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獲11項科學技術獎

2021-01-09 派訊鳥

澳門特區政府今2020年10月7日頒發「2020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獎」,澳門大學囊括近七成、共11項科學技術獎。另外,澳大研究生表現也非常出色,13名博士生及3名碩士生獲頒研究生科技研發獎。

經過激烈競爭,澳大在16個科學技術項中獲得11個,分別是自然科學二等獎3個、三等獎3個,技術發明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

是次唯一獨立獲獎的澳門本土女性學者、澳大科技學院副教授莫升萍代表致辭時表示,對一眾在澳門紮根的科研工作者來說,獲得澳門科技獎是一項崇高的榮譽,是對研究團隊工作的最大肯定與褒獎。他們將積極落實特區政府與國家的期望,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灣區的合作,努力將各樣發明產業化,真正造福巿民,同時不忘初心,繼續追求卓越並以培育新一代為己任,為科學的傳承與澳門的發展出一分力。

澳大在科研方面採取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構建高峰和加強合作的策略,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支持既具澳門特色,又順應國際發展潮流的研究方向。學校全力支持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和智慧城市物聯網)、三個重點研究方向(精準醫學、先進材料和區域海洋)、三個交叉研究領域(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認知與腦科學和數據科學),以及三個人文研究平臺(澳門研究中心、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發展。鼓勵跨學科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是次獲獎是對澳大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可和鼓勵,大學將繼續推動科技創新、產學研發展及技術成果轉化。

澳大獲獎項目及名單如下:

二等獎

阮家榮

結構動力學的貝葉斯方法: 從線下到實時

陳俊龍、劉竹琳、馮霜

新型判別式和生成式學習方法研究: 寬度學習網絡及生成模糊網絡

祝雷、譚錦榮、蔡偉華、楊力、邱雷雷

多模諧振結構的研究及其在寬頻微波電路中的應用

三等獎

莫升萍

核醫學物理研究及其於精準醫學的應用

周怡聰

圖像加密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李紹平、趙靜、王蘭英

澳門蕈菌研究

技術發明

一等獎

麥沛然、殷俊、陳勇、羅文基、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

創建萬物聯網關鍵微電子晶片

二等獎

陳知行、諸嫣、路延、冼世榮、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

應用於新興系統具前沿能效的數據及電源轉換集成電路設計

三等獎

王瑞兵、李銘源、高成

環境友好百草枯新劑型的開發

李銘源、許貝文、陳勁

用於藥物研發和環境監測的基於微流控技術大規模活生物體篩選系統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譚錦榮、鄭家興、鄭振邦、張文海

面向智能公共資產管理的超高頻識別天線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由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提供)

(來源:澳門大學)

相關焦點

  • 臨沂大學以第一單位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3項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0年山東省科學技術獎,臨沂大學以第一單位獲省自然科學獎1項、科技進步獎2項。張書聖教授負責完成的「腫瘤標誌物檢測技術、裝備及診療一體化研究」獲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郭紹芬教授負責完成的「金銀花產業化開發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楊波教授負責完成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全程可視化管理系統研發與產業化示範」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2020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獎公布初審結果 16個項目獲獎
    新華社澳門6月22日電(記者胡瑤)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22日公布了2020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獎初審結果,共有16個項目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類獎項。在自然科學獎中,獲一等獎的是來自澳門科技大學的《月球、小行星、巨行星的表面特徵、內部結構研究》;獲二等獎的是澳門大學的《結構動力學的貝業斯方法:從線下到實時》《新型判別式和生成式學習方法研究:寬度學習網絡及生成模糊網絡》和《多模諧振結構的研究及其在寬頻微波電路中的應用》,和澳門科技大學的《基於藥理的新藥發現和產業化研究》。
  • 北京建築大學獲4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建築大學獲悉,在10日舉行的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該校共獲得4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此次大會上,北京建築大學兼職教授、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中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據悉,馬克·梵·洛斯德萊特的研究工作推動了厭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等技術在中國的工程化應用,推進了好氧顆粒汙泥技術在國內的自主研發速度,並為中國普及數學模擬技術在工藝設計及運行優化方面的應用。
  • 2019年度福建科學技術獎揭曉 華僑大學11項科技成果獲獎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獎勵2019年度科技成果192項。華僑大學共有11項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作為第一完成單位7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作為合作單位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 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原標題: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獲獎總數創新高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繼2018年度榮獲兩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醫大此次再獲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謝建良教授、蔣亞東教授、邱昆教授(從左至右)參加大會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3項大獎。2項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再獲2項大獎,其中,物理電子學院宮玉彬教授團隊的"***真空電子器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醫學院楊正林教授團隊的"
  • 35項技術獲「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
    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等出席並致辭。  會上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會士」「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等重要獎項。14位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會士、49位「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和35項技術成果獲表彰。
  •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5-19
  • 中北大學再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大獎
    近日,中國化工學會官方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會士評選結果」和「2020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中北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兩所山西高校榜上有名。其中,中北大學祁貴生教授榮獲「2020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太原理工大學李晉平教授當選「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會士」。此前,中北大學劉有智教授曾榮獲2019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成就獎,同時,劉有智教授還曾當選中國化工學會首批會士。另外,中北大學焦緯洲教授曾榮獲2016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
  • 澳門首位!澳大學者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長湯子康講座教授獲中國工程院頒發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是迄今為止澳門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澳門代表。湯子康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遴選提名,經過相關領域院士、專家等多輪的評審獲奬。頒獎儀式將於北京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舉行。
  • 南大13項成果獲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祝世寧院士獲首屆「基礎...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甜子)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6月10日下午舉行,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南京大學共獲得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人獲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西電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新波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楊銀堂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西北工業大學11項成果榮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西工大新聞網4月20日電(王秦怡)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各專業評審組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63個項目(人選)。其中,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3人、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人。西北工業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
  • 太鋼六項科技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獎
    日前,2020年度冶金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太鋼6個項目成功上榜。其中,太鋼牽頭的1項成果、參與的2項成果共3項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成果獲三等獎。冶金科學技術獎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設立,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准的鋼鐵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組織評審一次。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布,11人獲首批中關村獎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薛其坤、胡偉武等11人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等獎項,系中關村人物獎設立以來首批獲獎者。首批11人獲中關村獎人物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授予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玉溪7項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激發全省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對2019年在全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玉溪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
  • 山東大學30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
    7月2日下午,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隆重表彰在創新型省份建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湧現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及科技成果,共授予245個項目(人選)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山東大學共有30個項目獲獎,佔全省授獎總數的12.2%,整體獲獎數量較去年穩中有升。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佔全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獎總數的66.7%;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
  • 我院喜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11項
    近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在省科學技術廳網站發布「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決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喜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11項,其中「基於婦科重點病種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協同創新體系的建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為我院第11次獲得省級一等獎。
  • 【克拉瑪依時訊】我市19項科技成果獲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8月1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在日前揭曉的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評選中,我市19項科技成果獲獎。此次自治區科學技術獎評選,一共有127項科技成果獲獎,涉及農業、畜牧業、林業生態、化工材料、機械電氣、地質勘查、礦產開發、醫療、食品藥品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