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陀螺:慣性導航系統上的「明珠」

2020-11-26 OFweek維科網

  用於開展引力波研究的「天琴計劃」,第一階段將於日前完成大型雷射陀螺儀等地面輔助設施建設。近期,美國國防後勤局劃撥3890萬美元,授權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為美國海軍AN/WSN-7(V)海上導航系統研製環形雷射陀螺系統。雷射陀螺,又叫環形雷射器,在加速度計配合下可以感知物體在任意時刻的空間位置,被譽為慣性導航系統這頂皇冠上的「明珠」。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備獨立研製雷射陀螺能力的國家,產品應用範圍覆蓋陸海空天等多個領域。雷射陀螺雖小,卻集成了光、機、電等諸多領域高精尖技術,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綜合體現。

  麻雀雖小,方寸之中盡知世間動態

  在古希臘語裡,「陀螺」一詞的含義是「旋轉指示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只要能對物體的旋轉狀態進行感知測量的裝置,都可被稱為陀螺儀。慣性測量裝置好比現代高精度設備的「眼睛」,而雷射陀螺的出現,已成為慣性制導系統的「火眼金睛」。

  早在18世紀,人類就開始了對陀螺運動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首先成功研製了機械陀螺儀。1960年,美國人在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後,迅速開始雷射陀螺的研究。到1980年代,美國空軍實施了「綜合慣性基準組件」研製計劃,將雷射陀螺應用在雙盒組件式傳感器系統中,美國海軍也研製了「CA1NS1」系統,將雷射陀螺應用到艦載飛機中。1985年美國提出了戰略防禦計劃(SDI)後,雷射技術得到了更大規模的研究與應用,其中1985財年SDI預算在雷射領域的投資高達10.4億美元,大部分用於開展雷射實驗,其中就包括雷射陀螺的研究。

  隨著技術的發展,雷射陀螺的性能越來越好,應用也更加廣泛。今後雷射陀螺技術將主要向更高精度和可靠性、更小體積和更便宜價格發展。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GG1308型雷射陀螺,通過採用一次成型工藝,總體積小於2立方英寸,重量僅為60克,卻可以達到1°/h的精度,價格僅為1000美元。雷射陀螺「麻雀雖小」,卻集成了光、機、電等諸多領域高精尖技術,考量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綜合體現。

  千裡點穴:精確打擊的導航「心臟」

  早在1998年美國對伊「沙漠之狐」行動中,「戰斧」式巡航飛彈就大放異彩,成功發射飛彈325枚,主要用來攻擊伊軍指揮控制機構、核生化武器設施、防空陣地和地下指揮中心,其命中精度令世人驚嘆。而讓「戰斧」式巡航飛彈實現「千裡點穴」功能的核心器件,就是雷射陀螺。

  馳騁在現代戰場上的飛機、飛彈等,無不需要準確測量方位、速度、姿態等信息參量才能圓滿完成預定的導航或作戰任務。放置在「身體」中作為精確導航「心臟」的就是慣性導航系統。傳統的慣性導航儀器主要是機械式陀螺,其製作工藝要求高,結構複雜,體積龐大,精度也受到極大限制。

  雷射陀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具有重量輕、尺寸小、精度高、可靠性好、動態範圍大、響應時間短、耐衝擊和振動、工作壽命和存放時間長、可直接與計算機相連實現自動化控制等優點。尤其是它極高的精度值,每小時漂移角速率在0.0001°至1°範圍內。

  其實,這枚精確導航「心臟」看似神秘,其原理並不複雜,雷射陀螺主要依據Sagnac效應製作而來。通俗講,當光束在設定好的通道中傳播時,由於通道本身具有轉動速度,從而引起光沿通道轉動方向時間的改變。使用光電手段測量這個相位差的改變,就可以測出閉合光路的旋轉角速度。利用這種光程變化的原理,就可以製作出雷射陀螺儀。由於光電設備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較長的工作壽命,它才能像一顆永不停息的「心臟」,時刻為設備導航。

  陸海空天:在軍民用多領域大放異彩

  自行火炮、步戰車、飛機、飛船、飛彈、人造衛星、潛艇、艦船……這些裝置都需要陀螺儀測定東西南北和判斷上下。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的迅猛發展,集光、機、電「三位一體」的新型雷射陀螺得到迅速發展,並在陸海空天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雷射陀螺也被譽為茫茫海天的「定位神器」。

  對應於不同的用途,雷射陀螺的種類也有很多,一般可分為指示陀螺儀和傳感陀螺儀。指示陀螺儀在行進狀態中作為領航和駕駛儀表使用,傳感陀螺儀可用於運動物體的自動控制系統中。為保證羅盤和自動駕駛儀器的正常工作,一般的飛機要使用10多個陀螺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系統也大量使用雷射陀螺來判斷自身方位。此外,根據框架數目和工作形式,雷射陀螺又可分為:三自由度陀螺儀、二自由度陀螺儀、速率陀螺儀、積分陀螺儀、無約束陀螺儀等。這些陀螺儀與機械式陀螺儀、光纖陀螺儀、自由轉子陀螺儀、振動式陀螺儀等一起構成了「陀螺大家族」,從而在各個模塊、各種應用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首先,雷射陀螺可以用於為各類飛行器和精確制導武器提供實時航向、速度、高度、姿態等空間位置信息,提高飛機的可靠飛行時間,並使精確制導武器的命中精度得到極大提高。美國將雷射陀螺系統成功應用於新一代遠程反潛機「P-7A」,極大地提高了該型飛機的飛行穩定性和探測位置精確度。雷射陀螺還為機動發射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提供方位基準,使它們能實現快速定向定位,準確地命中目標。

  其次,雷射陀螺還可以為艦船、潛艇和魚雷提供航向、航速和位置等基準數據,它們不依賴於任何外部信息,就能獨立地進行實時導航。加拿大海軍就將配置有「MK49」型環形雷射陀螺導航儀的新一代慣性導航系統(INS)安裝在「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易洛魁」級驅逐艦和「維多利亞」級潛艇上。將雷射陀螺與全球定位系統(GPS)相結合作為精確導航系統的核心組件,也正被廣泛應用於核潛艇、飛機、巡航飛彈、洲際飛彈及衛星制導中,這一系統目前已多次經過實戰檢驗。

  此外,雷射陀螺還可以作為坦克、步兵戰車的穩定調節系統,實現車體狀態的自我感知;還可以作為太空飛行器姿態和軌道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可以用於運載火箭的慣性制導系統。在其他民用領域,可以將雷射陀螺安裝在望遠鏡上提供實時角坐標信息,可以用超大型雷射陀螺觀測地震波信息、固體地面潮汐效應和測量引力波等。可以預見,隨著雷射陀螺技術的日漸完善,它的應用範圍還會更加廣闊,勢必會對未來戰爭和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焦點

  • 雷射陀螺精確制導 寫「千裡點穴」傳奇
    正是源於雷射陀螺的優異性能,美國B-52轟炸機把慣性導航系統更新為環形雷射陀螺系統,英國的「勇士」機械化炮兵觀測車載導航系統、日本的「AS90」式自行榴彈炮等都使用雷射陀螺來提高武器作戰導航的精度。
  • 慣性導航系統深度報告:現代軍事系統的核心技術產品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慣性導航系統分類慣性導航系統根據陀螺儀的不同,可分為機電(包含液浮、氣浮、靜電、 撓性等種類)陀螺儀、光學(包含雷射、光纖等種類) 陀螺儀、微機械(MEMS)陀螺儀等類型的慣性導航系統。根據慣性導航系統 的力學編排實現形式又可以分為 :平臺式慣性導航系統和 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其基於光纖陀螺的軍民兩用慣性導航系統PHINS的性能優於OCTANS,導航精度達到0.6nmile/h,能實現在無GPS信號情況下的精確慣性導航,目前廣泛裝備於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海軍。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基於雷射陀螺的慣性導航系統廣泛應用於導航與制導、姿態測量與控制、定位與定向、穩定與瞄準等領域。傳統機電陀螺儀利用高速轉動機械轉子的定向性和進動性來測定載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速和方位,而正是由於高速轉子自身的抗衝擊振動能力差、存在加速度效應、不能快速啟動等固有缺陷,使其在慣性導航中的應用受到限制,妨礙其進一步的發展。
  • 雷射陀螺是什麼怎麼用 揭開雷射陀螺的神秘面紗
    該團隊矢志不渝,三代人攻關43載,終於使我國成為繼美法俄後,世界上第四個具備獨立研製雷射陀螺能力的國家,為我國打破國際壟斷,在精確打擊武器的導航定位、姿態測量與控制、精確制導、平臺穩定等方面全面趕超世界強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不過,小陀螺如何與國防科技聯繫在了一起,雷射陀螺是什麼,許多人未必了解。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圖)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圖) 2014-11-06 11:04:52例如,飛機按照預定航向平穩的飛行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航向姿態導航系統,船舶在浩瀚的大海航行而不迷失方向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羅盤。在國防領域中飛彈的精確制導、潛艇長期潛伏在水下的精確導航、行進中的坦克保持火炮和瞄準系統的穩定等都離不開陀螺儀。在國民經濟領域中,大地測量、隧道開鑿、工程測量的精確定位、石油鑽探的精確定向、機器人動作精確控制等都離不開陀螺儀。
  • 雷射陀螺有什麼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雷射陀螺具有很多重要的軍事應用,隨著技術進步,它的性能將會越來越好,完全替代傳統的機電陀螺,在慣性導航定位、制導系統以及姿態控制和穩定系統中更好地體現和發揮核心作用,增強它們的導航定位、姿態控制、精確制導等能力,大幅提升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打擊武器的戰鬥力。
  • 導航系統中的慣性技術是怎樣的?這篇文章講得詳細
    我們駕駛汽車,按著GPS或北鬥導航的指示行駛在陌生道路上,當穿越隧道時導航系統依然可以為我們提供方向、速度、裡程、時間等行駛數據,我們驚嘆於脫離了衛星系統的信號接收,導航系統如何運行?這就是慣性技術為我們續航。
  • 基於MEMS的慣性導航教學實驗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0/419276.htm引言慣性導航系統具有導航信息完備、連續,完全自主性和高可靠性的特點,在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慣性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水平
  • 慣性器件應用介紹
    > 慣性器件 慣性導航系統通常由慣性測量裝臵、計算機、顯示器等組成。慣性測量裝 臵由兩大核心慣性元器件組成:加速度計和陀螺儀。三個自由度的陀螺用來測量 飛行器的角加速度,三個加速度計用來測量飛行器的加速度,計算機通過測得的 角加速 度和加速度數據計算出飛行器的速度和位子數據。性能先進的慣性器件是 先進慣性導航系統的前提。 陀螺儀 傳統意義上的陀螺儀是安裝在框架中繞迴轉體的對稱軸高速旋轉的物體。
  • 雷射導航VS慣性導航!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規劃式掃地機器人也分為三大門派——慣性導航、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一般而言由於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是綜合運用的,所以可簡單將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分為雷射導航和慣性導航兩大門派,這兩者有何區別,我們在選購時如何規避槽點。小編今天就以簡單說下兩者區別。
  • 方寸之間鑄重器 以身報國追光明——追記中國雷射陀螺奠基人、國防...
    為我軍航母、飛彈、潛艇等大國重器安上了自主導航的「中國芯」。當時,只有極少部分人知道,這兩張紙片來自錢學森,上面寫著四頻差動雷射陀螺的大致原理。  雷射陀螺,又叫環形雷射器,是衡量一個國家光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它能讓飛彈、飛機、艦船、陸用戰車等武器擁有「火眼金睛」,可以說是國家和民族的「重器」。  1960年,美國率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場導航技術革命。
  • 航晶產品在慣性導航系統中的應用
    慣性導航(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 國產軍用慣性導航:各軍種裝備廣泛應用,市場空間超過百億
    不同機種的任務特點對導航精度要求有一定差別,但整體需求基本為導航級精度。第二代戰機採用平臺式液浮陀螺儀慣性導航系統,第三代戰鬥機多採用動力調諧陀螺儀慣導系統。慣性導航在軍用飛機上的應用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隨著第二代超聲速噴氣戰鬥機的問世,軍用飛機開始裝備慣性導航系統,如美國第二代戰鬥機 F104 裝備的即為平臺式液浮陀螺儀慣性導航系統。
  • 陀螺漂移率?影響導航精度最重要因素
    前面我們介紹了陀螺的進動性和穩定性,但是我們知道在實際陀螺儀中,由於結構和工藝的不盡完善,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幹擾力矩。例如,框架上支撐的摩擦力矩,陀螺組件的質量不平衡力矩等等,這些都是作用在陀螺儀上的幹擾力矩。
  • 【深度】慣性技術在航空領域的發展與應用
    1950年,由美國奧特奈蒂克斯公司研製的全慣性導航儀XN1在C-47飛機上進行了約1小時的飛行試驗,飛行誤差約為2英裡。20世紀60年代,第二代超音速噴氣戰鬥機問世,並開始裝備慣性導航系統。1961年利頓公司平臺式液浮陀螺慣性導航系統-LN-3-裝備在美國第二代戰鬥機F104上,成為首個戰鬥機用慣性導航系統。
  • 生命為中國雷射陀螺燃燒
    他帶領團隊從零開始經過40多年艱苦攻關,攻克一系列世界技術難題,研製的多種型號雷射陀螺,為我軍大國重器安上了自主導航的「中國芯」,被譽為「中國雷射陀螺奠基人」。選擇——「把自己的志願與國家的需要密切結合」「年近半百的高伯龍走進雷射陀螺領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高伯龍:生命為中國雷射陀螺燃燒
    他帶領團隊從零開始經過40多年艱苦攻關,攻克一系列世界技術難題,研製的多種型號雷射陀螺,為我軍大國重器安上了自主導航的「中國芯」,被譽為「中國雷射陀螺奠基人」。  選擇——  「把自己的志願與國家的需要密切結合」  「年近半百的高伯龍走進雷射陀螺領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晨曦航空(300581.SZ)擬斥480萬元向北方捷瑞採購雷射陀螺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晨曦航空(300581.SZ)發布公告,公司於2020年11月26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籤訂採購雷射陀螺合同暨關聯交易的議案》,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公司計劃向西安北方捷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我國光纖陀螺突破技術壁壘:成功用於遠洋航海
    高端導航市場暗流湧動從某種角度來說,成全人類向更廣闊空間探索的,是不斷發展的導航技術。最初人類用天體作為參照物來確定方向,之後發現了磁場,便有了指南針。如今,慣性導航技術更新換代的步伐不斷加快,在船用領域,傳統的機械陀螺開始被光學陀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