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我國第一條,也是目前世界上裡程最長的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正式在湖南長沙啟用。磁浮列車的性能怎麼樣?乘坐舒服不舒服?它和我們熟悉的其它交通工具有什麼不同?
特點:爬坡能力強 運行平穩 拐彎半徑小
長沙磁浮快線全長18.55公裡。5月6日上午10點08分,列車從長沙高鐵站出發,開往黃花機場,最高時速可達100公裡,列車剛過中途的朗梨站就進入了一個坡道。從窗外看,能感覺到坡度很大,但是坐在車裡的乘客卻感覺非常平穩,沒有上下坡的感覺。
拐彎半徑小是磁浮列車又一個顯著的特點。磁浮列車能通過100米,甚至更小的彎道。而一般輪軌要轉彎起碼需要三百米。
磁浮列車是如何「浮」起來的?
爬坡能力強、運行平穩、拐彎半徑小,之所以能有這些特點,都依賴於磁浮列車靠的是脫離軌道的離地運行,它是怎麼「浮」起來的呢?
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的鐵軌本身不帶電,而列車底部裝有磁鐵。當列車底部與鐵軌接近時,磁鐵就產生吸力。而磁懸浮技術的核心就在於通過八毫米的間隙,讓吸力始終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從而實現列車的平穩懸浮。最後磁浮列車再通過車上裝載的直線電機產生的牽引力,實現列車懸浮於軌道上的離地運行。
無需大規模拆遷改造地面建築 線路建設成本低
因為懸浮在鐵軌上,沒有輪軌接觸,所以磁浮列車爬坡時就不會受到車輪的限制。一般的輪軌列車,在100米之內爬不到一層樓高,而磁懸浮列車至少可以爬到三層樓的高度。較之其它的輪軌列車,磁浮列車可以輕鬆地穿越地面上的障礙物。同時,因為拐彎半徑小,磁浮列車在建設時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建設磁浮線路時就不需要對城市已有的地面建築進行大規模的拆遷改造,也不用在地下挖隧道,架設線路,所以如果在一個城市裡修建一條磁浮鐵路,成本就很低。長沙的這條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全線投資包括拆遷在內,一公裡的成本只需2.3個億,而長沙的地鐵一公裡成本則要7個億。
停電時磁浮列車安全嗎?
乘坐舒適,成本又低,磁浮列車的優點不少。不過對於磁懸浮列車,乘客也會有一些擔心。
在空中懸著,如果突然遭遇停電,乘客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呢?首先,磁浮列車上裝有三組牽引,三套電源,一套備用的蓄電池。其次,即使遇到意外,全部部件失靈,列車也不會脫軌。如果突然停電,列車會從8毫米的空間落到軌面上,但衝擊不會很大。同時,磁浮列車還有「抱軌」設計,即在磁浮列車的下端,設計了兩個鋼鐵胳膊,這兩個臂膀將鐵軌緊緊摟住,防止磁浮列車發生脫軌和側翻的現象。
磁浮列車輻射大嗎?
近年來,國內有些城市也曾有過建設磁浮線路的規劃,但因為公眾對磁浮列車輻射和噪音的擔憂,讓很多建設計劃暫時擱淺。磁浮列車的輻射真的很大嗎?
記者和測試團隊來到了距離長沙磁浮快線5米的地方,進行了一次現場測試。列車經過時儀器記錄了列車經過時的最大值,表上顯示的是1.46微特。記者和測試團隊又找了一把電吹風,進行了一次比較測試,電吹風的輻射值是47.03微特。電吹風輻射值大約是磁浮列車的50倍左右。
磁浮列車噪音大嗎?
噪音也是公眾擔心的問題。在車廂裡磁懸浮列車的噪音不大,但是磁懸浮列車沿途要直接穿過一些生活小區。在樓宇間行駛,它運行時的外部噪音會不會對周邊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影響呢?
記者又進行了一個噪音的測試,與磁浮列車相聚五米的地方,平均73分貝。噪聲測試工程師告訴記者:事實上,這個測試值偏高,原因是正常情況下,我們是不可能站在與磁浮列車相聚五米的地方的。隨後,記者又在一個路口測試了一輛普通汽車經過時的噪音值,這個噪音值遠高於磁浮列車從身邊經過時產生的噪音。
盈利難 運力低 為何還要打造磁浮線路?
2003年,我國第一條高速磁浮線路在上海正式運營,運行時速達到430公裡。但是上海的高速磁浮快線運營十多年間,未能實現盈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為什麼還要打造中低速磁浮線路,並將它投入運營呢?
記者把城市軌道交通中的地鐵、輕軌和磁懸浮列車從單程運力、速度、建設成本、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幾個方面做了一個對比。
從這個比較中可以看出:地鐵的單程運力最高,中低速磁浮列車的運力最低;從速度上看,中低速磁浮列車速度最快,而輕軌的速度最慢;而從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上看,地鐵因為在地下運行,影響最小,而輕軌因為噪音較大,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比較大;而從建設成本上來看,地鐵的成本最高,中低速磁浮遠低於地鐵,略高於輕軌。
綜合幾種城市軌道交通的優劣,我們發現中低速磁浮列車因為速度快,建設成本低,除了適於在城市間穿行,它還比較適合城際間的交通連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說,一個城市要解決交通出行的問題,地鐵、公交、輕軌樣樣都不能少,各種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城市交通的多樣性需求決定了各種交通裝備不可簡單地互相代替。
長沙中低速磁懸示範線是我國完全享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它的運營標誌著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科研和生產能力獲得了突破,走在了世界前列。磁浮交通作為先進軌道交通製造業的一部分,它將帶動機械、電氣、電子、網絡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來源: 焦點訪談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