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圖
閱讀提示
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從幼兒園時期就讓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真有必要嗎?
學歷是不是等於一切?
孩子要實現怎樣的成就才算成功?
與教育相關的任何問題,都牽動著每一位家長敏感的神經。昨日,受邀參加本報主辦公益演講的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總面試官蔣佩蓉來到河南,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蔣佩蓉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
幼兒園就「搶跑」有無必要
眼下,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引領下,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已經被迫在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幼小的肩膀上承載了太多不能承受之重。這樣做值得嗎?
「把牛排擺在一個吃飽了的人面前,他還會喜歡嗎?」蔣佩蓉打了一個比喻說,「如果不喜歡,那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拼命補習,他們會喜歡學習嗎?吃飯吃得太飽不行,學習安排太多、太重也不行,最好是讓孩子們對學習保持一定的飢餓感,讓他們有學習的願望和熱情。我有三個孩子,但是我從沒給他們報過任何學習班。」
國內現行教育體制下,出現了一種讓人痛心的「錯位」:幼兒園孩子被迫學習小學知識,小學生要學習初中知識,初中生要學習高中知識,而大學生則要反過來學習本應該在幼兒園時期受到的很多教育。很多家長看到了這種錯位,卻依然義無反顧地讓孩子投入其中:「別人都學了,你不學,怎麼和別人比?」
「就算是一開始成績稍微差點也不要緊,那至少說明了孩子還有成長進步的空間。我和我先生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但是我們的孩子小時候成績非常一般,甚至一度還被認為有學習障礙。但是我一直相信他們、鼓勵他們,現在,老二上高一就開始自己要求學大學微積分了,每天還要固定玩兩小時架子鼓。一般來說,男孩子在初、高中時才開始開竅,這時候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成績也更容易趕上來。在二年級時讀四年級的書,有什麼必要呢?將來總是要學的。」
中學生早戀問題咋處理
「我鼓勵我的孩子交女友。但是我會坐下來和他們談,和他們溝通怎樣保持正當的界限。我告訴他們,脖子以下、腿以上的敏感部位絕對不能碰,兒子也很聽話,但會和我討價還價,『Kiss(接吻)行不?』我說,那也不行!交往之後,我會每天問他們進展怎樣。」蔣佩蓉說,在她的引導下,大兒子會和女友一起去社區免費做義工,教人學英語;二兒子還因為女友的關係,喜歡上了古典音樂,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健康向上。
「在這個問題上,就算你不允許,孩子們也會偷偷做的,家長不如適時引導,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蔣佩蓉向家長建言。
寬容看待北大才子出家
近來,關於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出家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巧合的是,柳智宇剛拿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總面試官,蔣佩蓉怎麼看?
「他是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年輕人,人生有太多選擇。他想這麼做,那就讓他去試吧,每人都需要經歷成功與失敗。我希望他父母能克服失望情緒,理解他的所作所為,即便將來有一天他後悔了,還有回頭的餘地。」蔣佩蓉說。
而且,蔣佩蓉並不認為柳智宇出家一定是一件「可惜的事」:「說不定將來他成為一個佛學大師了呢?難道這不算是成功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件事,再等10年去評價也不晚,但現在評價太早了。」
學歷究竟有多重要?
不久前,因為一份造假學歷,「打工皇帝」唐駿備受爭議。誠然,在學歷這件事情上,唐駿撒了謊,但僅憑這份學歷,他就能有今日的成就嗎?國人是否太唯「學歷論」了?聯想到每年都有那麼多學子,為了拿到更好的文憑苦苦奮鬥,但每年也都有不少大學畢業生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看?
「我不是博士,我和我先生都是本科生,我不需要一個博士生學位來證明我自己。我有一個學妹發明了智能清潔機,申請了專利,在麻省理工大學拿獎拿不完,但是在以前的學校,她幾乎畢不了業。」蔣佩蓉的話十分謹慎,「唐駿這件事其實更像是個惡性循環。唐駿不是壞人,可能是他以前在微軟公司工作的時候,身邊有太多高學歷的同事,讓他有點自卑,才會犯下這種錯誤。」
北京高考狀元為何被拒錄
今年北京高考理科狀元是人大附中的李泰伯,但他卻被包括麻省理工大學在內的多所外國知名高校拒之門外,為什麼?
「我不想造成太多誤會,就在這裡澄清一下吧。李泰伯是個非常非常優秀的學生,可是人大附中有另外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學生。李泰伯在網上發了很多他被拒錄的理由,我幾乎全都看了,99.9%是錯的。麻省不是錄取分數,是錄取人。李泰伯的另一個校友對建築非常有激情,也設計了很多建築物,愛好真的非常廣泛。有人想,那怎樣才能被錄取呢?是不是根據學校的要求改變自己就行?錯!當最好的你自己就行!這樣,如果其他學校不錄取你,那是學校的損失,你自己依然很幸福。如果你為進麻省偽裝你自己,就算進了大學心裡也該多苦啊!」蔣佩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