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絕對零度附近的量子共振

2020-12-03 量子認知

最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的楊天罡教授,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碰撞中的量子共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們的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科學》雜誌上。

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及其碰撞會表現出奇異的物質狀態。量子力學的規則支配著所有原子和分子的碰撞過程。了解原子和分子碰撞的量子性質,對於理解能量轉移和化學反應過程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低碰撞能量區域,其中量子效應最為突出。

原子和分子碰撞中量子性質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量子散射共振,但是由於這些共振的瞬態性質,在實驗上進行探測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本文介紹了由奈梅亨大學(University of Nijmegen)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同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的量子共振研究。通過使用一種稱為斯塔克減速分子束(Stark decelerated molecular beam)的NO(j = 1 / 2f)分子束和低溫氦氣束與高解析度速度圖成像技術相結合,奈梅亨大學研究小組觀察到在溫度範圍為0.3至12.3的絕對溫度範圍下NO+He非彈性碰撞中的共振。

精確的量子動力學計算與實驗結果非常吻合。有趣的是,在CCSDT(Q)級的NO-He新勢能面(PES)準確地描述共振,這證明了為該基準非彈性碰撞系統開發的共振圖像具有極高的準確性。

除了非彈性散射過程外,論文還探索了在低碰撞能量狀態下化學反應性碰撞中的共振。該論文探索的一個重要的反應共振基準系統是F+H2至HF+H反應,這是星際雲(英語:interstellar clouds,簡稱:ISC)中HF形成的主要來源。

如下圖所示,後勢壘區的準束縛量子共振態,這是在溫度接近絕對零時,F+H2對HF+H反應的反應性增強的原因。

已經知道F+H2反應具有顯著的反應屏障(629/cm),因此在接近絕對零度下其反應性應可忽略不計。了解在低溫下通過該反應形成的HF的機理很重要,這可以幫助確定空間中的氫柱密度。

使用改進的分子交叉電子束設備,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研究了F反應和H2低至14 K(9.8 /cm)。在40/cm的碰撞能量處發現了一個清晰的共振峰,這是通過精確的PES上的詳細動力學分析發現,它在絕對零溫度附近具有增強的反應性。由於共振增強了量子隧穿,該反應在低於1K的絕對溫度下應具有異常高的反應活性。

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表明,如果從反應性中除去共振增強隧穿的貢獻,則低於10K的F+H2的反應速率常數將降低超過三個數量級。

論文作者指出,實驗與理論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對於瞬態碰撞共振的研究至關重要。原子和分子碰撞的動力學研究對於理解,可能對複雜系統,如地球和行星大氣、星際雲、氣相雷射、半導體加工、等離子體和燃燒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評述趨近絕對零度量子共振
    中國科學家《科學》發文:
  • 中國科學家評述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與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基於此,楊學明及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一直想要做這種極低溫時碰撞體系量子現象的研究。 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量子效應在低溫下會更加明顯,對原子與分子碰撞動力學的影響更加顯著。但由於碰撞過程時間很短,實驗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共振的挑戰非常大。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博士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理解量子效應在原子與分子碰撞中的作用是理解能量傳遞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根本。而量子效應在低溫下能夠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溫條件下對碰撞結果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量子散射共振給實驗提供了一種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效應的方法,但由於其「壽命」很短,實驗觀測的挑戰很大。 文章詳細介紹了同期發表的荷蘭科學家關於極低溫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工作(Science, 6494, 626-630, 2020)。
  • 大連化物所等發表關於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的評述文章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學明和南方科技大學博士楊天罡應邀在《科學》(Science)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眾所周知,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
  • 漫畫|物理學家在絕對零度附近,觀察原子「戀愛」和分子「分手」
    為什麼科學家們對超冷量子化學這個新課題感興趣呢? 舉個慄子,宇宙環境中自然存在的最低溫度僅比絕對零度高大約3攝氏度,那比這個溫度更低時化學反應怎樣進行呢?這個問題科學家也不清楚。因為要想把分子氣體冷卻到這麼低的溫度,其實非常困難。
  • 在接近絕對零度下,揭示分子的碰撞:量子力學規定分子是波動的!
    碰撞實驗為詳細了解單個粒子水平上的分子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法,分子和材料研究所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在《科學》期刊上這項新研究,全面描述了溫度接近絕對零度(-273.15℃)的分子碰撞,揭示了支配分子碰撞內部運作的量子力學基本定律。
  • 絕對零度與量子力學
    絕對零度就是當所有的粒子都不動了,激烈程度為0,那為什麼絕對零度達不到呢?因為調皮啊,它根本就停不下來,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在量子力學中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說過,不能同時確定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要粒子停下來,他的速度就是0,位置也不會在變了,這樣速度和位置就能確定了,但那就違背了測不準原理,所以根據量子力學,絕對0度是達不到的,因為粒子根本停不下來。
  • 德國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的報導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科學家稱這一成果為「實驗的絕技」,為將來造出負溫度物質、新型量子設備打開了大門,有助於揭開宇宙中的許多奧密。18世紀中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定義了絕對溫度,在此規定下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於絕對零度。氣體的絕對溫度與它所包含粒子的平均能量有關,溫度越高,平均能量越高,而絕對零度是氣體的所有粒子能量都為零的狀態,這是一種理想的理論狀態。
  • 科學家首造低於絕對零度量子氣體 或揭宇宙奧秘
    據《自然》雜誌網站報導,儘管聽起來可能有些讓人感覺難以置信,但物理學家們近期真的製造出了一種原子氣體,其溫度低於絕對零度。他們所開創的這項技術將有望創造出具有「負溫度」的物質材料並發展出相應的新型量子態,甚至還將有可能解答有關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謎團。
  • 絕對零度是最低溫度?絕對零度也可以突破。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絕對零度並不意味著粒子停下運動了不過即使是物質的溫度達到絕對零度,也並不意味著分子停下運動了。微觀世界是由量子力學主導的,如果絕對零度時,分子完全不運動,那麼我們就能夠精準的測量出分子的動量和位置。這明顯違反不確定性原理。
  • 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 能達到絕對零度嗎?如果說比絕對零度還低,會是什麼情況?
    我們其實心裡都知道絕對零度只是人類的定義,根據熱力學,它被定義為最低的溫標極限,在那個狀態,熵達到了最小值,也就是體系的混亂程度達到了最小值,這個狀態是可以通過降溫的辦法不斷逼近,但無法達到絕對零度,因為它是個定義,我們定義它無法達到絕對零度,你說氣不氣?
  •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這是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推導出來的,也可以說是理想氣體分子停止運動時的溫度,這個時候理想氣體的體積將減少到0,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已不再遵從經典物理的物理學統計規律。
  • 接近絕對零度時,熱力學漲落幾乎消失了,而量子漲落被觀察到!
    同樣,磁性材料在臨界溫度下變得非磁性,然而也有不依賴於溫度的相變,它們發生在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附近,並與量子漲落有關。一項研究涉及極端條件下的實驗,特別是超低溫和強磁場,並伴隨著對實驗結果的理論解釋,探索了這種類型的情況,並研究了在極不尋常的轉變中表現出量子臨界點。
  • 《自然》:單分子雷射製冷首次達到接近絕對零度
  • 接近絕對零度時,熱力學漲落幾乎消失了,量子漲落被觀察到
    同樣,磁性材料在臨界溫度下變得非磁性,然而也有不依賴於溫度的相變,它們發生在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附近,並與量子漲落有關。一項研究涉及極端條件下的實驗,特別是超低溫和強磁場,並伴隨著對實驗結果的理論解釋,探索了這種類型的情況,並研究了在極不尋常的轉變中表現出量子臨界點。
  • 科學冷知識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許多人一定聽說過這個詞,但它到底意味著什麼,絕對零度是指物體的溫度,來自內部粒子的微觀運動,如果一個物體內的所有微觀粒子都停止了運動,那麼這個物體就達到了理論上的最低溫度即絕對零度。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但只是理論上的下限值,熱力學溫標單位是K,其溫度約等於零下273.15℃也就是零開攝氏度,然而絕對零度是不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自然溫度只能無限的逼近,如果達到那麼一切事物都將達到運動的最低值形式。
  • 突破絕對零度 下限遠不止-273.15攝氏度
    目前科學家通過努力,突破了絕對零度。什麼是絕對零度呢?就是說0K約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在絕對零度的下,微觀粒子都停止了運動。
  • 絕對零度:百年追求永無止境
    在我們認識能力的不斷增長的某個節骨眼上,可能是在上學那會兒,我們還會碰到一個遠離日常經驗的溫度: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是涼爽的極致,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雖然如此,自從19世紀中葉這個概念首次出現以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向它再邁進一步。這個看上去似乎頗為堂吉訶德式(崇高,但徒勞)的目標,實際上卻意義非凡。
  • 追尋絕對零度的奇幻旅程
    本報記者 劉霞 綜合外電  人類已經耗費了100多年的時間,試圖達到絕對零度,儘管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但這段神奇的旅途已經為人類提供了很多絕美的「風景」,促使科學家們做出了很多重要的研究發現,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內使用的超導體;以及有望成為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比特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