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在高一物理必修二中,我們學習了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恆,可是學習完二者之後,好多同學處於迷茫的狀態,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下面我們對二者做一下詳細介紹。
一、動能定理

1.內容: 物體所受合力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2.表達式:.
3.意義:動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與物體動能變化之間的關係.即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對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變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來量度.
4.使用情況:①適用於受恆力作用的直線運動,也適用於變力作用的曲線運動;②不涉及加速度和時間的問題中,首選動能定律; ③求解多個過程的問題; ④變力做功.
總的概括就是動能定理的使用是不需要條件的,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使用,並且一般研究對象為單個物體。
5.解題步驟:①明確研究對象,找出研究對象初、末狀態(對應的速度)及其對應的過程;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③弄清外力做功的大小和正負,計算時將正負號代入; ④當研究對象運動由幾個物理過程所組成,則可以採用整體法進行研究.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
1.內容: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2.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3.表達式:
①,系統中初、末狀態機械能總和相等,且初、末狀態必須用同一零勢能計算勢能.
②,系統重力勢能減少(增加)多少,動能就增加(減少)多少.
③,系統中A部分增加(減少)多少,B部分就減少(增加)多少.
機械能守恆的條件:之後重力或者彈力做功。研究對象都是一個系統。
4.解題步驟:
①確定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物理過程;
②進行受力分析;
③分析各力做功的情況,明確守恆條件;
④選擇零勢能面,確定初、末狀態的機械能(必須用同一零勢能計算勢能);
⑤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列方程.
5.判斷機械能守恆的方法:
①從做功角度判斷:分析物體或物體系的受力情況,明確各力做功的情況,若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對物體或物體系做功,則物體或物體系機械能守恆;
②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判斷:若物體系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而無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則物體系的機械能守恆.
三、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恆的對比:(1)動能定理是無條件使用的,而機械能守恆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使用,當系統內只有重力或者彈力做功時機械能才守恆,有些題能用機械能守恆解決的題,也能用動能定理解決,但是能用動能定理解決的題不一定能用機械能守恆。(2)一般我們研究單個物體用動能定理,研究系統時用機械能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