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西北四向通道,鐵公水空四路協同,重慶推進多式聯運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核心閱讀

一頭是深居內陸的山城,一頭是千萬裡外的異國,如何牽手互聯?如今的重慶,已形成東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鐵公水空四種運輸方式協同配合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物流大通道一條條成熟起來、一天天愈發通暢。

多式聯運的不斷深化,不僅打破了大山大水的阻礙,也讓重慶距離國際物流樞紐的目標越來越近。

重慶造的小康牌汽車,如何開進德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城市與鄉村?越南的海魚和印度的辣椒,又如何擺上重慶人的飯桌?

一頭是深居內陸的山城,一頭是千萬裡外的異國。兩地之間,鐵路、貨輪、汽車與飛機彼此接力、互為補充,物流大通道一條條成熟起來、一天天愈發通暢。

在重慶,東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鐵公水空四種運輸方式協同配合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已經形成,多式聯運的具體應用也逐漸成熟。

牽手互聯

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

10月5日,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又一輛「陸海新通道」班列啟程,貨櫃內的汽車配件運至廣西北部灣後,原箱不動,直接裝上海運貨輪,運往印尼的雅加達港,在重慶小康工業集團的印尼工廠進行生產,並在印尼等地銷售。

「比江海聯運節約10天,價格幾乎持平。」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治軍非常滿意,今年以來,他們共通過陸海新通道出口貨物貨值超過4億元。

「性價比高,正是多式聯運的優勢之一。」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義真認為,對於大多數農產品和工業品而言,水運價格低但速度太慢,全程走鐵路的價格又不划算。鐵海聯運模式下的陸海新通道成了最優選擇。

「陸海新通道優化並補充了重慶沿長江水向東流的傳統物流走向。截至10月31日,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2562班,外貿貨物貨值累計約94.6億元,內貿貨物貨值累計約68.5億元。」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副主任胡紅兵介紹。

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打開了西部出海的大通道,加速了重慶及西南地區與東協的對外貿易交流。2019年,對東協進出口方面,重慶增長43.2%,廣西增長13.3%,四川增長19.7%,甘肅增長47.2%。前10月,東協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我國與東協貿易總值3.79萬億元,同比增長7%。

在重慶,另外兩條國際貿易大通道的建設起步更早,中歐班列(渝新歐)和果園港鐵水聯運,也都已經被評為「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渝新歐)和陸海新通道,東西南向3個國際物流大通道牽手互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在重慶實現了銜接。」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介紹,在果園港,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都已經實現常態化運行。

探索創新

推出集成化服務模式

「多式聯運和傳統轉運的區別,就在於實現了鐵路箱下水、海運箱上岸,貨物全程不落地、不換裝,最大程度降低了貨物破碎率、損耗率以及環境影響,節約了路上的時間,滿足了客戶一票直達的『門到門』需求。」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多式聯運處副處長桂明華介紹。

「要推動多式聯運模式逐漸成熟,關鍵要打破以前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藩籬,改變鐵公水空不同經營人各自為政的局面。」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港航經營部主管袁天明介紹,在開展鐵水聯運的基礎上,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聯合成都鐵路局搭建了鐵水聯運經營平臺,通過平臺公司的專業化運作,為客戶提供「一次託運」「一口價格」「一次結算」「統一理賠」和全程負責的鐵水聯運服務。

鐵海聯運方面,陸海新通道也推出了全程服務產品,改變了客戶分別委託陸海承運人才能實現鐵海聯運的傳統,客戶只需發貨和收貨,中間過程全部由陸海新通道公司完成。

「多式聯運『一單制』是創新探索的主要突破口。目前,我們聯合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了多式聯運『一單制』課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擬制《重慶市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工作方案》。計劃年內在『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上啟動以鐵路運單物權化為重點的試點工作。」桂明華介紹。

「我們計劃在兩年內,通過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在重慶基本形成輻射內陸地區、連通全球市場的多式聯運體系。推動重慶乃至西部地區綜合物流成本明顯降低,力爭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降至12.5%左右。」胡紅兵說。

打破阻礙

多式聯運不斷深化

多式聯運的不斷深化,打破大山大水對重慶開放的阻礙,也讓內陸重慶距離國際物流樞紐的目標越來越近。

「目前,華東、華南多個省份與重慶形成了區域聯動,通過鐵鐵、鐵公、鐵水聯運等方式讓貨物批量集結到重慶,再搭乘中歐班列(渝新歐)發往中亞、歐洲等地區。貨物涵蓋電子產品、機械配件、紡織品等。回程方面,貨物到達重慶後通過鐵水、鐵鐵等方式運往全國其他地區,最遠可分撥至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胡紅兵介紹。

「預計今年年內,緊鄰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的渝新歐公鐵聯運中心將建成投用,以中歐班列(渝新歐)為主的國際物流通道大數據展示平臺也即將建成。」重慶公路運輸集團貨櫃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玲寧說。

「港口、鐵路幹支線、高速公路、長江水道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多式聯運樞紐體系的建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是建設步伐仍需加速。」巴川江認為,要釋放對外普速幹線鐵路貨運能力,提升重慶東向、南向、西向、北向的貨運通過能力。另外,加快鄭萬高鐵、渝懷鐵路增建二線、渝昆高鐵、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等項目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投用。

「現在三峽大壩有排隊過閘的現象,長江航運存在瓶頸制約,我們正在加快推動重慶江海直達船型的研究,大力推廣應用大長寬比的『三峽船型』,降低水運貨櫃綜合物流成本。」巴川江說。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14個部委聯合發文培育「國際消費中心」 重慶正在這樣幹
    今年以來,不少市民都感覺到,到重慶來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了,步行街也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越來越多的品牌旗艦店落地重慶......今年1月24日,全市商務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9年重慶將統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形成消費聚集、品牌匯集、流通集散、價格形成、產業服務的中心功能。這也是重慶官方層面首次公開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隨後,1月27日,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今年將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推進消費平臺轉型升級,壯大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出爐 看看昆明有哪些項目入選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指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從戰略定位上《規劃》明確以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為指引,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匯聚物流
  • 重慶筆電連續六年領跑全球,成渝地區「四鏈」融合協同推進...
    重慶則依託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的電子及相關學科發展,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相關專業人才;4月22日,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校地聯席會議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加快資源整合和工作聯動,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華潤微電子、聯合微電子、SK海力士二期等均在科學城。
  • 以大通道大平臺促進大開放 重慶果園港一批項目將密集開工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6日16時47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在南坪會展中心啟幕,400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5萬名專業客商參與洽談。
  • 推動多式聯運 需創新貨櫃標準
    從貨櫃運輸發展而來的多式聯運,具有其他運輸組織方式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交通運輸部在《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支持150個左右貨運樞紐和3000公裡左右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建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力爭到2020年實現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
  • 圓桌訪談(一):唱好「雙城記」 重慶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城
    璧山規劃中的「1機場4高鐵3城際4快線3軌道7高速」將構建起多式多向互聯互通網絡,城市的人口也將得到極大的集聚,現在璧山城市常住人口74萬,預計「十四五」期間將達到100萬。產業集聚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增強,我們正在打造全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先行示範區、大健康產業的集聚區、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基地、產教融合示範區、軍民融合的智能製造基地。
  • 四川自貢—重慶永川飛行訓練航線開通 助力川渝立體交通建設丨川商關注
    「四川自貢—重慶永川飛行訓練航線的開通,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任務,助力川渝立體交通建設,更好融入雙城經濟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鐵海空」多式聯運探索兩地「飛地經濟」合作模式今年6月11日,自貢通航機場發展有限公司與重慶市永川區大安通用機場建設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重慶:不產一粒咖啡豆 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第一
    這便是時代賦予兩江新區的責任與要求,兩江新區必須加速開放載體立體化,大力推進多式聯運,構建新的貿易圈;讓開放平臺多元化、高端化、集聚化,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自貿區作為推動開放的重要引擎;推動開放型經濟全面升級,不斷開創開發開放新局面,讓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生機勃勃,湧現新作為新進展。
  • ...空水公鐵」多式聯運—— 重大項目點燃裂變式發展「反應堆」
    「三橋一隧」工程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計劃2021年通車  未來「穿黃」只需4分鐘  濼口浮橋是濟南市中軸線濟濼路向北跨越黃河的唯一通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無法滿足兩岸人民便捷通行的需求。該工程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米,採用的是兩臺最先進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從北岸始發井起始,向南岸掘進施工穿越黃河。項目於2017年11月底開工建設,計劃於2021年10月底通車,設計為雙管雙層下穿黃河,上層為雙向6車道公路,下層為預留的軌道交通空間、煙道、縱向逃生通道、管廊。  「目前,工程北岸盾構始發井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南岸盾構接收井正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
  • 貫通江與海——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路徑選擇
    借力國務院和部級的協調,支持江蘇以長江、京杭運河為主軸,以三級及以上航道為主體,形成以京杭運河、連申線和淮河出海航道、通揚線、長江幹線、蕪申線等「兩縱四橫」可通行千噸級船舶的幹線航道網,大力推進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儘快解決寧波—舟山港和長江航運間的無縫對接,形成江海直達的集疏運通道。
  • 「最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何推進?聽聽他們怎麼說!
    今天下午,市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多場專題審議,小布對其中的「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場進行了微直播。長三角的未來將會有怎樣的藍圖?一體化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 ...年領跑全球,成渝地區「四鏈」融合協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
    重慶則依託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的電子及相關學科發展,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相關專業人才;4月22日,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校地聯席會議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加快資源整合和工作聯動,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華潤微電子、聯合微電子、SK海力士二期等均在科學城。
  • 五年開闢「五條通道」 輻射效應持續釋放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成為國際...
    它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通達世界各地,比傳統的經東部沿海地區出海時間大幅縮短,已成為西部地區最快捷的出海通道。今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開行數量分別增長109%、171%和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