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病毒與人類共同的進化 II 病毒星球

2020-10-11 狼浪天涯

重新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係

作者:卡爾·齊默

卡爾·齊默(Carl Zimmer),知名科普作家,在耶魯大學教授科學和環境寫作。他寫過多本廣受歡迎的科普作品,包括《演化》《在水的邊緣》《萬物身刻》等,曾於2007年摘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傳播獎(The 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這一獎項是該領域的桂冠榮譽。

譯者 劉暘(桔子),畢業於北京大學,後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分子、遺傳及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九三學社成員,科學寫作者、記者,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網吱扭App主編。



病毒Virus

病毒一詞來源是拉丁語Virus,指蛇的毒液和人的精液。它是同時具備生和死的一種生命形態,被賦予了「毀滅」和「創造」兩層意思。經歷幾個世紀,「病毒」這個詞逐漸呈現出另一層含義,它可以指代任何有傳染性的物質。

而綿延不斷的新冠疫情,讓人類對病毒有了新的認識,似乎病毒面前人人平等。談到病毒,大多數人仍舊是一臉恐慌,恨不得跟病毒隔離,消滅一切病毒是他們的夢想。但這有可能嗎?沒有!

狼書今日共讀書目《病毒星球》帶你暢遊這顆遍布著病毒的星球,了解病毒和人類共同進化的過程。在這個相愛相殺的故事裡,有一舉掠去地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兇殘,也有幫助殺菌與抗癌的友愛,還有全殲外星人的巨大腦洞。你會發現,病毒不僅指示出我們的來路,也將我們人類對自身的研究推得更遠...


核心內容

病毒無處不在,它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相互博弈,影響著全球大氣和地質結構。

同時它又是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工程】,在所有生物的演化中,它藏在其中,帶去死亡,也帶來了新的基因多樣性。

最後它還很可能是生命的起源,像媽媽病毒,屬於擬菌病毒科,巨型甚至超過細菌,而且內部會有類似細胞的生理活動,它模糊了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界限,至此尋找生命起源,病毒也很有可能是一個方向。

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誕生的,到今天還沒有確定的答案。有些理論認為生命來自地球之外,也有些認為,生命起源於海底的酸性或鹼性火山口附近。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認為,地球上生命的萌芽應該只是一些結構簡單的大型分子。而其中的一些大型分子,偶然地成為了最早的遺傳物質,讓生命體可以不斷地複製自身。

達爾文曾經將這些遺傳物質稱為「微芽」,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微芽」就是「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DNA"。那病毒呢?病毒也能自我複製,它也有自己的遺傳物質。一些病毒的遺傳物質也是DNA,不過另一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糖核酸,也就是RNA。

既然病毒可以自我複製,能夠繁衍出下一代來,那病毒算不算生物呢?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也在爭論之中。病毒沒有生物所固有的新陳代謝物質,包在一個小小的蛋白質殼子裡四處飄蕩。如果碰到合適的機會,它就寄生在特定的細胞裡,病毒的外殼會被降解破壞掉,而遺傳物質會篡改細胞的生產指令,讓細胞製造病毒所需要的蛋白質外殼以及更多的病毒遺傳物質出來。

研究者發現了一些同時存在於人類和其他生物體內的病毒基因,這說明人類在演化上和這些物種分家之前,共同的祖先就已經被病毒感染。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帶有大概十萬種病毒的基因,佔到人類基因總量的8%。用作者的話來說」我們的基因組中,病毒泛濫「。

本質上,生物的繁殖演化,只是一些DNA片段的排列組合和不斷改變而已。生物利用病毒的DNA來幫助自己演化,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失敗的生物死去了,而成功的生物開枝散葉,繁衍後代。沒有諸多的病毒,也就沒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命。


病毒對文明的影響

人類的文明往往會被病毒改變,而病毒也可能會改變我們治療某些疾病的方式。

病毒影響人類文明的方式,說白了有些暴力,主要就是殺人。在人類文明史中,天花病毒可能是病毒中屠殺人類最多的兇手。大約在公元十世紀的中國,世界上第一種有效預防天花傳播的方法」人痘「出現了,醫生會用針或者刀在天花患者的傷口上蹭一下,再用這個粘上病毒的針或刀,在健康人皮膚的傷口上摩擦,進行接種。這種方法會在接種者的手臂上造成一個小膿皰,膿皰脫落後,接種者就對天花免疫了。直到十八世紀,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才發明了牛痘接種,繼而引發了疫苗的醫學革命。1977年,天花被徹底消滅。但這只是特例,因為天花只感染人類,而不感染其他生物。

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流感病毒就會感染很多物種,還經常變來變去。因為流感病毒的基因不穩定,所以得過流感的人也不會對流感終生免疫。

每次病毒感染裡,其實都是病毒對細胞發起了攻擊。病毒感染的目標是細胞,而且往往是特定的細胞,那麼,既然病毒感染細胞後能讓細胞死亡,是否也意味著病毒可以用於消滅細菌呢?有一類病毒叫作」噬菌體「,一種分布最廣泛的病毒,樣子像一艘火箭,身材細長,有幾隻腳和一個大腦袋,腦袋裡裝著遺傳物質,它會像注射器一樣,將自身的遺傳物質注射到病菌裡,大量複製然後破殼而出,殺死細菌。

不過,隨著以青黴素為代表的抗生素的發明和推廣,使得噬菌體這種病毒來治療疾病的做法就很少見了。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抗生素的出現和使用,擁有抗藥性的細菌也開始出現,也許用不了多久,針對性的噬菌體也會成為一種可能的使用方案。病毒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方式,也就又多了一種。


病毒幫助地球維持生態平衡

雖然病毒在這個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很久,但其實直到一百多年前,我們才意識到病毒的存在。我們對病毒了解得這麼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病毒太小了,很難觀察到。所以我們以前並不知道地球上的病毒有那麼多,也不知道病毒分布得有那麼廣泛。從外太空到海底,從封閉了百萬年的水晶洞到最乾旱的沙漠,到處都能找到病毒。

地球的溫度、大氣的成分都與病毒息息相關。在幾十億年的地球生命發展史上,病毒留下了海量的痕跡。作為基因傳遞的重要工具,病毒把基因在不同物種之間傳來傳去,是生命演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推手。一方面,它會帶來疾病和死亡,另一方面,它會帶來新的生命。


理性&思考

這次的全球新冠疫情,或許很大的問題來源於絕大多數人對病毒的一知半解。經歷非典,留下的只是一種對病毒的恐慌,而沒有吸取了教訓,甚至對病毒的教育科普,都遠遠沒有做到位。

全面了解病毒,了解這樣一種每天都離不開的生命體,減少面對疫情的恐慌。

要知道只有極少數病毒會讓人體致病,大部分病毒感染,都可以通過人體免疫來自愈。致命性太強的病毒,因為殺死宿主,反而難以傳播。比起消滅病毒,長期維持和病毒的相處,會是更合理的選擇。

長期有效的是,用人類的免疫【進化】來抵抗病毒的【進化】

相關焦點

  • 病毒和人類,始終在共同進化
    20 世紀以來,人類逐漸看清致使這些重疾的病毒,研發疫苗與之對抗。而另一方面,病毒也在與人類的高頻次鬥爭中不斷強化、變異。人類高度密集的群居,和越來越頻繁的交流和遷移,也為流行病病毒播散得更遠。而病毒和將至的下一場大流行,又不斷促進著公共衛生繼續完善。病毒和人類,始終在共同進化。看見病毒病毒比槍炮更殘酷。
  • 病毒星球:全球化時代的病毒與人類
    多數時候,病毒和人類相安無事,甚至默默地殺滅霍亂弧菌、調節大氣平衡直至補完人類的基因;但相對而言偶爾的過從中,病毒和人之間,已經積累了很多愛恨情仇。我們非常需要了解病毒,而我們對病毒的了解依然很少。 很少是多少呢?比如,我們能從人的肺部發現174種病毒,而其中只有10%是我們有所了解的。這還沒有考慮完全不存在於人身上甚至人類活動環境中的不知還有多少的病毒種類。
  • 硬核科學紀錄片《病毒星球》詮釋人類命運...
    中國第一部從科學眼光出發,綜合病毒學、免疫學、人類學、世界史和社會學等學科視角,聚焦病毒與人類關係的科學類紀錄片《病毒星球》正式啟動拍攝。據悉,本片由優酷聯合bilibili、雲集將來、智識學研社共同出品,並將於年內登陸優酷。
  • 獼猴中HIV-1病毒抗體共同進化
    獼猴中HIV-1病毒抗體共同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29:1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George M. Shaw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人類對於病毒的認識,明明稱它們不是生物,當病毒們肆虐禍害人類時,人們卻搬來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事兒。說它們之所以瘋狂肆虐,容易對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人類卻說由於它們進化了,對付難度增加了,危害性也就增大了。其實,應該不是這樣。
  • 健康:關於逆轉錄病毒宿主共同進化的新知識
    【健康:關於逆轉錄病毒宿主共同進化的新知識】導語:逆轉錄病毒通過將其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組,在脊椎動物宿主體內定居了數百萬年,使它們能夠通過世代遺傳成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ERVs)。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野生和家養家兔的ERV變異和分離,提供了有關逆轉錄病毒及其宿主的長期聯繫的新知識。
  • 人類起源系列3:人類基因來自病毒?病毒——生物進化的催化劑
    自從地球生病誕生以來,病毒作為最原始的生命體已經存在了幾億年。所有生物,都與病毒息息相關。小到細菌,大到鯨魚,都是病毒的攻擊對象。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獲得「智慧」,也得益於病毒。另一種病毒,內源性反轉錄病毒(ERV),約佔人類基因組的8%,是由幾百萬年前外源性反轉錄病毒感染而來的。
  • 陝西出現鼠傳漢坦病毒死亡案例//《病毒星球.6》
    ,甲型H1N1流感病毒來源於豬(《病毒星球.3》),HIV病毒來源於野生靈長動物(《病毒星球.5》)。 生存空間的擴張,全球交流的演進,對於野味的獵食,都為病毒的進化和傳播插上了翅膀。 一種只感染特定物種的病毒,經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後,能夠快速在人類社會中蔓延。 原本這種跨物種傳播的衍化過程非常漫長,但人類的活動加速了病毒的進化。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宇宙生物學家才剛剛開始將他們對病毒的了解融入我們對生命起源、演化和生命在宇宙中分布的了解中去。多年來,宇宙生物學一直是研究生命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與早期地球環境相似的或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的環境,科學家可以研究孕育生命的環境條件。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但是,病毒的數量卻比我們星球上所有活著的生物大十倍還多。我們地球上的病毒數量之多,如果將每一個病毒首尾相連的話,這條病毒鏈可以延伸1億光年那麼長,就像新冠病毒大流行所證明的那樣,病毒可以顯著地影響地球上的生命。不過,傳統上,地外病毒並不是宇宙生物學的一個主要搜索目標。宇宙生物學家才剛剛開始將他們對病毒的了解融入我們對生命起源、演化和生命在宇宙中分布的了解中去。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只不過,在地球上,微生物的數量不如病毒的多,並且受到病毒的調節。病毒,本質上來說,不能算是「活著的」。但是,病毒的數量卻比我們星球上所有活著的生物大十倍還多。宇宙生物學家才剛剛開始將他們對病毒的了解融入我們對生命起源、演化和生命在宇宙中分布的了解中去。多年來,宇宙生物學一直是研究生命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與早期地球環境相似的或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的環境,科學家可以研究孕育生命的環境條件。雖然病毒學研究一直以來都以影響人類健康的病毒為主,但科學家們已經得以更全面地了解病毒在我們世界中起到的種種作用。
  • 病毒把人類搞死了,自己也死了,它的目的是什麼?病毒與人類進化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病毒在人類進化史上的作用,病毒自身沒有新陳代謝的功能,也沒有細胞,連細菌都不是!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一個功能,而生物最小的單位就是細胞,所以,病毒並不是生物,而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一個特殊的生物體。恰恰是這個特殊的生物體,為人類解開了生命起源的奧秘。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住在一個布滿病毒的星球上,至今人類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還存在著爭議,它們雖然是有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卻只能在進入細胞後複製,既然不能像細胞生命那樣繁殖,也沒有細胞生命那樣明確單一的起源樹,更不會像細菌或動物那樣到處「爬」——病毒就被動地待著,等著進入細胞的機會,重配、嵌合,有點像單純的有機化學物質。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住在一個布滿病毒的星球上,至今人類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還存在著爭議,它們雖然是有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卻只能在進入細胞後複製,既然不能像細胞生命那樣繁殖,也沒有細胞生命那樣明確單一的起源樹,更不會像細菌或動物那樣到處「爬」——病毒就被動地待著,等著進入細胞的機會,重配、嵌合,有點像單純的有機化學物質。
  • 新冠病毒肆虐多國,探索病毒起源之謎,它們又是如何進化的?
    轉眼間,2020年已進入8月份,但從1月份就開始肆虐的新冠病毒,依然在美國、印度等國家和我國新疆等地存在並感染人類,這表明,人類與新冠病毒的對戰之路遠未結束。不知從何時起,病毒在人類的認知中變成危險的存在,感染人和動物,致病致死,在全球各地流行,那麼地球上第一個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一直熱衷於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尋人類的祖先,但是這些左右著人類進程的病毒從何而來?
  • 人類和病毒的戰爭
    有科學家拿人類的近親黑猩猩作為比較對象,把這種差異的形成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主題是共同發展,第二個階段的是分道揚鑣。在第一階段。黑猩猩和人類的共同祖先對於病毒的免疫力曾經空前強大。故事發生在距今800萬年前的中非叢林,那裡生活著我們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沒錯,那會兒人類和黑猩猩還沒有分家,共同祖先們看起來更接近今天黑猩猩的樣子。
  • 病毒會不會進化成為人類的天敵
    例如貓天生就會抓老鼠,為了抓老鼠進化出各種器官,貓就是老鼠的天敵,人類有時候也會抓老鼠,但人類是藉助各種工具,不能稱為老鼠的天敵。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自從學會製作使用工具後,就已經逐漸跳出食物鏈不再有天敵了,但曾經的遠古人類,是有天敵的,在我們人類的遠祖——
  • 病毒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那新冠病毒呢?
    病毒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那新冠病毒呢?,而《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病毒在哺乳動物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的進化過程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 研究揭示病毒如何改變人類進化
    義大利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找到了病毒如何改變人類進化歷程的證據。他們在139個基因中發現了400多種不同的變異,這些基因變異對人們是否容易感染病毒至關重要。  義大利米蘭「住院病人治療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52個人種的基因組,這些地區均遭遇了人類在2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出現過的病毒。  科學家早就知道,病毒影響了人類的基因組。研究已經證明,8%的基因組由所謂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組成。
  • 我們不夠了解生命,病毒是生命麼?也許是生命的開端
    病毒是生命嗎?任何過於自信的觀點都可能不對如果你問科學家「病毒是否是生命?」你會得到不統一的而且非常複雜的回答。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並不完全了解病毒,且我們仍在試圖理解生命。那麼基於整個宇宙而非地球看不同生命形式的共同之處。它們可能都是以某種類型的分子為基礎的,或者它們可能共享某一個標準過程,如進化或者退化。為何「生命是否有共同特徵」是個如此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