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45年來首例 武漢誕生新花卉品種「銀色鹿角」

2021-01-08 荊楚網

 

圖為銀色鹿角(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消息(記者馮騁 通訊員趙琴)5月2日,經官方信息確認,苦苣苔科花卉品種銀色鹿角(Primulina『Silver Antler』)成功完成國際登錄!它是由武漢市園林科研院徐慧,以及合作單位恩施東升植物開發有限公司的黃升、呂文君等共同培育出的一個雜交新品種。「銀色鹿角」已經獲得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機構--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協會(The Gesneriad Soceity)授予的認證證書,其品種名已經獲得了國際認證。這是45年來,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誕生的第一個國際認可的新品種,也是該院在園林植物新品種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成果和突破。

徐慧老師現場觀察植物(通訊員提供)


  「銀色鹿角」這個浪漫的名字從何而來?徐慧介紹,它是由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的牛耳朵與鈍萼報春苣苔雜交獲得的一個雜交新品種,母本牛耳朵的特點是花量大,株型豐滿,父本鈍萼報春苣苔的葉脈為銀色;而『銀色鹿角』綜合了父本和母本的優良性狀,葉片綠色,葉脈呈銀色,其形宛如鹿角,故取名銀色鹿角。「其株型豐滿,葉片茂盛,花朵繁密,姿態優美,花為紫紅色,或亭亭玉立於葉片之上,或在葉片間靜靜綻放」。

  徐慧介紹,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形態變化千姿百態,花色變化多樣,大部分種對弱光條件下的散射光利用效率高,同時也能夠適應稍強的光照,是世界著名室內觀賞花卉之一。全世界約有150屬,3700多種苦苣苔科植物,我國有58屬,約470餘種,其中27屬為我國特有屬,大部分種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極具開發為室內觀賞盆花的潛力。

  目前已經市場化的苦苣苔科觀賞植物,多為國外種類及其雜種後代群形成的雜種群和雜種品系,如非洲紫羅蘭、大巖桐、口紅花、貓臉、喜蔭花等,佔據了我國苦苣苔科觀賞花卉幾乎全部的市場。國內對該類植物觀賞價值的開發剛剛起步,對苦苣苔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源調查、分類及藥用栽培上,大部分資源仍處於野生於半野生狀態,至今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完全由我國自行培育並形成產業化、商品化的產品。


認證證書(通訊員提供)

  「我國苦苣苔科資源雖然豐富,但很多種類現存數量並不多,由於人為生境的破壞及採挖,有些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將這些資源園藝化,完美的表現其在原產地所具備的觀賞特性和各種生物學性狀,實際上也從側面保護了資源。」徐慧說,因此通過對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栽培,選育新的觀賞品種,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和利用我國野生資源優勢,為我國室內觀賞花卉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對現有資源的保護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銀色鹿角」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同時也具備了較強的適應性,能夠適應武漢地區的氣候特點,可以在武漢地區進行推廣應用。銀色鹿角還具有良好的耐陰性,很適合家庭、辦公室等光照條件不夠理想的地點進行擺放裝飾。

  為了培育出「銀色鹿角」,徐慧和她的團隊經過了長時間研究。2015年起,就開始了野生苦苣苔花卉的收集工作;2016年,課題組正式開展工作,搜集了苦苣苔科野生花卉40多種,現有雜交品種8個。 『銀色鹿角』就是從多個雜交品種中篩選出來的表現比較優秀的一個品種。

  對於未來,徐慧說,他們現在已經掌握了銀色鹿角組培快繁技術,具有規模化生產的能力。武漢市園林科研院現在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正在開展不同植物的育種工作,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花卉新品種不斷地誕生。

  背景材料: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園林科研院所之一。經過45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該院科研實力和技術開發能力均在全國同行中名列前茅,是中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園林科研機構、全國園林科技行業華中地區的組長單位。建院以來共承擔了98項科研課題,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在全國園林科技界排名第二。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市級科技獎勵18項,出版專著2篇,園林培訓系列教材一套,發表研究論文八百餘篇。研究領域涉及新優特色植物、水生植物、植物保護、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為建設生態化大武漢提供了最優的技術支持。

相關焦點

  • 武漢3種花卉種質資源庫入選「國家隊」
    呂文君 攝  12日,記者獲悉,武漢3處花卉種質資源庫,成功入選「國家隊」。  它們分別是:東湖風景區磨山管理國家梅花種質資源庫、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國家櫻花種質資源庫、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莢蒾屬種質資源庫。在國家林業草原局10日公布的第二批33個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中,它們榜上有名。這是武漢地區的花卉種質資源庫,首次躋身「國家隊」。
  • 首例MSTN基因編輯湖羊在江蘇誕生
    首例MSTN基因編輯湖羊在江蘇誕生 2021-01-06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家中養幾株質感強的銀色系花卉,高級感十足
    花卉的品種繁多,但大都以綠色居多,今天就推薦幾款銀色系的花卉,從色彩上來說,銀色其實是一種介於黑色和白色之間的灰色,因此我更喜歡把銀色歸於一種質感,去除了鮮豔的色彩,少了一些感情色彩的東西,使銀色看起來更加有質感和神秘感,家中養上幾盆這樣的花卉,一定能在眾多的盆栽中脫穎而出。
  • 即時足球賽事:東京FCVS鹿島鹿角,武漢卓爾VS天津泰達
    【鹿島鹿角】日職聯傳統豪門鹿島鹿角本賽季12輪積12分排名第12,表現遠不如往年。鹿島鹿角本賽季聯賽主場2勝3平僅1負,而客場1勝5負敗率高達83%。鹿島鹿角上輪主場率先丟球最終1比1絕平勁敵大阪鋼巴,近3輪2平1負無一勝績。鹿島鹿角上賽季客戰東京在上半場前30分鐘內連丟3球,是其自1993年日職聯賽職業化以來的首次。
  • 【商機】為何人家養養花就能年賺百萬?附花卉產業市場分析~
    從影響鮮花購買的因素來分析:新鮮度和造型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才是價格。接下來,小農菌收集了兩個靠種植花卉致富的案例,供大家參考。看完後,農友們需自己思考:為何都是做農業,人家憑啥就能年賺百萬。1、天津市孫德鴻靠著種植水生花卉年賺上百萬一說到養花賺了大錢的人,天津城很多人都知道是孫德鴻。孫德鴻從創業開始,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輕鬆養養花年賺上百萬。這說明選對了行業,瞄準了商機,就極有可能一下子就做大了。
  • 世界首例克隆山羊誕生在中國,健康生活16年,這位院士功不可沒
    說起克隆羊,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1996年誕生在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多莉,但其實,在多莉誕生之後不久,我國的科研人員也克隆出了一隻小羊,並為其取名叫做陽陽。相比多莉6年多的短暫生命,陽陽要健康得多,出生於2000年6月22日的它,直到2016年才因衰老離世。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植培施」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 蕨類植物栽培手冊
    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又稱蝙蝠蕨。為水龍骨科鹿角蕨屬植物。屬附生性觀賞蕨,其孢子葉十分别致,一年四季的常綠色植物,活象梅花鹿角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物種知識:多年生草本。其栽培品種有荷蘭Netherlands、聖地牙哥San Diego、羅伯特Robert和齊森亨尼Ziesenhenne等。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武漢市委市政府「武漢發布」回復上述提問: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稱:據查詢信息系統,我市登記報告最早的新冠肺炎患者為陳某,發病時間為2019年12月8日,經醫院救治後痊癒出院。患者居住在武昌某小區,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 武漢野味店菜單曝光:活殺現宰竹鼠、孔雀、果子狸,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
  • 【盈江鹿角鍬飼育記錄】
    2019年9月初開挖產房,得到30餘條幼蟲,其中一半的幼蟲發現於產木中,另一半發現於木屑中,猜測鹿角鍬的母蟲可能是在產木和產木與木屑的交接處產卵;我對低齡幼蟲採取了混養的方式來進行管理。但盈江鹿角鍬似乎屬於不加溫反而能養得更大的品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鹿角屬鍬形蟲的飼養,不知道該屬的其他亞種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 頭頂鹿角身披黃金鎧甲的鍬甲 羅氏蟲社知識分享之鹿角鍬下篇
    前言:上期我們聊了鹿角鍬,但只介紹了一半的品種,今天我們來說說剩下的鹿角鍬中的最大家族,也就是黃金鹿角鍬,國內的鹿角鍬可以說都是黃金鹿角的亞種。    關於黃金鹿角鍬分類1、中日分類差異:由於限定的範圍不同,按日本的Bekuwa的分類黃金鹿角鍬總計有9個亞種;而《中華鍬甲2》因僅限定為國內的關係,鹿角鍬屬一共只記錄了4個品種:鹿角鍬指明亞種、華南亞種、版納亞種,以及中緬亞種(未正式定名)。
  •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02:30 來源:   記者昨天從市農委有關部門獲悉,上海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及其優化》日前結出了碩果,本市首例克隆豬已於7月16日在南匯誕生。
  • 羊年最後一天出生 中國首例異種克隆羊誕生記
    東方網2月1日消息:農曆羊年的最後一天,我國首例異種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順利誕生。   1月21日零時8分,在科研人員的焦急等待下,這隻灰白色的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動物醫院出生,生產前後共用了10分鐘。產後5分鐘,這只可愛的小傢伙便站立起來並搖動尾巴,隨後發出「咩咩」叫聲。半小時後,它開始吃奶。   「它精神很好,有著野生動物的本能。」
  • 武漢植物園 培育出睡蓮新品種:斑藍
    昨日,記者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看到該園科研人員歷經14年,培育出的睡蓮新品種———斑藍。據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水生專類園主任劉豔玲介紹說,我國的睡蓮品種非常少,只有四五個。1992年,植物園從美國加洲植物園引進了幾株熱帶睡蓮,為了培養適合我國環境氣候的睡蓮,科研人員開始了艱難的雜交育種過程。近年,他們終於培育出了多花、花期長的耐寒新品種斑藍。
  • 新嶺南花卉市場來了!80000㎡花海,買花可以來這裡!
    >距離原市場僅僅約1公裡新嶺南花卉市場更大更靚!>圖@conniexwq它是廣州規模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交易額大、品種多、服務功能齊全怪不得搬了新地方後更多街坊來買買買了~圖@Seline_whu如今搬新地方改造也是廣州花卉產業提升路徑的階段性成果從環境到管理,裡裡外外都有了「新花樣」圖@它山之石為我用據說這次花卉市場南遷
  • 武漢市場野味菜單曝光:活殺竹鼠、孔雀、果子狸 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據媒體報導,本次現身武漢的首例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症狀的患者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這兩天,網上流傳出一張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裡名為「大眾畜牧野味」店的菜單,顯示有活狗狸獾、活豬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動物。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 首例轉基因嬰兒誕生,科學家卻面露難色,人類是否考慮過後果
    從前基因改造這樣的事情似乎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想像,而科學家也曾多次提出過會研究基因改造這項技術,不過人類對此倒是不太有信心,因為這項技術對於人類來說的確太過玄幻,可是這樣玄幻的事情就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就在昨天首例轉基因嬰兒誕生,準確來說是全球首例具有免疫愛滋病基因的一對雙胞胎誕生了
  • 這種蕨類像鹿角,掛在牆上氣質爆棚,太上檔次!
    其實蕨類植物擁有很多優勢,比如它們的長相特別漂亮,它們的空氣淨化能力比普通花卉強很多,它們在光線不足的地方也能長得特別好等等。今天花花要給花友們分享的一種蕨類植物是鹿角蕨,它在眾多蕨類植物中算是比較獨特的、顏值比較高的。如果花友們能在家裡養上一棵鹿角蕨的話,那家居風格的檔次真的是蹭蹭上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