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4月20日電(王秦怡)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各專業評審組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63個項目(人選)。其中,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3人、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人。
西北工業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總獲獎數和一等獎獲獎數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張衛紅教授主持完成的「飛行器結構高性能設計製造的特徵保形理論與方法研究」榮獲陝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何國強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寬速域複雜波系中魯棒點火與釋熱調控技術」、宋保維教授主持完成的「自主水下航行器總體關鍵技術與應用」、楊益新教授主持完成的「傳感器陣列超指向性原理及應用技術」、介萬奇教授主持完成的「太赫茲產生與探測用碲化鋅基電光晶體的製備技術」分別榮獲陝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此外,範瑋教授、孫中奎教授主持完成的項目分別榮獲陝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傅莉教授主持完成的項目榮獲陝西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師俊玲教授、楊乃定教授主持完成的項目分別榮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安斌副研究員主持完成的項目榮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等獎項目簡介
「飛行器結構高性能設計製造的特徵保形理論與方法研究」
飛行器結構在製造過程多物理場作用下和服役苛刻載荷作用下極易翹曲變形與失效,如何同時保證結構承載性能及其內/外形幾何特徵是實現飛行器結構輕量化、高性能研製的關鍵難題。該項目創立了結構高性能設計製造的特徵保形理論與方法,提出了複雜薄壁結構承載性能的高精度計算模型,構建了結構形狀-拓撲統一優化框架,闡明了特徵保形的設計規律和典型工藝參數作用規律,突破了傳統設計製造體系下難以實現複雜薄壁結構承載性能與特徵保形優化匹配的局限性,取得了系統性創新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我國運20、C919、航天發動機、高速飛行器等重點型號研製,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學術影響和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極大地提升了學科發展水平。
「超寬速域複雜波系中魯棒點火與釋熱調控技術」
寬域衝壓發動機是未來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的核心動力技術之一,需在超寬速域(馬赫1.5-7)和超寬空域(5-35km)工作。寬域魯棒點火與高效燃燒釋熱控制是寬域衝壓發動機核心技術。該項目團隊提出了「超高速和低總溫複雜流動條件下魯棒點火和火焰穩定方法、基於分布釋熱熱力調節的寬速域高效燃燒調控方法和幾何輔助調節的寬速域高效集中釋熱調控方法」三大發明,解決了寬域衝壓發動機「點不著、燒不好、拓不寬」的技術難題,研製了寬速域衝壓發動機集成樣機,完成了寬速域風洞實驗驗證和飛行試驗驗證,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自主可控,為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創新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主水下航行器總體關鍵技術與應用」
自主水下航行器是海洋探測、海洋開發、海洋防衛的重要裝備,在軍民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西方發達國家卻嚴格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和產品禁運。為了解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自主水下航行器」科技創新團隊在國家211工程、國家863計劃等支持下,歷經10餘年潛心研究,突破了自主水下航行器航行時間短、低速航行穩定性差、產業化產品缺乏等技術難題,研製了50公斤級、300公斤級、1000公斤級系列化水下航行器,並通過產學研融合,在國內首次實現產業化和商品化,發展成6個系列、11種型號。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先後得到了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臺等媒體的廣泛報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傳感器陣列超指向性原理及應用技術」
如何在有限的陣列尺度下獲得足夠高的空間指向性是水聲探測和測量系統設計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超指向性技術可有效提高傳感器陣列的信噪比增益和空間分辨力,從而大幅度減小陣列的尺度,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然而實現超指向性存在著巨大的挑戰,其關鍵在於如何提高超指向性的穩健性。該項目深入研究了傳感器陣列超指向性理論,建立了新的模型,揭示了誤差影響的機理,發明了穩健優化技術,可顯著提高空間處理增益,並大大減小陣列尺寸,突破了傳統技術的性能和尺寸限制。同時,基於超指向性原理髮明了一系列利用小尺度傳感器陣列探測、測量水下噪聲源的新技術,有效解決了低頻水聲探測和測量中陣列尺度與空域處理性能之間的尖銳矛盾。
「太赫茲產生與探測用碲化鋅基電光晶體的製備技術」
太赫茲波是介於紅外光和微波之間的電磁輻射波,具有較強的辨識性、安全性和穿透性,已經在為醫療成像、安全檢查、工業無損檢測等領域實現應用。碲化鋅(ZnTe)晶體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產生和探測THz波的電光晶體材料。該項目針對THz波產生和探測的需求背景,開發出直徑60mm的ZnTe基電光晶體的單晶生長、摻雜改性、退火處理以及THz波響應優化等系列技術。為大恆光電等20餘家儀器設備開發單位,提供ZnTe晶體和器件,實現了我國太赫茲時域光譜儀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為相關企業創造出數千萬元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
(審稿:牛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