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離開水能活?可以!還能堅持72小時!濟南這項黑科技顛覆你認知

2020-12-05 新時報

我們所有人都堅信魚兒離不開水,離了水魚兒哪能活得了!近日來,水產品無水保活技術相關報導打破了我們自古以來所堅信的「真理」。魚可以離開水存活72個小時,這是真的嗎?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新時報記者走進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場為您揭秘。

●為啥發明這項技術?

近年來,我國漁業發展迅猛,特別是水產養殖產量逐年增加,國內活魚運輸市場龐大。可是,由於時空差異、保活技術工藝、運輸裝備欠缺、智能信息化落後、供應鏈管理不協調等原因,導致南魚北調,北魚南運,海魚運輸難等問題隨之產生,從而大大限制了水產品活體銷售市場的發展。

目前,活魚運輸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有水運輸,但由於活魚運輸過程中需要攜載大量水,成本很大,同時,在路途中,水箱裡的魚互相碰撞,到了目的地後成活率不高。為了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商家為謀取最大利益,不適當採用化學麻醉藥對魚體先進行麻醉後運輸。雖然該方法既提高了成活率,又降低了成本,但是顯著地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

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品控部部長張長峰介紹,為解決上述魚類保活運輸問題,有必要研究一種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保活運輸方法。

怎麼能做到讓魚離開水又能活得好好的?

水產品無水保活物流技術是通過冷馴化、天然植物源誘導休眠劑等方式促使各種水產品進入休眠狀態,利用溫控、氣調處理進行無水保活運輸,到達目的地時,以梯度升溫「喚醒」方式解除休眠。依靠冷馴化「喚醒」裝備、天然植物源誘導休眠劑產品、智能無水運輸車、配送箱、運輸盒等裝備完成,從而實現水產品無水運輸新模式。

●這項技術如何操作?

第一步:活魚運輸前暫養

先將無病健康的活魚放入暫養池或暫養桶中,開啟空氣壓縮機對水中進行充氧,並把水溫調節到這些魚兒最佳生活的溫度,保持水環境的清潔並開啟水循環過濾設備,停食暫養24~48 h。這個步驟,應該稱為休眠前的準備。

第二步:活魚冷馴化休眠

將準備好的活魚按照一定的降溫速度進行緩慢降溫,直到魚存活的臨界溫度點 。在緩慢降溫的過程中,通入一定配比的氮氧、二氧化碳等混合氣體,一段時間後,活魚失去平衡,且呼吸頻率明顯降低,處於靜止狀態。這個時候,魚兒就進入休眠狀態了。

在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究室,諸如中華鱘、三文魚一類的不易通過物理梯度降溫冷馴化休眠的魚類,將通過植物源休眠劑誘導休眠和微高壓輔助休眠。

第三步:壓力結合氣調包裝

將處於休眠狀態的活魚移入到耐壓保活運輸桶或耐壓容器中,充入氦氣和氧氣混合氣體,敞開蓋使桶內或容器內空氣排盡,然後密封保活運輸桶或容器,繼續充入氦氧混合氣體保持一定壓力停止充氣,這樣包裝就完成了。

完成休眠的魚在袋子裡睡大覺

第四步:保活運輸

將包裝好的運輸桶或容器轉移至低溫運輸設備中,低溫運輸設備環境溫度在-2~5°C,運到目的地。

第五步:緩慢升溫喚醒

魚兒經過了離開水,睡了最長可達72小時後,能否讓它們醒來,可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必須預先把目的地暫養設備中的水溫調到2~8°C,當運輸設備到達目的地時,將休眠的活魚放進去,再把水溫以每小時2~4°C升溫調到活魚生存最佳溫度,讓魚兒慢慢甦醒,開始遊動,魚鰓振動頻率明顯加快,並進入正常生活狀態。

五年前被喚醒的鯽魚現在依然在快活地生

這項技術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休眠是冷血動物的重要特徵之一,自然條件下多屬季節性反應,是抵禦逆境的一種方式。

休眠是活魚無水運輸的前提,同時也是無水包裝前的重要環節。對冷血動物而言,都存在一個區分生死的生態冰溫,或稱為臨界溫度。將活魚停食暫養48h後,採用緩慢降溫方式將水溫降至其生態冰溫,從而致使活魚進入休眠狀態。當魚體休眠時,其呼吸速率明顯降低,新陳代謝幾乎降至零,基本無任何活動行為,僅受到強烈刺激時才產生緩慢的應激反應。

在生態冰溫(臨界溫度)基礎上,科研人員引入了「冷馴化」這個新概念,並將其應用於活魚無水運輸試驗中。冷馴化最早源於植物學,研究於低溫長期作用下對不同植物的影響。從活魚冷鏈運輸意義上講,冷馴化即將水溫降低至不同魚類生態冰溫時,並在此溫度範圍內停食暫養。冷馴化程度直接影響無水保活時間,適度冷馴化能有效地延長保活時間及成活率。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企業應用此項技術。但是,由於每種魚類的生命狀態、呼吸強度、生理屬性都不一樣,具體能否通過該技術進行無水保活運輸,還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驗證。

新時報記者:王倩

編輯:韓璐瑩

相關焦點

  • 魚離開了水還能活嗎?揭秘無水活魚運輸技術 最長保活72小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魚離開了水,還能活嗎?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產團隊的「水產品無水保活綜合物流技術」就可以讓魚兒在無水狀態下保活72小時,通過冷馴化等方式促使各種水產品進入休眠狀態,利用溫控、氣調處理進行無水保活運輸,到達目的地再進行「喚醒」解除休眠,從而實現水產品無水運輸。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除了白喉秧雞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年代更為久遠的生物,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恐龍消失的時候,腔棘魚這種生物也就隨著滅絕不見了,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一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
  • 誰說魚離開水不能活?這個方法可以讓離水之魚存活2小時
    魚離不開水是我們所一貫認知的,基本上魚離開水後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死掉變質,但有一種方法,可以使魚離開水之後照樣活下來,且冬天能活4~5天,夏天能活1~2天,而且還能去除魚肉的汙泥味。這個方法就是:「弓魚」,是福建省建甌市處理魚的一種獨特的地方傳統工藝,據說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魚離水3天還可被「喚醒」
    近日,一則「魚沒水能活72小時」的視頻火了起來,建設在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以讓魚進入休眠狀態,離開水72小時之後依然能夠被喚醒,昨天記者實地探訪了這項「黑科技」。
  • 黑科技 | Cermaq開發「魚臉識別」技術,顛覆傳統三文魚養殖業
    黑科技 | Cermaq開發「魚臉識別」技術,顛覆傳統三文魚養殖業2018-10-26 09:08:00  深水層與水面僅有一條很窄的通道,通道內裝有科技公司Biosort研發的iFarm傳感器。每條三文魚遊上水面給魚鰾充氣,都必須經過iFarm傳感器,傳感器內裝有多個攝像頭,能通過智能程序識別每條魚類表面特徵並繪製成3D模型,也就是所謂的「魚臉識別」技術。據Cermaq公司介紹,「魚臉識別」技術還可以識別每條魚身上魚蝨的數量,以及是否有機械損傷或畸變。
  • 最新突破:肝臟離開人體還能活7天,其間還可以修復損傷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賴可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人的肝臟離開身體還能續七天!不僅是續七天,受損的肝臟還可以被修復。而原來,人的肝臟只能在體外存活幾個小時。蘇黎世大學醫院新研製的灌注機器採用最新的體外循環技術做到了這一點,研究發表在Nature子刊上。大大突破時間限制,這對器官移植是個巨大的福音。
  • 未來可能出現的十大黑科技
    黑科技是當下科技的一個流行詞,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我們的科技歷史。 科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先進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具有顛覆性的、超越現有科技水平的創新科技進入眼帘,它被稱作「黑科技」。 1、能上網的穿戴眼鏡 在動漫電影刀劍神域裡,我們見識到了虛擬實境的黑科技,帶上它可以上網通信,以及切換各種虛擬場景。但你能想像有一天這樣的東西走進我們的生活嘛?
  • 這樣做魚離了水還能活3到5小時?這些儲存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但是買蔬菜水果的時候,商場的人員可就沒有那麼多閒工夫一樣一樣告訴你如何儲藏這些食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什麼水果不能放冰箱,什麼水果要放幾天才能吃,什麼蔬菜要怎麼樣儲藏,上網一個個查完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方式儲藏,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今天,小編就列一些常見的儲藏方法出來,往下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魚兒離不開水,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在眾多的魚類中仍然會存在著很多的例外,我們都知道清道夫離開水還能活上一周的時間,但是有一種魚比清道夫還要厲害,離開水好幾年仍然還能保持不死狀態。
  • 南極冰下藏著「新世界」,冒出無數的活細菌,顛覆傳統認知!
    地球是人類幾百萬年來生存的家園,對於這一家園,隨著人類進入科技時代後,對它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儘管在技術的幫助下,現在的地球已發現了許多秘密,但仍有許多地區存在著人類探索的盲區。科研人員發現南極秘密,隱藏了無數活菌,顛覆了人類的認知!等它進入冰谷後,再立即拔出鑽頭,等湖水湧出並凍結後,再取出冰心,但這樣做並不順利,反而引發井噴,沃斯託克冰湖由於冰蓋的嚴重壓力而使湖水上升數百米。該噴出物中,還混有不少細菌,解決了這一汙染後,俄羅斯的研究小組在噴出物中竟發現了3507個基因序列,其中含有非常多複雜的生物。
  • 未來顛覆世界的黑科技,你想都不敢想
    現在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不錯的高度。目前出現了許多成果是以前的我們所不敢想的。下面來說說幾種比較顛覆世界觀的進步。首先我們來說說前兩年有家公司所研發的一款眼鏡,這款眼鏡可以通過人聲和手部操作來達到一些功能,並且它會在你的眼前呈現出一個懸浮於空中的畫面。
  • 顛覆認知,蠶絲蛋白還可以作為硬碟一樣的存儲器
    顛覆認知,蠶絲蛋白還可以作為硬碟一樣的存儲器 發表時間:2020/8/18
  • 生命力最頑強的魚,被曬成魚乾後入水照樣活,被稱為魚界活化石
    大家對於魚的印象通常是這樣的,在水裡活蹦亂跳,一旦把它撈出來扔地上就會被乾死。在遙遠的非洲大陸上,有一種魚顛覆了我們對魚的認知,叫做殭屍魚。即使離水被曬成魚乾長達3年之久,入水後照樣能活下來!這種魚就像我國傳統文化裡的殭屍,吸收了人氣還能復活一樣,因此被國人侃稱為「殭屍魚」。
  • 這家德國公司的仿生黑科技太逆天了,即將顛覆整個自然!
    說起德國,我們可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工業黑科技。比如——造得了特斯拉的KUKA機器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正是一家專門生產黑科技的德國自動化公司——Festo文丨黑君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最黑科技(zuiheikeji),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未來可能會顛覆世界的六大科技,你想擁有嗎?
    未來可能會顛覆世界的6大科技,你想擁有嗎?很多時候,我們會羨慕電影中的很多科技,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在科技領域,我們國家的投資越來越大了,只為了能夠研發出新的科技來,看來我們國家為了發展科技也是夠拼的啊,小夥伴們,你有沒有想像過我們中國未來得科技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那麼今天,雪兒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說不定你會被這未來的十款科技所震撼到啊。
  • 農交會上「黑科技」顛覆傳統印象
    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如果你印象中的農業還是「肩挑背扛」或者靠拖拉機耕地之類,那逛逛今年的農交會,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錯了。  本屆農交會上不僅有好吃的、好看的,還有許多農業酷炫「黑科技」閃亮登場,比如衛星種菜、AI捉蟲、無人駕駛農用車、機器人管理養豬場、搭載5G網絡的智慧農業應用等,讓不少市民拍手稱奇。
  • 地球上最聰明的魚,它的行為顛覆人們對魚的認知,智商到底有多高
    大家好,一提到魚,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酸菜魚、清蒸魚、剁椒魚頭、烤魚等等一系列吃魚的方法,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嘛,如果提到魚的智商小夥伴們一定想到的就是記憶力差,因為現在網上說的最火的說法就是魚的記憶只有7秒,也就是很傻很天真的代表了,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智商了一直以來人們在說自然界聰明的生物裡也根本不會提到魚類
  • 打造全網「微電流」眼霜爆品 BM肌活的吸收黑科技讓成分黨買單
    吸收黑科技,堪稱「塗抹式肉毒」 北京2020年9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華熙生物旗下子品牌BM肌活新品「微電流眼霜」讓成分黨對眼霜產生了全新的認知。「透皮好吸收」,以追求安全有效的護膚效果為出發點,專注優化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度,這正是BM肌活從成立便一直堅持踐行的理念,也全面應用在BM肌活微電流眼霜這款新產品上。
  • 科學家發現了「不依賴氧氣」生存的物種,或顛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
    自進入科學時代以來,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可以離開氧氣生活的生物。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大自然中是否存在不靠氧氣生活的物種呢?然而,最近有科學家還真的找到了這樣的物種,這也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據了解,這一物種的名字叫做「鮭居尾孢蟲」,是一位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發現的。
  •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宇宙中存在太多的未知事物,這些東西需要人類進行全新的探索。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太歲的名號,卻根本不清楚太歲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無論動物還是植物,有一點肯定的是,太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否則也不會有這種名稱了,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那麼它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