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主要是指年降水量與植物非常稀少,空氣乾燥,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蓋的荒蕪地區。同時沙漠化也是目前困擾著世界各國的一個問題,它侵蝕良田,使土地無法耕種利用,還會引起沙塵暴,揚沙天氣,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由於環境的惡化,沙漠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民眾,尤其是在北方的城市,這個問題則更加嚴重。為了解決沙漠問題,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努力的尋找著解決的方法,但由於長期以來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有的科學家早已經放棄。
但是中國的科學家並沒有因此氣餒,而是堅持研究治理沙漠的辦法,於是在不斷的失敗再研究中,我國的科學家終於研究出了讓沙漠消失的好方法,可以將沙漠變成良田。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離庫爾勒市500公裡的塔裡木油田塔中作業區石油員工開動腦筋,自己動手,在這片死亡之海的中央,懷著對綠色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開墾出瓜果飄香的「開心農場」。
塔克拉瑪幹沙漠有「死亡地帶」之稱。夏季或秋季初期進去比較好。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早晚穿棉襖,中午吃西瓜」,白天和晚上的溫差20C°——50C°不等。夏天地面溫度達80C°,氣溫達50C°,晚上地面和氣溫都降到7C°——15C°。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科學家們是怎樣將沙漠變綠洲的呢?
土壤從哪裡來?
塔克拉瑪幹沙子非常細,風一吹就跑,沙丘都移動,且沙子是不宜種莊稼的。但是沙子可以用水保持溼度相對固定住,再從庫爾勒牲畜養殖場運來畜糞肥料,供給種子營養。種子的生命力遠比想像的旺盛,硬是在沙土上長出了綠苗,只是出苗周期比土壤長一倍。
水從哪裡來?
種瓜離不開水。沙漠中其實有地下水,雪山融水滲入地下,挖幾米就可見水,但地下水礦化度偏高,無法用於莊稼灌溉。塔中作業區就通過聯合站將地下水進行淡化處理,再藉助管道引到田間。早期沙漠種地試驗時,曾應用過以色列的滴灌技術。由於氣候乾燥,灌溉頻率高於內地,需要員工每晚輪流打理,因為「一天不澆水,苗就活不成」。
盛夏時節,這裡綠草如茵,野鴨戲水,塔裡木兔在綠地裡奔跑。塔中不再是荒涼的沙漠腹地,成為有花有果有動物的活力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