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青鱂我們童年的稻田精靈

2021-01-08 稻田裡青鱂魚

【 青鱂】

稻田旁的水溝

很早以前就想寫這篇文章啦!由於工作忙一直都耽擱了。小編是浙江山區的。從小在山溝溝裡田野裡長大。還記得七八歲的時候,秋天了,跟著爺爺去水稻田裡收水稻。在水稻旁邊的小水溝裡。都能發現這種原生魚,拿一個罐頭玻璃瓶。拿個小竹樓。就能抓到好多。

農村排水溝

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浙江這幾年工業化發展非常快。各種工廠加工廠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解決了經濟和就業問題,但同時也將原有的環境完全破壞掉了。田裡的水不會那麼清朗,河道裡的水。都變得渾濁了,很多魚都滅絕了。特別是這幾年農藥也用的非常多。導致很多物種都滅絕了。以前呢,經常能看見小蝌蚪的卵,現在幾乎看不見了。青鱂也在短短這幾年在田間水溝消失殆盡。我大致分析了幾個原因。環境的汙染和農藥無節制的使用。還有前幾年特別嚴重的電魚毒魚。還有外來物種的入侵,大肚婆食蚊魚。碾壓了青鱂的生存空間。就短短這幾年間,將河道裡原生魚毀之殆盡。小編本人也特別喜歡。觀背青鱂,也一直在家裡有飼養。但是都是日本改良過的品種。突然萌生一個念頭。想要去尋找小時候稻田裡的精靈。原生青鱂:周末約了三五好友志同道合。一起踏上去尋找。原生青鱂。

小溪

但是找遍所有周邊的小溪田間甚至連一條魚,一條泥鰍都沒有找到。難道真的像傳說一樣滅絕了。我們現在更深的地方無人居住的地方挺近。我想在大山邊的水溝應該會有。我們去了一個叫曉溪龍井的地方。終於發現了唯一一個種群

觀背青鱂
原生青鱂
青鱂

發現原生青鱂這個總群大概有100來只:

我們只帶回來了十幾隻。

拿回來以後我們會用心去飼養。爭取繁殖出第一批原生青鱂。等有一定的種群我們將放回大自然。最後我想說的。一個好的環境和生態真的需要人去保護。現在生活在鋼筋水泥的人們。很難再找到童年鄉下撩個蜘蛛網抓知了蜻蜓。光個膀子下田摸泥鰍。其實我們的原生魚真的很漂亮。希望我們用心去保護。亂七八糟說了很多。如果說的不好的,大家請見諒。好了,洗洗睡吧。

相關焦點

  • 青鱂-曾經的亮晶晶
    青鱂,曾經是一種在河道水渠中最常見的魚類,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南各省。它們常常群聚在踏埠,橋頭,碼頭邊的淺灘。由於青鱂的眼眶能反射出淡淡的藍色,白天能看到水中星星點點的亮光,所以小時候都稱它們為亮晶晶。然而由於水體的汙染破壞,以及外來物種食蚊魚的引入,它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從而導致它們漸漸淡出了人類的視線。
  • 孩提時代接觸到的稻田魚,它們是最小的原生魚,嘗試飼養一下?
    其中提到了很多品種的稻田魚,只要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在稻田旁邊大大小小的水坑裡都可以見到這些小魚的身影,據說捕捉它們基本不用什麼工具,隨便找個罐頭瓶或者直接用雙手就可以把它們給捧起來,然後把它們身上的泥土洗淨,裝在大大小小的罐頭瓶子,這就算是養魚啦。
  • ...苦主,上海,幼蟲,孑孓,原生,淡水魚,小魚,魚類,蝌蚪,蚊子,-上海...
    食蚊魚,俗名大肚魚、柳條魚、山坑魚、大眼叮噹等,上海很多小池塘、河道、稻田等水域都能看到。它形似柳條,是一種矮胖的小魚,嘴巴略朝上,約2-5釐米長。通常雌魚大於雄魚,雌性食蚊魚是直接生出的是食蚊魚小魚而不是魚卵。
  • 日本青鱂
  • 觀背青鱂資料簡介
    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 淺談觀背青鱂繁殖
    觀背青鱂是一類小型觀賞魚,於2014年引入中國,因其體型小巧,花紋多變,品種多樣而受到廣大愛好者的追捧觀背青鱂還有一個受人喜愛的優點是其易於繁殖,幾乎每天都有產卵,根據其體型和品種的不同,每次產卵1到40顆不等觀背青鱂雖易於繁殖,當增加繁殖率有一些小技巧,現在小漁告訴大家
  • 什麼是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是一種對野生青鱂魚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性情較為溫和,個體較小,為小型上層淡水魚類。體長約3、4釐米,體形側扁,背部平直,腹緣略呈圓弧狀。頭中等大,較平扁,眼大口小,下頜稍長於上頜,頭部及身體被圓鱗。
  • 資深魚友分享,觀背青鱂飼養的最常見問題
    文章獲授權轉自張三的青鱂日記,轉載須聯繫本人。 觀背青鱂,顧名思義是「觀」背部的表現。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品種多樣,餵養繁殖簡單,更能通過各品種雜交獲得新表現,享受創造的快樂。
  • 中國原生魚簡介和發展探討
    發帖簡介中國原生魚的初衷,是保護本土原生魚,保護生態。近些年,國內魚類資源的破壞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如果有一天,我們本土的美麗小魚在野外滅絕了,我希望能在魚缸裡找到它。我們還沒認識它的美麗,它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上,那也太慘了吧。保護原生魚類,首先要認識它們。認識它們,看到它們的美,才知道珍惜它們。看到它們的生態作用,看到它們的經濟價值,才能保護它們。
  • 觀背青鱂|單色系品種簡介
    而這麼多品種的青鱂我們將他們歸為5類:單色類、光系類、錦系類、組合系、光體型類、其他類本篇介紹的單色系品種,是改良青鱂魚中的基礎品種,顏色單一。後續將會不定期更新,歡迎魚友補充矯正。楊貴妃2004年作出,是觀背青鱂中最經典的品種,普及度也最高。表現為紅色。因此越紅的表現越好。
  • 青鱂的體型和鰭的形態
    最近幾年青鱂的改良品種數量直線攀升,從最初的楊貴妃,到最近比較火的半月、蝶系品種,對於老手來說,看一眼就能猜出這魚疊加了哪些表現,而對於新手來說確是一籌莫展
  • 關於飼養觀背青鱂幾類問題
    在觀賞魚裡面【觀背青鱂】還算是,比較好養的一種小型淡水觀賞魚。今天就分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觀背青鱂在飼養過程中幾個主要的問題。觀背青鱂飼料背青鱂一般大家都餵食什麼飼料呢?,加上耐寒、耐熱、低氧的特性,其實觀背青鱂是不挑容器的。
  • 童年也博物 螞蚱:童年的精靈和美味
    讀《夏日走過山間》,讀到作者描述一隻蚱蜢為他跳舞唱歌,他還興致勃勃地把這隻精靈在空中飛行跳躍的軌跡畫了下來:像數峰聳立的群山。「這隻滑稽的紅腿螞蚱,是大山裡最快樂的孩子。」他深受感染地寫著。我不禁微笑起來。秋陽暖暖,霜露盡散,四處田野活潑潑的。大人忙著秋收,咔咔地刨著地,吆喝著牲口,大聲地談笑。小孩裝模作樣地搭把手,很快就偷懶,溜到野地裡。
  •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羅金強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3~4釐米,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形,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觀背青鱂最大的優點是在沒有過濾、增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觀背青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
  • 觀背青鱂-不一樣的觀賞魚玩法
    觀背青鱂對於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玩法,比如配合微景觀飼養、茶洗養法,還有技術流更偏愛於做品種。結合造景和微景觀飼養觀背青鱂的體態較小,很適合結合微景觀元素來飼養,本身觀背青鱂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小型觀賞魚類,加上造景更是美不勝收。
  • 觀背青鱂日常如何飼養、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
    觀背青鱂是人工通過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約3~4cm,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型,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最大的優點是錦鱂在沒有過濾打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錦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觀背青鱂喜靜水或微流水環境,常群遊吃食,那麼如何飼養和繁育觀背青鱂呢?
  • 研究獲得青鱂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轉錄及調控動態圖譜
    青鱂(Oryzias latipes)是一種重要的脊椎動物模型,已經在遺傳學、發育生物學以及環境科學等領域廣泛應用。目前,青鱂已有高質量的基因組序列,以及大量可用的遺傳學技術手段。然而,目前的青鱂基因組注釋主要是基於生物信息學預測和短讀長的轉錄組測序數據,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低質量的基因組注釋是利用青鱂作為模式動物進行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研究的重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