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李曉哲
思想變革篇
經始靈臺,庶民子來。自古至今人們都懂得築巢引鳳、栽樹乘涼的道理。
8月1日,2019黑馬產業加速實驗室夏季峰會在青島舉行,創業黑馬集團將共建獨角獸創新加速基地落戶在這裡,並承諾服務獨角獸企業的「潛力股」,引進獨角獸企業的總部或區域總部等。今年以來,青島在不斷釋放著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推動發展的強有力信號。尤其是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更將青島的平臺化發展推到了國家戰略層面。人們越來越看到,青島正在以平臺思維推進更廣泛的要素整合,打造創新發展最佳土壤,形成完善的生態發展體系,推動青島在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道路上加速。
>>>>轉變思想
搭建一批創新開放的平臺
今年5月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的召開,青島成為創投風投領域炙手可熱的明星,越來越多的城市合伙人加入到這個平臺上來,感受著青島的發展誠意,並參與其中。日前,青島市科創母基金成立揭牌,基金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規模120億元,預計將撬動近400億元規模的高端科技產業化項目。
青島科創母基金的實質性推動是青島全面發力尋求平臺化集中突破的一個縮影,是青島產業生態化推動的例證。也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震動之中,從政府到民間人們的思維加速轉變,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意識日漸濃厚。
以平臺思維推動城市更高效發展,關鍵在思維轉變。「學深圳,趕深圳」為青島上下確立了標杆,而深圳在發展中無處不在的平臺思維激勵著青島奮起直追。青島銀行金融市場事業部副總裁趙煊是此次青島150位赴深圳體悟實訓的幹部之一,而深圳的平臺化思維讓他思考良多。「看了深圳這邊做事我就深深感覺,我們不是沒有資源、也不是沒有項目,而是不通,就像人的經脈一樣。」他說,就拿金融來說,青島單純論資源有很好的基礎,但在發展效率上沒有深圳高,這正是因為我們缺少推動金融資本、產業資本等諸多要素產生「化學反應」的平臺。
趙煊實訓的單位是深圳市金融商會。「我們的商會搞一搞就很容易做成老鄉會,但深圳市金融商會是盈利的。有經濟利益就有動力,商會就會運營得很好。」他說,這個金融商會真正起到了平臺的作用,通過項目、資金等要素整合,提高了效率。「甚至商會用自己的平臺為會員賣房子,這是我們想都沒想到的。這正是平臺化的思維,只要嵌入商會,商會就會給你發揮作用。」趙煊說,他跟其他實訓幹部也在謀求將深圳市金融商會這一模式引入青島,籌劃在青島設立深圳市金融商會的一個分支機構,為兩地發展嫁接更多可能。
平臺思維、生態思維越來越成為島城幹部幹事創業的基本準則,也成為島城幹部雙招雙引無往不利的法寶。「原先招商模式比較傳統,信息量比較少,信息層次也太高,這也制約了我們以前招商引資的數量,限制了招商引資項目的質量。」萊西市商務局副局長於鵬說,從2017年開始,他們嘗試通過與科研院所平臺、園區平臺、基金平臺等合作,初步嘗到了平臺化招商帶來的事半功倍的甜頭。
於鵬介紹,目前平臺思維的樹立重點顯現在專業招商體系的逐步建設上,原先的招商體系中,主要依靠機關幹部,重點圍繞招商部門和鎮街負責招商引資的機關幹部推進,受制於經費、其他工作的影響,保證不了招商的要求;平臺思維的樹立,使得萊西市重點加強了現有機關幹部招商體系專業化的改革,圍繞重點產業、產業鏈,從全市範圍內由組織部門選派優秀的、專業對口的年輕幹部,充實到專業招商隊伍中來,讓整個招商隊伍從專業程度上得到很大提升。同時每個專業的招商組事業部,越來越多地藉助社會化的平臺和機構開展合作。
這些平臺不限制於院所或中介,包括現有的企業,比如北汽新能源團隊,藉助他們的團隊力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招引。通過北汽新能源項目吸引加工汽車零配件的配套項目的落地,提升產業聚集程度,於鵬說這在項目引進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而汽車行業的特點使然,很多配套項目是跟著整車項目走,「應該說北汽落戶後,對整個上下遊配套的吸引力有巨大的作用。同時有了北汽的落戶,我們在整個鏈條上的招引規劃研究也是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每年都要跟北汽合作進行公開的招商推介。這就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北汽的發展需要這些項目落地,我們也希望藉助產業鏈條培育產業生態,讓產業迅速壯大。」於鵬說,平臺思維的樹立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給招引打開了新的路子。「平臺有資源,有信息,其號召力和影響力比政府自己的推薦效果好很多。而另一方面,平臺招引也解放了招商戰線上幹部的壓力,給基層招商幹部提供了更多信息渠道,擴大了招商的覆蓋面。」他介紹,目前他們希望將平臺思維在雙招雙引工作的運用再進一步,目前正在著手成立專業化招商平臺公司,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改變永遠跟著別人學習的局面,掌握更多的招商主動性。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曾多次強調「平臺思維」的重要意義,其中在出席「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時強調,抓「雙招雙引」工作,要提升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樹立平臺思維,提高聯想力和想像力,不能用傳統思維做加法,要用平臺思維做乘法,通過平臺整合資源,形成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動,開展集群化和產業鏈招商,實現價值倍增效應。
以平臺思維經營,就是要轉換思維跑道,摒棄抱殘守缺的舊思想,擁抱更多可能。青島有很好的資源,但一度為「紅瓦綠樹症候群」所困擾。近年來,青島拉開發展格局,努力崛起為山東半島龍頭城市,放眼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7月24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消息傳來,島城上下為之振奮。會議指出,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著力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而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早已聚集總投資約130億元的已開工項目17個、總投資約57億元擬開工項目8個……
歷史選擇了青島,給予了青島更廣闊的空間和舞臺,青島也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交出自己的答卷。
>>>>機制創新
不斷吸引強企落地青島
我們要打造什麼樣的平臺?要在平臺上做什麼?這是當前青島上下都在研究的課題。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中德生態園給予了我們強有力的支持,並提出非常專業的防範意見和方案,中德生態園是理想的投資地。」這是德國曼澤納總經理蘇馳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有感而發,而打動他的正是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在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周到服務。今年4月,全國首份智慧財產權綜合險中國區保單在青島籤署生效,這份保險,正是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的德資「隱形冠軍」企業曼澤納公司與太平科技保險公司籤署的。
兼容並蓄的平臺在於靈活創新的體制機制。
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正是一個不斷徵服外國企業落地青島的平臺。
去年,合作區企業服務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先後召開6次海爾開利項目專題會,研究項目進場道路、管網、電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及項目通勤班車、子女入學、外資到帳等相關事宜,通過企業服務部積極不懈的努力和服務,為該項目快速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實現該項目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竣工並試生產。企業服務部的優良服務贏得了企業認可,美國開利亞太區總部決定將開利中國區銷售總部從上海遷移至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為園區、西海岸新區及青島新貢獻一個世界500強席位。
合作區正按照全市「雙招雙引」攻勢要求,積極樹立「店小二」意識,營造「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打造國際標準市場化、法制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項目快速集聚。截至目前,包括6家世界500強企業、30多家隱形冠軍和行業領軍企業在內的500多家企業爭相落戶,成為青島對外合作的新高地。據悉,為全面打造具有國際標準的營商環境,園區定期召開國際顧問委員會(智庫)會議,今年邀請原西門子公司全球董事長馮必樂,以及原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盧秋田等20位顧問和特邀嘉賓,以「對標德企在華發展訴求,全方位提升園區營商環境」為主題,全面審視園區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並通過建立系列機制和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外部合作。針對在華外企的核心關切,不斷探索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體制機制,深化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成立集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和商業秘密等「五合一」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為入駐園區企業的保護傘。
王清憲在會見啟迪控股客人時就談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所有的工作,都要圍繞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展開。我們提出「學深圳、趕深圳」,要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創發展環境,改變思維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拓寬視野、提升境界,強化各平臺間的互動,通過平臺競合激發創新活力,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創造讓「喬木」參天、「灌木」茁壯、「小草」蔥鬱的發展生態環境,實現價值倍增效應。
近日,青島高新區軟體產業事業部的招商人員們,在為前不久集中簽約大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淘集集項目奔忙,該項目也是騰訊青島基地今年幫助高新區新引進的重大項目之一。「我們現在的招商模式不僅僅是單槍匹馬各地跑,圍繞已落戶的『龍頭』企業,傍大引強,形成產業集聚區,逐步完善產業鏈也是現在的重點。」青島高新區軟體產業事業部招商工作人員卞亞群說道。截至目前,作為青島高新區軟體「龍頭」企業之一的騰訊青島眾創空間,1年之內已經籤約入駐了120多家創業項目,其中更是包括了騰訊系高速成長企業——玄機科技、財付通、人民視頻等,同時這些企業也帶動產業鏈,逐步引進產業上下遊,僅玄機科技北方地區總部一家企業的入駐,就為整個空間帶來了20多家上下遊企業、項目。
「政府平臺化,幹部職員化」,拆除行業、部門間固有的壁壘,有效打通了人才、載體、金融、開放合作等與創新息息相關的各個關鍵環節,這正是高新區當前平臺思維運用在實處的寫照。
>>>>動能轉換
打造高質量完善的產業體系
青島也越來越看到大平臺的引入,在助力青島企業搶佔技術制高點上的強大帶動作用。2017年9月入駐紅島經濟區(高新區)的華為青島基地,穩紮穩打,累計為軟控股份、青軟實訓、中譯語通、交運集團等150餘家企業、單位提供華為DevCloud軟體開發雲服務,提供軟體開發「雲套餐」,協助超過3000名面向不同行業的軟體開發者實現雲上開發。接下來,還有望通過華為雲解決方案能力,聯合華為生態圈合作夥伴,更好地為青島市企業和政府提供智慧化服務。
隨著華為、騰訊、啟迪等巨頭入駐青島,讓我們看到平臺型大企業在推動產業板塊與青島全鏈條深度對接,引發產業系統性深刻變革;我們也看到青島自身的老牌勁旅,包括海爾的「人單合一」,酷特智能的網際網路個性化定製智能製造生態平臺等,也都在平臺打造上煥發新的生機。
以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創發展環境,平臺思維的轉軌猶如金手指正在點活青島。
7月20日,隨著一列由濰坊青州發往青島的班列徐徐啟動,標誌著濰坊(青州)國際陸港首列東行班列成功開行,青島港濰坊(青州)內陸港正式開港。據了解,青島港先後在山東省外的河南鄭州、陝西西安,省內的臨沂、臨清等多個城市建立內陸港,與全國31個城市開通多式聯運班列46條,形成了「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南亞、歐洲」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將優勢港航資源要素全方位注入到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體系中,為內陸腹地進出口客戶構築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陝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劉磊說,陝西通道單一,通過跟青島港這種海鐵的聯運,讓陝西更多的優勢產品走出去,也可以讓更多的優勢產品來到西安。
發揮好港口資源和區位優勢,青島港正以「平臺化變革」為核心,努力實現由門戶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的轉型,著力打造承載城市公共服務、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支撐開放發展的新平臺。
平臺思維的推動不僅是青島發展的可行性路線圖,更是各級對青島寄予的殷切期望。蘊含著無限可能的海洋給予青島未來發展廣闊的空間。在剛剛公布的山東省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意見中,就明確了支持青島以推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列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群,打造以海洋、軌道交通、新能源、軍民融合為特色的科技引領城。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國家大型科技基礎設施為主線,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系統性、集成性科技創新,依託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著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攻克事關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率先掌握能形成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它已然成為我國海洋科技對話世界的平臺,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傳統優勢產業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平臺思維的運用正在全面發力,助推青島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青青之島,綠蔭如蓋已。
專家建言
■劉文儉
要樹立平臺思維 整合更大空間資源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認為,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信息經濟時代,平臺思維是搞活青島的關鍵所在。要樹立平臺思維,用開放的視野在更大空間整合資源,推動財富與產業、技術、人才等要素在青島互動耦合,創造新的組合,實現價值倍增。
「平臺思維是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方法。」劉文儉說,搞活一座城,首先必須要搞活關鍵的人。而搞活關鍵的人,必須轉變其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著力提升各級領導幹部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素質與能力。平臺的意義很廣泛,平臺正成為一種普遍的市場形式或行業組織形式,擁有一個成功的平臺也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劉文儉說,對青島來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如何構建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都市圈建設,打造更有活力的半島都市群?如何提高社會的組織化、信息化、網絡化程度?這些都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各類管理者深入思考,需要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和探索。
劉文儉說,地方政府如何運用平臺思維,如何將創新理念貫穿始終,是值得思考的課題。比如城市如何管、怎麼建的問題,就是要打造平臺把全社會的智慧整合起來,把治理理念引入到平臺上來,形成政民良性互動,把民間智慧、人民群眾的期盼,通過各種渠道匯聚到平臺上來,把社會資源的能動性整合調動起來。否則單靠政府自身力量是做不好的。
■李光全
將好的做法好的經驗 通過制度化確定下來
青島市生產力學會學術部部長、青島市委黨校李光全博士認為,平臺我們一直在提,但當前青島市在推動的平臺思維的運用,跟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過去比較局限在有形的平臺上,而現在我們所說的平臺思維,更側重如何搭建、使用平臺,如何通過策劃、構建等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李光全說,平臺思維有三個層面的內涵。首先,在認知方式上要有一個轉變提升,要在思維認識上轉型。其次,要做到「有中出新」,就是通過平臺思維把原有平臺的優勢整合利用起來。這個整合超出我們以往的理解,是在更大的範圍整合。就是在原有的平臺上整合出新的東西出來,在平臺規模、影響力、效益等方面創造新的延展。從大局出發,構建出全新的平臺出來。
對於下一步青島市在平臺思維運用推動產業生態發展上的建議,李光全認為,青島要立足製造業等優勢項目,搞好轉型升級,利用好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另外,我們也可以發揮本土的優勢,推動相關產業的不斷升級。「我們一定要堅持既藉助外來力量,又同時兼顧好本土典型經驗和優勢企業的普及和崛起。」在引進外來經驗推動平臺發展上,要通過與本地的融合,帶來新的產品、新的模式。李光全認為,下一步青島要做的,就是將好的做法、好的經驗,通過制度化的方式確定下來,為平臺做好服務。同時,進一步完善細化容錯機制,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提高幹部幹事創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