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國將首次派機由中國香港撤僑
8月17日,蒙古國家特別委員會應急指揮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會上,蒙古國外交部領事局局長孟赫圖希格發布消息稱,「根據蒙古國政府副總理兼國家特別委員會主席索德巴特爾下達的指令,在八月份的派機撤僑計劃中,臨時增加了一架包機,從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撤僑。」
-
臺灣扣查5名偷渡到臺的亂港分子,香港保安局:勿窩藏香港罪犯
對此,香港保安局表示,關於臺灣截獲香港逃犯,特區政府沒有收到任何信息,保安局認為各個負責任的司法管轄區應互相合作,以打擊跨境罪行,制止觸犯罪行並從案發地司法管轄區逃走的罪犯,不讓他們逍遙法外,這是國際認同的義務。香港保安局還呼籲其他司法管轄區採取明確的立場,不要窩藏在香港涉嫌罪案的罪犯。
-
亂港組織求美領館"庇護"被拒 大罵美方可恥
據香港「東網」等媒體報導,「港獨」組織「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27日早上被香港警方國安處以「煽動分裂國家」等罪名拘捕。「學生動源」另2名成員何忻諾(17歲)及陳渭賢(16歲),當天中午分別到田心及屯門警署報到時亦被捕。
-
加拿大「庇護黑暴」,港媒痛斥:是在縱容暴力!不斷幹涉香港內部事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從「修例風波」爆發及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一些香港反對派頭目倉皇逃到境外。據香港頭條日報網13日報導,加拿大組織「新香港文化協會」當天透露,該會自2019年起已協助超過40名流亡港人,其中近30人正身處加拿大,近日14名成功獲得當地政府批准政治難民身份,目前正申請永久居留權。香港東方日報網13日在報導時直接用「庇護黑暴」的字眼,認為加拿大的做法是在縱容暴力。有評論稱,這些數據恰恰反映出加拿大這一兩年不斷幹涉香港內部事務,跟隨美英制裁香港。
-
亂港組織求美領館「庇護」被拒,大罵美方可恥、卑鄙
香港已經回歸很多年,但是不乏還是有一些「港獨分子」,這些人都是違反法律的。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堅持著「一中原則」,那些想要試圖分裂國家的,以及煽動組織破壞國家利益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律的人。但願一些「港獨」分子,看到現實,迷途知返,找回正道。
-
在港南亞裔為何熱衷於亂港活動?
他們中一些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如移民、家庭團聚、香港出生等獲得香港居民身份,也有一些是以「難民」身份留港的。雖然渠道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是一個群體的。,突然民主「開化」,賦予香港大量英國人都沒有的「民主」後,將過去港督專制的港府完全架空,又同意了大批南亞裔的香港居留權。
-
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請移民加拿大更有優勢?
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新政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在香港不僅對外經商方便,香港居民身份移民其他國家也是非常有優勢的,對於大陸居民來說移民加拿大需要的要求會高很多,但是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請的話就方便很多。因此大陸人士如果不符合直接移民加拿大的條件可以先曲線申請香港身份,再以香港身份申請移民加拿大。近期,加拿大政府公布了香港居民申請加拿大移民的最新政策:1.鑑於同比申請人數增加,加拿大將加快辦理符合條件的中國香港青年獲得加拿大學習、工作許可證;2.除此之外,為在加拿大或海外擁有大專、本科或者以上學歷(5年內)的香港青年提供公開工作許可證,有效期可長達3年。
-
臺灣扣查5名偷渡「亂港」分子,協助者哀嘆:民進黨幫不了你們!
對於臺灣扣留香港逃犯一事,「臺陸委會」12日稱,希望外界不要多此一舉,作不必要的揣測,臺當局已為港人設立「人道援助機制」。香港保安局13日表示,其他司法機構應該樹立正確的立場,不要「庇護」香港罪犯。如果說他們獲得了臺灣的「庇護」,倒不如說他們過得比其他偷渡者更慘,因為他們連律師都見不到。協助者言下之意,民進黨根本幫不上這些「亂港分子」。港方:不要「庇護」香港罪犯對此,「臺陸委會」在9月12日表態,希望外界不要做無用功,做不必要的猜測,臺當局不會對個案加以解釋。
-
陳新滋:港校北上貴在提供「香港模式」教育
中新社香港4月5日電 題:港校北上貴在提供「香港模式」教育——專訪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化學世界裡,特定元素組合可發生催化反應,釋放能量。眼下在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一場以創意作「催化劑」,貫穿多學科、調動校內外學者元素的「反應」蓄勢待發。「期待帶來突破性、革命性的進步。」校長陳新滋說。
-
澳洲聖誕季新增撤僑航班 撤僑航班將飛赴法國和德國
澳航的撤僑航班將飛赴法國和德國。(澳洲廣播公司圖片)澳航(Qantas)航班將飛往歐洲的新冠疫情熱區,助力將滯留當地的澳人帶回家。澳洲廣播公司(ABC)確認,澳航的撤僑飛機將於下個月前赴法國和德國接人。一些澳人已收到外交事務與貿易部(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的郵件,其上表示航班的座位有限。在此之前,澳洲政府已安排飛印度和倫敦的撤僑航班。儘管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目前不願提供詳情,但她證實澳航的飛機將在不久後飛往更多的國家。
-
評析美媒「涉港」文章——《有了安全法,誰來為香港民主而戰?》
導語:評析美媒「涉港」文章——《有了安全法,誰來為香港民主而戰?》近日,中國香港「港獨」分子認罪坐牢、4名反對派議員被剝奪資格、15名反對派議員威脅政府不成,被剝奪議員資格等,和香港和「港獨」有關的事情,在國際上引來不少關注。其中,就有美國來湊熱鬧。
-
泰國持續全球撤僑,216名泰國國民由泰航從中國香港接返
泰國自疫情以來就一直持續不斷從全世界各地撤僑,是泰國國家駐外使領館幹預和努力的結果。許多國家、地區停航禁飛,但泰國不斷安排國有航空公司泰航接回一批又一批海外滯留泰國人和僑民。上周末就又有216名泰國人從中國香港返回。
-
曱甴太子站滋事搞港獨,港警果斷出手拘捕四人
又到一月一次的月末,就是港獨勢力所編造的那個「831」事件的每月紀念日。這個日子,被香港愛國市民諷刺為港獨的月經期。關於所謂的「831」事件,我們都知道,這是港獨勢力編造的一個謊言。「831」事件,是港獨勢力編造稱在去年8月31日,一名名為「韓寶生」的港獨黑暴分子,被香港警察打死。
-
王若愚:「港獨」思想泛濫,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 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塑造什麼樣的青年。香港回歸20年來,「港獨」思想屢屢冒頭,一些大學校園幾乎成了「武鬥」主戰場,很多學生湧上街頭,甘當「反中亂港」急先鋒。深究其中緣由,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
被「標識」的國家:撤僑話語中的國家認同與家國想像
在發生海外騷亂、戰亂或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時,一國政府有權通過外交等手段,及時將本國公民和僑民撤回本國政府管轄的行政區域(盧文剛,2014;任正紅,2015)。國家隱沒在日常的行為活動中,並非時時得以凸顯,只有當其內部的矛盾和縫隙被暫時擱置和封堵時,才有可能被喚醒,而主權的運作,是標識這種「可見性」的途徑(鍾智錦,王友,2018)。撤僑作為一種由國家主導的領事保護行動,「合乎邏輯地包含在理性之中並且被認為是絕對必要的一種意志」(鮑桑葵,1899/2009:233);更以一種「擬戰爭」的緊迫感與動員性,迅速蓄積、發酵與傳遞民族情感並建構認同。
-
民進黨當局宣稱要為港人設立庇護所,臺媒:蔡英文嘴上喊「撐香港...
【環球時報報導】面對涉港國安立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拋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由陸委會統籌規劃。親綠的《自由時報》7日披露了相關安排,未來將集中安置無法自覓住處的港人。不過輿論大都對蔡英文挺港存疑,認為她一向是靠嘴支持。
-
疫情下內地檢測機構卻在港遭「暗算」!亂港派一計不成又...
甚至造謠港府借著內地企業之手,將港人信息交給內地。由於亂港派控制的大量媒體蠱惑造謠,華大基因開設的華升診斷中心,18日不得不出面澄清:檢測過程不存在洩漏隱私,除了對病毒呈陽性的樣本會送至衛生署,其他樣本會銷毀,亦不會送回內地。中心所使用的內地試劑,已獲美國及加拿大等國際認可,亦正在一百多個國家中使用,而且檢測費用會比香港市面便宜很多。
-
香港免隔離通關回港前網上預約注意事項
回港前網上預約 有關名額及指定口岸的詳情如下: 經深圳灣口岸入境香港:每天名額3000人 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入境香港:每天名額2000人 預約條件: 1、任何年滿18歲,並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可使用本計劃的網上預約系統
-
11月25日香港疫情最新消息 重啟「港版方艙」
11月25日重啟「港版方艙」,可提供900張隔離病床 面對持續的疫情,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24日在電臺節目中表示,醫管局將於11月25日重啟亞博館的社區治療設施,以接收病情穩定、較年輕,並有自理能力的確診或初步確診者。
-
中國對「港獨」亮劍後,美國再推涉港法案
美國企圖幫「亂港」分子逃離法律制裁近日,美國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博愛」。為了讓「亂港」分子逃離法律的審判,美國敞開胸懷為他們提供臨時保護身份,並為他們加入美國籍提供便利。此外,美國還利用了自己「頭狼」的身份,號召同盟國也為港人提供所謂的「庇護」。這就是近期美國眾議院通過的「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