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和Ni之間的關係與他們認知方式

2021-01-11 元陽子

作為創意思維者和理論家,Ne(即NP們)和Ni(即NJ們)互相尊重欣賞已久,因為他們對抽象的共同興趣,而互相吸引成為朋友或戀人。外傾直覺Ne,開放又好奇,總是隨時準備著探索,吸收新鮮的概念;內傾直覺Ni,帶著他們精化的理論,總是隨時準備著供應信息。而接下來呈現的則是一種相對來說可預測的模式,即Ne和Ni類型的互動模式,這個模式在他們經歷直覺力量的最高點與源自外傾與內傾不同方向性的沮喪而產生。

當Ni和Ne第一次會面的時候,通常會感覺到強烈的兼容性。Ni類型的人是名副其實的知識源,他們的學識如此深厚,甚至於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底線在哪裡(如果底線的確存在的話)。作為一個精力保守人士,他們常常會埋伏以待,寄希望於好奇的靈魂能發現他們,急迫地打翻船等待救援。而當Ne拎著桶來到時,這一開始兩人之間的互動就充滿著能量和激動,兩人互相鼓勵著對方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多虧了他們的創意思維才能Ne類型的人與其他的類型救援者有所不同,通常比其他感覺類型的人(S)更加會懷疑,感覺類型的人主要會受自己處於劣勢的直覺的影響。而Ne類型的人則是問恰如其分問題的大師,同時也在行比較,對比競爭理論。這使得他們能夠在更高層面上欣賞Ni的理論,比如這就要比感覺者粗略的接受更高一層。內傾的直覺者很容易就會感知到這一來自外傾直覺者的真誠的興趣,而作為回報他們推心置腹地道出自己的見解。只要Ni能夠通過提供新信息給Ne來吸引他們的興趣,那兩者之間的互動就能夠朝正面的方向前進,雙方共勉互補(通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即Ne問出問題,Ni提供答案)。這種情況可以無限下去直到以下任何一種情況發生:1)Ne問出了一個Ni無法回答的問題。或者2)Ni持續挖掘一個理論過於深入,Ne覺得無聊或失去了興趣。有趣的是,任何一種情況的發生都會讓雙方大吃一驚,即使你會想直覺主導的人應該會預見到。在這些情況下,直覺的預見性似乎不是投射力量的對手(power of projection)。在第一個情況中,Ne通常不太願意等候Ni需要的那麼久時間,因為Ni精化自己答案到符合自己嚴格的標準為止。Ni類型的人,感覺如果他們沒有找到那個最終的答案那還不如不給任何答案。他們很有可能不情願給出一個未通過自己Ni系統考核的答案。這種處理方法通常會使Ne無法理解,為什麼Ni不依據自己的直覺簡單地給出一個前景理論,這樣他們就可以辯論從而有可能找到答案。這種方式,當然,與Ni代表的一切相違背。Ni認為沒有一個自己堅信的答案就根本沒有任何必要參與一個修辭式的辯論。再者,因為Ni類型的人不喜於通過團體思維來尋求答案,而寧可通過自己內心的精化中心深入地研究。Ni類型的人在被迫考慮一個並非源於自己的答案時會冒著被認為不真誠的風險。同樣的,Ni類型可能脫離出一個修辭式的辯論(通常在Ne類型的團體之中可見),因為一個他們自己還未完全獨立探索的話題,所以他們沒有還沒有任何看法。不能為此話題做出任何貢獻,那就很可能會沒有安全感,結果就會是Ni類型的人退出討論(內向的撤離inward retreat),最終離開Ne類型的人。以上描述的另一種情況涉及到了Ni造成的不和諧,因為他們傾向於在一個理論或話題上徘徊過久而這一點與Ne傾向的多樣性相違背。Ni可能會認為深度和細節對他們理論的補充是關鍵所在,那麼也應該會同樣吸引Ne類型。顯然,Ni還相當享受相關細節,不管是在解決難題之前的,還是之後的,他們有著數不盡的例子,卻沒注意到Ne的注意力早就不在此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總體來說Ni不會再籃子裡藏超過一個金蛋。當然"金「是這裡的關鍵詞;Ni缺乏的量以質來補。但是這點常常會在外傾直覺者的名言「所有的想法都是平等」(或者更準確地說,「所有的想法 - 至少一開始 - 值得同等對待」)中失去價值,因此可能會錯失Ni見解中著重的莊嚴性。總體來說,Ne會避免被一個理論限制住或只致力於一個理論,他們覺得這最終會阻礙外傾直覺對知識的不斷追求。另外,Ne察覺到有太多的理論知識需要探索(而沒有足夠的時間),所以儘量避免重複而妨礙到前進。因此,Ne型人的通常做法是先概覽;一旦發覺有要點的理論,就會焦急地轉移到下一個概念。這可能就意味著,他們會不耐煩地跳到新的問題中去,也許甚至轉變整個話題,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編織一個網絡,將迥然不同的哲學統一成一個理論。然而,Ni類型的人會對此有所困惑,他們相信自己已經將統一的理論交了出來 - 一個能終結所有理論的理論!如果Ne並未(如Ni所期望的那樣)否認其他的理論,而且當場以忠誠弟子的身份熱情地擁護著Ni教條的話,通常這時便是衝突的開始。更糟的是,Ni類型會因為由衷地困惑Ne怎麼可能不願意對他的理論進行承諾,而抱著自己的解釋不夠清楚,如果自己能多解釋一點Ne自然會回心轉意的想法重複概念。而屆時,當然,Ne的耐心已經消磨殆盡了,基本上Ni是不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轉變」Ne的信仰了。感覺受到約束的Ne,可能會選擇繼續前進到一個能進行更多探索性對話的地方。令Ni費解的是,即使Ne看起來被Ni想法迷住了,甚至一開始表現出高度的狂熱,而Ne天性中就缺乏Ni那種理論的持久力;Ne的注意力轉瞬即逝。這會讓Ni不知所措,因為他本性會期待著那與自己展現出的內傾直覺相同的洞察力與宗教式的投入。結果Ni可能會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就好像Ne犯了對知識和形上學的不忠罪一般。Ni窮其終身小心翼翼地製作精煉自己的理論框架,驚恐地發現Ne就像一個不知情的顧客那樣,一口喝乾價值2000美金的勃艮第紅酒,根本沒意識到(更不要說品嘗)Ni提供的是什麼。在Ne道謝之前,就已經在尋找下一瓶陳年佳釀了(或者至少在Ni看來是這樣),由於一旦Ne收集到了「基本」的概念,他就會動身尋找下一個主意或理論。畢竟,要是不嘗嘗別的酒,Ne怎麼才能確認這種就是最好的呢?對於Ne來說,最開始接觸到Ni的哲學時感覺到什麼都是新鮮的(因為很有可能這是Ne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理論)。這種新鮮的表象暗示著Ni就像Ne一樣是對於新理論和其他的新概念的探索是採取開放態度的。請試想Ne得知Ni唯一採取開放態度的理論是自己的理論時的驚訝,而且Ni在聽到Ne的新概念之後,根本就不會像Ne那樣急迫地願意考慮。這樣就導致Ne一再重複:「你真是思想保守」或者「你根本就是害怕競爭理論的威脅!」還有另外一些指責可能包括責難Ni的教條和虛偽,在洋洋灑灑發表完自己的意見之後卻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然而,通常來說,兩類人所需要的僅僅是一些空間和時間讓雙方根據各自的功能棧上做一些功課,考慮對方的類型不同以及他們的哲學。Ne不能期望Ni像Ne一樣對一個新理論表現出開放態度,Ni也不期待Ne對Ni的理論表現出忠誠或者「封閉性」。然而,隨著Ni繼續發展(雖然慢了點),他會調整完善自己的理論框架,將自己潛意識的Se經歷中萃取的信息列入其中。換句話來說,如果Ne提出理論中有一個有分量的話,Ni認為自己最終會「發現」並且合併到現存的Ni理論中去 - 這種採納一個理論的方式比起僅僅從外部接受它對Ni來說更加真實可靠。本質上來說對於Ne也是一樣的,除了他們一開始就有意識地收集儘可能多的競爭理論,這樣他們就能用剩下的功能棧來加工,Si和其他判斷功能。如果Ni理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個理論也是經過時間和經驗檢驗的。如果Ni能夠欣賞Ne對於探索的需要,相信Ne會在品嘗了成百上千的陳年佳釀之後回頭,最終意識到他在Ni見解中找到真正特別的東西,那麼一段互相尊重和令人享受的關係就能開始。相同的,如果Ne用他的開放性來理解Ni不能夠輕易地從外部接受一個新理論的艱難處境,並相信Ni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見解並學習對新經歷的開放,這樣他的理論化最終能變得「包羅萬象」,那麼這兩類人便可以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路上持續地分享一種特別默契。

相關焦點

  • 八種功能的歸納——Ne和Ni
    Ne 外向直覺Ne包含注意到隱含的意義並解釋他們,常常喜歡從僅僅一個想法引發的大量可能的解釋或者解釋某個人行為背後真正的含義。他也包含注意到「好像」,各種可能的事實的表現方式。使用這過程,我們能立刻整合我們腦海中的不同觀點、想法、信念、意義,使他們可能都是正確的。這就像將主題和線索編織一起一樣。
  • Ne外向直覺和Ni內傾直覺
    他們擅長理解外部環境,而且總是想要知道得更多。他們會疑問,「如果我改變了這個變量,會發生什麼事情?」Ne使用者會為自我成長和提高而努力。Ne會讓他們變的理想主義並抱有影響世界的欲望。Ne使用者同時也有聯繫模糊事物的能力。他們可以把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話題聯繫在一起。這一點也會給他們帶來一絲冷幽默。Ne是右腦功能。Ne使用者一般會很有創造力。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4、觀念的主要作用是對經驗的思維意義上的解釋和分析,對個人和人類社會具有精神上的引導、規範作用5、科學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或者說以經驗主導的認知)已經明確說明了,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本質上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或者說是以經驗主導的認知,因為還有科學觀念部分。
  •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方式:物質思維與關係思維
    氣態下的分子運動自由度最高,對這一形態的描述參量有壓力、體積、溫度等等,它們都代表著一種統計性,這種描述方式實際上同樣可以用於固態、液態等相對恆定的物質形態。換句話說,液態和固態可視為氣態分子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日常研究過程中,由於這些參量的衡量在直觀尺度內基本上是恆定的,我們的認知系統會習慣性的把它理解為基準概念,而忽略了尺度不同而帶來的認知差異問題。
  • 科學研究表明,腦容量與認知能力之間可能存在顯著聯繫
    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得出的與超過13600人的認知能力測試結果和教育成就測量結果相關的大腦大小信息,發現,正如先前的研究所表明的,腦容量和認知測試的表現之間確實存在正相關關係。但這一發現有重要的警告。沃頓的營銷助理教授納夫說:「效果就在那兒。」「平均來說,一個大腦較大的人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往往比一個大腦較小的人好。
  • 商標和品牌之間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
    摘要:很多人在打造品牌的時候,都會認為商標就是品牌,其實商標和品牌之間既有關係也有區別。在實踐中,商標和品牌的目的都是為了區別商品來源,便於消費者識別,但是品牌卻不完全等同於商標。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商標和品牌之間的關係和區別都有哪些?
  • 惡意與心理理論中社會知覺和社會認知成分的關係
    研究2的目的是擴大對惡意和ToM之間聯繫的理解。因為ToM由不同的成分組成,包括社會知覺成分(即社會知覺成分),即通過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動作等感知線索來識別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以及社會認知能力(即認知能力),即不依賴於知覺線索而推斷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研究1僅依賴於RMET任務,該任務被廣泛用於捕捉ToM的社會感知成分。研究2增加了測量ToM社會認知成分的任務。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三,哲學家是除科學家外,思考最多的人,但往往也是最主觀的人說哲學家是除科學家外,思考最多的人,哲學家本身可能並不同意,他們會認為自己是第一,因為哲學家的思想認識和言論,往往透露著某種主觀性甚至個人性。
  •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過程哲學時拜讀過您的許多大作。每次和您談話,我都能感到您的深邃洞見和人格魅力。眾所周知,您在哲學和神學兩個領域都是大家。由於您的這種雙重身份,作為一個哲學家和神學家,您是如何理解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的呢? 科布: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在幾乎所有宗教傳統中都是非常密切的。
  • 探索生命體與環境之間的神奇關係
    敬畏吧,只有敬畏才能讓我們低下高昂的頭顱,人們只有懂得敬畏,才能學會謙卑,只有謙卑才能讓我們有資格承受更多的知識和探索,也只有我們有承受的資格,才能更真實準確和全面的去繼續發現這個充滿奇妙的宇宙。發現得越多,就越敬畏,越敬畏才越能做到和諧。這也是我們今天將要述說的主題:環境和生命體之間的神奇關係。
  • DOTA2名單確定換人不易,No[o]ne、RAMZES666或將無緣第一賽季
    距離第一季DPC聯賽的開打日期越來越近,絕大多數隊伍都公布了他們在新賽季的名單,但截至目前為止,前JustError戰隊裡的幾名選手還沒有確定自己的下家。根據俄羅斯電競媒體CYBERSLOVO在Telegram頻道上發布的問答貼,666和No[o]ne或將無緣第一賽季。
  • EMC和SI之間的關係
    EMC和SI之間的關係 EDA365 發表於 2021-01-15 14:44:52 導讀 由於日常與硬體開發/互連等人員合作的過程中,他們經常問及EMC與SI的問題,且時常發生因電磁兼容與信號完整性問題的爭論不休
  • 他們之間的《愛情理論》offgun和千絲萬縷之間的關係
    不管是電視劇裡的情侶還是生活中的情侶,為了關鍾鵬和滾動寶,他們已經在一起五年了,無論是像我們一樣喜歡他們,想念他們,還是作為朋友和兄弟在一起,我們都希望他們能相處得很好。無論是電視劇、綜藝節目還是活動offgun,他們都是在一起,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可能比家人多,因為他們有cp,所以他們有一個千絲萬縷連接,現在,到他們已經非常接近了,此外,多虧了我們可愛的貢寶的堅持和我們的關鍾鵬關先生的改變,我們現在可以擁有他了我們都是垂涎欲滴的爸爸,我們是一個結合了指節莓。
  • 《嗶哩嗶哩》Da me da ne是什麼梗
    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Da me da ne。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嗶哩嗶哩》Da me da ne是什麼梗,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Da me da ne。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嗶哩嗶哩》Da me da ne是什麼梗,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b站各種梗大全及解釋/a>
  • 2022年外交學院244法語考研真題和答案
    語法方面,掌握主謂一致關係、賓語從句、關係從句、原因從句,結果從句、時間從句、讓步從句、比較從句、條件從句等句型,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用法、動詞不定式和分詞的用法、各種時態、主動語態、被動語態和虛擬語氣、情態動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