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46000年前的史前鳥類保留下完整遺骸

2020-12-08 快科技

近日,《傳播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史前鳥類的新研究,罕見的是,研究人員直接研究了一隻46000年前鳥類的完整遺骸。

據悉,這隻鳥保存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永久凍土中,出土後,科學家分析這隻鳥的遺骸,發現它有著46000年的歷史。

通過研究這隻鳥的遺傳信息,研究人員將其歸類為角百靈的一種,在俄羅斯北部非常常見。

科學家對於如此完好的史前動物標本相當興奮,他們表示:「這麼小而脆弱動物的標本也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揭示了冰河時期的地表環境,意味著當時地表泥漿已經逐漸沉積了,至少地面相對穩定,這樣才能使這隻鳥的遺骸保存完好。」

當然這並非孤例,此前在2019年11月份,同一地區也曾發現過一隻完整的小狗遺骸,研究人員認為其年齡大約有18000年。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鳥類

責任編輯:小淳

相關焦點

  • 溫室效應影響下,萬年遺骸重現天日敲響警鐘,這絕不是什麼好現象
    目前,在人類的努力下,環境的惡化正在逐漸減緩,但只要人類還在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就會一直存在。例如,溫室效應已經侵蝕了地球,使得一些本應永久凍結的物質逐漸出現。 不久前,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發現了一隻鳥的遺骸。
  • 46000年前「史前生物」面世,一個關乎人類的難題,終究是來了
    46000年前「史前生物」面世,一個關乎人類的難題,最終還是來了!南極,以極寒聞名,冰川公園。在這裡,因為環境惡劣,遠離人群,我們印象裡就只有企鵝這種生物存在,但實際上有許多地底的資源沒有被開發出來,人類似乎也有一種默契,沒有去過度開發這裡。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
    收到發現報告的科研團隊趕到現場後,可謂是一頓驚嘆,畢竟之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洞穴熊標本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屍體,對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何科學家表示擔憂?
    文|科學蟲洞隨著永久凍土層融化,自然界的"冰棺"打開,一些史前生物屍體重見天日。之前,科學家們又在永久凍土層找到了一隻灰狼幼崽的遺體。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但科學家卻擔憂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北極出現史前生物屍體其實史前生物屍體從凍土層中面世,並非最近才有的事情。在2019年11月,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出土了一隻保存完好的小狗遺骸。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根據資料記載顯示,這種在中晚更新世時期生活於歐亞大陸上的史前洞穴熊大約在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經過專家們從這隻古鳥屍體內提取出的DNA顯示,其年齡約為46000年!
  • 世上最神秘的五大遺骸,史前狗竟然叼著猛獁象的骨頭
    5、洞窟遺骸1993年,一具嵌在洞窟牆壁裡的屍骸在義大利南部重現人世,科學家提取遺骸的部分肩骨進行研究後,發現遺體的(原圖有點噁心,所以就不放了)4、肉身佛像匈牙利博物館展出一尊千年佛像,科學家發現這尊佛像是肉身,骨骼完整,有人指出這尊肉身佛是中國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陽春村的章公師祖章六全,他生活在1100年前,20年前這尊肉身佛在村中被盜走。
  • 世上最神秘的五大遺骸,史前狗竟然叼著猛獁象的骨頭
    5、洞窟遺骸1993年,一具嵌在洞窟牆壁裡的屍骸在義大利南部重現人世,科學家提取遺骸的部分肩骨進行研究後,發現遺體的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2014年,科學家們曾在鄰近的地方發現另一頭已被命名為薩沙(Sasha)的著名小披毛犀的部分遺骸,它生活在34000年前的史前時代,死亡的時候只有7個月大,但體型已相當於現代犀牛18個月的大小了。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其實類似因高溫所導致的反常現象,必然和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脫不開干係,而深受其影響的也遠遠不止是這兩個地方,甚至已經波及到了偏遠西伯利亞地區的永久凍土層——就在前兩天,俄羅斯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南極現在主要面臨的危險是冰川融化,在南極夏天已經檢測出了20攝氏度高溫,南極冰川在這樣的溫度下,還能堅持幾年?北極面臨的危機則更加糟糕。以格陵蘭島為例,格陵蘭島的多個存在幾十萬年的冰川,已經逐漸消失不見,北極永久凍土層也一直在融化垮塌,這導致北極附近的道路和房屋陸續出現塌陷,仿佛有種世界末日的感覺。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南極現在主要面臨的危險是冰川融化,在南極夏天已經檢測出了20攝氏度高溫,南極冰川在這樣的溫度下,還能堅持幾年?北極面臨的危機則更加糟糕。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擁有北極地區最廣袤的永久凍土層,在融化凍土層裡發現的古生物遺骸也最多。
  • 北極凍土層中,出現46000年前的生物遺骸,這是好是壞?
    正是由於溫度極低,才給化石的保存提供了天然的環境,所以說大部分掩埋在南北兩極凍土層中的化石,大多保存得非常完整,我們甚至也可以從這些化石中提取部分DNA。通過這些樣本甚至還可以復原出克隆的古生物,這些已經消失了的物種,在數萬年之後會重新出現在地球上。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收到發現報告的科研團隊趕到現場後,可謂是一頓驚嘆,畢竟之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洞穴熊標本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經過專家們從這隻古鳥屍體內提取出的DNA顯示,其年齡約為46000年!儘管像這樣發現史前動物遺骸能讓人類更好地了解地球
  • 永凍層又現史前生物遺骸,遠古病毒或夾雜其中,人類應當警惕
    永凍層中的生物遺骸最近,人們在俄羅斯雅庫特北部的永久凍土層發現一隻已滅絕的披毛犀幼崽,由於該披毛犀常年位於永凍層之中,因此該幼崽的遺骸保存相當完整,甚至連最後一餐還保存在胃部中。科學家普洛特尼科夫博士表示,這隻披毛犀的年齡在3-4歲之間,處於亞成年狀態,應該剛剛和母親分開生活。從身上的短毛髮判斷,這隻披毛犀應該是在夏天被淹死的。
  • 俄羅斯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俄羅斯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照片 : NEFU / The Siberian Times)(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首次在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上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 考古研究發現恐龍時代鳥類遭受洪水襲擊而滅絕
    反鳥亞綱類史前鳥類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在羅馬尼亞Sebes河道附近地區發現了一種史前鳥類群體的化石遺體,其中包括成鳥和雛鳥的骨頭,爪子和鋸狀喙,以及一些破碎和完整的鳥蛋。對新發現的化石的研究表明,是一次古老的山洪爆發,衝毀了整個鳥群棲息地。這種鳥兒屬於反鳥亞綱(enantiornithines)的一種,是史前最豐富多樣的的鳥類。幾乎所有都保留牙齒和爪形翅膀,但其它特徵像現代鳥類。
  • 伊拉克出土更多尼安德特人遺骸 為研究史前人類提供新證據
    來源:海外網伊拉克沙尼達爾洞穴發現了更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遺骸(圖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2月19日電日前,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再次發現距今7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遺骸,為史前人類喪葬習俗研究找到新證據。據今日俄羅斯報導,伊拉克沙尼達爾洞穴出土了更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遺骸,預計已有超過7萬年的歷史。由於尚未確定性別,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沙尼達爾Z(Shanidar Z)。這是繼上世紀中葉發現的部分遺骸後的新發現,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將會重新引發一場關於史前人類喪葬習俗的爭論。報導稱,在20世紀50至60年代,考古學家在伊拉克沙尼達爾洞穴發現10名尼安德特人部分遺骸。
  • 西伯利亞湖出土完好的猛獁象遺骸
    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北部的一個湖中,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猛獁象(woolly mammoth)骨架遺骸,有些出土的骨架上仍黏附著部分軟組織。此次發現相當罕見,將有助科學家深入了解古生物猛獁象的歷史 。
  • 旅行中發現罕見史前巨獸遺骸,誰埋在這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Nievas先生在河邊,偶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外殼直徑是1米左右,上面有黑色的鱗片。然後他就把它挖了出來,洗掉上面的土,仔細觀摩以後,他認為這是一個恐龍蛋。「外殼看起來像一個真正的雕齒獸的外殼,後面的洞是破損,不是頭部或者尾部,這屬於犰狳的一個古老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