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6日16時47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在南坪會展中心啟幕,400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5萬名專業客商參與洽談。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主要參展商之一,帶著在「多式聯運」和大宗商品交易及數字供應鏈產業方面的發展成果精彩亮相,吸引眾多參展嘉賓駐足參觀、交流洽談。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水鐵公空」多式聯運優勢凸顯
在博覽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受到許多物流企業與參展嘉賓的青睞,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保存。
據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開放通道在果園港貫通,「水鐵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果園港聯通,「人財物數」四種要素在果園港匯聚。
市民觀看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發展成果展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在果園港發運的國際班列中,陸海新通道水鐵聯運393標箱,中歐班列鐵水聯運箱9524標箱,完成東北亞-果園-越南的國際中轉鐵水聯運300標箱。
同時,長江黃金水道開行「滬渝直達快線」,上水290艘次,裝載48960標箱,外貿46843標箱;下水424艘次,裝載107580標箱,外貿82307標箱。裝載出口箱累計達107580標箱,進口箱量累計48960標箱。
「目前,滬渝快線平均每天一班,上行13天,下行需要10天,與普通班輪相比,整體物流時效已經提升了30%以上。我們下一步還將與三峽通航局、上海港方面溝通,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讓數據提前,貨物到達後實現零等待,直接過閘,在上海港減少換船時間,進一步壓縮2-3天時間。」牛賢丹說,水運運量大、運價低,時效提高後,競爭力會進一步提高。
「人財物數」四種要素在果園港匯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前港後園」助力重點產業逆勢增長
從今年1月份以來,康寧重慶工廠通過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果園B保)的進出口額已超過7億人民幣,原板玻璃從海外各地通過海船抵達上海,海江聯運到達果園B保。隨後,又根據重慶工廠需求,實時配送至重慶產線。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則結轉給京東方生產出液晶屏,再供應給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內的筆電企業。
與此同時,兩江萬國半導體生產的晶片、萊寶科技生產的觸控螢幕、聯創電子生產的模組,也同步配送至筆電企業,筆電企業組裝成筆記本、PAD、WATCH,集聚於果園,向西、向北乘坐中歐班列、渝滿俄,向南搭乘陸海新通道,或者就近搭載貨運航班,奔赴世界各地,彌補疫情期全球線上辦公的新增需求。
一條條產業鏈在這裡被流暢地串起。
不僅僅是智能終端產業。今年1-10月,重慶汽車產業在疫情和轉型發展雙重考驗下實現觸底反彈,其中兩江新區汽車產量達75.7萬輛,產值突破1000億元(達1344億元),產值增幅高達36%。出口37.78億元,出口到96個國家。這也離不開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前港後園」產業鏈、貿易鏈和物流供應鏈打下的堅實基礎。
一艘艘貨船在果園港等待卸貨、上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建設大通道大平臺 一批項目密集開工
牛賢丹透露,近期還有一批項目密集開工。果園B保2020年1月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運營,二期工程將在年底完成招標,明年開工,建成後將具備15萬平方米倉儲能力。
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將在年底啟動建設,建成後具有65萬標箱能力。佔地面積430畝的口岸通關集中查驗區,也將在年底基本建成,明年初投用,屆時將為樞紐區提供自動化探測查驗服務,對貨物影響更少,通關更快。
「等到明年底這三個項目建成後,果園港的口岸和保稅功能基本就齊備了。」牛賢丹稱。
當前,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正在全面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與長江黃金水道等國際大通道的融會貫通,推進通道班輪化、班列化。充分挖掘與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的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幹支配的聯動能力,真正實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通過大通道、大平臺、大流通,進一步促進大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