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活中一些奇怪的現象找找心理學依據

2021-01-08 開始奮鬥的晚期青年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答應了一個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在這之後,他對你的要求越來越過分,而你也都答應了他,直到超出你的能力。這就叫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我們常說「隨大流」,就是當一個人處在群體當中時,會受群體的影響,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這就是從眾效應。

當一個人被標明是好的或者壞的,他就會被buff或者debuff所包圍,好的就全都是好的,壞的就全部都是缺點,比如情人眼裡出西施,愛屋及烏。這種現象叫暈輪效應: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孩子,當老師、家長、同學都認為他是好孩子的時候他就會越來越努力,成為大家期望的樣子,而如果大家都說這是個壞孩子的時候,他就會越來越差勁,所有事情都會有意無意的造成一個不好的結果。這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暗示在本質上,視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一個混亂的地方會越來越混亂,一個受欺負的孩子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欺負他,破窗效應: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大家在討論或者評價別的人或者事的時候總是會下意識的以自己的善惡觀念來評價,這就是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披薩掉地上總是有餡的一面朝下,平時一個電話都沒有,一洗澡就有人給你打電話,等車的時候,剛點上煙,車就來了,每次下雨不拿傘,拿傘的時候不下雨,等等等等,這些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主要內容: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星座性格分析、血型性格對應、生辰八字命格等等這些,為什麼聽起來那麼像自己。巴納姆效應認為人們總是特別容易相信一種對於自己的籠統描述。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但人們還是確信這就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面貌。

相信大家都玩過星座,請看以下描述:

白羊座——充滿活力,有用不完的精力,總是鬥志高昂。

雙魚座——敏感脆弱,愛哭鬼,鴕鳥心態,心腸軟,善良。

上述星座描述對比鮮明,但仔細一想,誰又沒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呢?快樂和悲傷,脆弱和堅強難道不正是以彼此的存在為前提嗎?畢竟沒有快樂也就不會感到悲傷。

事實上,因為星座分析採用的是一種籠統的兩極化描述,而人的情緒永遠處在由這兩個極端所形成的坐標維度上。

也正是因為這種描述覆蓋了線段上的每一個點,而每個個體對情緒的心理量又有所不同,無法進行比較,所以不論你是什麼星座,你會認為它說的就是你。

在無人的街道上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你也許會毫不猶豫的就出手了,但是在人多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別人會出手而放棄。這就是旁觀者效應:也叫「責任分散效應」,即他人的在場使得個體採取某種行動的可能性降低。也可以理解成「原本屬於一個人的責任被主觀分散到其它在場者身上了」。

中國是過馬路、法不責眾是什麼心理?是責任擴散效應:指當發生了某種緊急事件時,如果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在場者所分擔的責任就會減小。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有很多事情人多了反而效率下降甚至無法進行,這是林格爾曼效應:當人們參加社會集體活動時,他們的個體貢獻會因人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林格爾曼將其稱之為「社會惰性」。

人們認為南方人都細膩,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細膩,甚至地域黑是什麼心理,這叫社會刻板效應:把一群人的特徵加以總結,然後把這個特徵強加到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人身上,忽略個別差異。

你的行為有沒有因為有人在關注而變得不一樣,這是霍桑效應:又稱霍索恩效應,是當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比如當自己走在醫院走廊,兩旁坐滿人,他們對你行注目禮,會發現自己走著走著就不會走路了。當男生發現有美女在觀察自己時,會走得抬頭挺胸的。

相關焦點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
    通過學習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心理學並不是一種深奧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人世間的所有問題,比如商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領導力問題,等等等等,其實都是心理學問題,也就是說,認識了人的一切心理學問題,也就能夠理解人,了解人,最終解決與人有關的問題。我們來看幾個心理學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在生活中,一直影響著人們的6個心理學現象
    其實,在現實世界當中,人們最不了解的那個人就是自己,有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搞明白,為什麼我們會做出某些決定,我們為什麼會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夢。種種的一切都讓人捉摸不透,但通過一些心理學現象卻是可以來解釋它們的。而今天,傑瑞就帶來了:在生活中,一直影響著人們的6個心理學現象。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可以解釋人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的事情的7個心理學現象
    如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常規化的生活,幾乎每天都要重複著一些行為和對話。但事實上,有那麼一些我們所熟悉,所經歷和常見的事情是可以用一些心理現象解釋的,而且有那麼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的良好。而今天,么哥將要為你介紹,可以解釋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做的事情的7個心理學現象。
  • 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你是否有想像過,甚至研究過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的原因來自於哪裡?或者你會好奇有些行為為什麼會出現在人們的身上?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有諸多行為都可以用心理學知識在解釋。而今天,安迪就將帶來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 一些美麗或奇怪的遺傳現象
    現在,讓小編帶你看看一些美麗或者奇怪的遺傳現象吧。其中一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另一些則留在我們的餘生中。這個愛心胎記在中世紀的歐洲會被認為是聖痕。在大多數情況下,帶著雙色瞳出生的人沒有其他症狀。如今,多色眼睛被視為一種時尚的美容特徵,許多名人都戴著美瞳。不過同時擁有紅髮和雙色瞳的概率還是很小的!
  • 日常生活現象蘊含了心理學操縱術,不明白原理,受傷的總會是你
    在生活當中會認為理所當然性的常識性的事件,但當你通過心理學去解讀的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天地。比如為什麼人會隨大流,人在獨處時與群體中的行為有什麼不一樣的表現?為什麼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什麼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為什麼有些你看到的東西在某一個時間段,在不經意間浮現在你的腦海裡。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
  • 自然界中那些奇怪的現象
    大自然是個奇妙又令人嚮往的世界,這裡有人類社會,也有動物群體,每時每刻都會發生有趣的現象。在大自然中,並不是所有現象都是符合常規認知的,就像下面這些奇怪的現象,足以顛覆你對生物界的原本認知。貓抓老鼠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人們的印象中,貓的體型比老鼠大,並且具有捕食的能力和食用老鼠以補充身體營養的需求,所以貓抓老鼠是公認的事實。
  •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 奇怪的《墨菲定律》,10句經典語錄,讓你看到生活中有趣的現象
    我們口中所謂的墨菲定律,其實它的發現是非常偶然的,它是在愛德華&墨菲與一些同事進行實驗的時候,得出來的結論,因為在實驗的過程中,僅僅只有一個小小的環節出錯了,而這個試驗卻,完全失敗了,所以愛德華墨菲就得出了,只要一件事情出錯的概率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
  • 《墨菲定律》:10個奇怪的生活現象,讓你學會看透他人內心
    大家耳熟能詳的墨菲定律,它的來源其實是在偶然間被一個工程師所發現的,他也就是愛德華墨菲,當時他是在做實驗,有一個環節出錯了,他就隨口對自己的同事說了句,只要這一個實驗,有出錯的可能,並且機率大於零的話,那麼它一定會出錯,沒想到,偶然間的一句話,卻成為了最經典的心理學 。
  • 進化心理學視角下人的一些心理與行為
    這本書把嚴肅的學術內容講得特別有趣,就像有些東西我們都喜歡,但是我們又說不清楚為什麼喜歡,而進化心理學更多的就是解釋我們這種潛意識中的「常識」。 書中有很多例子,都在證明人類的很多行為習慣、心理特徵都是進化出來的!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很多現象讓人為之一振、耳目一新!
  • 那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下課中,教室內充滿了說話聲笑聲,突然整個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新買的手機很是珍惜,但當你不小心打碎了它,你開始不想=像以前那樣珍惜了……好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追溯其現象發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那些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吧!
  • 潛意識的秘密:在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遵循的5個奇怪的規則
    除了已知的規則,如坐在車上時系安全帶,我們的潛意識也在讓我們遵守一些規則,以便我們被別人接受。然而,當你仔細想想,有些潛規則實際上是相當荒謬的,但我們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遵守著這一切。在今天的文章裡邊,我們就要和你談談,在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遵循的5個奇怪的規則。
  • 自然界中發現的8種奇怪的電現象
    奇怪的是,閃電在2010年中斷了兩個月。上次發生這種情況要追溯到1906年,持續了幾個星期。當地人再次返回時鬆了一口氣。3電磁黎明合唱團哨聲,也被稱為「電磁黎明合唱團」,因為他們產生的聲音類似於清晨的鳥鳴,是一些超自然的聲音,讓人想起早期的太空搖滾樂隊,如鷹風。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一個很有意義的心理學現象。
  • 心理學之流派之爭:心理學中的百家爭鳴
    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就此興盛,而心理學的發展也正是如此。在心理學的形成及接下來的發展歷史中,因為建構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分歧,「百家爭鳴」的現象同樣出現。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學中派別林立的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心理學發展中的這些重要派別。構造主義主要誕生及興盛於1879(心理學正式誕生)—20世紀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