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診看眼睛 教你診斷各種臟腑異常

2020-12-04 荊山浮屠話健康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看眼睛也是望診的一部分。從眼睛可以觀察身體的健康狀況,包括上下眼瞼的顏色以及瞳孔、黑眼球和眼白等各部位,不同部位出現異常顏色,都可能是內臟疾病的反映。所以,學會眼睛的自我健康檢測,可為自己的身體做第一道把關。

眼睛五輪是什麼?

眼睛在中醫診斷上可分:上、下眼胞,稱之為肉輪;眼內,鼻孔旁,稱為內眥;眼尾處稱為外眥,內外兩眥叫做血輪;眼白屬氣輪;黑眼球(非瞳孔處)屬風輪; 瞳孔屬水輪。

中醫所稱的「五輪」包括肝、心、脾、肺、腎這五臟,虛、實、寒、熱在這些部位會有一些異常表現,而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也和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互相對應。五臟當中,腎主骨,肝主筋,脾主肉,心主脈、肺主氣。從眼睛來觀察,瞳孔主腎,角膜、虹膜主肝,內外屬心,眼白、結膜、鞏膜屬肺,眼瞼上下則屬脾。

眼睛為五臟之精

眼為五臟之精,內臟有變化,很容易在眼睛出現變化,例如眼睛顯得疲勞、吃飽想睡、眼神有氣無力等,代表有肝臟疾病;而脾臟毛病會顯露在眼瞼,包括急性胃炎、消化性十二指腸等,眼瞼都可能出現異常,容易無血色,並有點浮腫。如果瞳孔有異常,可能有慢性或急性腎臟疾病或腎衰竭,病患會口乾舌燥、血壓偏高、小便困難;眼白處若異常或瘀血、充血厲害,表示肺部出問題,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發燒、痰多等現象;眼內外眥代表心臟,如果有心律不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顏色會偏白。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病症

眼白變淡黃:肝功能異常,《黃帝內經素問》中指出:肝開竅於目。當眼白鞏膜變淡黃色,表示肝臟機能開始變差,可能是肝炎、急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疾病。

眼白呈黃色:急性黃疸症,眼白出現深黃色,代表有黃疸疾病,可能有急性黃疸症、膽道阻塞等問題。

眼白處為赤色:病毒感染,若又加上有熱感和容易流淚,多是被邪氣感染造成,例如流感病毒。

眼瞼偏白:貧血造成,眼瞼顏色偏白或淡白,與貧血,血液供應不足有關。

眼瞼偏紅:身體急性發炎,眼瞼顏色很紅,可能是身體發燒造成急性發炎所導致。

眼睛混濁充血:心臟功能異常,可能是心臟血液出現變化,眼睛容易混濁、充血,有可能是血壓偏高、動脈硬化等問題。

眼球布滿血絲:體內有炎症,代表發炎嚴重,可能因為眼球發炎造成的,假如夾雜其他疾病,例如慢性高血壓、腎臟衰竭或急性肝炎,眼球也可能布滿血絲。

眼睛為紅色:發炎、火氣大、水痘,眼白處出現淡紅色,且表面的血管充血,多是眼睛本身有毛病未治療,或常在外工作,未做好保護造成的發炎現象;若眼皮有點紅,代表脾胃問題,火氣大,容易有口瘡;如果靠近眼尾處很紅,要小心,小朋友可能要起水痘了。

眼尾處為青色:肝臟疾病,如果內外眥靠近眼尾處看起來有點青,可能是肝臟疾病。

眼尾處或黑眼珠處白色:貧血,內外眥靠近眼尾處看起來非常白,多與貧血、血色素不足有關;眼睛黑眼球部分有點白色跡象,表示溼氣侵入骨頭,可能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眼白處為淡紅色:肝腎功能異常,眼白處呈現淡紅色,有時有充血現象並有微痛感,代表肝腎功能異常。

眼白漸漸變黃:腸胃功能障礙,代表有溼熱現象,可能是腸胃功能出現障礙,多半和脾的消化系統異常有關。

眼白處鮮紅血斑:血管病變,眼白處很清楚呈現一片鮮紅色血斑,代表眼底出血,與本身血管病變有關。此外,白睛處充血很明顯,表示身體有熱,發炎指數上升,包括感冒或喝酒以後,都可能出現,而婦女子宮內膜異位,也可能在此處出現異常。

眼睛的其他異常

眼瞼無光澤:腎氣虛造成,上下眼瞼、眼袋都沒有亮澤,並且有凹陷,可能與腎氣虛有關。

眼皮太亮:呼吸道有問題,上下眼皮太過光亮,可能有呼吸道疾病。

黑眼球充血:咳嗽、熱痰引起,眼睛黑眼球部分看起來充血,會有咳嗽、熱痰現象。

眼袋明顯:腎功能問題,眼袋肉輪明顯,可能腳氣病或腎功能不好,代謝差;眼珠突出的人,比較容易喘。

眼眶塌陷:五臟精氣差,眼眶塌陷,代表五臟精氣不好,可能是肝腎或胃腸疾病,陷很深的話,表示氣非常不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瞳孔閃爍不定:腎功效衰竭,健康的人眼瞼會呈現淡紅色,眼白要白,黑眼部分要黑,瞳孔要正常;瞳孔屬腎,假如有慢性腎功能衰竭問題,眼球轉動時,瞳孔容易閃爍不定。

在決定如何改善之前,要先確定不同內臟疾病在眼睛有哪些反映,以及可能出現哪些異常的顏色,才能根據不同問題做進一步改善,例如動脈出血、心臟血液循環出問題,一定要從生活中做調整,避免燒、烤、炸、辣等燥性食物,紓解壓力、多休息,聽從中醫師建議掌握改善原則,並避免一些禁忌。此外,望目只是中醫望診的一方面,確診疾病還要結合「望聞問切」統一辨證論治,這樣才能更為準確。

相關焦點

  • 老中醫教你如何通過眼睛,觀察五臟六腑的健康,值得學習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看眼睛也是望診的一部分。從眼睛可以觀察身體的健康狀況,包括上下眼瞼的顏色以及瞳孔、黑眼球和眼白等各部位,不同部位出現異常顏色,都可能是內臟疾病的反映。
  • [中醫]味覺有異常 從臟腑找原因
    如果沒有在品嘗食物,卻常常自我感覺口中五味雜陳,如口中泛酸,口乾口苦,或覺得嘴裡有甜味,口寡口淡,甚至流口水等,則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或雖未到器質性病變階段,但可能是臟腑功能偏盛偏衰發出的警報,應引起警惕,切莫大意。
  • 中醫教你從面部皺紋看內臟健康
    為什麼會長皺紋中醫教你從面部皺紋看內臟健康飲食不當:如果我們平時的飲食不當的話,那麼也會導致皺紋的發生,人體飲食過飢使攝食量不足,使體內營養物質匱乏,使面部肌肉失去營養,產生皺紋,長期飲食不平衡,可導致皺紋的產生。
  • 中醫診脈究竟是「故弄玄虛」,還是真有臨床意義?
    很多人對中醫的印象,可能都有診脈這個畫面,因為診脈是中醫的獨特符號,只要一看到診脈的畫面,就會聯想到中醫。那麼,中醫診脈究竟是故弄玄虛?還是真的對臨床有意義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外行來看,或多或少會認為,中醫脈診為炫技,既然望診、聞診、問診都能把人體的生理病理信息收集的八九不離十,那為何還需要切脈呢?實則不然,中醫脈診如果那麼容易被代替,就不會延續了幾千年,而且脈診所捕捉的信息,往往是很關鍵的。因此,中醫脈診的確之於臨床,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 中醫教你如何望瞳孔顏色來辨別疾病
    中醫教你通過瞳孔顏色辨別疾病。中醫望診是中醫學上比較好的一種方法,能通過觀察知道*的健康情況,今天尋醫問藥中醫專家為大家介紹如何通過望瞳孔顏色來辨別疾病,以下為大家具體介紹。正常的瞳孔為圓形,兩側等大,直徑約25毫米,顏色像一池井水,黑洞洞、清湛湛的。
  • 舌頭透露你的身體狀況 中醫如何望舌診病
    中醫常講望聞問切,我們看醫生時,醫生也常讓我們伸舌頭,以觀察我們的舌苔情況。通過舌頭和舌苔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內臟以及軀體疾病。究竟中醫們在看舌苔的時候是在看什麼,我們也來跟著了解一番吧。舌苔是中醫術語,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因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病邪的性質和病位的深淺。
  • 耳部中醫大全:耳穴定位主治、功能歸類、望診七訣!
    利用這一現象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或刺激這些反應點(耳穴)來防治疾病。耳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係。各臟腑組織在耳廓均有相應的反應區(耳穴)。刺激耳穴,對相應的臟腑有一定的調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針刺、埋針、放血、耳穴貼壓、磁療、按摩等。人體某一部分有病時,就會反應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這些部位就是耳針治療的刺激點,統稱為耳穴。
  • 中醫教你從舌頭看健康,五類舌象對應疾病該如何防治?
    中醫從「望聞問切」診斷病情,望舌的舌診,也是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因為舌頭狀況可以一窺身體的健康,更傳達了身體健康與否的訊息。中醫診斷時常會看看患者的舌頭,從舌苔及顏色等,藉以作為身體狀況判斷,千萬不能輕視。舌體與舌苔顏色,透露脾胃健康中醫講究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臟腑氣血的主要來源。
  • 間質:新發現的器官 VS 三焦:古中醫懸而未決的臟腑
    「間質組織」的發現意味著新的癌症檢測和診斷技術即將出現,「間質組織」液體中是否出現了癌細胞以及癌細胞含量,或將成為癌症診斷的重要依據。「這項新發現有機會推動癌症治療藥物的重大進步。」 Theise和同事們認為這種器官也可能涉及其他問題,包括水腫(一種罕見肝臟疾病)和其他炎症疾病。
  • 教你如何從看舌頭判斷出疾病 把疾病消滅在萌芽
    教你如何從看舌頭判斷出疾病 把疾病消滅在萌芽時間:2017-04-10 15:10   來源:養生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你如何從看舌頭判斷出疾病 把疾病消滅在萌芽 在中醫的診斷手段中,舌診是比較好學的,舉個例子,大家看自己的手,能看到裡面肌肉的顏色嗎?不能,為什麼呢?
  • 中醫時間醫學 對應臟腑氣血
    中醫子午流注歷史悠久,其理論基礎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奠定,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最具特色的寶貴理論
  • 中醫教你如何在對應時間養生:一天之中如何養生
    如果這個時候你沒有把握生機,比如說你這個時候沒有休息,或者有別的消耗,就是在扼殺一天的生機。子時睡覺養生發之氣在臟腑來講,養的就是你的膽氣,中醫有一句名言叫做,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意思就是膽在子時值班,膽值班的情況好壞關係到臟腑,全身生機的生發,生發的順暢,人的膽氣就壯,膽量就足。丑時(凌晨1時~3時),養養肝血。
  • 味覺異常口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但是有時候,一些人常常會出現味覺異常,口苦的現象,這就會使得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不會存在一些享受的感覺。那麼味覺異常口苦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尋醫問藥就來為大家介紹味覺異常口苦的原因。 味覺 中醫認為口苦與肝是有直接關係的,直接的說肝主疏洩,是指肝臟之功只有疏通氣機、暢達全身各部位、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洩以及情志、情緒、情結的舒暢作用。肝氣的疏洩作用,調暢全身氣機、鬱者通、通則暢、使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暢通無阻。
  • 體檢指標異常怎麼辦?
    體檢後發現有幾項指標異常,有的人很焦慮,擔心這些異常的指標是否會導致大病,因此而納眠俱差;有的人則無所謂,繼續各種折騰,各種熬夜,各種暴飲暴食。從中醫來分析,指標異常意味著臟腑功能已經減退,此時氣化功能下降,若沒有不適症狀,當重視調理臟腑,平衡陰陽,和暢氣血,建議用中醫,特別是用針灸。為什麼要用中醫來調理?一則:中醫擅長「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變,這是中醫的重要指導原則。若體檢指標異常,但尚未出現症狀,這屬於似病而未病的狀態。此時病情未顯,若濫用藥學藥物,容易傷損正氣。
  • 3個都沒有,恭喜你很長壽
    在人生衰老的過程中,如果身體的這三個部位變黑了,可能就表明了你機體開始老化了,這時候你可得務必注意身體健康咯? 第一,顏面部變黑。 人體一身之氣血上榮於顏面部,在中醫的理論中,中醫講求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其第一的望診能通過顏面部色澤去辨別此人的氣血充盛情況,去反映出臟腑機能的氣血盛衰。 通常老年人都會在臉上出現一些黑黑的斑點,俗稱「老年斑」。
  • 【宣澔國際】告訴你:失眠的問題,其實是臟腑問題,通過裹藥汗法就能調理!!
    很多中醫按摩治療都會用到這裡,比如雙手對搓之後按在腰上,腹部,眼睛,都是用它的熱性來溫暖有些虛損,疲勞的部位和器官。我一個同學眼睛很好,是近視眼高發的學生中少有的不戴眼鏡的,她的保健辦法是經常用搓熱的手心溫敷雙眼,等於給疲勞的眼睛補陽氣,增加能力。腳心上的穴位叫湧泉,是腎經的井穴,所謂井穴,是腎經是從這裡發源的,腎經性質和心包經是相對的,屬於水,有涼性,它的井穴也具備同樣性質,多用它來滋陰補水。
  • 中醫張生:99%的人分不清
    因為腎是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是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是人之元氣所在……那麼,是不是腎虛的人更容易得腎炎?腎炎的人一定會腎虛呢?別急,聽中醫張生一一道來。——此腎非彼腎中醫所指的「腎」是一個系統,與人體生殖、生長發育、消化、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西醫的腎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最後產生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腎虛」是中醫的說法,指腎的精氣和陰陽不足。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通過「望」、「聞」、「問」、「切」四診來辨證的。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
  •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各種食物顏色各不相同,傳統中醫認為「無色入五臟」,是與中醫的「五行」相對應的。也就是說,不同顏色的食物,它的養生保健功效各有偏重,《黃帝內經》中記載:「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今天我就來具體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