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很多科學家對土星都「情有獨鍾」,因為土星非常的漂亮,並且神秘。雖然土星看起來寧靜安詳,不過其實一點都不平靜。而且土星非常寒冷,表面溫度達到了零下230攝氏度。
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排在第二的行星,排在第一的是木星。土星的體積是地球的750倍,每天自轉時間大概只有10個小時,圍繞太陽轉一圈需要29.5個地球年。雖然土星的體積大於地球,但是重力卻小於地球。假如你在地球上的體重是68公斤,來到土星以後就會變成了只有62公斤。因為土星是氣態行星,所以密度很低,是太陽系中唯一密度低於水的行星。
土星在太陽系已經存在了45億年的時間,硬質核心由碳顆粒聚集而成,表面充斥著大量的氫元素和氦元素。在土星重力的作用下,氣體開始坍塌凹陷,隨即自轉速度加快。所以土星的形狀呈現中間鼓起,四周扁平,因此也叫做「扁球」。
土星擁有非常美麗的土星光環,直徑有280000公裡,能夠直接放下21個地球。但是土星光環卻非常薄,大概只有20米的厚度,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土星光環看起來好像一個固體圓盤,實際上卻是由大量的碎片散布構成的。這些碎片高速的旋轉著,時速可以達到32000公裡每小時。
而且,土星光環內部的碎片,相對於土星光環外部的碎片來說旋轉速度更快。根據克卜勒定理來說,如果以圓形軌道進行旋轉的話,越靠近中心位置的旋轉速度更快,越遠離中心位置的旋轉速度越慢。
土星環是怎麼來的?
有科學家提出設想,土星原本有兩顆衛星。但是後來兩顆衛星相撞破裂以後產生大量碎片,最後就形成了土星光環。但是還有另外一種理論,就是某個高速運行的天體撞擊到了土星的某個衛星,最後撞擊碎片被土星引力留住,並且形成了土星光環。
土星光環有7個環區,其中A環、B環、C環是最重要的。其中A環幾乎是呈現透明狀的,B環的密度最大,充滿了各種物質,C環則比A環還要更加透明。科學家認為,土星光環這種天文奇觀或許不是永恆的,可能在幾億年以後消失殆盡。
我們剛才說過,土星雖然表面看起來十分平靜,但是它的「內心」卻特別狂熱。就拿土星風暴來說吧,土星風暴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600公裡每小時,周期可以長達幾周甚至幾個月。土星風暴和地球風暴一樣,都有「風暴眼」。所以按照形態來說,土星風暴更像地球上的颶風。
目前,科學家們發現土星至少有48顆天然衛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土衛6。因為土衛6的地理環境和地球十分相似,有河床,沙丘,甚至還有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人類對於土星和土星的衛星探索肯定會取得更大的突破。相信在浩瀚的宇宙裡,存在著很多讓人驚嘆的「故事」,正在靜靜等待著我們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