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們對超冷量子化學這個新課題感興趣呢?
舉個慄子,宇宙環境中自然存在的最低溫度僅比絕對零度高大約3攝氏度,那比這個溫度更低時化學反應怎樣進行呢?這個問題科學家也不清楚。因為要想把分子氣體冷卻到這麼低的溫度,其實非常困難。
理論物理學家曾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分子之間存在一類微弱的量子現象,叫做Feshbach共振。量子物理理論曾經預言,這樣的共振可以多達上百個。但是在常溫或者通常的低溫下,由於溫度還不夠低,分子碰撞的通道會平均化,結果導致這種量子現象在實驗中幾乎一個也觀測不到。
然而當將分子氣體的溫度降到超低溫以下(<mK),分子間只允許以最簡單的通道(S波或P波)進行碰撞,這樣理論分析得到極大簡化。
在經典力學看來,當溫度達到絕對零度時,化學反應就不會發生了。但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在絕對零度下,化學反應仍然可以有效的進行。
因此,超低溫下分子反應的實驗研究和理論探索,對於發展量子化學理論,以及認識更複雜自然和生命體系中的量子效應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https://arxiv.org/abs/0809.3920
2.https://arxiv.org/abs/1111.4608
3.J.Rui and et al. Controlled state-to-state atom-exchange reaction in an ultracold atom–dimer mixture, Nature Physics, Vol.13, 699 (2017)
4.白澤,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氣中態到態化學反應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