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現在由於疫情,中小學校還沒開學,好多學校都在組織上網課。上網課有很多好處,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同老師同學見面;還能讓教學內容在多媒體面前更加豐富地展現;孩子也能掌握一點計算機知識等等。
前幾天,老師上的是關於「年、月、日」的網課,用的是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教科書。剛開始,老師講的大月、小月,特殊月份2月的天數,以及平年、閏年各多少天的,孩子都能明白,也能答對課堂上的問題。可是老師講到閏年判斷時,也是按部就班,把閏年的來歷、形成原因等詳細說明一番,還讓孩子記筆記「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之後,隨意拿出幾個年份數字來讓判斷這一年是否是閏年。這下炸了鍋了,好多同學都答錯了。無奈,老師又講了一遍,我的兒子也是懵懵懂懂。就是對記筆記的「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這句話,不是很理解。很快網課要下課了,因為下一節上網課的老師等了很久了。老師也是讓孩子再看看書,不懂的地方問問家長,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就匆忙下課了。這也許就是上網課的不足之處:老師不能和學生面對面的授課解惑。再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閏年的判斷就不那麼容易了。
那麼下面,我就快速判斷閏年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看到一個年份數字,如果最後兩位(也就是個位和十位)都是0。這時,我們把這個年份除以400,其實也就是用這個年份數字的前面幾位(個位和十位之外的位數)去除以4。如果能夠整除,說明這個年份是閏年;如果不能整除,則說明這個年份不是閏年,而是平年。這就是對「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的說明。
接著,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年份數字,最後兩位只有一個0或者沒有0,也即這個年份是普通年份,比如1904,2017,2020等等。這時,我們只需用這個年份數字直接除以4即可。如果能夠整除,說明這個年份是閏年;反之,如果不能整除,則說明這個年份不是閏年,而是平年了。這就是對「四年一閏」的理解。
以上,是對公元年份是否是閏年的判斷。有的小夥伴問了:如果是公元前呢,怎麼判斷啊。別著急。其實也很簡單,我們也可以參照公元年份的判斷。因為從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中間,是沒有公元0年的,所以對於一個公元前的年份,我們只需把這個年份數字先減去1,在這個基礎上,再用上面的處理方法就可以判斷是否閏年了。
判斷一個年份是否為閏年,這不僅對小學生很重要,對以後上大學也很關鍵。因為在大學學計算機編程時,閏年的判斷是: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這裡面有「與或非」的邏輯。在此不再詳述。
好了,小夥伴們,關於閏年的快速判斷,你掌握了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