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4萬套吸氧裝置準備完畢,31日將「啟程」發往武漢

2020-12-06 上遊新聞

1月30日,位於合川工業園區的重慶科斯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跟往年過完春節開工一樣,依然掛著「復工!復產!」的標語,工人們說:「今年這個標語不太準確,因為剛一放假就被緊急召回搞生產,聽說武漢那邊的醫院急需溼化吸氧裝置,我們不算停產過。」

連日的工作,大家雖已露出倦容,但他們的內心依然保持著熱血,「即使不能在一線作戰,也要拼全力保證醫療物資的供應。」

據了解,該公司繼1月24日凌晨向武漢市第九人民醫院運送了一次性溼化吸氧裝置、鼻氧管等第一批醫療物品後,第二批4萬套吸氧裝置也已經準備完畢,31日即將「啟程」發往武漢和其他省市。

放假次日就復工,大年三十緊急運送物品至武漢

「雖然部分工人提前了兩天離廠,但真正全員放假是22日。23日,我們就接到武漢市第九人民醫院急需一次性吸氧裝置、鼻氧管的求助。沒想到臨時召回加班,就有三分之一員工響應。」重慶科斯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冉斯元,既意外又感動!

當天,生產部、質檢部、物流部、辦公室等相關工作人員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備貨、聯繫物流,「當時最困難的就是運輸問題,武漢九院那邊要得急,聽說有很多發熱病人等著用,重慶這邊的物流公司基本又停運了,唯一沒停運的順豐也因為武漢的交通管制,無法直接進入。」據冉斯元介紹,後來經過多方協調,第一批貨終於在24日凌晨登上了順豐送往武漢地區的「綠色通道」,並已於26日送達武漢九院。

4條生產線馬力全開,24小時不間斷保生產

「第一批貨發完之後,我們知道很快就肯定有第二批、第三批……庫存不夠,所以必須加班生產。」柳教安是工廠負責生產的主任,為了保證醫療物品的充足,整個春節,他完全沒有閒著,「為提高生產能力,我們連夜從全市各區和外省緊急調配了一大批設備和原材料進廠,4條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並且每個小時都會對房間和人員消毒,保證產品合格,第二批一次性吸氧裝置的任務是4萬套。」

柳教安說,公司本次生產的一次性氧氣溼化裝置分為一次性鼻氧管和一次性溼化瓶,是無菌產品,發到武漢主要用於臨床疑似患者或確診病人急救或給氧治療使用。

經過大家的努力,目前第二批4萬套一次性吸氧裝置已經生產包裝完畢,31日起將陸續發往武漢和其他省市。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相關焦點

  • 普通人在家可以吸氧嗎?吸氧有副作用嗎?援鄂專家為你解答
    通常家庭氧療機是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嚴重的呼吸睡眠症候群(OSAS)患者準備的,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容易出現高碳酸血症,如果氧供應較多,可以引起CO2分壓升高。COPD急性發作的患者,目前推薦使用文丘裡面罩,調整氧流速在4 L/min,供應24%的吸入氧濃度,推薦氧飽和度目標在88–92%之間。
  • 重慶長江草莓音樂節舞臺搭建完畢,這個周末等你來嗨
    原創 大渡口融媒體中心 大渡口發布 收錄於話題#旅遊25個2020重慶長江草莓音樂節將於11月7日-8日在大渡口區萬達廣場南側舉行。
  • 4架專機100餘噸醫護物資空降武漢!
    2月4日,「封城」第13天,武漢,依舊是這場疫情的「風暴中心」。醫療防護物資供應緊張,武漢緊急求助!湖北需要支援!這一夜,讓武大人告訴你,什麼是「硬核」!20萬套醫用防護服、20萬套醫用護目鏡、9萬隻普通民用口罩、380萬隻醫用N95口罩……2:00,物資進倉
  • 中國化工捐60萬升消毒液,火速制隔離服
    截至2月6日,先正達在全球各分公司的協助下,採購口罩8萬隻;安道麥第一時間投入防疫供應保障戰的同時,緊急從以色列採購10萬隻口罩運往國內。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化工還在有序開展旗下各子公司的復產復工工作,保障上下遊穩定運行。中國化工是在原化工部所屬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為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在世界500強列144位,員工16萬名,8.6萬名員工位於中國境外。
  • 歐洲火星漫遊車組裝完畢,將於明年7月啟程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漫遊車將於明年7月奔赴火星,尋找生命的「蛛絲馬跡」。據悉,這輛漫遊車以英國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科學家們希望它能增進人類對火星的了解。組裝完畢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漫遊車即將離開空客公司。
  • 生意社:12月4日重慶鹼胺氯化銨裝置正常運行
    生意社12月04日訊   據悉,2020年12月4日重慶鹼胺年產氯化銨40萬噸裝置正常生產,日產1100噸,幹銨周邊出廠報價在600元/噸。   (文章來源:生意社)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 [公告]東方電熱:武漢東方電熱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萬套電加熱器...
    武漢東方電熱科技有限公司 年產500萬套電加熱器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鎮江東方電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八月第一章 總 論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名稱 武漢東方電熱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萬套電加熱器建設項目。
  • 國內單套最大的天然氣等離子制乙炔類裝置將落戶上庫高新區上庫...
    上庫高新區上庫綜合產業園區著眼長遠,著力於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起來,積極推動高科技環保企業與石油化工企業強強聯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34家新三板公司多方位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12家企業共捐款1030萬元
    世紀明德:向武漢捐贈3000隻N95防護口罩1月24日午間,世紀明德宣布將連夜籌集的3000隻N95防護口罩捐贈給武漢市紅十字總會,馳援武漢地區新型冠狀病毒的防預工作。中建南方:捐贈150套W型高效過濾器中建南方對正在建設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捐贈W型高效過濾器150套。1月28日,這一批高效過濾器已檢驗完畢,裝車發往武漢火神山醫院。近幾日,公司還會發一批W型高效過濾器支持雷神山醫院建設。
  • 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
    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圓滿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摘要: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順利完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 武漢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_2020年武漢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資料...
    通過改建老廠房而聞名遐邇的北京「798」有望在武漢出現升級版,同樣是通過改建老廠房,除了藝術園區外,還增設了美術館、藝術品拍賣中心等。據悉,該文化創意產業園位於位於風景秀美的南太子湖畔,一期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二期、三期建成後總面積將超過12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完備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借鑑「798」、「芳草地」等的成功經驗,一期主要是通過對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廠房改造。
  • 中國第五科學中心:南京、武漢、西安、成都或被重慶攔截?
    近年來,有關中國第五科學中心的爭奪日趨白熱化,重慶「西部科學城」橫空出世,成都、武漢、南京、西安也都勢在必得,到底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呢?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已經搶佔前四個綜合性科學中心,重點研究基礎科學研究、大科學裝置,攻堅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以提升中國基礎科研水平,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不過重慶西部科學城有點不尋常,類似於美國矽谷模式,偏重實用技術研究。且再看看南京、成都、武漢、西安四個城市實力如何?
  • 上海環境(601200.SH):長江環保集團方面增持完畢 合計增持1114.4萬股
    格隆匯1月8日丨上海環境(601200,股吧)(601200.SH)公布,2021年1月7日,公司收到股東長江環保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發來的《股份增持計劃屆滿暨實施情況告知函》,截至2021年1月7日,此次增持計劃已實施完畢。
  • 第31次南極考察隊明啟程 乘坐"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記者昨天從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隊將於明天啟程,乘坐「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南極大陸。考察隊由281名隊員組成。本次科考總航程約3萬海裡,歷時163天。
  • 曬曬「聯盟版」醫耗帶量採購成效 吸氧裝置被砍價72%
    「某廠家的吸氧裝置市場價46元,砍價後12.9元,降幅達72%,為全場最高降幅耗材,其他品類也有較大降幅。」現場參與的一家醫藥企業負責人譚慧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們公司參與了多地推行的醫耗帶量採購,與浙江、河南、貴州等省份相比,此次耗材單個組件價格的降幅確實不小。
  • 想了解4月和5月武漢來往全國重點城市的東航航班?戳本文。
    4月8日07時24分,武漢天河機場首個出港航班MU2527起飛了,搭載著49名旅客啟程飛往三亞!東航MU2527成為武漢天河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的「第一飛」,執飛機型為737-800,標誌著「離漢空中通道」正式恢復,也標誌著東航正是恢復在武漢的航班運行。
  • 東南西北四向通道,鐵公水空四路協同,重慶推進多式聯運
    牽手互聯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10月5日,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又一輛「陸海新通道」班列啟程,貨櫃內的汽車配件運至廣西北部灣後,原箱不動,直接裝上海運貨輪,運往印尼的雅加達港,在重慶小康工業集團的印尼工廠進行生產,並在印尼等地銷售。
  • 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
    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1月2日7:30,金陵石化煉油二部主任陳剛走進控制室,查看異丁烷裝置正丁烷異構化單元的產品轉化率,DCS系統顯示為47.6%,運行穩定。煉油尾氣已經由過去的「廢物」變成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