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鱂-曾經的亮晶晶

2021-01-17 山烏龜

圖/文:吳元奇


這是我們的第25篇文章,訂閱後回復文章序數可查看往期內容,例如回復8可獲得葉子的水彩教程!


青鱂,曾經是一種在河道水渠中最常見的魚類,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南各省。它們常常群聚在踏埠,橋頭,碼頭邊的淺灘。由於青鱂的眼眶能反射出淡淡的藍色,白天能看到水中星星點點的亮光,所以小時候都稱它們為亮晶晶。

然而由於水體的汙染破壞,以及外來物種食蚊魚的引入,它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從而導致它們漸漸淡出了人類的視線。


封面照是一條帶卵的雌青鱂。


而這是一條雄青鱂。


分辨雌雄的方法,可以通過觀察魚鰭的不同。雄魚背鰭下方有一道豁口,雌魚則沒有,而雌魚的臀鰭略窄。當然當繁殖時期,雄魚的腹鰭臀鰭會發黑。


青鱂嘴朝上翹,適宜覓食漂浮於水面的食物,食性較雜。


在繁殖期中的雌青鱂,排卵時會將卵排出掛於腹下,卵上有所謂的粘毛互相纏繞,具有一定的粘性。雌青鱂在遊過水草或者任何浮於水面可附著的物體時,將卵蹭於物體上。經過約兩周的時間,魚卵便能孵化成為小青鱂。下圖為魚卵一枚


當然有許多青鱂是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的,在熱帶地區生活的種則色彩更為鮮豔靚麗。下圖為分布在中國廣西的一種青鱂(未能定種)各鰭都帶有橘色,尾鰭兩條橘色更為明顯。


在日本國,青鱂已像金魚一樣被培養成一種觀賞魚類,有著各種「神奇」的體態,下面一段視頻是本人收藏的日本對於青鱂研究培育的小短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WIFI條件下觀看。



由於青鱂這種魚容易飼養及繁殖,所以在這也成為自然教育觀察中的一種相對來說容易上手的生物樣本,並也被科研界大量使用於胚胎,遺傳等方面的研究。


我喜歡中國本土魚,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河道水系的破壞,很多看似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魚類都在還沒有被認識之前就已經消失了,以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一些漸漸消失的中國原生魚類。


在這裡強調一下我們的拍攝原則,我會在有把握能繁殖的前提下飼養一些原生魚類,其他都是拍攝後放生,不贊成大家在不熟悉它們的情況下捕撈飼養。



原來的山烏龜公眾號,由於申請實名認證的需要而暫時更名為原生影像製作,內容一脈相承,依舊是分享水彩繪畫、植物影像、生態攝影、生活隨筆的私人花園,並且增加了水彩畫預購和小夥伴互動的平臺,特此聲明。



該訂閱號目前由自由繪畫者李茜和野生動物攝影師吳元奇獨立製作完成。我們的工作需要您的支持,通過以下聯繫方式可以找到我們。

E-mail:daliliqian@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日本青鱂
  • 淺談觀背青鱂繁殖
    觀背青鱂是一類小型觀賞魚,於2014年引入中國,因其體型小巧,花紋多變,品種多樣而受到廣大愛好者的追捧觀背青鱂還有一個受人喜愛的優點是其易於繁殖,幾乎每天都有產卵,根據其體型和品種的不同,每次產卵1到40顆不等觀背青鱂雖易於繁殖,當增加繁殖率有一些小技巧,現在小漁告訴大家
  • 什麼是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是一種對野生青鱂魚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飼養環境觀背青鱂性情較為溫和,個體較小,為小型上層淡水魚類。體長約3、4釐米,體形側扁,背部平直,腹緣略呈圓弧狀。頭中等大,較平扁,眼大口小,下頜稍長於上頜,頭部及身體被圓鱗。
  • 觀背青鱂資料簡介
    中文學名: 觀背青鱂拉丁學名: medaka別名: 稻田魚、米魚產地分布: 中國東部、朝鮮西部及日本本州等適宜水溫: 15-30體長: 3-4分類: 鱂科飼養難度: 低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品種多樣,餵養繁殖簡單,更能通過各品種雜交獲得新表現,享受創造的快樂!
  • 原生青鱂我們童年的稻田精靈
    稻田旁的水溝很早以前就想寫這篇文章啦!由於工作忙一直都耽擱了。青鱂也在短短這幾年在田間水溝消失殆盡。我大致分析了幾個原因。環境的汙染和農藥無節制的使用。還有前幾年特別嚴重的電魚毒魚。還有外來物種的入侵,大肚婆食蚊魚。碾壓了青鱂的生存空間。就短短這幾年間,將河道裡原生魚毀之殆盡。小編本人也特別喜歡。觀背青鱂,也一直在家裡有飼養。但是都是日本改良過的品種。突然萌生一個念頭。想要去尋找小時候稻田裡的精靈。原生青鱂:周末約了三五好友志同道合。一起踏上去尋找。
  • 關於飼養觀背青鱂幾類問題
    在觀賞魚裡面【觀背青鱂】還算是,比較好養的一種小型淡水觀賞魚。今天就分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觀背青鱂在飼養過程中幾個主要的問題。觀背青鱂飼料背青鱂一般大家都餵食什麼飼料呢?,加上耐寒、耐熱、低氧的特性,其實觀背青鱂是不挑容器的。
  • 青鱂的體型和鰭的形態
    最近幾年青鱂的改良品種數量直線攀升,從最初的楊貴妃,到最近比較火的半月、蝶系品種,對於老手來說,看一眼就能猜出這魚疊加了哪些表現,而對於新手來說確是一籌莫展
  • 觀背青鱂|單色系品種簡介
    而這麼多品種的青鱂我們將他們歸為5類:單色類、光系類、錦系類、組合系、光體型類、其他類本篇介紹的單色系品種,是改良青鱂魚中的基礎品種,顏色單一。後續將會不定期更新,歡迎魚友補充矯正。楊貴妃2004年作出,是觀背青鱂中最經典的品種,普及度也最高。表現為紅色。因此越紅的表現越好。
  •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
    重慶觀背青鱂的人工繁殖及飼養技術羅金強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的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3~4釐米,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形,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觀背青鱂最大的優點是在沒有過濾、增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觀背青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
  • 觀背青鱂-不一樣的觀賞魚玩法
    觀背青鱂對於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玩法,比如配合微景觀飼養、茶洗養法,還有技術流更偏愛於做品種。結合造景和微景觀飼養觀背青鱂的體態較小,很適合結合微景觀元素來飼養,本身觀背青鱂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小型觀賞魚類,加上造景更是美不勝收。
  • 青鱂品種庫(多圖)
    說說表現,廣島紅帝是青鱂楊貴妃從橙黃到橙紅的一個關鍵過渡,極品廣島紅帝追求的是肚子,側鰭都帶色,顏色厚度也能達到橙紅。3.白透明鱗  當時由茜錦裡面提純出來,很清新,身上沒有一丟丟別的色塊兒,從背部也能看到魚的身體骨架構造,曾經非常看好的一個做魚基礎品種,後來因為有了新的目標,戰略性放棄了,明年也許在有規模空間了會重拾的。
  • 觀背青鱂日常如何飼養、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
    觀背青鱂是人工通過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約3~4cm,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型,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最大的優點是錦鱂在沒有過濾打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錦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觀背青鱂喜靜水或微流水環境,常群遊吃食,那麼如何飼養和繁育觀背青鱂呢?
  • 研究獲得青鱂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轉錄及調控動態圖譜
    青鱂(Oryzias latipes)是一種重要的脊椎動物模型,已經在遺傳學、發育生物學以及環境科學等領域廣泛應用。目前,青鱂已有高質量的基因組序列,以及大量可用的遺傳學技術手段。然而,目前的青鱂基因組注釋主要是基於生物信息學預測和短讀長的轉錄組測序數據,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低質量的基因組注釋是利用青鱂作為模式動物進行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研究的重要障礙。
  • 觀背青鱂死亡的原因,原來如此,再養一定要注意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記得在小編發布的「萬魚計劃」中,有介紹到觀背青鱂的情況,這是一種既小而又美麗的超小型觀賞魚,一種適合搞微景觀養殖創作的魚。隨著觀背青鱂養殖高峰的到來,養殖中出現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 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
    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作者:輪迴觀背青鱂、稻田魚(基礎分類知識)
  • 淺談錦鱂(觀背青鱂)的繁殖
    錦鱂原稱觀背青鱂,是一類體型較小但頗具有觀賞價值的一類廣溫性的觀賞魚,因為其花色和錦鯉般變化多端,形態又與錦鯉相似,又被廣大愛好者賜名錦鱂。可以看到錦鱂掛卵的模樣觀背青鱂雖易於繁殖,當增加繁殖率有一些小技巧,現在小漁告訴大家:1.
  • 中日聯合團隊獲得青鱂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轉錄及調控動態圖譜
    青鱂(Oryzias latipes)是一種重要的脊椎動物模型,已經在遺傳學、發育生物學以及環境科學等領域廣泛應用。目前,青鱂已有高質量的基因組序列,以及大量可用的遺傳學技術手段。然而,目前的青鱂基因組注釋主要是基於生物信息學預測和短讀長的轉錄組測序數據,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 觀背青鱂新手10問
    觀背青鱂對比其他的觀賞魚來說幾乎是懶人魚,水、空氣、陽光是免費的,卻是寶貴的。水:既水質和驟變的水溫差,保持穩定的水質對青鱂魚生存環境尤其重要,記住三點:夏天勤換水、冬天少折騰、氣溫驟降不換水。空氣:既密度、既水體,越小的養殖密度能給青鱂魚更多的呼吸空間及活動區域。水質汙染不會那麼快,小魚成長更活躍。
  • 玩觀背青鱂拍照應該這樣拍
    今天聊到的這個話題《魚照怎麼拍才好看》,可以說是許多魚友的苦惱,空有一盆好魚,卻為什麼拍出來的青鱂魚照片或視頻總是那麼難看,魚小又好動,很容易拍出來是糊的,甚至有的魚友在微拍平臺直接加上了一句「實物比照片好看」,可能在電商行業中出現「實物比照片好看」的情況也只有在不會拍照的魚友中才可能會出現的吧……本篇解決2個問題:一、如何拍好觀背青鱂
  • 資深魚友分享,觀背青鱂飼養的最常見問題
    文章獲授權轉自張三的青鱂日記,轉載須聯繫本人。 觀背青鱂,顧名思義是「觀」背部的表現。觀背青鱂是通過人工對野生青鱂的選育、雜交、提純等方式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品種多樣,餵養繁殖簡單,更能通過各品種雜交獲得新表現,享受創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