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知識點】期末複習:力與物體的平衡
考題一 物體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問題
1.物理中的各種性質的力
種類 | 大小 | 方向 | 說明 |
重力 | G=mg(不同高度、緯度、星球,g值不同) | 豎直向下 | 微觀粒子的重力一般可忽略,帶電小球、微粒的重力一般不能忽略 |
彈簧的彈力 | F=kx(x為形變量) | 沿彈簧軸線 | 大小、方向都能夠發生變化 |
靜摩擦力 | 0<Ff靜≤Fmax | 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 沒有公式,只能由牛頓運動定律求解 |
滑動摩擦力 | Ff滑=μFN | 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 一般情況下FN≠mg |
萬有引力 | F=G | 沿質點間的連線 | 適用於質點之間、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之間引力的求解 |
庫侖力 | F=k | 沿點電荷間的連線 | 適用於真空中點電荷間庫侖力的求解 |
電場力 | F電=qE | 正(負)電荷與電場強度方向相同(相反) | 帶電體處於電場中一定受電場力 |
安培力 | F=BIL 當B∥I時,F=0 | 左手定則,安培力(洛倫茲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B與I(或B與v)決定的平面 | 電流或電荷處於磁場中不一定受磁場力 |
洛倫茲力 | F洛=qvB 當B∥v時,F洛=0 |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1)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 | 隔離法 | |
概念 | 將加速度相同的幾個物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的方法 | 將研究對象與周圍物體分隔開的方法 |
選用 原則 | 研究系統外的物體對系統整體的作用力或系統整體的加速度 | 研究系統內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
(2)假設法
在受力分析時,若不能確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對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設,然後再就該力存在與否對物體運動狀態影響的不同來判斷該力是否存在.
(3)轉換研究對象法
當直接分析一個物體的受力不方便時,可轉換研究對象,先分析另一個物體的受力,再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分析該物體的受力.
考題二: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動態平衡
1.圖解法:一個力恆定、另一個力的方向恆定時可用此法.
例:擋板P由豎直位置向水平位置緩慢旋轉時小球受力的變化.(如圖5)
特點:一個力為恆力,另一個力的方向不變.
2.相似三角形法:一個力恆定、另外兩個力的方向同時變化,當所作矢量三角形與空間的某個幾何三角形總相似時用此法.(如圖6)
特點:一個力為恆力,另兩個力的方向都在變.
3.解析法:如果物體受到多個力的作用,可進行正交分解,利用解析法,建立平衡方程,根據自變量的變化確定因變量的變化.
4.結論法:若合力不變,兩等大分力夾角變大,則分力變大.
考題三: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1.物體平衡的臨界問題:
當某一物理量變化時,會引起其他幾個物理量跟著變化,從而使物體所處的平衡狀態恰好出現變化或恰好不出現變化.
2.極限分析法:
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極大」或「極小」、「極右」或「極左」等).
3.解決中學物理極值問題和臨界問題的方法
(1)物理分析方法:就是通過對物理過程的分析,抓住臨界(或極值)條件進行求解.
(2)數學方法:例如求二次函數極值、討論公式極值、三角函數極值.
標籤:知識點匯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