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果園港國際鐵路班列 鐵水聯運突破1萬標箱

2020-12-03 瀟湘晨報

11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上獲悉,今年前10月,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完成貨櫃吞吐量27.5萬標箱,貨物吞吐量完成1115.5萬噸;國際鐵路班列鐵水聯運突破1萬標箱,達10217標箱。 自2019年9月果園港獲批國家物流樞紐以來,「滬渝直達快線」保持每天2班平穩運行,整體時效比普通班輪提升30%以上,在「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近一年來,果園港全面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與長江黃金水道等國際大通道的融會貫通,推進通道班輪化、班列化,目前已實現「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貫通、「水鐵公空」四種模式聯通。同時,果園港充分拓展與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的國際合作,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的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聯動能力;通過在提貨環節推行全面電子化、無紙化,大大提升了班輪運行效率。 隨著大通道、大立交等基礎設施項目的集中開工,果園港逐漸形成了「前港後園」的產業生態。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一期今年1月投運,入駐康寧原板玻璃西部物流中心項目,目前康寧重慶工廠通過果園B保的進出口額已超過7億元。(記者 白麟)【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以大通道大平臺促進大開放 重慶果園港一批項目將密集開工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6日16時47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在南坪會展中心啟幕,400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5萬名專業客商參與洽談。
  • 突破2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前11月,上海港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達到2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其中,9月份超3萬標準箱,同比增幅超86%,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預計今年全年業務量突破25萬標準箱大關。
  • 「湖北」陽邏港貨櫃鐵水聯運迎來強勢回升 單月突破5500標箱
    面對疫情衝擊,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示範基地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向內挖潛,加速疫後重振,助力全省運輸結構調整結帳收官。通過近5個月的不懈追趕,6-10月累計完成貨櫃鐵水聯運2萬標箱,同比增長89.48%,實現了強勢回升。其中10月份達到5500標箱,為今年以來單月最高。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79%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79% 2020-12-02 18:16:02李忱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2日電 (王子濤 許文峰)記者2日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前11月,上海港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達到2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其中,9月份超3萬標準箱,同比增幅超86%,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預計今年全年業務量將突破25萬標準箱大關。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79%-中新社上海
    上海港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達到2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其中,9月份超3萬標準箱,同比增幅超86%,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預計今年全年業務量將突破25萬標準箱大關。  長三角鐵路加強與港口、政府、口岸等單位、部門協作,依託上海港是世界貨櫃大港,以及全國鐵路網聯通優勢,優化海鐵聯運網絡,加強國鐵通道運力保障,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  2月10日至2月14日,鐵路部門聯手上港集團將中糧集團海外進口的2000噸中央儲備冷凍肉,共計81個冷凍貨櫃,分5批次送至武漢吳家山貨櫃站。
  • 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3+1」省區市出新招夯基礎
    今年1—10月份班列到發合計3655列同比增長113%貨櫃累計到發18.32萬標箱其中重慶—北部灣港班列到發982列、4.94萬標箱四川—北部灣港班列到發648列、3.24萬標箱雲南—北部灣港班列到發1494列、7.47萬標箱貴州—北部灣港班列通過川黔、渝黔等集拼班列以及貴州班列到發267
  •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 同繪陸海聯運新藍圖——寫在第六屆連博...
    早在上世紀50年代,連雲港港口吞吐量就突破了100萬噸。1992年12月1日,橫貫亞歐兩大洲的鐵路大通道——新亞歐大陸橋開通運營,連雲港承擔了50%的過境運量,成為中國中西部和中亞國家最便捷的出海口。2017年5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聯合收購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持有的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項目49%的股權,兩國三方共同出資1.6億多美元合作經營無水港項目,以確保更為順暢的投資與人員往來。2019年上半年,霍爾果斯無水港換裝信息系統實現運營、作業流程得到優化,換裝量完成6.69萬標箱、同比增長19.9%。
  • 東南西北四向通道,鐵公水空四路協同,重慶推進多式聯運
    牽手互聯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10月5日,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又一輛「陸海新通道」班列啟程,貨櫃內的汽車配件運至廣西北部灣後,原箱不動,直接裝上海運貨輪,運往印尼的雅加達港,在重慶小康工業集團的印尼工廠進行生產,並在印尼等地銷售。
  • "無錫→上海→海外"海鐵聯運班列首發,將"無錫製造"送往世界各地...
    伴隨著嘹亮的汽笛聲,12月1日上午,一趟滿載無錫市內大型生產製造企業生產的光電極板、汽車零配件、白色家電等貨物的班列從無錫鐵路南站駛出,開往上海洋山港,標誌著無錫至上海洋山港海鐵聯運班列首發,錫滬兩地合作共贏開啟新篇章。據悉,「無錫-上海-海外」海鐵聯運班列將緩解無錫與上海外貿港口之間的公路運輸壓力,提供更高效、穩定、準時的新運輸通道。
  • 通江達海,宿遷港年吞吐量超10萬標箱
    現代快報訊(記者 是鍾寅)12月19日,「踐行囑託開新局」採訪團來到宿遷港,2020年度第10萬個標箱剛剛起吊。這標誌著,宿遷港邁入內河年吞吐量10萬標箱大港行列。△尤勇這處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內河碼頭,地處蘇北腹地,卻有通江達海的能力。
  • 海青鐵路平度西站公鐵海聯運班列正式開通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0日訊 今天上午,滿載著貨櫃貨物的班列從海青鐵路平度西站駛出,發往東北、內蒙古、廣西和青島港黃島港區。這標誌著平度市公鐵海聯運班列正式開通,青島最大發展腹地的出海通道搬到了「家門口」。
  • 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金屬材料交易市場投用(圖)
    重慶作為國家東西雙向開放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交匯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正給位於兩江新區內的內河最大樞紐港果園港的交易功能和業態帶來巨大變化。7月17日,作為兩江新區大宗交易市場和結算中心的重要部分,果園港倉儲物流區一期金屬材料交易市場投用。
  • 「公轉鐵」兩年間,發生了什麼?
    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公轉鐵」的目標進行了拆解: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2020年採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以及唐山港、黃曄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中歐班列(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桑塔納表示,為協助歐洲抗擊疫情,「義新歐」防疫物資專列多次為西班牙運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西班牙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裡奧斯認為,中歐班列平穩運行,為促進歐中經貿往來、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要貢獻。今年4月以來,德國杜伊斯堡港平均每周約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之間,創下該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
  • 從不起眼的江邊小灘地到全川外貿首港,瀘州港實現「一港通全球」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文彬)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在瀘州正式揭牌運行,瀘州港作為長江上遊除重慶外的最大港口,背靠自貿區,輻射四川及雲貴等周邊省份,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節點,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全面落實試驗任務
  • 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裡/萬平方公裡
    2019年,京港高鐵商合段、鄭阜高鐵和徐鹽、連鎮高鐵連淮段陸續通車。至此,長三角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1萬公裡,達11632公裡,開通合寧、合武、甬臺溫、溫福、京滬、滬寧、滬杭、合蚌、寧杭、寧安、杭甬、杭長、合福、鄭徐、金麗溫、衢九、杭黃、青鹽等高鐵線路達24條(其中聯絡線2條),高鐵運營裡程4997公裡,居全國鐵路之首,形成全國最為密集完善的高鐵網之一,帶動沿線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上海虹橋、南京南、杭州東、合肥南等一大批現代化高鐵客站建成投入使用,重構經濟發展「新版圖
  • ...列,有效助力各國抗疫和復工復產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