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站儀後方交會測量的原理
主要是指現場放樣時任意架設全站儀,只需要整平儀器,觀測至少兩個已知點的水平夾角、水平距離,即可交會出測站點的坐標、高程,全站儀會自動設置測站坐標、定向點等,完成後可以開始放樣。

二、後方交會的計算方法
1、觀測
P點架設儀器,以A點置零,觀測B點的水平角讀數,觀測至A點的距離、B點的距離。如圖,已知A和B兩個點,以及B點(或A點)至P點的距離,求P點的坐標。

2、計算P點坐標
根據坐標正算的基本公式,計算P點的坐標,未知量為B點(或A點)至P點的方位角aBP(或aAP),求出該方位角,即可計算出P點的坐標。而aBA方位角為已知,計算出aBP,計算出B點出的角度∠PBA即可。

(1)計算aBA方位角。根據A、B坐標進行坐標反算求得。計算出上例aBA方位角為:122°35′52″。
(2)計算∠PBA。由於觀測了SPB、SPA及∠APB,利用正弦定理即可計算出∠PBA為:77°24′15″。
(3)計算B-P坐標方位角aBP。再根據坐標反算得aBA方位角,即可計算出aBP方位角為:
122°35′52″-77°24′15″=45°11′37″。
(4)計算P點坐標。根據坐標正算公式,根據觀測距離DPB、aBP坐標方位角,可以計算出P點坐標:X=1099.4390m,Y=785.4165m。
三、使用後方交會的利弊
1、好處:
測站無需對中、測站無需做點、沒有設站的對中誤差、距離放樣點更近。而且兩個控制點之間不通視無法定向時,也可以採用後方交會來解決測站定向問題。
2、弊端:
倘若根據坐標正算的基本公式,計算P點的坐標,未知量為B點(或A點)至P點的方位角aBP(或aAP),求出該方位角,即可計算出P點的坐標。在計算過程中以C為起點,計算的坐標方位角與以A為起點算的坐標不一致。並且兩組計算坐標存在差值,大概在2MM左右。這個誤差是利用全站儀後方交會時顯示的差值,由於多餘觀測數據引起的。
註:測量數據可以進行簡單的平差計算(誤差分配取中數)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