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恐龍的真實模樣?

2021-01-12 原創小排骨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古希臘語的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

一提到恐龍,我們總會浮現出兇猛野獸的畫面,張著血盆大口,遠古時代仿佛就是無休止的掠食。而我們如今對恐龍外貌的復原,都是基於恐龍化石來加以想像的,恐龍,真的是這幅模樣嗎?

這是三角龍的化石:

這是霸王龍的化石:

再來看看這塊化石:

尖銳的牙齒和強有力的下顎正是咬合力強大的象徵,仿佛與霸王龍相當,也是遠古的霸主。如果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這是河馬的頭骨。

我們以「骨頭」來還原動物的外貌,是否會出現「想當然」的情況發生?看化石好似長得「兇猛」,就認為遠古時期的生物都是兇狠的樣子,還有的人認為牙齒多,鋒利就是兇猛的特徵。可以看看我們常吃的帶魚,它的樣子是這樣:

這是烹飪完的樣子:

兇不兇猛,你來說。

遠古時期是否會有像河馬這樣呆萌的動物呢?

本文由原創小排骨原創,點擊關注作者,帶你一起長知識,深度剖析社會熱點問題。

相關焦點

  • 我們看到的恐龍模樣,是真實的樣子?其實很多都是推測出來的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恐龍時代無疑是非常讓人感興趣的,因為恐龍已經滅絕了,所以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恐龍模樣,但是我們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因此研究人員通過這些化石復原了恐龍當時的風採,但是這些恐龍是真正恐龍的樣子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渾身鱗片的猙獰恐龍,是它真實的模樣嗎?真相讓人傻眼
    從那以後人們才知道,原來在數億年前,地球的主宰者居然是這樣一群動物,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被人類發現,而一些古生物學家已經不滿足單單研究它化石本身,他們開始還原恐龍的本來模樣,於是廣為人知的恐龍形象誕生了,它們身披鱗甲,體型龐大,其中霸王龍恐怕是給人印象最深的一種恐龍了,它那猙獰的模樣恐怕成為了不少孩子童年的噩夢。
  • 恐龍的真實模樣另有乾坤?別被電影誤導了,科學家:我們都被騙了
    說起恐龍,大家腦海裡都會浮現出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出現的遠古巨獸---一種能夠雙腳行走的龐然巨物(部分恐龍能夠四肢行走和雙翼飛行)。然而,恐龍這種在人類誕生之前統治地球兩億年的霸主,真實的模樣真是電影中呈現的樣子嗎?
  • 我們所看到的恐龍,是真實的恐龍嗎?其實並不是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說到恐龍,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內想像到它是一個龐然大物,並且我們可以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看到它們。而這些影視作品出現的恐龍,則是根據考古學家挖出來的恐龍化石,以及考古學家對這一生物的還原圖像。那麼,考古學家又是根據什麼將這些恐龍化石還原成圖片的呢?其實,考古學也沒有見過恐龍,之所以能夠還原出恐龍的圖片則是根據恐龍化石中的資料,比如恐龍的骨骼,以及牙齒等。而最主要區別是根據其磨損程度來判斷,這一恐龍到底是肉食性恐龍,還是食草性恐龍。
  • 我們是怎麼知道恐龍長什麼模樣的?
    恐龍到底長什麼模樣?古生物學家是如何從現代鳥類和爬行動物身上獲得靈感,設計出栩栩如生的霸王龍?
  • 人類對恐龍認識有誤解:這才是後者真實的樣子-恐龍,動物,歷史,考古...
    在大多數人心中,恐龍是一種身型巨大、生性殘暴、已經滅絕的爬行動物。這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也存在一定誤解。恐龍體型不同、大小各異。它們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陸生動物,但許多恐龍其實比火雞還小。恐龍最早出現於2.47億至2.4億年前,稱霸地球達1.75億年之久,但除祖鳥類恐龍外,其餘恐龍皆在6550萬年前悉數滅絕。
  • 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並不是真實的,復活恐龍為何難以實現?
    沒有人真正見過恐龍長什麼樣子,考古學家也是同樣,通過恐龍的骨骼,它們還遠了恐龍的具體形態,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在人類建立文明社會之前,它們是地球上絕對的霸主
  • 我們可能一直誤會了恐龍的長相,或許這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指三角龍,現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代。 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其中,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而本詞條主要介紹非鳥恐龍。
  • 恐龍復活將真實上演?
    專家驚人推測,如果科學家能從這些組織中取得恐龍的DNA,電影《侏羅紀公園》恐龍復活的情節或許將真實上演。  驚現細胞軟組織  據報導,這一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據負責這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與蒙大拿州立大學瑪麗·舒薇茲博士介紹,這條暴龍的化石是2003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東部的「地獄溪巖層」挖出的。
  • 地球最真實的模樣, 多數人都沒猜到, 「卸妝」後醜成這樣!
    地球的真實模樣是怎樣的?古人爭論了幾千年,都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直到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後,現代人依靠科技的力量發明了探測器、航天飛船等高科技,才真正走向外太空,眺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少探測器的發射傳回許多有用的數據信息,還有高清照片。
  • 科莫多龍和恐龍很相似,是恐龍後代嗎?其實這一物種才是恐龍後裔
    恐龍時代是地球上爬行動物繁盛的時代,恐龍家族成員眾多,但是它們幾乎一下子就在6500萬年前全部都滅絕了,但是如今的鱷魚、科莫 多龍(巨蜥)以及變色龍等爬行動物個頭也不小,而且和某些恐龍樣子很相似,那麼是不是恐龍的後代呢?是不是有些恐龍沒有滅絕,並且進化成了這些爬行動物呢?
  • 復原最逼真的恐龍化石,皮膚清晰可見,滅絕原因令人痛心!
    科學家在探索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一種神秘的恐龍化石,這是人類第1次近距離觀察到恐龍的真實面貌和皮膚,那麼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化石呢? ,更像是一隻活著的恐龍。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就是這隻恐龍被石化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五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未誕生,地球是啥模樣?專家:宛如「天堂」
    五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未誕生,地球是啥模樣?在很多機緣巧合下才產生出新的生命,而有的人好奇。在5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沒誕生,地球是什麼樣子的呢?
  • 西媒:靠化石還原恐龍不靠譜 恐龍模樣或顛覆傳統觀念-雕齒獸 草食...
    文章稱,也許這有些異想天開,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雖然外星科學家和藝術家掌握著先進技術,但卻不具備有關地球動物的生活模式和真實外貌的必要信息。此外,由於受到自身習慣的限制,因此很容易犯下錯誤。  例如,他們只找到一頭河馬的頭蓋骨化石,並在上面發現了這種食草動物用來恐嚇敵人的長牙。於是他們就認為這種動物可能是那個時代最危險的超級掠食者。
  • 科學家將培育真實「侏羅紀公園」微型恐龍-恐龍,生物,基因,侏羅紀...
    目前,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科學家詹姆斯-霍納指出,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可能在未來10年實現!霍納表示,現代雞和所有鳥類都攜帶著大量恐龍DNA,雖然恐龍已滅絕消失,但是恐龍秘密代碼仍存在著,這些「恐龍DNA」數量可能多於恐龍化石記錄中的DNA。近期,霍納在他的蒙大拿州立大學實驗室對鳥類DNA進行了實驗修改。
  • 6個跨越千萬年的恐龍化石,讓你看到曾經生活在地球上霸主的模樣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曾經生活著無數的動植物,據科學家分析,地球至少有40億年的歷史,這是因為我們在月球上獲得的巖石後發現,許多巖石的年齡都高達46億年,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那麼,地球的年齡一定不會小於月球。
  • 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恐龍,在這本書裡可以直接按地圖探秘
    有了清晰的空間概念,再去探秘恐龍就明了多了。原來,伶盜龍和原角龍是一對「好鄰居」,看,它們正在親密接觸呢。在這本書中,讀者將見識到來自7大洲80餘類恐龍和古生物的化石,甚至是真是尺寸的恐龍化石。大拉頁的設計讓一本12開的書也可以展示真實大小的恐龍化石說起長著怪模樣的恐龍,也許小夥伴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劍龍。你說,劍龍背上長著那麼多刺,它不疼嗎。
  • 《恐龍王》預告曝光 真實還原中國白堊紀
    合家歡動畫電影《恐龍王》將於10月13日上映,今日片方曝出「父子版」預告,展示了影片中的父子親情和小恐龍的成長曆險。影片中恐龍的形象逼真,動作自然,生動地還原了7000萬年前的中國大陸。
  • 120年來人類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弓形衝擊波保護著地球
    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直到2020年,科學家才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前緣會形成弓形衝擊波,後緣形成螺旋尾跡,與彗星相似。川陀太空原創:【每日小科普】總第1302期關於太陽系的真實模樣,這是一個將近120年未解的謎團,從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之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太陽系周圍的星際介質,以及太陽系的模樣。
  • 120年來人類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弓形衝擊波保護著地球
    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直到2020年,科學家才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前緣會形成弓形衝擊波,後緣形成螺旋尾跡,與彗星相似。川陀太空原創:【每日小科普】總第1302期關於太陽系的真實模樣,這是一個將近120年未解的謎團,從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之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太陽系周圍的星際介質,以及太陽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