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單位丨地質信息化取得重大成就,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

2020-12-01 澎湃新聞

會員單位丨地質信息化取得重大成就,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問世

2020-04-12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可快速關注我們

在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地質數據的需求與日俱增,地質服務領域除傳統的礦產資源勘查外,還逐漸拓展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建設等領域。而在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時代,地質大數據的服務模式也有了新的變化,此前,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綜合性地質信息服務系統「地質雲」,面向社會公眾、地質調查技術人員、地學科研機構、政府部門提供各類豐富的地質信息服務,已經做了先行探索,並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也表明基於雲GIS技術建設城市地質信息平臺已是大勢所趨。

另一方面,城市對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引領作用,城市地質大數據毋庸置疑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而「網際網路+」在帶來服務模式革新的同時也給地質大數據帶來了新的信息安全隱患,在這種情況下,地質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問題尤其不能忽視,擁有自主可控的軟體技術,將地質數據、地理信息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尤為重要。在這種種背景下,中地數碼圍繞全國產化路線開展了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的一系列的研發工作。

基於雲GIS技術的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

雲GIS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地質信息管理、存儲、分享、應用的方式,提高了地質調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全國產化城市地質雲平臺利用MapGIS雲平臺的技術支撐,對基礎地理數據、基礎地質數據、水工環數據、遙感影像、物化探數據、城市地質數據、礦產地質數據、地質災害數據、旅遊地質數據、管理業務數據、大眾地質科普資源等多專業的地質信息和成果進行集成和綜合;實現對地質信息管理、更新維護、在線高性能並發檢索查詢、分析評價、三維地質模擬和成果顯示,在此基礎上實現基於地質大數據平臺的決策支持、專業評價、資源共享、大數據計算分析、智能分析推薦等服務,最終為地質調查、城市規劃、城市建設、重大工程選址安全保障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服務。

據了解,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主要包括三個子系統:城市地質雲運維管理系統、城市地質雲門戶以及城市地質全空間一張圖。城市地質雲運維管理系統,以MapGIS時空云為基礎框架搭建,實現城市地質數據管理與服務,完成自定義服務節點、全文檢索、分布式計算和顯示等技術研究,並根據云門戶和一張圖需求做了對接,在數據管理和服務倉庫中補充了大數據的相關內容。主要負責資源管理、資源監控、功能服務管理、數據服務管理、權限管理、日誌管理等,是雲門戶和一張圖的後臺支撐系統。

城市地質雲運維管理系統

城市地質雲門戶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展示地質雲中的存放的各類地質數據:調查點、元數據、圖件資料等。其中,地質數據、資源共享、基礎數據等模塊為用戶提供地質調查相關的成果圖件、地質報告、OGC服務等,通過用戶權限管理,對不同層次的用戶進行數據權限的分類管理。地質科普和標準瀏覽可作為地質環境信息宣傳和科普教育的平臺。

城市地質雲門戶

城市地質全空間一張圖系統瀏覽器端實現了二三維數據的全空間一體化展示,另外,實現了基於三維地質結構模型的爆炸、切割等分析和基於地質屬性模型的動態過濾、屬性拾取及評價應用。

城市地質全空間一張圖系統瀏覽器端數據展示

城市地質全空間一張圖系統移動端則實現了二維專題數據疊加展示與查詢、輕量化三維地質結構模型展示與分析、基於位置的地質信息推送功能。

城市地質全空間一張圖系統移動端功能

凝聚生態力量的全國產化

事實上,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的成功,得益於MapGIS大數據與雲平臺、MapGIS網際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等兩大GIS平臺產品技術的深入發展和日趨成熟,而其背後的源動力亦來自於近年來國產GIS基礎軟體平臺——MapGIS全國產化進程的推進。

軟體國產化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既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又是軟體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MapGIS全國產化進程的推進重點一是全國產化GIS產品體系構建:依託國產化生態,構建全國產化環境下可運行、可滿足實際應用的GIS軟體;二是國產化產品的持續提升:大數據管理,雲端集成、協同和共享,全空間三維方向持續提升。

一直以來,MapGIS平臺技術研發始終重視全國產化建設路線,時刻準備應對國際科技戰。目前,MapGIS平臺已基於全國產化軟硬體環境,對接了國產化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等廠商,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基於全國產環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全產品均可在國產化環境下穩定可靠運行,構建了國產化生態系統。

其中,MapGIS大數據與雲平臺是MapGIS10.3全空間智能GIS平臺的雲伺服器,全面升級的雲技術,建立了跨平臺的技術框架,在全國產化環境下實現GIS服務的高性能、高可用,以全空間信息數據為基礎,融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基於GIS數據資源、服務資源、雲應用資源的高效整合和管理,提供雲存儲、雲伺服器、雲運維與雲應用不同層面的空間大數據存儲、計算、運維以及應用的一體化能力,提高數據獲取、處理及分析響應的效率,實現土地、規劃、交通、林業等公共部門及民用企業互聯互通,為政府決策、城市管理、社會服務各行業提供更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務。

雲運維管理

MapGIS網際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簡稱MapGIS IGServer)是一款基於跨平臺內核的傳統高性能GIS伺服器產品,也是一款瀏覽器端GIS應用與開發的平臺軟體。為用戶提供強大的空間數據管理、分析、可視化及共享服務;支持用戶進行各行業領域的WebGIS應用開發與擴展。產品全面跨平臺,支持中標麒麟、銀河麒麟、Linux、華為Euler歐拉等多種國內/外作業系統、晶片和SQL/Oracle/博陽/達夢/人大金倉等商業資料庫引擎,為用戶提供全面多樣的多源GIS數據服務。基於服務、工作流、API的多重可擴展機制,在傳統GIS功能服務之外為廣大二次開發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滿足各行業應用所需。

MapGIS IGServer功能體系

核心技術,國之重器。如果說國產化替代是一場戰爭,那麼CPU、作業系統、資料庫以及GIS基礎軟體等軟硬體,就是「自主可控」的「正面戰場」,是國家信息安全的基礎和保障。未來,中地數碼將繼續以國產GIS平臺MapGIS為依託,發揮產品方案和技術服務優勢,更加堅定地與生態夥伴攜手,助力國產生態建設,擁抱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環境。

來源:中地數碼MapGIS

原標題:《會員單位丨地質信息化取得重大成就,全國產化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問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鄭州市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9月4日,從省地礦局傳來消息,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正式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近年來,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成功推動鄭州市入選國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試點城市,基本查明規劃建設區的地下空間、地熱、地下水資源、土地等資源狀況,評價資源環境承載力,為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地學支撐。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院長張古彬介紹,鄭州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三大基礎系統和三大應用系統。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地質雲」平臺:共享國家地質大數據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國家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
    央廣網天津10月1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期間,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正式上線服務。「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推動地質大數據共享,增強地質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 鄭州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近日,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工作邁入新階段。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地質大數據交換中心,三大基礎系統——雲平臺基礎系統、地質大數據基礎系統和雲平臺與地質大數據融合系統;並在基礎系統上開發三大應用系統——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系統、地質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系統和地質雲信息共享服務系統。
  •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原標題: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在西安上線
    日前,陝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安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煤炭地質雲(CGC)1.0正式上線服務,開創了「網際網路+煤炭地質」的全新時代。
  • 中國地質學會2019學術年會召開 城市地質理論方法與探測技術成熱點
    10月17日-10月19日,中國地質學會2019學術年會在雲南昆明召開,大會期間,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與中地數碼集團聯合承辦的分會場「城市地質理論方法與探測技術」論壇也於10月18日拉開帷幕,國內外地質領域專家學者近4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圍繞城市地質調查、城市地下空間探測、智慧城市大數據平臺建設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開展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 地質調查走上雲端 地質雲平臺背後技術力量
    如果說過去的地質調查信息化集中在某一個部門或單位,那麼在中國地質調查局19個部門單位、240餘人的團隊歷經3年準備、10個多月集成攻關、大數據、大系統、大集成」的理念,採用混合雲技術架構,構建了分布式節點體系,集成了現有的基礎設施層、數據層、平臺層與應用層的資源與能力。
  • 地質雲2.0上線服務 智能GIS開啟地質調查新模式
    「地質雲2.0」是雲上數據資源和系統功能的全面升級,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地質資料庫的上雲共享;新增4905個權威資源環境信息產品(雲上累計7287個);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近14萬檔、440餘萬件存量地質資料在地質雲平臺上查詢、公開版地質資料在線瀏覽、在線訂單服務,大大擴大了地質雲的服務資源。
  • 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11月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視頻會議,宣布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正式發布的《地質調查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地質調查信息化的目標和任務。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出席會議並講話。
  • ...單位丨以GIS技術加速「新基建」,看MapGIS全空間一張圖之「動能」
    基於全空間一張圖框架將傳統共享平臺中的「數據、服務、應用」升級為一體化的「數據云、服務雲、應用雲」,最終實現時空大數據、業務流程及應用需求深度融合的目標,形成全行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為MapGIS全國產化平臺產品成員之一,MapGIS全空間一張圖也已完成了國產化環境適配,從基礎軟硬體環境上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 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服務
    據介紹,「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期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地質雲 「盤活」大數據——GIS軟體平臺MapGIS 10正式發布
    5月27日,由中地數碼集團自主研發的雲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平臺MapGIS 10正式對外發布,地理信息雲服務應用也有望隨後落地。 地礦行業多年來所積累的資料信息,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面對海量數據,如何根據社會需求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成為大數據時代地礦系統的聚焦點。 「地質工作呼喚大數據時代。」
  • 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近日,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會」工作部署,以總結提煉「地質雲」建設技術成果、全面推進地質調查信息技術發展為目的,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在雲南昆明成功組織召開了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
  • 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11月27日至28日,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議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各地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經驗,分析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十四五」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轉型升級發展工作。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
    地質災害監測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全國各地的地質災害治理水平得到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概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通過結合專業的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和數據分析技術通過對監測點的監測數據遠程採集,實現了監測數據實時反饋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伺服器通過分析數據,將預警信息發送到相關機構及管理人員處,進行緊急措施保護及通知受威脅對象快速撤離,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生成。
  • 東華理工大學三維地質調查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國第一所核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郭福生教授團隊,在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維地質調查試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助下,採用地質、地球物理探測和信息技術綜合手段,開展相山盆地三維地質調查與建模,並對深部有利成礦區進行定位預測與鑽探勘查。歷經10年攻關,通過為大地「做CT」,為鈾礦「測三維」,實現了找礦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 深圳市地質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2020年11月27日,深圳市地質學會第八屆會員大會在深圳市地質局順利召開。此次會議在會務組的精心籌劃下,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在各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共選派了100多名學會代表參加了會員代表大會,完成了第八屆理事會的換屆選舉,召開了新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工作會議,為學會新一屆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會上,劉都義會長代表第七屆理事會做了工作報告。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合肥市發揮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和電子政務頂層設計,推動各大平臺建設,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和服務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合肥市數據資源局作為「合肥展」的負責單位,將攜合肥知名企業參加此次展會。科大訊飛將展示交通超腦、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慧城市產品。
  • 陝西「煤炭地質雲1.0」上線服務
    近日,記者從陝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陝西「煤炭地質雲1.0」在西安上線服務。 近日,記者從陝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陝西「煤炭地質雲1.0」在西安上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