並非想要製造誤解,反而加深了人們對古生物的興趣和認知。
土屋健最擅長的就是將各種古生物的知識與人們關注的很多有趣事物結合在一起。很快他在各路社交媒體上就聚集起空前的人氣,而他編著的圖書總是日本亞馬遜各種榜單的常客。
最近他開始嘗試在視覺上「復活」古生物,把它們請到我們的生活中——「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系列,一經推出,就熱賣60000冊,登頂日本亞馬遜總榜,害得出版社3次緊急加印,一時間一書難求。
過去很少有人會把古生物還原到我們身邊的場景裡,最多是一個和人體大小比較的比例尺,剩下就需要我們自己開腦洞了。
在《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中,那些原本已經變成骨架、石板一樣化石的古生物又「復活」了。
它們以各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現身——餐盤裡、瑜伽墊上、公交車頂、浴缸中……充滿了各種精細和刺激。
該系列第一本單行本古生代篇已經引進國內,果殼商店全網獨家首發!
《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
7折首發
戳圖帶走 /
書中一共收錄了94種古生物,橫跨近4億年的歲月,經過細緻繁雜的考據之後,用CG還原了古生物的「真實」造型。
當然,光看幾張圖是餵不飽讀者的,土屋健對每個收錄生物都編寫了詳細介紹,但並非長篇大論,而是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有趣展開。
這本書所呈現的是,無論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可能都無法看到的景象。直到古生物從化石變為有血有肉的生物,我們能真正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可愛、兇猛,令人恐懼或驚異……
這本書還有一個秘密功能,翻完後再去博物館看各種化石,它們真身似乎也出現在你跟前了!
《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
7折首發
戳圖帶走 /
淘寶折扣同步中
【¥3i1D1pNkfC8¥】
複製神秘代碼,打開手機淘寶有驚喜
戳原文,好書7折搶~
閱讀原文
原標題:《復活古生物,究竟有多神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