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鬥轉星移,白駒過隙,幾年時間很快過去。我們由一個個剛出校門不諳世事的中學生,成長為掌握各種農業勞動技能的農民。有人個子長高了,有人身體長壯了,更多的人則思想更成熟了。
在祖國的召喚下,農友當中的十幾人穿上了軍裝,奔赴南疆北國 。看著一個個威武雄壯的樣子,真不敢相信 :不久前,他們還是那個在田裡辛苦勞作,努力上進,偶爾淘氣的大男孩。以後又有近二十人陸續考上了大學,其餘幾十人也進城分布在各個行業工作。農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知青,而我們也各自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後來,有人當上了主政一地或部門的領導;有人成了地方上領軍行業的翹楚;還有人投身商海,幾經沉浮,躋身腰纏百萬的富商。更多的人則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奮鬥著,書寫自己無悔的人生。

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和華回到紅房子的『』家"中,知青已全部走完,這裡呈現出一片人去樓空的景象。屋瓦淡去了原先鮮豔的紅色,房頂上幾株小草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清冷的宿舍一間間敞開著門。幾個農場的年輕木工正在悠閒地幹著活兒。門前蓬勃的蔬菜地變成了一片油菜田,此時正是早春,油菜們似乎還未擺脫嚴霜的夢魘,耷拉著腦袋,等待春風來把他們喚醒。當年,那生氣勃勃的『』知青點『』變得蕭條冷清了。站在我們曾經居住的房間裡,我似乎看到了平那溫暖怡人的笑臉,仿佛聽到琴那清脆悅耳的嗓音。然而,眼前的一切卻是那樣的陌生飄渺。『』農場變了!『』我不由得脫口而出。華說"我們也在變化呀"。是的,一切都在變化,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然而不變的是我們那逝去的韶華,是那火熱的生活,是留在我們頭腦裡的永恆的青春記憶。她讓我們原本空虛的心靈變得充實,原本脆弱的性格變得堅強。她鍛鍊了我們身體,磨鍊了我們的意志,健全了我們的人格。在以後的歲月裡,每當遇到困誰時,我們回首這段往事,就能振作精神,堅定信念,從而整理好情緒,迎接另一個燦爛的豔陽天。因而,農場永遠是我們心的歸宿,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情繫於她。

於是, 當我們插場三十周年到來的時候,大家終於又踏上了回"家"之旅。南京的、上海的、廣州的、武漢的、楊州的、鹽城的、阜寧的回憶往事,共話未來,重訪故人,尋覓足跡。大華終於在農友的注視下,收到了阿軍的玫瑰;頭頂多項光環,詼諧善言的阿平,憑藉自己的優勢,正在律師隊伍裡幹得風生水起;富有幽默感的阿波在農友面前再一次表現了他說笑話的天分,引得大家不斷捧腹;紅披著一頭長波浪正談笑風生地走來,當年的阿芳因長期在高校工作,更多了幾分書卷氣,讓人難免要產生"歲月從不敗美人"的感覺;芹比以前更漂亮了,世界各地遊玩的閱歷也許煥發了她的青春,歲月的滄桑似乎在她臉上未留下任何痕跡,堪稱不老女神;曄一身新潮的打扮,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像少女時那樣俊俏、時尚。
瞧,那不是平嗎?還是當年那甜甜的笑容,當年的溫柔,當年的灑脫,只是美麗的眼睛裡更多了幾分沉穩和幹練。大家給曾經的老隊長們送上了祝福和禮品。緋徊在鄉間小路,留連於農場故園,談笑間思緒就回到了從前。農場,你具有永遠的向心力!
後 記
一一偶得空閒,想寫點東西,先生說: 你何不寫寫自己最熟悉的"知青"生話呢?是啊,孩提時的往事,過於久遠,已經模糊; .高校畢業後,工作成家的日子固然多彩,但總感覺忙忙碌碌,難以梳理。唯有剛步入青年時期一段艱苦的"知青"生活一直歷歷在目。
回想那段往事,再目睹現實生活中部分當代青年耐挫力極差的現狀,痛心地看著他們常因一些小的挫折,就漠視自己鮮活的生命,做出極端的行為來。我早就想為這些孩子做點什麼了,把那段經歷寫出來,算是我為此盡點綿薄之力吧!藉以告訴給年輕的朋友,包括我的孩子們: 艱難困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在困難面前的主動放棄,是我們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最近,美國的一位年輕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卡迪根山中學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刷屏了。巜兒子,我祝你不幸且痛苦》,這位父親喊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一一人的一生要經歷種種坎坷和失敗,才能不斷強大。因此,挫折中的我們不妨把這些看成是人生的歷練,是彌足珍貴的寶貴財富。同時,也呼籲社會應為這些處於困苦中的孩子提供必要的援助,就像當年關心我們的上級領導和農場員工那樣,以盡我們這代人的社會責任。這就是我寫作本文的初衷。
當然,我只是從個人的視角,擷釆幾朵浪花來反映農場生活,難免掛一漏萬,敬請各位知情者海涵。順向寫作過程中提供幫助的知青農友表示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