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動能,用符號Ek來表示。
2.公式:動能的大小Ek=1/2mv。
3動能的特點
①.動能是一個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其單位為焦耳(J)。
②.動能是狀態量,對應物體運動的一個時刻。
③.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物體的速度具有不同的瞬時值,也就有不同的動能。在研究物體的動能時,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二、動能定理

1.動能定理的內容: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動能的改變量。
2.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提出了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量之間的定量關係。
3.動能定理的表達式:W=Ek2-Ek1=1/2mv2-1/2mv1。
4.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步驟
①.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
③.寫出受力過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或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④.寫出物體的初、末動能(或動能的變化量);
⑤.根據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⑥.解方程驗算並討論。
5.應用動能定理應注意的問題

①.研究對象一般是單個物體。
②.W>0表示合外力為動力,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是增加的;W<0表示合外力為阻力,對物體做負功,物體的動能是減少的。
③.動能定理雖然是在恆力作用、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推導出來的,但對外力是變力,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動能定理同樣適用,此時式中的W為變力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