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2020-12-08 生物谷

第三節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高分子化合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又合成了大量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具有很大的相對分子質量。如生物體中的蛋白質、核酸、糖原、澱粉、纖維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們是由許多重複的原子團或分子殘基所組成,這些較小的原子團或分子殘基叫做單體。如澱粉分子是由成千上萬個葡萄糖分子殘基按一定方式聯結而成的。天然橡膠分子是由許多異戊二烯(CH2=C(CH3)-CH=CH2)的單體聯結而成的大分子。

  高分子化合物是大分子,其粒子的形狀是複雜的。不同高分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分子的形狀往往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γ-球蛋白的分子是球形分子,脫氧核糖核酸分子是線形分子。線形分子在不同條件下形狀有時也不一樣,有的是比較伸展的線條形,有的則是捲曲的無規則線團。由於分子形狀不同,它們在運動中的相互幹擾作用也不一樣。球形分子互相干擾少,而線形分子則互相干擾大,因此線形分子的粘度就大。

  高分子化合物粒子具有許多親溶劑基團,質點表面結合著一層溶劑。溶劑化後的粒子在溶液中成為一個運動單體,降低了運動速度,影響了溶液的粘度。

  當高分子化合物為電解質時,粒子帶有電荷。例如蛋白質類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含有酸性基團(-COOH)和鹼性基團(-NH2),在水溶液中,因溶液PH值的差異,蛋白質大分子可以帶正電荷或負電荷。

  大分子的這些特性,往往影響到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質。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質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溶質和溶劑有較強的親和力,兩者之間有沒有界面存在,屬均相分散系。由於在高分子溶液中,分散質粒子已進入膠體範圍(1-100nm),因此,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也被列入膠體體系。它具有膠體體系的某些性質,如擴散速度小,分散質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等,但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特徵。

  (一)穩定性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屬均相分散系,可長期放置而不沉澱。在穩定性方面它與真溶液相似。

  另外,由於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許多親水基團(如-OH,-COOH,-NH2等),當其溶解在水中時,其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在高分子化合物表面形成了一層水化膜,使分散質粒子不易靠近,增加了體系的穩定性。

  (二)粘度

  液體的一部分流過其他一部分所受到的阻力叫粘度。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粘度比一般溶液或溶膠大得多,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高粘度與它的特殊結構有關。

  高分子化合物常形成線形、枝狀或網狀結構,這種伸展著的大分子在溶劑中的行動困難,枝狀、網狀結構牽制溶劑,使部分液體失去流動性,自由液體量減少,故表現為高粘度。由於粘度與粒子的大小、形狀及溶劑化程度直接相關,所以測定蛋白質溶液的粘度就能推知蛋白質分子的形狀和大小。

  (三)鹽析

  鹽析作用在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加入足夠量的中性鹽時,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從溶液中析出,這就是鹽析作用。使一升溶液出現鹽析現象所需中性鹽的最小量稱鹽析濃度,單位為mol·L-1。鹽析濃度一般都比較大,如血漿中各種蛋白質鹽析所需的鹽一般不少於1.3-2.5mol·L-1

  鹽析效應的特點是,同價同符號的不同離子,對鹽析效應的能力不一樣。

  已發現各種鹽的鹽析能力,其陰離子的能力有如下次序:

  1/2SO42->OAc->CL->NO2->Br->I->CNS-

  其陽離子則有如下次序:

  Li+>Na+>K+>NH4+>1/2Mg2+

  鹽析作用的實質,主要是高分子化合物與溶劑(水)間的相互作用被破壞,鹽的加入使高分子化合物分子脫溶劑化。鹽的加入還使一部分溶劑(水)與它們形成溶劑(水)化離子,致使這部分溶劑(水)失去溶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溶劑(水)被電解質奪去,高分子化合物沉澱析出。所以鹽類的水化作用越強,其鹽析作用也越強。上述離子鹽析能力順序,實質上反映了離子水化程度大小的次序。

  分段鹽析鹽析時,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比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更容易沉澱。利用這一原理可以用不同濃度的鹽溶液使蛋白質分段析出加以分離。例如,(NH4)2SO4使血清中球蛋白鹽析的濃度是2.0mol·L-1,清蛋白鹽析濃度是3-35mol·L-1。在血清中加(NH4)2SO4達一定量,則球蛋白先析出,濾去球蛋白,再加(NH4)2SO4則可使清蛋白析出,這個過程叫分段鹽析。

  (四)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保護作用

  在溶膠中加入適量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可以顯著的增加溶膠的穩定性,這種現象叫保護作用。在製備銀溶膠的過程中,加入蛋白質所得的膠體銀(稱為蛋白銀),較普通銀溶膠穩定。將所得蛋白銀蒸乾後能重新溶於水。蛋白銀比普通銀溶膠濃度更高,銀粒更細,它含膠體銀8.5%-20%,是極強的防腐劑。當保護蛋白質減少時,這些微溶性鹽就要沉澱,因而形成結石。

  一般認為高分子化合物保護作用的機理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大分子為溶膠膠粒所吸附,並在膠粒表面形成保護膜,因而大大削弱了膠粒聚結的可能性。

  (五)膜平衡

  當用半透膜將高分子電解質(R-Na+)溶液和低分子電解質(Na+CL-)溶液隔開,其中高分子離子(R-)不能透過半透膜,其它低分子離子(Na+、CL-等)都能自由透過半透膜,結果會有一定量低分子電解質離子透過膜進入高分子電解質溶液中,當小離子透過速度相等,並保持膜兩側電中性時,即達平衡狀態,這時所發生的平衡現象叫膜平衡或董南(Donnan)平衡。

  設高分子電解質溶液的濃度為c1,NaCL溶液的濃度為c2,設膜內外的體積相等。

  因為膜內沒有CL-,擴散結果使 一部分CL-通過半透膜進入膜內,設達到平衡時進入膜內的CL-濃度為x,根據整個溶液保持電中性原則,就必須有相等數目(x)的Na+同CL-一道進入膜內。

在平衡時,Na+ 和CL-進出膜的速度應相等,則:

ν=k[Na]·[Cl]

ν=k[Na]·[Cl]

  因           ν,且k=k

  故         [Na+]·[Cl-][Na+]·[Cl-]

  將相應濃度代入上式:x(c1+x)=(c2-x)2

  整理後,得:

  左邊的x/c2說明膜外電解質進入膜內的百分率,稱為擴散分數。

  當c2c1,即外側電解質過量時(c1可略去不計),則x/c2≈1/2說明電解質將平均分配在膜內外兩側。當 c2c1,即只有微量電解質時,x/c2≈0

  (c2幾乎等於零),說明電解質幾乎留在外側。

  由此可見,在膜的一邊存在的不能透過膜的高分子離子,對膜兩側的電解質濃度分布有很大的影響。當膜內高分子離子濃度很大時,電解質在膜兩側濃度分布的差值也很大。這時就表現為膜對Na++CL-好象完全不能透過,從而糾正了單純從膜孔大小來解釋生理上細胞膜對離子有選擇透過性的看法。但是生物體內的活細胞膜的結構比較複雜,活細胞處於不斷代謝過程中,故生物細胞膜是一種動態的體系,其組成、結構和性質也可隨時改變,因此,在研究生理上膜的作用時,不能把它當作一種簡單的半透膜來對待。

相關焦點

  • 高分子化合物的前世今生
    什麼是高分子化合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到底哪些屬於高分子化合物?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分子化合物的前世和今生。1.定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很大,通常在10000以上,有的可達上千萬,而低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通常在1000以下。2.組成高分子化合物由單體、鏈節、聚合度三部分組成。
  • 高分子化合物化學術語
    定義:由千百個原子彼此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相對分子質量特別大、具有重複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可分為無機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是由一類相對分子質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稱為高分子、大分子等。一般把相對分子質量高於10000的分子稱為高分子。高分子通常由103~105個原子以共價鍵連接而成。
  • 第三節 鹽類溶液的PH值
    第三節 鹽類溶液的PH值   除強酸強鹼鹽無水解反應外,根據酸鹼質子理論,其它各種鹽的水解反應,實質由是一種質子轉移反應,即酸鹼反應。在純水中,[H+]和[OH-]相等,呈中性。但加入鹽的離子和H+及OH-作用後使水中H+或OH-濃度發生改變,故多數鹽的溶液顯示出酸性或鹼性。
  • 高中化學每日一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概念
    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苯酚和甲醛發生縮聚反應生成酚醛樹脂,二者均屬於合成高分子材料,A項正確;麥芽糖是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胰島素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B項不正確;澱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異戊二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項不正確;纖維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滌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D項不正確。
  • 第三節 胺基酸
    第三節 胺基酸   胺基酸是一類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化合物。因為它們中許多是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有些則直接用作藥物。   α-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 考前必讀:化學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匯總
    化學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匯總一、有機高分子化合物1.概念:由許多小分子化合物通過共價鍵結合成的,相對分子質量很高(104~106)的一類化合物。2.特點(1)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由於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只是一個平均值。(2)合成原料都是低分子化合物。
  • 高考有機化學二輪複習有機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知識點
    1.有機高分子  高分子化合物,簡稱高分子,又叫聚合物或高聚物。  n值一定時,有確定的分子組成和相對分子質量,聚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鏈節的相對分子質量×n。一塊高分子材料是由若干n值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組成的混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幾乎無揮發性,常溫下常以固態或液態存在。
  • 高分子材料日常老化試驗
    高分子材料是由千百個原子彼此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相對分子質量特別大、具有重複結構單元的有機化合物,是由一類相對分子質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稱為高分子、大分子等。一般把相對分子質量高10000的分子稱為高分子。高分子通常由103個~105個原子以共價鍵連接而成。
  • 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碩士入學考試大綱810 高分子化學和物理
    2014年"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科目代碼810)考試大綱  【高分子化學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  了解高分子科學及其發展歷史,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概念。
  • 高分子材料行業趨勢及主要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高分子材料行業趨勢及主要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1、高分子材料概述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化合物構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膠、纖維、塗料及膠粘劑等。
  • 施陶丁格:不隨波逐流的高分子化學之父
    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是當今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它們以各自的特點滿足著人類多方面的需要。現如今,高分子材料廣泛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說起高分子材料的開創性研究,不得不說起德國化學家赫爾曼·施陶丁格。
  • 聚合貓化工小知識: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有啥區別?
    化合物是什麼?如果不了解化合物,化學是不完整的。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必須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化合物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今天我們為大家準備了關於這些化合物的詳細知識,通讀之後便會了解化合物的分類以及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的區別。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是通過碳氫鍵形成的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是從植物和動物等生物中提取的。
  •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第一節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是一類非常廣泛和重要的化合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意義,配合物不僅在化學領域裡得到廣泛的應用,並且對生命現象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考試大綱
    3.4聚合物溶液,溶液中的實鏈,良好的溶劑和擴鏈,溶液和狀態。  3.5特性粘度,凝膠滲透色譜法。  4.聚合物混合系統  4.1混合熱力學:混合熵,混合熱,混合自由能,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參數,第二維繫數。  4.2膨脹網絡:膨脹網絡平衡方程的推導。
  • ...NHCOO—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系列產品一般是由二元或...
    聚氨酯(即聚氨基甲酸酯,英文縮寫PU)是在高分子主鍵上含有許多重複的—NHCOO—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系列產品一般是由二元或多元有機異氰酸酯和多元醇在多種助劑的作用下,經過聚合反應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兩種主材中若都只含兩個或以下羥基官能團時,聚合反應得到的是線型結構的化合物,若其中一種或兩種主材中,部分或全部具有三個或以上官能團時,則可得到體型結構的聚合物,由於聚合物的結構不同,性能差異很大。就像鋼材一樣,雖然都是鐵碳合金,但鐵碳配比不同,熱處理工藝不同,其性能截然不同。
  • 《固定汙染源廢氣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譜法...
    為推進細顆粒物(PM2.5)與臭氧(O3)的協同控制,規範揮發性有機物組分監測工作,我部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譜法》(HJ 1153-2020)、《環境空氣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譜法》(HJ 1154-2020)等2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 第三節 沉澱-溶解平衡
    第三節 沉澱-溶解平衡   一、溶度積   電解質的溶解度在每100g水中為0.1g以下的,稱為微溶電解質。   在某微溶電解質溶液中,各有關離子濃度冪之乘積稱為離子積。對於MmAa微溶電解質來說,溶液中[M]m[A]n稱為它的離子積它可以是任意數值,不是常數,因為並未註明是飽和溶液。離子積和溶度積兩者的概念是有區別的。
  • 第二節 溶液的組成量度
    第二節 溶液的組成量度   溶液的組成量度舊稱溶液的濃度.從1983年7月1日開始貫徹實施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以後,單獨使用」濃度」一詞已有它特定的含義,它不能再作為一般的概念使用,應改稱為溶液的組成量度。   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溶液的性質常常與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相對含量有關。
  • 第三節 氫鍵
    第三節 氫鍵   一、氫鍵的本質   氫原子與電負性很大、半徑很小的原子X(F,O,N)以共價鍵形成強極性鍵H-X,這個氫原子還可以吸引另一個鍵上具有孤對電子、電負性大、半徑小的原子Y,形成具有X-H…Y形式的物質。這時氫原子與y 原子之間的定向吸引力叫做氫鍵(以H…Y表示)。
  • 環境空氣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譜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環境空氣中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