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2020-11-24 新東方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2015-11-12 15:3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

  2016年高三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高三的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投入了緊張的高考一輪複習中,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從高三開學季開始為大家系列準備了2016年高考複習,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2016年高考二輪複習,2016年高考三輪複習都將持續系統的為大家推出。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以下是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一、動能
  如果一個物體能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 Ek=?mv2,其大小與參照系的選取有關.動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是相對量。
  二、動能定理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能量.所有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動能的增量. W1+W2+W3+……=?mvt2-?mv02
  1.反映了物體動能的變化與引起變化的原因——力對物體所做功之間的因果關係.可以理解為外力對物體做功等於物體動能增加,物體克服外力做功等於物體動能的減小.所以正功是加號,負功是減號。
  2.「增量」是末動能減初動能.ΔEK>0表示動能增加,ΔEK<0表示動能減小。
  3、動能定理適用單個物體,對於物體系統尤其是具有相對運動的物體系統不能盲目的應用動能定理.由於此時內力的功也可引起物體動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內能)的轉化.在動能定理中.總功指各外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和.這裡我們所說的外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時,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時,分別求力做功,然後求代數和。
  5.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使我們有了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的分量表達式.但動能定理是標量式.功和動能都是標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則分解.故動能定理無分量式.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可在某一方向應用動能定理。
  6.動能定理的表達式是在物體受恆力作用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得出的.但它也適用於變為及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情況.即動能定理對恆力、變力做功都適用;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也均適用。
  7.對動能定理中的位移與速度必須相對同一參照物。

  (實習編輯:李夢)

  重點關注: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衝量與動量公式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衝量與動量公式 2015-11-12 09:1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勻速圓周運動知識點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勻速圓周運動知識點 2015-11-12 14:4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決勝高考物理最後一題10: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上)
    在歷年的高考中,牛頓第二定律和動能定理以及定量守恆定理都是必考內容,從選擇題到解答題等各種題型,從基本內容的識記到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等各個層次全部都有涉及,考生務必對常見模型和解題方法熟練掌握,準確解答。
  • 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僅供參考!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電容器知識點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電容器知識點 2015-11-12 10:25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抓住這6點,拿下高考物理複習要領!
    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經進行了一二輪物理複習,建議各位考生在高考前夕以複習之前做過的的電磁場複習專題為主,著重分析考點、解題思路以及錯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鞏固薄弱環節,並以解新題為輔,檢驗自己的複習效果。  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  複習建議: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不僅經常出現在高考物理的第一道計算題,還經常作為關聯考點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題,說其橫貫和串聯了整個高中的宏觀物理一點也不為過。
  • 2016年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要點匯總
    2016年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要點匯總 2015-09-01 11:0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教師招聘考試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說課稿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機械能守恆定律,第七節動能和動能定理的內容,此內容為本節的第1課時。下面中公講師張豔梅將從教材內容、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思路。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曲線運動知識點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曲線運動知識點 2015-11-12 15:43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專題五 機械能、動能、動量及守恆定律
    、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恆等內容,是動力學內容的繼續和深化,是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 動能定理是一條適用範圍很廣的物理規律,解題的優越性很多,相對於動量定理而言,它是學生感到比較容易接受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省去了矢量式的很多麻煩。應鼓勵學生在選擇公式的時候首先考慮動能定理,然後才是其他公式,特別是涉及變力做功的問題。
  •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胡克定律知識點
    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胡克定律知識點 2015-11-12 13:23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考物理中的動能,動能定理知道是什麼嗎?彈性勢能、重力勢區分
    表達式:2) 動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3) 動能和動量的區別和聯繫:①動能是標量,動量是矢量;②動量改變,動能不一定改變,動能改變,動量一定改變;③兩者的物理意義不同:動能和功相聯繫,動量的變化用功來量度;動量和衝量相聯繫,動量的變化用衝量來量度.
  •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2015-11-13 10:0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一物理期末必考點: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
    原創/王尚/北京西城物理教師最近有好幾個同學問我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的使用。這也是高一下學期期末物理考試的一個必考點。遇到物理題,特別是比較綜合的解答題,很多同學分不清楚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
  • 盤點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磁場知識點
    盤點2016高考物理一輪複習磁場知識點 2015-11-11 17:04 來源:精品教育網 作者:
  • 決勝高考物理最後一題3:力學之動量和動能定理綜合應用
    首先,公布上一篇文章《決勝高考物理最後一題2:力學之萬有引力定律》練習題的答案:解題思路2.如何理解「重力加速度反常」的含義?答:就是說此處重力加速度的「改變」在PO方向上的投影。題目解答高考最後一道原題如下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兩半圓形光滑軌道固定於豎直平面內,一滑板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緊靠B點,上表面所在平面與兩半圓分別相切於B、C。一物塊被輕放在水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E點,運動到A時剛好與傳送帶速度相同,然後經A沿半圓軌道滑下,再經B滑上滑板。滑板運動到C時被牢固粘連。
  • 高考一輪物理複習電生磁知識點總結
    高考一輪物理複習電生磁知識點總結 2015-11-11 16:51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經典力學:動能與動能定理
    二、動能定理海上運動的航母具有動能1.動能定理的內容: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動能的改變量2.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提出了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量之間的定量關係。3.動能定理的表達式:W=Ek2-Ek1=1/2mv2-1/2mv1。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萬有引力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萬有引力公式總結 2015-11-12 11:19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考物理複習的3個方法和5個重點
    近年來的高考中,很多試題還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現象,甚至是以教材的很多情景為背景命制的試題。舉幾個例子:比如說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義、自感與互感、渦流等等概念及情景。回歸教材過程中,要複習正文中的一些典型且較複雜的模型,比如回聲測速的方法、電子感應加速器等等,還要將一些典型的課後題重新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