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體的第二條生命線 80%以上慢性疾病都與脊椎錯位、脊神經...

2020-11-24 浙江在線

2018-08-10 17:50 |鄭建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童潔梅

「『脊柱』是人體的第二條生命線,在人體當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脊柱遇到了問題,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近日碰到永康市雲山骨傷科門診部的呂鋒醫生,他講得最多的就是脊柱問題。他說大量臨床科學研究證實,80%以上慢性疾病都與脊椎錯位、脊神經被壓迫有關。但是得了疾病的人,幾乎沒人去找過疾病的真正原因——脊椎錯位。

人體的神經系統中,中樞神經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12對腦神經及31對脊神經。如果脊柱得病(錯位),不但壓迫脊柱的31對脊神經根,引起頸肩背腰腿痛、四肢麻痛,還會影響到內臟神經傳導障礙,從而引發內臟疾病,醫生稱之為脊柱相關疾病。

醫院拍完頸椎、腰椎的X光片以後,就會看到專業報告上寫著C3、C4或是L4、L5如何的表述,那咱們就從此入手,來了解一下字面意思的背後到底對人的健康有哪些影響呢?脊柱錯位與疾病有何關係呢?

第一頸椎C1:對應身體部位和區域——頭部血液供應,腦垂體、頭皮、大腦、臉部骨骼、內耳及中耳、交感神經系統。可能產生的症狀:頭痛、眩暈、眼花、高血壓、失眠、偏頭痛、頭部發冷、面癱、健忘。

第二頸椎C2:對應身體部位和區域——雙耳、視神經、聽覺神經、額竇、乳突、舌、前額。可能產生的症狀:眩暈、耳鳴、視力下降、耳聾、失眠、偏頭痛、胸悶、高血壓、心動過速。

第三頸椎C3:對應身體部位——臉頰、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經。可能產生的疾病:三叉神經痛、胸悶、頸痛、神經炎、咽喉異物感、牙痛、甲亢、溼疹。

第一胸椎T1: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前臂、包括手、腕及手指、食管、氣管。可能產生的疾病:哮喘、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手及前臂疼痛、上臂後側痛、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心、包括瓣膜及心包、冠狀動脈。可能產生的疾病:心臟和胸部疾病,氣喘咳嗽,心悸。

第三胸椎T3: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肺、大腸、支氣管、乳房。可能產生的疾病:支氣管炎症、肺炎、流感、心悸、肩痛。

第一腰椎L1: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大腸、腹股溝環。可能產生的疾病:便秘、結腸炎、腹瀉、腎臟去痛、排尿異常。

第二腰椎L2: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闌尾、腹部、大腸、大腿。可能產生的疾病:痛經、呼吸困難、靜脈曲張、胃脘痛、腹痛、糖尿病、內分泌失調。

第三腰椎L3: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男女性器官、子宮、膀胱、附件、輸精管。可能產生的疾病:排尿困難、月經紊亂、性功能障礙、膝關節痛、兩側腰痛、腹痛。

骶椎: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股骨、臀部。可能產生的疾病:骶關節痛、脊柱側彎。

尾椎: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域——直腸、肛門。可能產生的疾病:痔瘡、瘙癢症、坐下時脊柱疼痛、肛裂。

看了上面關於頸椎、胸椎和腰椎的簡單概述和相關可能引發疾病的對應關係,大家對把脊柱稱之為人的「第二條生命線」的說法就可以理解了。如果自己身體遇到不適應症狀時,也可以把思路引導到脊柱上來進行排查。

編輯  章芳敏

1533894600000

相關焦點

  • 修道需知~人體脊柱與神經系統關係
    脊柱節段神經與臟器相關關係示意圖: 氣的共振傳導依層次分:循神經腺傳導、筋肉血脈傳導、骨節骨髓傳導、經絡傳導(十二經絡及奇經八脈),最後是修煉到身體內部全體的傳導。脊柱相關疾病的脊髓節段關係模式圖: 關竅是神經叢聚集點,穴道是微血管叢,也是氣的共振腔,專注於激發關竅或穴道點的磁波共振。脊柱相關疾病的脊神經關係模式圖: 穴道是以一定的距離在經絡中排列,因為微循環特別豐富,所以也成為局部電阻最小的點,這個點有很多的神經。
  • 要穴齊聚淋巴密集神經遍布 脖子是健康要道
    頸部即我們俗稱的「脖子」,它雖然是身體最細的部位,卻是連接頭顱與軀幹的「生命線」。因此,脖子健康身心安,絕非誇大之辭。本期,《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教你保護好這條「健康要道」。作用:為腦供血,抵禦病菌脖子連接著我們的大腦和身體,而且裡面「別有洞天」,包含頸椎、氣管、食管和密集的神經、血管等。
  • 世界脊柱日:給你一份脊柱保養手冊 幫你的脊柱「松鬆綁」
    據估計,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都會經歷背部疼痛作為你的「第二生命線」,它依然保持著絕對的健康嗎?在中國,8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過腰痛或腿痛的病史。中青年的脊椎病發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歲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頸腰椎病;50—60歲的人群中,患者達到71%;而6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高達82%。
  • 中醫至高境界「知五」——調情志、正脊椎、通經絡、安臟腑、養...
    第二步:正脊椎整脊——X線、CT、核磁等檢查脊椎有無異常,或中醫師手診確定脊椎有無異常,以確定脊柱是否需要調整。正脊椎(整脊):中醫認為,人是脊椎動物。每個人的孕育過程都是先有脊柱,然後再衍生五臟六腑及其他組織器官。所以說脊柱是人的全身活動的總線路總指揮。
  • 脊柱問題成第三大「成長殺手」
    近年來,中國兒童脊柱側彎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患病兒童常會有「高低肩」「含胸」「多動症」等表現。「調研發現,高達8%的孩子都發現了脊柱健康問題,也就是說100名孩子中就有8位存在脊柱問題。脊柱側彎不只影響體態,可帶來疼痛、影響生長發育和心肺功能,甚至造成下肢神經功能障礙、影響行走,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
  • ICA專家親臨金可兒快閃店 詳解兒童護脊與睡眠要義
    為了大家對睡眠護脊和脊骨神經理療有更直觀的體驗,金可兒特別邀請到世界權威脊骨組織ICA(國際脊骨神經科學會)專家、曾任披頭四樂隊隨隊醫生的ICA專家羅伯特J迪波尼斯先生來到現場,助陣「護脊黑科技,釋放舒睡力」行動。新浪家居記者也在活動現場對羅伯特J迪波尼斯博士進行了專訪,深入了解脊柱保護與兒童睡眠以及床墊選擇的關係。
  • 醫生破迷案,肚子痛居然是脊椎「遠程作妖」
    接診的朱承躍主治醫師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後發現:患者右側股神經牽拉試驗(+),右股四頭肌肌力明顯下降,膝反射減弱。仔細查看了葛女士以前的腰部CT片,發現體內的L3/4(第三、四段脊椎)右側有椎間盤突出的表現。憑藉多年經驗,朱醫師覺得葛女士的右下腹疼痛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造成的,建議患者立即進行腰椎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
  • 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有哪些 這三種情況要當心
    我們身體的神經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而我們的脊椎也在身體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出現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時,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這種疾病,那麼,下面我們就要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疾病,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有哪些?以及脊椎壓迫神經的危害。
  • 周六來聽王中林教授講脊柱養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脊柱位於人體的中軸,垂直於骨盆上,支撐起肩膀、上肢及頭部,是整個人體的大梁,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人身體的重量主要由脊柱承擔,因此脊椎易受擠壓。如果保護不當,我們的脊柱每天都在持續受到無形的損害!頸肩痛、腰背痛、頸椎錯位、椎間盤突出、曲度變直、脊柱側彎、半脫位……每天數以萬計的人因此而受到困擾,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
    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維視圖系統,並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3D列印脊椎成功植入人體
    袁先生是一名惡性脊椎腫瘤——脊索瘤患者,腫瘤侵蝕五節脊椎。從醫學上來說,除了通過手術把腫瘤切乾淨以外,別無它法。而切除腫瘤就意味著要切除部分脊椎。  日前,袁先生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劉忠軍教授主刀,成功植入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在他的脊柱上完成長達19釐米的大跨度支撐,以替代被徹底切除的椎體。  手術6個多小時後,袁先生被推出手術室。由於術中出血量小,生命體徵平穩,術後他未被推進ICU,直接回到普通病房。
  • 27歲女孩以為是背痛,沒想到脊椎差點被「吃掉」
    結核病大家都有聽說,結核病菌可以侵犯全身多個器官,除了肺結核,還會感染其他器官和部位,如骨結核。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脊柱結核。 脊椎好像被 「吃掉了」 女孩四節脊椎被結核病菌侵蝕 扎西來到成都新華醫院骨科黃永紅主任處就診,CT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如黃主任所料扎西拉姆第6、7、8、9椎體被嚴重侵蝕,腰椎就好像被「吃掉了」;此外,椎體周圍還形成了大量膿腫,對脊髓及神經造成壓迫
  • 世界脊柱日:你的頸椎、腰椎健康嗎?
    有人說,「十個上班族,九個頸椎病」,話雖然誇張了點兒,但也說明了如今頸椎病等脊柱疾病的普遍性。據有關報導,我國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有90%患有脊柱疾病,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也有4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患,而且脊柱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並呈年輕化趨勢。什麼是脊柱疾病呢?簡單地講,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
  • 豎脊肌訓練不能少!3個動作,助你增大圍度提高肌力
    把背部練寬,等於給自己準備了一副天然的衣服架子,不管走到哪裡,寬厚的背部都讓你穿衣有型度達到100%,人的身材也會越發變得挺拔,同時給人健碩的美。但是在練背的過程中,小夥伴們經常忽略對下背部肌肉的鍛鍊,導致力量不足,不能很好的完成上肢部位的鍛鍊,甚至連嘗試動作都失敗,其中豎脊肌的力量薄弱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人在日常站立中就能鍛鍊豎脊肌,但是想要增強下背部肌肉的寬度和力量,增強豎脊肌的孤立鍛鍊不能少。
  • 一招測出脊柱好壞,4個動作給它松鬆綁
    人體中央有條軸心,它支撐著身體,保護著內臟,卻也十分嬌貴。你伸手摸一摸,就能感知到它,沒錯,它就是脊柱。 你是否習慣久坐不起、彎腰駝背地拼命工作?你是否經常腰酸背疼、頸肩麻木,下班後痛苦不堪?也許這一切,都因為你沒有重視脊柱的健康。權威骨科專家教你全方位呵護好自己的脊柱。
  • 7個最傷脊柱的姿勢 孩子可能每天都在用
    家長們可能忽略了一種高發於少年的疾病——脊柱側彎!趴桌歪頸、長期低頭、「葛優癱」、伏桌側傾用手託頭……這些看上去自然而然又舒服愜意的姿勢,都是慢慢掰彎孩子脊柱的元兇。這個年齡段多發 女生風險更高脊柱側彎是一個常見的骨骼問題,80%在10歲至15歲發病。其中脊柱側彎在20度的患者,男女比例為1比5;達到30度以上的,男女比例為1比10。
  • 渭南市第二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這五個先兆,幫你儘早發現腦出血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渭南市第二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這五個先兆,幫你儘早發現腦出血。腦出血的五大徵兆1、失語腦出血在發病過程中,會有許多信號產生,如果莫名感覺到語言含糊不清,在說話的過程中無法正常表達,甚至有失語的現象,都是腦出血帶來的影響。
  • 星期一健康生活坊:脊柱側彎——兒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殺手!家長們不...
    醫學上一般以站立正位全脊柱 X 線片顯示 Cobb 角(上端椎上緣的垂線與下端椎下緣垂線的交角)大於 10 度為確診金標準。 人們還可根據Cobb角的大小確定脊柱側彎的嚴重程度:10度(不含)~20度(不含)為輕度脊柱側彎;20 度(含)~40 度(含)為中度脊柱側彎;40 度以上為重度脊柱側彎。
  • 談坐骨神經痛之原因與治療方式
    許多人都聽過坐骨神經痛,但絕大多數人應該不知道,坐骨神經痛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病名。就像肚子痛只是症狀,背後卻藏著許多可能原因,如緊張、腸胃炎等,坐骨神經痛也是同樣的道理,最常見原因是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及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