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魚友分享,觀背青鱂飼養的最常見問題

2020-11-25 騰訊網

文章獲授權轉自張三的青鱂日記,轉載須聯繫本人。

觀背青鱂,顧名思義是「觀」背部的表現。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品種多樣,餵養繁殖簡單,更能通過各品種雜交獲得新表現,享受創造的快樂。

首先是分類,大致分為一下幾種:

單色系,代表品種:楊貴妃,純白,大蛇等等

光系,代表品種:幹支等

星光系,代表品種:黑星光,黃幹支等

星光錦系,代表品種:雲州三色,豬白虎,紅白,黑白等

體內光系,代表品種:百式,小雪

W光系:體內光和體外光結合結合系,是近兩年出來的一些光系和其他表現的結合體,目前的遺傳率都不是很高,不適合新手玩,所以就不具體說名字了。

魚鰭方面基本上就是普通鰭,長鰭,半月鰭,長鰭又分好幾種,比如松井,天女,風雅。風雅的的表現不介意玩,就像腰上圍著個爛拖把遊來遊去。

體型上分正常體型,光體型,出目,短體,球體等。

不要去理會非透明鱗和透明鱗去區別,因為這兩者再玻璃缸裡都是慘不忍睹的。只是作為非透明鱗的代表,雲州三色的表現確實會比很多三色的色塊和分布上佔優勢。商家在宣傳上順便把非透的概念加上去。其實站在我的角度上來說,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噱頭。因為你無論如何還是要放在深色環境下去觀賞,不然的話在發色上肯定是有問題的。

飼養環境來說,這個魚是真不挑地方,我都是露天養的,夏天全程太陽直射,水溫能到40度以上,我測過40度時魚的狀態沒有問題,42度的時候開始出現呆頭呆腦的症狀,降溫後完全沒問題。冬天,發貨的時候經常是到魚友手裡袋子裡的水都結一半冰了,或者全是冰碴子,完全沒問題,來年開春照樣嘿咻。對氧的需求量不高,發貨十幾天到別人手裡也都好好的。水質的要求不高,可以說沒要求,海水裡都可以繁殖,綠水清水都可以。我的有一些桶常年不換水,水都變得很稠,魚遊不動了,加點水就又開始歡快了。總結一下就是耐高溫,耐低溫,耐低氧,不挑水。

觀背飼養,陽光充足,通風是最好的。我全程陽光直射,所以魚的體質都會比較好。室內養殖的朋友儘量的給魚創造條件就好。

關於多久換水的問題,很多人都很關心,因為我是純露天,太陽光直接殺菌了,所以我很少換水。除非是水底藻泥過厚影響我撈魚。養著玩的朋友建議你保持水質清澈,不影響觀賞效果就行。養魚先養水,水好了什麼病都沒有。

關於到手的魚為什麼養不住。這個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我們協會的各個漁場也都在總結。很大的原因還是賣家的飼育環境有關係。魚的抗應激能力不好,在運輸的過程中容易受驚,到買家的手裡因為各地水質的不同造成水土不服,生病死亡。所以我一直都是大水體,儘量的接近原生環境飼養。

關於雲州三色的配對經驗,這個沒法三言兩語講清楚,畢竟三色的表現太廣泛,需要多年的經驗才能有點體會。但是可以給那些想玩三色又因為價格望而卻步的朋友一個方法。拿雲州黑白和雲州紅黑表現的個體去交配,必出三色,而且出三色的機率絕對不低。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 微商推薦 ——

王者聯盟,名家薈萃,品質保證!

相關焦點

  • 關於飼養觀背青鱂幾類問題
    在觀賞魚裡面【觀背青鱂】還算是,比較好養的一種小型淡水觀賞魚。今天就分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觀背青鱂在飼養過程中幾個主要的問題。雖然C1和B1、B2一樣,也是適用於小型魚類的緩沉飼料,但是明顯顆粒要大一些飼養環境觀背青鱂的壽命一般在1~2年左右,其實也非絕對,養得好的也能夠達到三年以上的魚齡。
  • 觀背青鱂日常如何飼養、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
    觀背青鱂是人工通過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約3~4cm,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型,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最大的優點是錦鱂在沒有過濾打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錦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觀背青鱂喜靜水或微流水環境,常群遊吃食,那麼如何飼養和繁育觀背青鱂呢?
  •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羅金強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3~4釐米,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形,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觀背青鱂最大的優點是在沒有過濾、增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觀背青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
  • 觀背青鱂-不一樣的觀賞魚玩法
    觀背青鱂對於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玩法,比如配合微景觀飼養、茶洗養法,還有技術流更偏愛於做品種。結合造景和微景觀飼養觀背青鱂的體態較小,很適合結合微景觀元素來飼養,本身觀背青鱂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小型觀賞魚類,加上造景更是美不勝收。
  • 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
    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作者:輪迴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
  • 觀背青鱂資料簡介
    中文學名: 觀背青鱂拉丁學名: medaka別名: 稻田魚、米魚產地分布: 中國東部、朝鮮西部及日本本州等適宜水溫: 15-30體長: 3-4分類: 鱂科飼養難度: 低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品種多樣,餵養繁殖簡單,更能通過各品種雜交獲得新表現,享受創造的快樂!
  • 什麼是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是一種對野生青鱂魚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性情較為溫和,個體較小,為小型上層淡水魚類。體長約3、4釐米,體形側扁,背部平直,腹緣略呈圓弧狀。頭中等大,較平扁,眼大口小,下頜稍長於上頜,頭部及身體被圓鱗。
  • 觀背青鱂新手10問
    怎麼篩選種魚?多大魚齡的魚產卵孵化率/成品率最高?怎麼做品種雜交?怎麼改良喜愛的青鱂魚?....以上這些問題,全部不在今天的分享之內,但在以後的時間裡,造物玩家將會通過自身養魚的經驗結合魚圈魚友們分享的寶貴經驗甚至日本翻譯的資料做一個整理歸納,然後分享出來。長話短說,下面總結一下新手入坑常見的一些問題及應對方法。新手掃盲篇1、什麼品種最好養?
  • 觀背青鱂|單色系品種簡介
    而這麼多品種的青鱂我們將他們歸為5類:單色類、光系類、錦系類、組合系、光體型類、其他類本篇介紹的單色系品種,是改良青鱂魚中的基礎品種,顏色單一。後續將會不定期更新,歡迎魚友補充矯正。楊貴妃2004年作出,是觀背青鱂中最經典的品種,普及度也最高。表現為紅色。因此越紅的表現越好。
  • 淺談錦鱂(觀背青鱂)的繁殖
    錦鱂原稱觀背青鱂,是一類體型較小但頗具有觀賞價值的一類廣溫性的觀賞魚,因為其花色和錦鯉般變化多端,形態又與錦鯉相似,又被廣大愛好者賜名錦鱂。先上幾張錦鱂圖錦鱂魚繁殖力強,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產卵約10至20粒,產卵量依雌魚體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產卵一次,仔魚孵化約8至14日,快慢跟水溫有關。卵軟而黏,屬體外受精,出生卵直徑約0.1公分,仔魚孵化出來約為0.3公分,一星期可達0.5公分,一個月長到1公分,約半年就成熟達3公分,最大約4公分左右,壽命約3至4年。
  • 玩觀背青鱂拍照應該這樣拍
    今天聊到的這個話題《魚照怎麼拍才好看》,可以說是許多魚友的苦惱,空有一盆好魚,卻為什麼拍出來的青鱂魚照片或視頻總是那麼難看,魚小又好動,很容易拍出來是糊的,甚至有的魚友在微拍平臺直接加上了一句「實物比照片好看」,可能在電商行業中出現「實物比照片好看」的情況也只有在不會拍照的魚友中才可能會出現的吧
  • 淺談觀背青鱂繁殖
    觀背青鱂是一類小型觀賞魚,於2014年引入中國,因其體型小巧,花紋多變,品種多樣而受到廣大愛好者的追捧觀背青鱂還有一個受人喜愛的優點是其易於繁殖,幾乎每天都有產卵,根據其體型和品種的不同,每次產卵1到40顆不等觀背青鱂雖易於繁殖,當增加繁殖率有一些小技巧,現在小漁告訴大家
  • 觀背青鱂死亡的原因,原來如此,再養一定要注意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記得在小編發布的「萬魚計劃」中,有介紹到觀背青鱂的情況,這是一種既小而又美麗的超小型觀賞魚,一種適合搞微景觀養殖創作的魚。隨著觀背青鱂養殖高峰的到來,養殖中出現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 孩提時代接觸到的稻田魚,它們是最小的原生魚,嘗試飼養一下?
    想想都是那麼的輕鬆、愜意,我們北方其實也一樣,不過是沒有稻田的,只能到小河裡捕捉這些小魚,我們這裡最為常見的就是泥鰍,那個東西用手可是捉不住的,一般的也是使用罐頭瓶子來捉。現在不知道還有多少南方的魚友能夠見到這些稻田魚了,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它們的名字被叫做青鱂魚,俗名好像叫亮光鏡?
  • 觀背青鱂如何帶苗?
    觀背青鱂魚苗吃什麼?剛破卵而出的魚苗非常小,很多新手朋友擔心小苗沒有食物補充會掛掉,其實有點多慮,正常狀態下魚苗在剛破卵而出其實是已經吃的很飽的(吸收卵黃),在清水的環境下3-7天不餵食都沒事。在之後,就得好好準備一下魚苗吃的食物了。
  • 如果給我一個溫馨的家,我會讓更多的人愛上我,觀背青鱂如是說
    可能對於大多數的魚友來說,對於觀背青鱂並不太熟悉,畢竟它不像錦鯉、金魚、熱帶魚那樣大眾化,再加上它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也不長,所以在我們國內養這種魚的並不太多,認知也還處於初級階段。觀背青鱂起源於日本,不是自然產物,是經過專業機構或玩家對野生青鱂不斷選育、雜交、提純而得到的產物,因為大多數的觀背青鱂背部花色豐富,故而有了「觀背」的稱呼,又被稱作稻田魚或錦鱂,稻田魚的名字不難解釋,「錦鱂」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你不用猜了,就是因為野生的青鱂在不斷選育、提純的過程中,被長成了迷你版錦鯉的模樣。
  • 不必加溫、不用過濾打氧,為什麼這種小型魚流行不起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提起觀背青鱂,很多魚友都飼養過,這種小型觀賞魚雖然看起來個體很小,但它們也有很多的優點,比如說:可以耐低溫、不必使用過濾和供氧設備、我們可以充分體會繁殖小魚的樂趣,使用簡單的盆盆罐罐,就可以把它們飼養的很好。
  • 萬魚計劃|觀背青鱂魚的高貴史無前例!帶你認識觀賞魚的真美!
    前言:萬魚計劃是「大李話魚」推出的首項專屬介紹各種觀賞魚的美文活動,旨在用通俗、簡短的語言,讓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有機會了解更多的觀賞魚品種,以便更好的輔助養殖選擇。如果你有想了解的魚,請在下方留言,小編一定竭盡全力,完善其簡介說明。萬魚計劃|觀背青鱂魚的高貴史無前例!帶你認識觀賞魚的美!
  • 原生青鱂我們童年的稻田精靈
    解決了經濟和就業問題,但同時也將原有的環境完全破壞掉了。田裡的水不會那麼清朗,河道裡的水。都變得渾濁了,很多魚都滅絕了。特別是這幾年農藥也用的非常多。導致很多物種都滅絕了。以前呢,經常能看見小蝌蚪的卵,現在幾乎看不見了。青鱂也在短短這幾年在田間水溝消失殆盡。我大致分析了幾個原因。環境的汙染和農藥無節制的使用。還有前幾年特別嚴重的電魚毒魚。還有外來物種的入侵,大肚婆食蚊魚。碾壓了青鱂的生存空間。
  • 好看又不用加熱棒的魚,有一個很想要,但得不到
    從開始養魚到現在,總擔心魚會出什麼問題,每天總忍不住多看幾眼,時間長了,好像入魔了一樣。尤其是冬天溫度不穩定的時候,加點水都害怕魚感冒。不過有一些比較皮實的魚,不用加熱棒都能活下來。食蚊魚食蚊魚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肚子,同時頭部跟背部較為平直,鰓蓋膜跟峽部不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