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高層3天扔下4個滅火器,為什麼高空拋物如今成了普遍現象

2020-11-23 納蘭寧雪

事件經過:

6月8日,江蘇常州一小區10號樓共有22層,3天時間竟掉下4個滅火器,還砸壞了水缸。有居民在樓下看到立刻跑開,滅火器墜落後甚至會原地爆炸。經群眾反應後,物業立即開展逐層排查滅火器的缺失情況,同時輔警也在樓下蹲點查找拋物者。

其時,高空拋物事件最近不斷地登上熱搜榜。

2020年5月11日晚上7點多,林女士抱著女兒外出散步。經過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望海匯景苑小區時,3瓶洗髮水從樓上掉下來,其中一瓶砸中林女士女兒的頭部。孩子當場昏厥,送往就醫後查出孩子有腦積水,經過多次搶救才挽回生命。

2020年5月29日,河南三門峽一小區6歲男童從25樓拋下瓷磚,正好砸中路經此地的5歲男童,5歲男童送醫後搶救無效去世。

難道就是這兩個月高空拋物才成為普遍現象嗎?答案是否定的,讓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2014年,河南許昌,孫某被高空墜落的彩鋼瓦砸中死亡。

2015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劉某被高空墜落的混凝土塊砸中死亡。

2016年,四川遂寧,一名女嬰被高空墜落的健身鐵球砸中死亡。

2017年,廣東深圳,一名男子被高空墜落的石頭砸中死亡。

2018年,江蘇鹽城,一名女子被高空墜落的水泥塊砸中死亡。

2019年,貴州貴陽,一名女子被高空墜落的滅火器砸中死亡。

高空拋物現象曾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習排行榜」中,它與「亂扔垃圾」齊名,排名第二。高空拋物,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且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危害。

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明確對於故意高空拋物才,根據具體情形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同時明確物業服務企業責任。

有研究表明:一個30克的蛋從4樓拋下就會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拋下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志死亡。

僅僅是一個雞蛋就能讓人死亡,如果是更大的東西或更鋒利的東西那後果不堪設想。

為什麼高空拋物會如此常見了呢!

第一:長期陋習,未引起重視

就如調查報告顯示,高空拋物與亂扔垃圾佔據排行榜前兩名。亂扔垃圾只是在平地上產生的行為,這樣陋習行為長期的存在造就了高空拋物的產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從以前的平房搬進了高樓。現在最低的小區樓層最少都有六樓,在大城市,十幾二十層的小區隨處可見。平日裡的隨地扔垃圾到了高樓裡,沒有轉變過來,看到東西不順眼就隨手扔,沒有想過這造成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像吸了煙的菸頭,吃了東西的垃圾,只要無人看到,就隨手扔了。這一點,是佔據高空拋物的主要原因。

同時,這樣的陋習還能反應出家長教育的失責。前兩日,家中長輩到廣州幫忙照看三歲的外孫。親戚家小孩今年3歲了,不懂事的年紀。小孩很喜歡跟家中哥哥爭搶東西,只要哥哥不給的就哭鬧不止,時常家中哥哥把東西歸還給他,他還是很生氣,就喜歡把歸還的東西往樓下扔。

家中長輩看到這種行為後,立即責罵小孩子,教育他這樣的行為不可為。可家中的父母則不這麼認為,說小孩子還小,他知道什麼呀,扔了就扔了,又沒有砸到人。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養成了小孩高空拋物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在許多家庭應該都存在,而不同的是,有責任心的家長會教育孩子這樣的行為不對,不能做這樣的行為。而沒有責任心的家長則見怪不怪,助長了孩子這樣的行為。

第二:高空拋物責任追究很難實施

高空拋物,只有等物體落地時才能被大家發現,當東西落地後,實施扔物之人在諸多住房中很難找到。一個樓房內少則十幾戶,多的幾十戶。如果沒有人受到傷害,大家基本上會不了了之,只是告知自己下次走路離這個地方遠點。而拋物者沒有受到應有的追責,那麼下次他仍然會這樣拋物。

即使有人受到傷害,受到傷害的人要想找責任人,他只能報警,警察也只能一戶一戶的走訪,一戶一戶的調查。而實施高空拋物者會抱僥倖心理:反正找到我我也不承認,又沒有證據拍到是我扔的。就是這樣的心理,導致這樣的拋物者基本不能被找到。3天內扔下4個滅火器這個事件就是如此!

如何讓高空拋物行為減少呢?

第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從小孩抓起

其實,作為現在的學校教育,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是很廣泛的,小到不隨地扔垃圾,大到發生火災如何自救。而高空拋物也可以走進學校,走進教室。讓小孩觀看高空拋物後發生的事故視頻,或者用做實驗的方式,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將石頭扔下砸中雞蛋後的結果會如何。這樣的宣傳多了,小孩子會發自內心感受到高空拋物這一陋習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

同時,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言傳身教。前段時間,小編寫了一個教育小孩的正確打開方式。

5月30日,湖北十堰一5歲男童被高空拋物砸中,家長立即報了警。男童父親介紹,孩子被砸中後,他抬頭一看5樓的燈迅速關了,孩子沒有受傷,但萬一又有人被其他重物砸到怎麼辦。為了讓扔東西的人引起重視,男孩父親讓警察來處理問題。警察敲開了5樓住戶的門,還好住戶承認是9歲孩子丟的果凍盒,最終民警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

這位父親有極大的社會責任感,其實沒有受到傷害,男孩父親可以將此事不了了之,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報警,第一他是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告訴自己的孩子發生這種事要去追責,而不是默默的承受,給了孩子一個正確的榜樣。

第二他也是為扔東西的小孩負責,因為這一次他選擇不報警,扔東西的人沒有受到追責,那就會助長他下次還會產生同樣的行為。經過這一次報警,這位扔東西的小孩應該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這位小孩家中的家長也會對小孩教育引起重視。

第二:加大監督力度,監控範圍要覆蓋天上地下

現在是高科技發達的年代,天網到處都是,現在發生一起案件,調取案件附近的攝像頭就能找到事件的相關線索。這對於地面發生的案件是一個極大的協助破案工具。

其實這一點,也可以運用到高空拋物上。這種措施在有的地區已經開始實施了,但只是針對那些經常發生高空拋物的小區。這一點可以推廣,告知小區住戶攝像頭存在,只要高空拋物,即使沒有危害到別人的安全,也進行處罰,自然而然,小區住戶也會引起重視。而對於這樣的行為進行處罰,業主是很樂意見到的,因為小區出現高空拋物隨時有可能傷害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第三:加大高空拋物的執法力度和追責

高空拋物為什麼三令五申都不能被制止,還是因為行為成本太低。出現高空拋物後,沒有被人抓住,不要付出任何代價,而往往這種事情就是因為太難找到責任人,許多受害者才選擇放棄找責任人了。

即使責任人被找到了,受害者沒有受傷,也就是被批評教育一下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果受傷了,也得看受傷程度來處罰。同時,許多人還以自己不是故意的為由,避免了從重處罰。然而,這種行為故意不故意定性起來還是比較麻煩,全靠幾張嘴在那裡爭辯。

加大執法力度,讓這種行為有發生就一定找到責任人,那麼即使受害者沒有受到傷害也會願意去報警,也願意協助追查,也讓辦案警察有積極性去做這方面的事情。加大處罰力度,每個人都應該為每個人的行為負責,即使不是故意,但是你的行為已經給別人帶來了傷害,那就得買單,受害者憑什麼要為你的行為受到傷害,以後誰還敢出門走路了!

相關焦點

  • 高空竟掉下來個微波爐
    在小區牆角曬土豆片高空掉下一個滅火器砸中頭部!由於高空墜物太頻繁武漢已經有不少小區這樣做……高空拋物嚇得老人心臟病發作小區痛定思痛安裝60個朝天攝像頭>漢陽區琴斷口街金龍公館小區,由於高空拋物事件頻發,從樓上扔下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嚴重威脅到業主的人身安全。
  • 高空拋物的傷害到底有多大?一張撲克牌可將人砸成骨折
    7月14日山東煙臺發生了一起高空拋物砸傷路人的事件,一名帶著孩子的路人從某小區樓下經過時,被樓上扔下的玉米棒子砸傷,但當時並無人承認。後來小區物業為了讓肇事者主動現身,起草了一份通告,指將會從封存的證物上檢測DNA,希望肇事者主動去派出所自首,否則將對整棟樓的住戶進行DNA檢測,最終的賠償及所有檢測費用將由肇事者承擔。通告發出後不久,肇事者登門致歉,事情這才算結束。
  • 小區安保:高空拋物監控攝像機選型安裝
    高空拋物監控攝像機選型  小區高空拋物視頻監控系統和常規的小區安防監控系統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最主要區別就是攝像機的技術選型,因為高空拋物的物體下落速度較快,一般普通的低幀率的攝像機無法有效地捕捉目標,也無法定位拋物者所在的樓層位置,所以在高空拋物監控攝像機的技術選型上,我們特別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攝像機的選型:球型攝像機是一體化攝像機
  • 熊孩子24樓扔下4磅重啞鈴 樓下就是整棟樓出入口
    小區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小區也曾出現過高空拋物的現象,雖說他們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來加強宣傳和管理,但由於孩子難以監管,所以這樣的現象還是難以完全杜絕。而業主們認為,預防此類事情的發生,必須採取一些特殊的手段。
  • 「高空拋物」之痛:10樓扔個雞蛋能砸裂塑鋼板
    高空拋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為促進小區居民共建美麗家園,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橫山社區決定開展「拒絕高空拋物」公益廣場活動。  昨天上午,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以及居民一起來到蘇州星韻花園小區廣場,進行實地高空拋物試驗,展示這種不文明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 故意跑到18層高空拋物?!判了!
    高空拋物行為近年來屢見不鮮。江蘇無錫一男子因工作不順心,去年11月,先後3次將水桶、槓鈴、花盆從18樓扔下,造成兩輛車損毀,並造成小區居民心理恐慌。近日,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蔣某有期徒刑三年。
  • 天降菸灰杯,砸到嬰兒車裡3個月寶寶:高空墜物太可怕,何時休!
    儘管已經多天過去了,但一提起那個「從天而降」菸灰杯,住在杭州錢塘新區河莊街道琅琴灣小區的施阿姨還是有些後怕。上周三早上6點多,寶寶的外婆推著嬰兒車,坐在小區座椅上休息。突然,一隻從天而降的菸灰杯,砸中了嬰兒車裡的寶寶。寶寶的左手臂、衣服都被菸灰杯裡的髒水打溼,嬰兒車裡的床墊都被弄髒了。菸灰杯,是一隻一次性的透明杯子,裡面放了五六根菸蒂、髒紙巾,還有髒水。
  • 高空拋物讓人太想吐槽!防拋物探頭夠安全嗎?會不會拍到業主隱私?
    11月13日,小時新聞記者再一次來到了杭州相墅花園小區,它是杭城裡第一波採用安裝了22個朝上高清攝像頭專門對付高空拋物的小區。住在20幢的李大姐剛好騎著電瓶車買菜回來。「我們小區是安置小區,很多老人家以前是獨門獨院,習慣了倒水倒垃圾直接往門口窗戶一扔。
  • 又是高空拋物!20多個孩子在樓下遊樂場玩,裝水塑膠袋從天而降……
    20 多個孩子在樓下遊樂場玩,一個裝滿水的塑膠袋從天而降,水濺了家長一身;天降 " 土石雨 ",居民稱自家空調外掛機的蓋板被砸壞 …… 近年來,高空墜物現象屢見不鮮,小到紙團、果核,大到磚塊、花盆,由此引發的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威脅到樓下居民的人身安全。
  • 高空拋物「入法」 具有標本意義
    (見6月29日的《河北日報》)明確高空拋物行為的刑事責任,就是讓高空拋物「入法」,有利於增強民眾法治意識,增強預防和震懾效應,減少和遏制此類悲劇的發生,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標本意義,值得期待。畢竟,高空拋物「入法」後,就可以懲罰當事人,警示和教育他人別再高空拋物,否則,將會為自己的不法行為付出法律代價。時下,高空拋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 24樓扔下4磅啞鈴:出面道歉的父親為何會獲得掌聲?
    有媒體報導,廣西南寧市某「高層小區」發生一起「高空拋物」事件。經事後確認,是一個24樓的孩子所為,不過因所拋物品為重達4磅的啞鈴,不免讓人感到驚心動魄。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拋物小孩的父親」在第一時間出面澄清事實,並向受驚的業主道歉。
  • 吳小波說法律丨頻頻發生的高空拋物,我們該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事情是這樣的,江蘇無錫市一男子蔣某,因為工作上的不順,下班回家後為發洩不良情緒,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先後三次將水桶、槓鈴、花盆從18樓扔下,萬幸的是,這三次高空拋物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砸壞了樓底下的兩輛轎車,共造成2.58萬元的損失,並造成小區居民心理恐慌。
  • 小區內天降烏龜砸傷女子頭部 警方已介入調查(圖)
    原標題:成都一小區內天降烏龜,路過女子被砸傷頭破血流
  • 普陀一小區有人高空拋物,聲聲巨響,嚇哭小孩!拍不到、取證難,居民...
    有一種痛叫——「懸在城市高空的痛」那就是高空拋物事發突然、毫無徵兆宛如炸彈、防不慎防而且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上海普陀區一小區有業主屢屢往下扔垃圾居民們膽戰心驚!家住普陀區志丹路380號東泉苑小區的居民陸女士向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熱線62706260來電反映:小區有一戶居民經常從十幾層樓高的窗戶裡向外扔垃圾,除了生活廢品、食物殘渣,還有空啤酒瓶時不時砸下,發出陣陣聲響……陸女士說,他們這幢樓樓高13層有高層住戶經常往下扔垃圾嚇得家裡三歲多的孩子哭鬧不已陸女士:「有一個居民專門往下倒垃圾
  • 男子從18樓家中高空拋物 理由竟是「有蟑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前幾天,在貴陽市松山南路附近,一名男子高空拋物事發當晚,轄區派出所接到一起報警電話,說是有人高空拋物,並且不配合物管的工作,隨後,民警立即趕到了現場。物管工作人員鄭師傅表示,扔的都是塑膠袋,吃的方便麵這些殘渣。很快,小區的一位業主給物管提供了信息。業主家裡安裝的監控裡面看見,住在小區18樓的住戶伸手出來扔東西。
  • 專家看法:如何提升高空拋物監測技術落地價值
    【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近年來,各個城市社區高空拋物行為致人傷亡事件屢屢發生,給居民帶來重大安全威脅。由於高空拋物行為較為特殊,實際場景幹擾因素也較複雜,因此,一直以來,針對高空拋物行為的監控技術力量較為蒼白,特別是由於傳統的移動偵測技術,誤報率較多,使小區居民造成苦不堪言,也因此被用戶當「雞肋」棄之。
  • 小區內竟有人定期高空拋糞,太噁心!網友:強烈要求驗DNA
    來源:柳州晚報微姐在以往的推送裡已經見證過不少從天而降的東西菜刀、滅火器、瓷磚、瓷碗甚至還有狗……但是!這次!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歐陽先生碰上的卻是從高空掉下來的人的糞便!不過對方拋物的時間是規律的一般都在周末,星期五到星期六奇葩說根據視頻可以判斷出高空拋物的位置位於高層主人房的右側窗戶但據了解該棟戶型的主人房並沒有設計廁所因此歐陽先生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可能是家裡人多廁所不夠用,所以就在房間方便完,直接扔下來了
  • 「高空拋物」入刑不成熟 智慧社區建設有必要將其納入範疇
    在幾天前,深圳福田區一5歲男童,被高空墜落的窗戶砸傷,搶救無效身亡,據了解,半個月前,該小區發生過另一玻璃窗從八樓墜落事件,但未傷及行人。   近些年,高空拋物傷人事件已經屢次被媒體報導,多地「高空拋物」曾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習排行榜」中,它與「亂扔垃圾」齊名,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