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評述趨近絕對零度量子共振

2020-11-26 科學網
中國科學家《科學》發文:
評述趨近絕對零度量子共振

 

■本報記者 崔雪芹 劉萬生

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是物理與化學學科的前沿交叉方向,從化學學科出發被稱為分子反應動力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團隊一直在該領域深耕並有重要貢獻,曾在《科學》《自然》等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

5月8日,楊學明和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給化學反應過程「拍照」

「原子分子體系是一個量子體系,當原子分子體系碰撞時,大氣或星際中有各種各樣的氣相碰撞過程,尤其到了極低溫時,它的量子現象就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在低溫下研究碰撞是了解原子分子碰撞體系量子本質的重要方法。」楊學明告訴《中國科學報》。

基於此,極低溫時碰撞體系量子現象的研究一直是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量子效應在低溫下會更加明顯,對原子與分子碰撞動力學的影響更加顯著。但由於碰撞過程時間很短,實驗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共振的挑戰非常大。

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是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前沿方向,它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學反應過程或碰撞傳能過程。

「由於化學反應速度很快,我們希望通過物理方法,把反應過程拍下來,相當於給化學反應過程『拍照』。」楊天罡說。但是化學反應最重要的過渡態是飛秒時間量級,相機很難以這麼快的速度把化學反應過程拍下來。目前,該領域科學家通常利用高精度分子束散射的方法來研究這些體系的反應概率,通過動力學隨反應能量的變化來觀測碰撞散射共振現象。

為什麼要做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實驗研究?因為在高溫下原子與分子碰撞體系中量子效應會被平均掉,但在極低溫時,量子效應更容易保存下來,也能更容易在實驗上被探測到。低溫下研究碰撞過程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原子分子碰撞過程的量子本質以及相關的氣相化學體系,如大氣過程、星際化學等。

緣起與展望

楊學明團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在從事基元化學反應體系中共振現象的研究,並取得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領了這一方向的發展,對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也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這是楊學明和楊天罡受邀評述荷蘭科學家在極低溫下碰撞傳能中量子共振現象成果的緣由。這項工作研究了一氧化氮加氦碰撞過程中的傳能動力學,發現了這一體系中在趨近絕對零度時的量子散射共振現象,並對這一現象開展了理論研究。

楊學明表示,這對深刻理解原子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量子現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實際上共振現象在很多化學反應裡面也存在。楊學明團隊對很多不同基元反應體系中的共振現象開展過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

據楊學明介紹,評述中介紹的氟加氫氣反應的研究是團隊去年發表於《自然化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工作。氟加氫氣反應在星際化學中有重要意義,這一工作給出了一個經典模型無法解釋的低溫下反應仍可發生的機理。「文中提到的氟加氫反應有很高的反應勢壘,在極低溫時應該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因為這一體系在勢壘後存在一個能量很低的量子共振態,由此誘導了量子隧穿效應,使得這一反應在趨近絕對零度下還有化學反應發生。這是化學反應中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對於理解低溫下的化學過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楊學明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8020

《中國科學報》 (2020-05-12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評述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與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目前,該領域科學家通常利用高精度分子束散射的方法來研究這些體系的反應機率以及動力學隨反應能量的變化,從而觀測碰撞散射共振現象。 為什麼要做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實驗研究?因為在高溫下原子與分子碰撞體系中量子效應會被平均掉,但是在很低溫時,量子效應更容易保存下來,也能更容易在實驗上被探測到。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理解量子效應在原子與分子碰撞中的作用是理解能量傳遞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根本。而量子效應在低溫下能夠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溫條件下對碰撞結果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量子散射共振給實驗提供了一種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效應的方法,但由於其「壽命」很短,實驗觀測的挑戰很大。 文章詳細介紹了同期發表的荷蘭科學家關於極低溫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工作(Science, 6494, 626-630, 2020)。
  • 大連化物所等發表關於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的評述文章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學明和南方科技大學博士楊天罡應邀在《科學》(Science)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眾所周知,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
  • 中國科學家:絕對零度附近的量子共振
    最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的楊天罡教授,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碰撞中的量子共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們的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科學》雜誌上。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原子和分子及其碰撞會表現出奇異的物質狀態。
  • 南方科技大學學者應邀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評述文章...
    5月8日,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系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明和化學系助理教授楊天罡應邀在《科學》雜誌(Science)發表評述文章「Quantum resonances near absolute zero」,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 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 絕對零度與量子力學
    絕對零度就是當所有的粒子都不動了,激烈程度為0,那為什麼絕對零度達不到呢?因為調皮啊,它根本就停不下來,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在量子力學中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說過,不能同時確定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要粒子停下來,他的速度就是0,位置也不會在變了,這樣速度和位置就能確定了,但那就違背了測不準原理,所以根據量子力學,絕對0度是達不到的,因為粒子根本停不下來。
  • 在接近絕對零度下,揭示分子的碰撞:量子力學規定分子是波動的!
    碰撞實驗為詳細了解單個粒子水平上的分子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法,分子和材料研究所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在《科學》期刊上這項新研究,全面描述了溫度接近絕對零度(-273.15℃)的分子碰撞,揭示了支配分子碰撞內部運作的量子力學基本定律。
  • 科學網—絕對零度,永無止境的追逐
    絕對零度就是開爾文溫標定義的零點,約等於攝氏溫標-273.15度。
  • 絕對零度、氦液體向上流及宇宙中最低的溫度
    一,絕對零度。1,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但只是理論上的下限值。
  • 漫畫|物理學家在絕對零度附近,觀察原子「戀愛」和分子「分手」
    為什麼科學家們對超冷量子化學這個新課題感興趣呢? 舉個慄子,宇宙環境中自然存在的最低溫度僅比絕對零度高大約3攝氏度,那比這個溫度更低時化學反應怎樣進行呢?這個問題科學家也不清楚。因為要想把分子氣體冷卻到這麼低的溫度,其實非常困難。
  • 無限逼近絕對零度時,分子還會動嗎?
    若是溫度進一步降低,無限趨近於絕對零度時分子做熱運動時的動能會不會就趨近於零了?熱力學第三定律不允許通過有限的過程將一個物體的溫度降低到絕對零度,自然也就無從通過實驗看一下絕對零度時分子是否還在做熱運動。
  • 無限逼近絕對零度時,分子還會動嗎?
    若是溫度進一步降低,無限趨近於絕對零度時分子做熱運動時的動能會不會就趨近於零了?熱力學第三定律不允許通過有限的過程將一個物體的溫度降低到絕對零度,自然也就無從通過實驗看一下絕對零度時分子是否還在做熱運動。絕對零度雖然達不到,科學家們早已能夠通過不同的方法將物體的溫度降低到千分之一開以下。分子熱運動時的動能並沒有因溫度趨近於零而趨近於零。
  • 趣知識;絕對零度、氦液體向上流及宇宙中最低的溫度
    一,絕對零度。1,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但只是理論上的下限值。2,絕對零度的時候熵為零。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部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當粒子的熱運動完全停止的時候,溫度將會下降到最低值,這就是絕對零度。
  • 德國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的報導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科學家稱這一成果為「實驗的絕技」,為將來造出負溫度物質、新型量子設備打開了大門,有助於揭開宇宙中的許多奧密。18世紀中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定義了絕對溫度,在此規定下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於絕對零度。氣體的絕對溫度與它所包含粒子的平均能量有關,溫度越高,平均能量越高,而絕對零度是氣體的所有粒子能量都為零的狀態,這是一種理想的理論狀態。
  • 絕對零度是最低溫度?絕對零度也可以突破。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絕對零度並不意味著粒子停下運動了不過即使是物質的溫度達到絕對零度,也並不意味著分子停下運動了。微觀世界是由量子力學主導的,如果絕對零度時,分子完全不運動,那麼我們就能夠精準的測量出分子的動量和位置。這明顯違反不確定性原理。
  • 接近絕對零度的死寂,卻是探索量子計算的秘境|經典回顧
    熱力學第三定律給出一個「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0K),在這個溫度下,系統的熵達到一個定值——零。好,我們就要這個溫度!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極低溫下的世界呢?事實上,我們的宇宙從一開始就在不斷的冷卻,直到今天只有約2.7K的溫度。隨著時間推移,宇宙會進一步冷卻直至絕對零度,歸於死寂。
  • 接近絕對零度的死寂中,居然隱藏著量子計算這樣的大殺器?
    熱力學第三定律給出一個「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0K),在這個溫度下,系統的熵達到一個定值——零。好,我們就要這個溫度!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極低溫下的世界呢?事實上,我們的宇宙從一開始就在不斷的冷卻,直到今天只有約2.7K的溫度。隨著時間推移,宇宙會進一步冷卻直至絕對零度,歸於死寂。
  • 能達到絕對零度嗎?如果說比絕對零度還低,會是什麼情況?
    我們其實心裡都知道絕對零度只是人類的定義,根據熱力學,它被定義為最低的溫標極限,在那個狀態,熵達到了最小值,也就是體系的混亂程度達到了最小值,這個狀態是可以通過降溫的辦法不斷逼近,但無法達到絕對零度,因為它是個定義,我們定義它無法達到絕對零度,你說氣不氣?
  •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
    絕對零度真的無法超越嗎?關於絕對零度幾個有趣的事實!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這是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推導出來的,也可以說是理想氣體分子停止運動時的溫度,這個時候理想氣體的體積將減少到0,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已不再遵從經典物理的物理學統計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