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殺不死」的生物體內發現發光物質,或能揭開生命之謎

2021-01-09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引言:地球內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是什麼?科學家認為非它莫屬!近日,在觀察它們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事物。

說起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你想起了什麼?有人或想起了果蠅,果蠅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生物,我們既能在家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也能在水塘邊或田地裡見到它們的妙曼身姿。根據生物資料來看,果蠅鍾愛的食物為酵母菌,這是導致它們出現在人類身旁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果蠅並不挑食,若難以尋到喜愛的酵母菌,它們並不介意以其他食物飽腹。同時,果蠅還是一種適應力強、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不管去到哪,它們總是能很快適應周圍環境,即便是置身危險的核輻射環境,它們依舊能頑強生存。

除了果蠅,有人或想起了另一種頑強生命,它們俗名為「海豆芽」,學名是「舍形貝」。看到這,部分朋友或感到疑惑,它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從生物資料上來看,舍形貝為腕足動物,舍形貝科屬生物,所以,它是動物而非植物。

既為動物,那為何俗名為「海豆芽」?首先,它們多生活在海中,尤愛泥層厚、氧氣少的半鹹水環境。其次,從外形上來看,舍形貝擁有長卵狀外殼與一條長長的「尾巴」,從整體上來看,與豆芽頗為相似。雖然外形較為柔弱,但舍形貝的生存能力並不弱,它們被稱為「活化石」,已堅強度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順利存活至今。

除了較常見的果蠅和舍形貝,還有朋友可能想到了一種較少見的生物,它們名為底鱂,是科學家眼中最頑強的海洋生物,即便身處汙染程度高、含有眾多有毒化學物質的環境中,它們也能安然生存與繁殖。更獨特的是,它們掌握著關閉及開啟基因的訣竅,當發現環境過於惡劣時,它們能及時關閉與保護基因系統,這也是它們能長久生存的關鍵原因。

說完以上三種頑強生物,大家是否還想到其他的頑強生命?接下來,筆者帶大家認識一種「殺不死」的生物,它名為水熊蟲。就目前情況來看,若水熊蟲的生命頑強程度排第二,估計沒有生物能排第一,與前面所述三種生物相比,水熊蟲的頑強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科學家曾做過測試,將水熊蟲帶到喜馬拉雅山脈、南極、海下4000米等極端區域以觀察其生命活力。最終結果顯示,水熊蟲能適應高溫環境也能適應極寒環境,它能適應陸上環境,也能適應海下強壓環境。有一回,科學家還將水熊蟲帶到了太空,水熊蟲果然不負眾望,在太空的高輻射環境下堅強生活了十天左右,讓科學家驚嘆不已。

面對生命力如此頑強的寶藏生物,科學家自然喜愛不已,於是便將它們安置在實驗室內外,方便科學研究與考察。近日,有細心的科學家觀察到,有一條水熊蟲出現了異常情況。生物學家拉斐爾·馬丁勒多表示,在運用相襯顯微技術觀察它的過程中,發現它體內出現了一塊亮閃閃的事物,宛如水晶。

對於這團美麗的不明物體,有研究人員認為不必擔心,那可能是水熊蟲嘴巴上的碎片,那是一種主要由碳和鈣構成的物質,滑入水熊蟲體內呈現晶體狀。說到此,對於頑強而又獨特的水熊蟲,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探險家發現550萬年前洞穴,內部的生物,或能揭開火星生命之謎
    人類是大自然中高等智慧生物,但是人類太脆弱了,無法面對大自然的環境變遷,動植物適應能力比人類強上太多,地球上的生物經過了好幾次大滅絕事件,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存活了下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即便生物能夠存活下來,它們也會需要水源,水是萬物之源,幾個世紀前,甚至還產生了一種生命起源觀點說:人類是從海洋生物進化來的。
  • 動物能「看見」地磁場?科學家揭開動物自帶導航之謎
    ----- 鳥類的遷徙,在令人驚嘆之餘,也讓科學家們迷惑不已:遷徙路徑那麼長,鳥類卻能準確地達到目的地,它們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間確定自己飛行的方向呢?之所以叫這個名稱,是因為之前人們認為這類蛋白可以幫助諸如藻類、苔蘚類等不開花的植物(隱花植物)吸收藍光之用。
  • 能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被發現,水熊蟲體內原來含有發光物
    我們都知道宇宙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各類輻射可以在一瞬間就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的人類給摧毀,按照正常理解來說,是不可能有生物能夠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活的,不過萬事無絕對,通過實驗,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中生活的生物,並且這種生物還來自地球,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生物的體內還隱藏著一種神秘的發光物體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百分之七十的暗能,百分之五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百分之五的熱暗物質和百分之二十的冷暗物質組成。正因為宇宙中的暗能、暗物質至今尚未被發現,所以科學家們給我們留下了一系列關於宇宙中的暗物質問題的謎團
  • 北大謝燦課題組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第六感」之謎
    【導讀】2015年11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謝燦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一個全新的磁受體蛋白(MagR),該突破性進展或將揭開被稱為生物「第六感」的磁覺之謎,並推動整個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領域的發展。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有多少個銀河系?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嗎?宇宙之外還會有宇宙或者另外一個相同的地球嗎?人類由猿人進化至今已經有了1400萬年歷史,如今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然而在太陽系裡就連太陽也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的恆星,更別說地球了。
  • 第一個生命是什麼樣的?英國科學家的這個發現,或會改寫生物課本
    簡單來說,它們一個是脫氧核糖核酸,一個是核糖核酸,都是生命的必要元素之一,屬於攜帶基因的分子,通過後代的繁衍,一代代地傳遞下去。多年來,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體內的基因,都是由DNA構成的。不過,也有異類,比方說作為微生物一種的病毒,則是由RNA構成的。
  • 為什麼人死了抬著會顯得很重?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
    為什麼人死了抬著會顯得很重?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到生命的終點,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人的生命長短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公平的。哪怕患上了癌症的富豪,因為財富非常的多,每日願意斥重金來獲得一些昂貴的藥物,讓自己活的更長久一點。但是這其實也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暗物質之謎
    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竟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一種看不見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質正是支持膨脹宇宙論的關鍵。
  • 地球上發現唯一能永生的動物,違背自然規律,可以做到永遠不死?
    一直以來人類都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來的,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擁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高級思維能力,因此人類可以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就包括生命起源之謎,但是生命起源之謎不像其他問題那樣簡單,它一個綜合的、系統的、關聯的極其複雜的問題,不是通過簡單的推理和實驗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由於人類一直無法找到生命起源的確切答案
  • 科學家發現"蓋亞假說"之謎:地球是巨型未知生物
    ,他們認為地球自身是一個有生命的系統化有機體。蓋婭(Gaia)是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大地之母,在諸神之中最早出現,所有天神都是她的子孫後代,她是世界的開始。蓋婭假說的核心思想認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有生命的系統化有機體,它能夠調節自身氣候及其構成以便始終適合於那些居住在地球上的有機體。
  • 農大留聲機|揭開植物呼吸代謝的生命之謎——湯佩松
    湯佩松解開植物呼吸代謝的生命之謎在一次胚胎學的課堂上,正當教授講述種子萌發過程中胚乳內無結構的澱粉逐步轉變成有形態組織的幼芽時,有名學生突然發問:「在這個形態發生過程中,無組織的有機物質是以什麼方式轉變為有形態結構的幼苗的?」
  • 困擾人類的十大科學之謎
    科學發展到今天,科學家已經能深入到物質內部,解決一些高精尖的科學難題。然而,一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比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究竟有沒有外星人,宇宙究竟有沒有邊界,還是沒有準確的答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這些謎團有望逐漸被科學家揭開。
  • 矮行星上疑似出現金字塔,或可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
    長久以來,人類更多地將研究的目光放在的其它行星上,希望找到一些生命誕生的跡象,但是卻忽略了一些小行星和矮行星。其實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上,也存在著許多生命誕生的秘密,甚至能夠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科學家就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這樣一顆隱藏著大秘密的矮行星——穀神星。穀神星最早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
  • 暗物質研究獲得重大發現,或許揭開暗物質之謎,甚至解釋宇宙起源
    甚至可以說暗物質很可能揭示出,宇宙大爆炸前的一些情況。現在科學家正在全力研究暗物質,希望能夠早日把暗物質的謎題解開。這樣科學家就能夠更深入的研究宇宙了,近期暗物質的研究,再次獲得了幾項重大的突破,很可能科學家找到了暗物質內在的一些情況,當然現在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認。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畢竟科學需要有嚴謹的證明。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我們一起來探討相關問題。
  • 「汽車也壓不死」!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解
    「汽車也壓不死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解(Credit: David Kisailus / Jesus Rivera / UCI)(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你能承受相當於自己體重4萬倍的壓力嗎?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或同時擁有DNA和RNA,科學家的發現引起轟動
    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都是構成生命必不可少的關鍵元素,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如今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體內,主要構成都是DNA,只有微生物中的病毒等一些極個別的古老生物的構成是RNA,所以,曾經科學家們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由RNA構成的。
  • 成就三位諾獎得主 發光蛋白如何在科研中大放異彩?
    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千姿百態、形形色色的生命,其中發光生物無疑是驚鴻一瞥。發光生物幾乎遍布全球,有超過700個屬,這其中又有80 %源於海洋。大家也許還記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漆黑的夜晚,「派」獨自漂浮在平靜的海面上,綠色水母點綴著波光引人無限遐想。然而,水母是如何進化出發光能力的呢?這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個謎。
  •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上,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  據報導,生物發光是指生物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進而自體發光的現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為螢火蟲。不過除螢火蟲外,生物發光現象其實在一些真菌、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中也都存在。只是,過去通常會忽略,植物是否也能表現出這種特性。科學家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上,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
  • 解開螢火蟲發光之謎 氧電子化學反應
    北京時間7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對於能在森林發出美麗光芒的螢火蟲,化學家已經進一步了解了它們的發光奧妙。科學家認為,螢火蟲體內一系列複雜化學反應中伴隨的氧電子轉移引起了發光。科學家對其它發光動物的研究也發現了相同的發光機制,比如發光蠕蟲和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