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2020-12-08 觀察者網

《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的報導

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科學家稱這一成果為「實驗的絕技」,為將來造出負溫度物質、新型量子設備打開了大門,有助於揭開宇宙中的許多奧密。

18世紀中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定義了絕對溫度,在此規定下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於絕對零度。氣體的絕對溫度與它所包含粒子的平均能量有關,溫度越高,平均能量越高,而絕對零度是氣體的所有粒子能量都為零的狀態,這是一種理想的理論狀態。到了上世紀50年代,物理學家在研究中遇到了更多反常的物質系統,發現這一理論並不完全正確。

慕尼黑路德維格·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物理學家烏爾裡奇·施奈德解釋說,從技術上講,人們能從一條溫度曲線上讀出一系列溫度數,但這些數字表示的只是它所含的粒子處於某個能量狀態的概率。通常,大部分粒子的能態處於平均或接近平均水平,只有少數粒子在更高能態上下。理論上,如果這種位置倒轉,使多數粒子處於高能態而少數粒子在低能態,溫度曲線也會反過來,溫度將從正到負,低於絕對零度。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爾夫岡·克特勒也曾證明,在磁場系統中存在負絕對溫度。

施奈德和同事用鉀原子超冷量子氣體實現了這種負絕對零度。他們用雷射和磁場將單個原子保持晶格排列。在正溫度下,原子之間的斥力使晶格結構保持穩定。然後他們迅速改變磁場,使原子變成相互吸引而不是排斥。施奈德說:「這種突然的轉換,使原子還來不及反應,就從它們最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最低能態突然跳到可能達到的最高能態。就像你正在過山谷,突然發現已在山峰。」

在正溫度下,這種逆轉是不穩定的,原子會向內坍塌。他們也同時調整勢阱雷射場,增強能量將原子穩定在原位。這樣一來,氣體就實現了從高於絕對零度到低於絕對零度的轉變,約在負十億分之幾開氏度。

克特勒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物理教授,他稱此最新成果為一項「實驗的絕技」。在實驗室裡,反常高能態在正溫度下是很難產生的,而在負絕對溫度下卻會變得穩定——「就像你能把一個金字塔倒過來穩穩的放著,而不必擔心它會倒。」克特勒指出,該技術使人們能詳細研究這些反常高能態,「也可能成為創造新物質形式的一條途徑。」

德國科隆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阿希姆·羅施說,如果真能造出這些物質系統,它們會表現出奇特的行為。根據和他的同事計算,正常情況下原子云受重力影響會被向下拉,如果一部分雲處於負絕對溫度,某些原子就會向上運動,明顯違背重力作用。

負絕對溫度氣體還能模擬「暗能量」。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抵抗萬有引力內向拉力的力量。施奈德指出,在他們生成的氣體中,相互吸引的原子也有向內坍塌趨勢,但負絕對溫度卻能遏制它們向內運動而保持穩定。這種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奇特現象如今也能在實驗室看到,值得宇宙學家進一步研究。

科學家發現絕對溫度理論並不準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 「絕對溫度」被顛覆!科學家制出低於絕對零度的氣體
    據《自然》雜誌網站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 科學家首造低於絕對零度量子氣體 或揭宇宙奧秘
    據《自然》雜誌網站報導,儘管聽起來可能有些讓人感覺難以置信,但物理學家們近期真的製造出了一種原子氣體,其溫度低於絕對零度。他們所開創的這項技術將有望創造出具有「負溫度」的物質材料並發展出相應的新型量子態,甚至還將有可能解答有關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謎團。
  • 碉堡,原子氣體首次實現低於絕對零度狀態
    據《自然》雜誌網站報導,儘管聽起來可能有些讓人感覺難以置信,但物理學家們近期真的製造出了一種原子氣體,其溫度低於絕對零度。他們所開創的這項技術將有望創造出具有「負溫度」的物質材料並發展出相應的新型量子態,甚至還將有可能解答有關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謎團。
  • 絕對零度是最低溫度?絕對零度也可以突破。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超冷卻的量子態氣體絕對零度無法到達,但是可以突破,超冷卻的量子態氣體就實現了這一突破。科學家們使用一種主要成分為鉀原子的氣體,通過雷射和磁場進行控制,首先做到其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然後調整磁場,使得原子由之前的互相排斥變為互相吸引,最低能態瞬間變為最高能態。
  •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這是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推導出來的,也可以說是理想氣體分子停止運動時的溫度,這個時候理想氣體的體積將減少到0,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已不再遵從經典物理的物理學統計規律。
  • 絕對零度是最低溫度,可能出現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嗎?
    絕對零度是熱力學上定義的最低溫度,也是宇宙中理論上的溫度下限,宇宙中不存在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絕對零度的定義和由來絕對零度是科學家根據蓋-呂薩克定律,並配合大量的實驗數據得到的。根據蓋-呂薩克定律,一定質量的氣體,當壓強不變時,其體積跟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 科學家揭示氣體分子接近絕對零度時的奇妙變化
    北京時間6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將氣體分子冷卻到了非常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發現了一些十分奇特的現象。
  • 絕對零度與量子力學
    絕對零度就是當所有的粒子都不動了,激烈程度為0,那為什麼絕對零度達不到呢?因為調皮啊,它根本就停不下來,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在量子力學中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說過,不能同時確定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要粒子停下來,他的速度就是0,位置也不會在變了,這樣速度和位置就能確定了,但那就違背了測不準原理,所以根據量子力學,絕對0度是達不到的,因為粒子根本停不下來。
  • 追尋絕對零度的奇幻旅程
    今年是首個與絕對零度有關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100周年,自此,絕對零度就像諾貝爾獎的催化劑一樣—科學家們在追尋絕對零度的過程中,做出的很多美麗的意外發現多次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例如,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曾因發明了雷射冷卻和磁阱技術製冷法而與另兩位科學家分享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接近絕對零度!雷射冷卻三原子分子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技術,首次將三個原子組成的分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
  • 能達到絕對零度嗎?如果說比絕對零度還低,會是什麼情況?
    不說熱力學定律,上世紀初發展而來的量子力學也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溫度有多低,都存在一個最低的能量態,稱為基態,這股子能量被稱為零點能,也就是說,無論怎麼樣,都有基礎的能量存在,你所幻想的那些達到絕對零度出現的奇異情況,並不會發生。
  • 中國科學家:絕對零度附近的量子共振
    最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的楊天罡教授,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碰撞中的量子共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們的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科學》雜誌上。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及其碰撞會表現出奇異的物質狀態。
  • 突破絕對零度 下限遠不止-273.15攝氏度
    目前科學家通過努力,突破了絕對零度。什麼是絕對零度呢?就是說0K約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在絕對零度的下,微觀粒子都停止了運動。
  • 科學網—絕對零度,永無止境的追逐
    絕對零度就是開爾文溫標定義的零點,約等於攝氏溫標-273.15度。
  • 絕對零度達不到,但人類創造的最逼近絕對零度的溫度是多少?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發現了所謂的絕對零度,它位於零下273.15攝氏度。但是,物理定律告訴我們,絕對零度是無法達到的,我們只能無限接近它。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是如何發現絕對零度的?人類能達到的最低溫度是多少度?
  • 接近絕對零度的死寂,卻是探索量子計算的秘境|經典回顧
    當溫度逼近絕對零度時,我們甚至發現,那裡隱隱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科學研究的基礎——創造低溫環境的低溫技術。曾經有人(開爾文勳爵,就是上文中溫度單位K所致敬的科學家)預言,宇宙終有一日會變成一片死寂,沒有光,沒有任何運動,因為那時整個宇宙的溫度將降至絕對零度——一個能將所有的運動凍結的溫度。當然,後來的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漲落是永恆的,即便是絕對零度,仍然會存在量子漲落,粒子仍然會動,光仍然會產生、湮滅。
  • 3分鐘就懂 物理學家進一步逼近絕對零度
    據國外媒體報導,絕對零度被認為是 宇宙 中最低的溫度,而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遠無法實現,但科學家能夠將溫度降低到非常接近絕對零度的程度。目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雷射冷卻鉀鈉氣體分子達到了500納開爾文,相當於一攝氏度的5000億分之一。0開爾文為絕對零度,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所有原子的振動都會停止。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博士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理解量子效應在原子與分子碰撞中的作用是理解能量傳遞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根本。而量子效應在低溫下能夠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溫條件下對碰撞結果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量子散射共振給實驗提供了一種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效應的方法,但由於其「壽命」很短,實驗觀測的挑戰很大。 文章詳細介紹了同期發表的荷蘭科學家關於極低溫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工作(Science, 6494, 626-630, 2020)。
  • 科學網—評述趨近絕對零度量子共振
    中國科學家《科學》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