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機迅速普及的過程中,安全問題成了整個行業以及各國政府需要共同去討論的話題。今年 4 月份,成都雙流機場連續數日出現不明飛行物,多個進港航班受到影響,只能在空中盤旋等待或備降。
由無人機所帶來的安全事件並不只發生在中國。7 月份的時候,一架無人機在英國倫敦格特威機場上空與另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驚險地擦身而過,130 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過去一段時間,無人機「黑飛」的時間時有發生,如何管好無人機是讓各國都覺得很頭疼。
早在2015年10月,來自諾丁漢的Nigel Wilson在阿提哈德體育場比賽期間擅自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隨後遭到曼徹斯特警方逮捕,根據《飛航技術規章2009》(Air Navigation Order 2009)的規定Wilson需支付1800英鎊(約合¥17127)的罰款,並在指控罪行後支付600英鎊(約合¥5709)的額外費用,此外禁止Wilson在未來兩年購買、擁有或者操作無人機,並禁止向其他無人機用戶提供幫助。
英國民航駕駛員協會(Balpa)表示,今年已發生 81 起影響航班事件,較 2016 年的 71 起、 2015 年的 29 起有上升的趨勢。那麼在英國可以自由的飛無人機嗎?
小編認為一般情況肯定也是需要申請才可以的,畢竟有保護別人隱私還有安全性的原因在裡面。
英國今年1月到4月已經接收到22起和無人機有關的投訴,16年接到的訴訟是15年的3倍。
這些投訴主要集中於侵犯隱私,以及對民航客機造成的影響等。令人驚訝的是,無人機在英國還曾被用於向監獄裡投放毒品和手機等「違禁品」。
據說,英國也要給無人機上戶口了。
最近,英國政府頒布了無人機的新政策,要求所有重量超過250克的無人機擁有者,必須對無人機進行註冊登記。大疆公司推出的輕型無人機Mavic和Spark的重量也超出這一標準。
另外,無人機的使用者還需要通過一項考試,從而確保他們了解英國的安全、保密和隱私條例。
除此之外,新的規定還包括禁區「電子圍欄」(geo-fencing),也就是在無人機系統中設置禁飛區,比如機場和監獄。
1. 操作員必須將無人機控制在視線範圍之內,飛行高度不能超過400英尺(120米)水平距離不得超過500米。
2.飛行高度不要超過120米。
3.無人機必須遠離飛機,機場和軍事區域等禁飛區(No Fly Zone)。
4. 不可在人群或者是建築物密集的地方用無人機投放物品,避免傷到他人和毀壞建築。違反規定者將會被處以2500英鎊的罰款。
如果你的無人機有攝像頭,其它也要遵守的是:
5. 在戶外聚集場所不要在低於150米的範圍內飛行(也就是要在高於150米的範圍飛行),如音樂會或體育賽事。
6. 不要在建築密集區150米範圍內飛行。
7. 不要在他人50米範圍內飛行。
8.不要在他人車輛的50米範圍內飛行。
每次飛行的法律責任在於無人機操作員。
商務無人機操作員必須完成培訓課程,並向民航局CAA登記註冊無人機。
若通過無人機來危及飛機安全,將會被處以五年監禁。
近日,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政府計劃於 2018 年春季出臺相關法案,來規範無人機的使用。
Balpa 主席布萊恩·斯特拉頓(Brian Strutton)說:「這些建議是朝著無人機安全整合邁出的一步,但是在新的規則到來之前,我們仍然面臨無人機碰撞的威脅。」
該法案規定,無人機使用者在使用前需要進行安全意識測試。同時,為了保障航空安全,將禁止在機場附近使用重量超過 250 克的無人機,飛行高度也限制在了 400 英尺以下。
另外其還規定,當執法人員遇到利用無人機進行犯罪活動時,有權奪取相關無人機,這也獲得了飛行員工會的支持。
對於此項法案的一些規定,無人機製造商 DJI(大疆)的歐洲公共政策負責人 Christian Struwe 也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在他看來,有些建議可能「難以警覺」,例如高度限制。
就目前來看,英國此次針對無人機的法案,在正式推出之前,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去完善。
早在2015年年底,美國聯邦航空局為小型無人機(250g到25kg之間)推出實名註冊登記系統,無人機擁有者需要提供姓名、家庭住址和電子郵箱地址,每次註冊收費5美元,一次註冊有效期為3年。目前已經有超過80萬人在這個系統進行了登記。
中國民航局也在6月1號正式推出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但是由於還沒有和公安系統進行對接,用戶可以隨意提交「虛假信息」從而矇混過關。目前,已經有超過4.5萬架無人機在該平臺上註冊。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