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成真:量子氣體產生超固態特性

2020-11-22 IT之家

北京時間4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超固態是一種十分矛盾的物質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物質同時具有晶體和超流體的雙重性質。科學家最早於50年前預測過它的存在。這種物質狀態堪稱反直覺,具有一系列相當對立的特性。長時間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在超流體氦中尋找它的蹤影。但在數十年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後,科學家仍然無法在這些系統中找到能證明超固態存在的確鑿證據。不過,由弗朗西斯卡·費爾萊諾(Francesca Ferlaino)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一支位於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實驗物理研究所,另一支位於奧地利科學院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研究所)最近報告稱,他們在超冷原子氣體中觀察到了這種奇異物態的標誌性現象。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科學家都將氦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但研究人員最近將注意力轉向了原子氣體,尤其存在較強偶極相互作用的氣體。弗朗西斯卡·費爾萊諾的團隊研究具有強偶極性的原子形成的量子氣體已有很長時間。「近期實驗顯示,這類氣體與超流體氦存在重大相似性。」洛裡安·舍瑪茲(Lauriane Chomaz)談到過去幾年在因斯布魯克和德國斯圖加特取得的一系列實驗成果時這樣說道,「這些特徵為我們實現這種奇異物態打下了堅實基礎。物體達到這種狀態後,成千上萬的氣體粒子便會同時自發組織形成晶體結構,且所有粒子的宏觀波函數都完全相同——這就是超固態的關鍵標誌。」

因斯布魯克的研究人員通過微調鉺和鏑量子氣體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實驗性地創造出了能夠表現出超固態特徵的物質狀態。「在鉺形成的量子氣體中,這種超固態表現稍縱即逝,和最近在比薩和斯圖加特開展的實驗一樣。但鏑形成的量子氣體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穩定度。」弗朗西斯卡·費爾萊諾指出,「這種超固態表現不僅維持了很長時間,而且可以直接通過蒸發降溫達到這種狀態。」就像衝熱茶吹氣、讓茶水冷卻下來一樣,降溫的原理都是將攜帶大多數能量的粒子驅除,這樣氣體就會逐漸降溫,最終達到量子簡併靜止狀態,並在達到熱平衡時產生超固態性質。

這為今後開展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提供了令人激動的新契機,因為通過這套實驗設置取得的超固態幾乎不受逸散力學或激發所影響,因此為探索其激發光譜和超流體行為鋪平了道路。這項研究工作由奧地利科學基金會、奧地利科學院及歐盟提供資助。

相關焦點

  • 量子氣體產生超固態特性:相矛盾物質狀態
    這種物質狀態堪稱反直覺,具有一系列相當對立的特性。長時間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在超流體氦中尋找它的蹤影。但在數十年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後,科學家仍然無法在這些系統中找到能證明超固態存在的確鑿證據。不過,由弗朗西斯卡•費爾萊諾(Francesca Ferlaino)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一支位於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實驗物理研究所,另一支位於奧地利科學院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研究所)最近報告稱,他們在超冷原子氣體中觀察到了這種奇異物態的標誌性現象。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科學家都將氦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但研究人員最近將注意力轉向了原子氣體,尤其存在較強偶極相互作用的氣體。
  • 量子氣體中的神秘現象:邊緣導電的拓撲絕緣體!
    導讀近日,德國歌德大學的物理學家在超冷量子氣體的幫助下,對於拓撲絕緣體進行了建模,並演示了如何通過實驗方法檢測到邊緣態。創新然而,迄今為止,拓撲絕緣體的特性仍然未被完整理解。近日,德國歌德大學的物理學家在超冷量子氣體的幫助下,對於拓撲絕緣體進行了建模。
  • 中國研究人員預言存在一種新奇配對超流相
    感謝純真的tty的投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超冷費米氣體中的拓撲相變方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量子氣體打破熵值最低紀錄
    ,但這些超低溫氣體熵值太高,無法觀察到微弱的量子信號。當低溫量子氣體達到原子的最低激活能態時,氣體內就會產生轟隆隆的低沉聲音。  熵值表示系統的無序性或噪音,溫度最低的量子氣體,熵值不一定最低。論文作者、該校物理學教授丹·斯丹普-庫恩表示,量子氣體達到最低熵值後,人們就能區分出多體量子機械中的微弱聲音。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斯丹普-庫恩團隊將百萬個銣原子捕獲並隔離進真空裝置內,而後冷卻到最低能態。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這些超冷的溫度在被稱為費米氣體的原子云中出現,這是科學家們為了研究物質在極端量子狀態下的行為而創造的。宇宙中所有的粒子被分為兩個類型,一種叫做玻色子,另一種叫做費米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玻色子和費米子的行為完全不同。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玻色子喜歡聚集在一起,而費米子卻恰恰相反,它們會互相排斥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特性使得它們的溫度難以測量。物理學家研究氣體的方法是通過其統計行為來進行的,這一方法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等人的身上。這些物理學家認為,氣體的宏觀現象,如溫度和壓力等,都可以從原子的微觀運動來理解。而大量原子的統計行為則構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宏觀現象。
  • 火星男孩預言成真
    他曾預言在2020年時,地球上的某一塊大陸將發生一次大災難。雖然波力斯卡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無人可以判斷真假,但是對2020年的預言是成真了嗎?這個算不算是火星男孩預言成真。 不管算不算預言成真,在2020年地球確實發生了很多的災難,1月份菲律賓阿爾火山爆發
  • 從冷原子到固態半導體,將量子雜質理論,應用到光的量子流體!
    這項研究擴大了量子雜質理論的應用,目前冷原子物理界的科學家對量子雜質理論非常感興趣,並將引發未來展示微腔極化子的多體量子關聯實驗。研究作者A/Meera Parish教授說:激子-極化子提供了一個遊樂場,人們可以在其中探索室溫量子流體,以及多體非平衡系統的新特性。
  • 簡併量子氣體前沿國際學術會議舉行
    本報北京10月20日訊(記者王丹紅)今天,為期5天的簡併量子氣體前沿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清華科技園區舉行,包括4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楊振寧、沃爾夫岡·克特勒、威廉·菲利普斯和埃裡克·阿林·康奈爾在內,40多位簡併量子氣體領域的專家應邀在大會報告最新研究成果,討論強相互作用的不平常性質
  • 可以未卜先知 電影中十大預言已成真
    對於大部分來說,他們所知道的黑科技內容都來自科幻電影,雷鋒網曾報導過電影裡人工智慧化為現實的系列盤點,而今天要帶來的,則是一些「未卜先知」的科幻電影,片中出現的科技,在現在已經成真。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當年心潮澎湃過的影視作品吧。
  • 從物理到網際網路,阿里雲添加量子加密特性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量子物理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冷的東西,然而在「2015杭州雲棲大會」14日主體大會上,通過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我們了解到了量子物理給網際網路安全注入的新動力。
  • 簡併量子氣體前沿國際學術會議舉行 楊振寧等出席
    [科學時報 王丹紅報導]10月20日,為期5天的簡併量子氣體前沿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清華科技園區舉行,包括4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楊振寧、沃爾夫岡·克特勒、威廉·菲利普斯和埃裡克·阿林·康奈爾在內,40多位簡併量子氣體領域的專家應邀在大會報告最新研究成果
  • 量子氣體揭示彎曲單極子的第一個信號
    現在JQI的一個研究小組由博士後Seiji Sugawa和JQI研究員伊恩·斯皮爾曼(Ian Spielman)領導,他們成功地模仿了一種楊氏磁單極子,並使用了一種由rubidium原子組成的超古老氣體。這一結果在《科學》上發表,為用冷量子氣體模擬其他物理領域提供了另一個例子。
  • 80年前的預言成真!真有與自己反粒子一樣的粒子
    也有科學家一直認為,至今還沒有被直接觀測到的中性超對稱費米子很可能組成了宇宙中大多數甚至全部的暗物質,而這種中性超對稱費米子可能就是一種馬約拉納費米子。在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宣布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不過當時只能探測到粒子的能量為0,符合模型,而無法具體測量粒子的自旋和空間分布特性,因此不能真正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發現。
  • 瑪雅預言是2012還是2021?多顆衛星發現地球變化,瑪雅預言成真?
    瑪雅預言,這個詞彙好像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的樣子,但是如今這個舊詞也是開始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當中,原因也是很簡單,就是因為地球上發生了諸多的變化,讓很多人都開始認為
  • 物質除了氣態、固態、液態之外,還存在什麼形態
    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裡,物質只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但其實,物質到目前為止,一共存在六種形態,還有三種分別是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人們常年看到的閃電、流星、部分高溫火焰等,它們都是處於等離子態。
  • 霍金預言要成真?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不過,現在科學家找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它們完美的輪廓。」輪廓出爐繼確定超宜居行星的標準以後,研究人員現在又繪製出了完美「超宜居行星」的輪廓:這些超宜居行星環繞黃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80億歲、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除此之外,表面的水資源也很豐富,擁有類似的地質活動。
  • 霍金到底預言了什麼?2023年中國人不復存在?瑪雅預言也將成真?
    其實我們也能夠感受的到,因為人類科技的發展,地球上確實已經是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了,我們就從2020年發生的自然災害開始說,燃燒了大半年時間的澳洲大火,直接就是創世紀的存在,毀滅了森林無數,無數生靈被燒死,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更是對生態環境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還有美國加州的山火,同樣是破紀錄的存在,儘管持續的時間不如澳洲大火,但是造成的影響並沒有弱多少。
  • 霍金預言或都要成真!3大預言已成真1個,另2個還會遠嗎
    文/行走天涯霍金預言或都要成真!3大預言已成真1個,另2個還會遠嗎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對於當時的時代都具備了很大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並想要從中發現到一些找到一些啟發,最終霍金先生曾經提出的三個預言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擔憂。這是因為霍金先生提出的三個預言都是不被看好的,並且希望不要發生,可是如今第一個預言似乎已經成真了。首先第一個是霍金先生認為人類如今如此的依賴人工智慧並不是好事。
  • 霍金預言要成真?午夜人工智慧 Alexa 傳出詭異笑聲
    霍金預言:「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多次在公眾場所發出警告:「我們需要萬分警惕人工智慧,它們比核武器更加危險!」當年的霍金,對於人工智慧,曾有這樣的預言:如果有人設計計算機病毒,那麼就有人設計不斷自我完善、直到最終超越人類的人工智慧,其結果將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